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乡镇街道公文 > 内容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综述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15:59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glx/zglx201620/zglx201620167-1-l.jpg
  [摘 要]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迄今为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基于2006-2015年国内相关文献,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这一主题进行综述。文章首先对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样本分析,其次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的效果、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述评该领域研究成果和展望。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67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文献分析
  2006年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以2006-2015年为时间段,在中国知网(CNKI)分别以“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绩效”四个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得到106 727、6 434、3 927、1 100种结果。
  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2006年以来,尽管学者们仍然对义务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研究则不是很多,约占总比的5%。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绩效进行研究的则更少,约占总比的0.78%,不足总研究量的1%。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成果综述
  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全面推广,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学术研究。研究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即实施的效果、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本文也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2.1 实施效果的研究
  王蓉认为,在“以学生为本”的政策理论的指导下,把握好“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的财政机制这一关键,保障全面加强农村教育财政管理基础建设,显示出新机制兼顾了现实条件和长远改革的约束性与必要性。
  杜育红、孙志军 等人在新机制实施后,对广西、湖北和浙江三个省的县域进行了调研,发现义务教育经费中来源于财政拨款的经费的水平和分配的公平程度得到了提高,改革之前获得政府财政拨款相对较少的学校,在此次改革后获得的财政拨款有了显著的增加。周镭、杜育红通过对比2000年与2012年的平均公用经费数据得出,初中和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升了8.1倍和11.1倍,保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1.3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缴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使符合条件的学生免缴寄宿费、享受“一补”政策,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对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保障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稳定性,校舍面积稳步增加,生均校舍面积大幅增加。
  2.2 运行问题的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是在改革中摸索前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剖析。
  张丽华 等人在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中“地方政府为主、多级政府承担”进行分析后提出,“以县为主”仍然凸显了重心过低这一缺陷。从全国财政资源分配的比例来看,县级财政无疑是属于弱势群体的,其可以承担区域内义务教育管理的重担,但是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则很是困难。
  范先佐、朱苏飞从公用经费标准角度分析指出,农村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标准偏低。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的运行成本存在着差异,因此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使用统一的公用经费标准,否则将有部分规模较小的学校因为经费紧张而难以正常运转。胡咏梅、卢珂在对西部地区五个省区的县级农村中小学入学率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的相关性的实地调研后指出,“新机制”实施后,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得到了提升,表明“新机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文章还指出,尽管西部地区五省实施了“新机制”,但是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比率仍是处于较高水平。
  周镭、杜育红分析认为按照当前的三大地区划分方式来确定中央与地方承担比例的设计不甚合理,未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加之省级及以下政府的承担责任与方式不完善,使得“新机制”各项经费的全面落实难以得到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农村投入的水平仍然处于不足的状态,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长期差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难以达到国家标准。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对湖南等四省份“新机制”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后指出,与实施改革之前相比较,教师的工资水平有所降低,津贴、补贴得不到确切的落实,致使相关教师的工资福利难以得到保障。
  2.3 问题的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来,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2.3.1 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张丽华 等人建议借鉴国外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经验,开征教育税,并与一般的财政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国全面推开的增值税转型改革,设计出合理的增值税、营业税的改革方案之际,巧妙的将教育费附加转型成为教育税。石利芳 等人则主张支持社会其他主体参与义务教育事业。例如,政府可以利用税收和政策手段鼓励支持社会非市场主体参与义务教育,鼓励社会捐助义务教育事业;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设立教育基金会,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多元化;仿效福利彩票,发行教育彩票,吸收社会资金。
  2.3.2 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机制
  邬志辉 等人认为应当建立并完善五个机制,分别是以项目分担为核心的责任机制、以转移支付为核心的资金流通机制、以提高效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机制、以增加动力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和以强化落实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综述.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