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代表发言 > 内容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0:00     阅读: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
  目前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具体界定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现实内涵?如何在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中实现公平与质量的统一?
  
  追求“有质置的教育公平”是“后普九”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基本实现“普九”后,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将成为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新诉求。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亟待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都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和社会希望通过发展教育,去提高“人”的素质,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的顺利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和高质量的教育,不仅能“有学上”,而且能“上好学”,盼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矛盾在于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公共教育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这里,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包括量与质两个层面。从量上看,“后普九”时代的教育需求层次向两头延伸,重点在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从质上看,社会需求正在从受教育向受好的、优质的教育转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正在由供给总量的短缺性矛盾,转变为优质教育供给不足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部分城市出现的择校、乱收费等现象正是这种矛盾的一种表现。这说明,我们在保障基本的“有学上”的教育公平的同时,还必须将提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新的基础教育公平体系。并作为教育战略调整的方向和教育政策的关键点。
  
  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正确认识“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应该说,在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上,目前,我们国家及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得力举措,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而言,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比较初级,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以及似是而非的问题,此时,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内涵和性质,阐明其政策含义,并吸收和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以推进相关教育政策的完善和实施。
  
  (一)全面认识教育公平:从“同质”到“多元”。
  教育公平原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政策取向。近现代的教育公平,最初更重视机会和待遇的平等,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0年通过《反对教育歧视公约》,里面提出:“保证同一级的所有公立学校的教育标准都相等,并保证与所提供的教育素质有关的条件也相等。”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日本于“二战”后推行公立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小学生按居住地严格实行“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实行定期流动,而且要求所有儿童接受同等的教育内容,以保持学校之间的均衡水平。韩国在高中阶段进行“平准化教育”改革,促使中小学教育质量在达到标准、均衡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和公平。
  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社会开始倡导一种多样化的和注重“选择”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标准不再局限于同一的平等,也承认差别的平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强调:“教育上的平等,要求一种个人化的教育学……机会平等不等于把大家拉平。”“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
  受此影响,各国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是通过教育类型、体制、结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为不同能力和不同个性发展的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此达到一种实质上的公平。像日本和韩国进行教育改革时,就颇为强调“重视个性的原则”,主要方向是:从整齐划一到多样性,从僵化到灵活性,促进和推广尊重中小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日本的革新措施之一,便是在中学按学生学习进步程度分班教学;韩国主要通过国家设立英才学校、英才班和英才教育学院来施行。一些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等)则通过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允许公立教育融入更多的个人选择和市场竞争机制,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主体、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与个性发展的教育,促进和提高公共教育的多样性与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做了明确的规划,提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这说明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的重点仍是实现机会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教育资源,包括经费、设施、设备、师资等要按均等原则配置,并向弱势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结合国际上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深入理解公平与差异、均衡与多样的关系。不要片面地认为,只要入学机会公平和办学条件标准化就实现教育公平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办学条件,只是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学生是否真正受到公平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看教育者是否尊重了教育对象的能力和兴趣差异,使具有不同潜质的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学生是否受到平等而有差异的教育才是教育公平更本质的要求。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有资源配置和办学条件差距过大的问题,也有教育教学同质性太强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公平必须正视个体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教育,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多种类型的课程和教学模式甚至多种类型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适切教育”和“有效教育”,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既强调统一性(基本标准),又强调差异性(多样性、选择性),这是一些国家所积极推行的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也是我国推进教育公平时应该加以关注的重点。
  
  (二)全面认识教育质量:从“认知”(应试教育)到“素养”(素质教育)。
  如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教育质量观已发生深刻变化,质量的内涵已经从单纯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扩展到包含认知发展、社会均衡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质量大体有两项因素至关重要:一是确保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是强调教育在促进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情感发展以及帮助他们树立负责任公民应有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优质教育(学校教育或其他有组织的学习方式)应该有利于获取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