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乡镇街道公文 > 内容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评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4-07 12:18:09     阅读:

2017年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评选 题目: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学科:
《品 德 与 社 会 》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小学 邮箱:zhangchunyan1972@sohu.com 联系电话:13718132352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首师大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一家亲》第三个主题《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相处,和睦与共。主要从民族服饰、民族住所、饮食文化等生活方式方面让学生认识、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这一课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角度,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民族节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民族团结。

2.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基本都是只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但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区域、风俗等方面却知之甚少。如果一味的去讲解或让学生像以往一样去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生的积极性还是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也不能做到尽可能全面去了解、认识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能更好的去感受民族的智慧、文化、团结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形象地了解祖国各民族的风俗特点,真正感知民族文化、智慧,真正激起学生爱国之情。我利用本校的地区优势,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与学校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带着学生走进了中华民族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参与体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民族节日的欢乐与丰富多彩,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老与精深,体会民族节日中的民族团结。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具备中国学生发展应有的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凝聚、欢乐的日子;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平台,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是各民族相互交往、增进团结的桥梁。通过学生自己创设情境进行民族节日的表演,提高学生资料的搜集整理展现、表演、创新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结合学校的社会大课堂,结合本学科各课教学内容,带着任务学习单走进中华民族园进行参观探究。结束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布置相关任务。在前面探究学习了民族住所、民族服饰、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上举行一次民族节日盛宴的实践活动,进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获得真实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民族爱国情怀,提高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走进中华民族园 1.在讲完本单元第一课后,引导学生对后面的两课进行了重点预习,并引导学生形成了相应的任务学习单。

2.结合学校社会大课堂,带领学生走进了中华民族园,学生带着自己的探究任务进行有序的参观活动。

3.社会大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利用课堂进行了民族服饰展示会、民族住所交流会、民族饮食聚餐会,进而完成了第二课内容的教学任务。

4.在前面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课上以“民族节日大联欢”活动,进行第三课的学习。

(二)课前准备 1.根据兴趣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少数民族进行课上大联欢前的准备。

2.确定选择民族,对少数民族节日进行探究和联欢的准备:蒙古族、彝族、苗族、傣族。任务如下:
(1)完成表格的填写:
( )族节日 节日名称 节日时间 庆祝方式 节日意义 (2)各组综合运用前面的民族知识模拟民族节日,准备课上大联欢。准备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建议和指导。

l 如:服装准备,可向学校借取,我校是城区学校,每年活动颇多,各民族服装基本俱全。

l 如:苗族芦笙节,本人自己有一套苗族银饰,可以借给学生。再有利用本校金帆民乐团资源,邀请吹笙的同学参加。

l 如:傣族,利用本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每个学生都具备吹葫芦丝的技能,可以融合本科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l 建议,各组同学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制作相应的教具,使本组的节目达到最佳效果。

(三)课上民族节日大联欢 1.谈话:同学们,看着盛装打扮的你们,注定我们今天这节课必定会是一节不寻常的品社课。从你们表情中,我已经感受你们此时的激动、兴奋、迫不及待,心动不如行动,就让我们马上进入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我们今天的活动主题是?(学生齐声回答:民族节日大联欢)。提前板书:民族节日大联欢 2.活动—民族节日大联欢 l 蒙古族——那达慕 师:首先上场的是蒙古族,大家掌声欢迎。(蒙古族的同学在热烈的掌声中上场) 表演特色:四个女生穿着漂亮的蒙古族服饰,在外边跳蒙古族舞蹈;
两个男生上身穿牛皮背心,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蹬蒙古靴,他们高唱摔跤歌,跳跃出场,在中间表演摔跤;
一个男生在旁边表演射箭(条件问题,只拿着弓箭表演)、一个男生表演骑马(只做情境表演)。

师:非常精彩的表演,蒙古族的同胞们,你们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表演的民族节日呢? 一人进行简单介绍(配以PPT):我们表演的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每年夏秋牧闲时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节日时,男女老少兴高采烈,不论多远都骑马或乘车来到会场参加活动。刚才大家看到中间这几项分别是摔跤、射箭、骑马比赛,这三项是那达慕不可缺少的内容,被称为“男儿三艺”。

师: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节日. 同学们,看了表演、听了介绍,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板书:一片欢乐的海洋 问:在场的观众们,你们对那达慕还有什么疑问吗?(观众提问) 预设:为什么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要进行这“三艺”的竞赛? 表演的同学来回答。

师小结:那达慕大会不仅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海洋,还展示了蒙古族强悍的民族精神——勇敢、机智和顽强。

板书:民族精神的展示 过渡:有请下一个民族——彝族 l 彝族——火把节 表演特色:学生们都穿着彝族服装,排着队,手里拿着自制的道具火把,围成一圈 边走便喊:烧掉害虫!烧掉瘟疫!烧掉饥荒!最后把火把放在中间,跳集体舞。

师:又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快给观众们介绍一下你们民族的节日吧! 彝族的同学来介绍火把节(配以PPT):我们表演的是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举行。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主要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恶魔残害彝族百姓。有位青年挺身而出,与恶魔摔跤、角力。恶魔败下阵来,又化为蝗虫,祸害庄稼。这位青年又教人们点燃火把烧死蝗虫和瘟神,保护村寨和庄稼。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彝族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位火把节。传递这种不畏强暴,惩治邪恶,与灾害抗争的民族精神。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迎火,第二天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第三天,是送火。

火把节也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小结:好一个狂欢节,好盛大的篝火晚会,真想去亲身感受一下啊!同学们,不管是那达慕还是火把节,都可以看出是少数民族的人们劳动与娱乐的结合,进而渗透出他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其实每个民族都是如此,再比如(PPT),布依族的“稻花节”,瑶族的“赶鸟节”,高山族的“丰收节”,就是一个又一个“全家乐”。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传说故事、不同的尽兴方式,但共同一点就是民族的聚集、欢乐与亲和。

过渡:多说不如多看,有请下一个民族。

l 苗族——芦笙节 表演特色:两个同学穿着漂亮的苗族服饰),佩带着精美的苗族银饰(城区孩子条件好,出去旅游的机会多,购买苗族银饰的大有人在)。有两个学生吹着笙(本校有民乐团,本班有学笙的学生),其他同学拿着牛角、酒道具,为在场的观众品尝牛角酒。

师:这节日真是一个赛着一个盛大。快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苗族同学介绍芦笙节(配以PPT):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所以芦笙节时要举行吹笙比赛(各种吹笙图片)。这五花八门的芦笙全是就地取材,自制自吹的。在吹笙比赛中,无论是上百人集体吹奏,还是单人独吹独奏,都带着苗家文化特色,数十数百的姑娘也随之翩翩起舞。这样会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与其说芦笙节,更不如说是我们苗家的服饰文化展示会。同学看,我们漂亮的服饰、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手工艺术,有100多个品种呢,所以有人说芦笙节是苗家的声乐演出会,是苗家服饰文化展示会,真是名不虚传! 小结:果真是名不虚传!我都惊叹了! 问:在场的观众,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预设:苗族人真聪明!苗族人真了不起!我非常喜欢苗族的银饰!…… 小结:这是智慧的民族,文化的民族。所以说,民族节日不仅是民族的聚集、欢乐与亲和,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窗口。

板书:民族文化的窗口 过渡:说道智慧的民族,我想到了我看到的一部电影《刘三姐》。你们知道吗?里面的对歌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感受到了歌声中的民族智慧。

出示壮族——歌圩节,进行简单介绍: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壮族传统节日,这一天,人如海,歌如潮。尤其是歌词多为即兴自编,有天文、地理、历史、生产劳动、家庭生活……。民族文化在每一首歌曲里,民族智慧在每一句歌词中。

播放《刘三姐》片段,感受一下。

过渡:有请最后一个民族上场 l 傣族——泼水节 表演特色:两个女生在前面表演傣族舞蹈,四个同学后面吹奏葫芦丝(本校校本课 程,每人都会),两个同学用树枝道具,向客人(观众)示意洒水。

师:好美的音乐与舞蹈。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哪个民族节日了(语文课上学过难忘的泼水节)对,每年农历三月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请傣族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吧! 傣族同学进行介绍: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  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泼水节源于印度,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在泼水节中谁被泼的水越多,象征着谁最幸福,也表达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令人怀念。

小结:泼啊泼,笑啊笑,真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让我想起了语文中的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出示最后一句齐读:周总理和大家越泼越高兴,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汇成一道道彩虹,就像一座座彩桥把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连在一起。

问:中华民族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在民族节日里,各兄弟民族前来恭贺,主人也都以本民族最高的礼仪相待,想想看,这样会?……(更亲和、更团结) 小结:所以说,民族节日还是民族团结的桥梁。

板书:民族团结的桥梁 师: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申报的傣族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吗? 小结: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一种保护与传承,是对古老中华的延续。

l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节日?简单介绍就可? 回族的开斋节:宗教民族;
藏族洛萨节等。(看时间介绍) 四:联欢总结:
1. 通过这节课的民族节日大联欢,谈谈你对民族节日的认识,如意义、价值在哪里? 预设:民族节日真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
看板书总结;
或其他感受。

2.师总结:出示小诗《节日赞》,齐读结束学习。

节日是民族远古的记忆, 节日是民族欢乐的海洋, 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强化,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课堂, 节日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兴旺。

五、板书设计:
民 族 节 日 大 联 欢 一片欢乐的海洋 民族精神的展示 民族文化的窗口 民族团结的桥梁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评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评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记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