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表态发言 > 内容

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4 06:11:02     阅读:


  [摘要]本文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特点,并分析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区别和共同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6-0001-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6.001 [本刊网址]http://
  
  新世纪之初,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我国未说,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必然性: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概念,论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发展方略、主要特征和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两种不同社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区别和共同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
  
  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制定其方针、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独有的新特点,这种新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
  
  (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党和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中央领导根据中国国情,根据高等教育现实基础和世纪之交国际环境等因素,审时度势地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目标。1998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第一次将高等教育大众化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1999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申:“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将原定2010年实现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入学率的目标提前五年实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比计划目标提前8年进入大众化阶段。这里有两个基本数据,就可以明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目标几经调整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从改革开放到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率为8.5%;从1990年到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由61万人发展到108万人,同期在校生由260万人增加到34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3.4%提高到9.8%,但这个发展规模和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审时度势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历史性决策,这一重大决策及时地由国务院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宣布。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有益教训,也吸收了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但是这并不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过程和重要内容,都自始至终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党的十七大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系做了最新的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是对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做出的共同回答。在高等教育领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系。可以说,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进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从其理论思想到其全部实践,从其政策目标提出到其策略选择,从其政策制定到其协调各种基本关系等,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历史跨越,之所以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之所以能够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提供坚实基础,都应该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科学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和具体体现。
  
  (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历史和现实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自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现代教育就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形态的高等教育,或者说是遵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资本主义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这两种教育由于都是以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内容,都同属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基本范畴,因此。这两种高等教育必然具有一些相同的共同特征。我们在借鉴国际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时,要正确认识,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这两种不同社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价值理念、培养目标、服务方向和根本制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追求与原则区别,但在教育的功能地位、发展机制、管理模式、学制体系、教学内容、技术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或共同特征。我们既看到这两种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又看到这两种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没有将两种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区别混为一谈。我们没有照搬别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模式,而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发展策略、政策目标、结构与体系、道路与方式。
  
  (四)中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行大学扩招的核心目标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

《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及其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特点及其意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