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乡镇街道公文 > 内容

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运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0 06:10:43     阅读:


  摘 要:从团队理论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团队风格、团队精神等,以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中的运用为定位,从队伍建设、规范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团队理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运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17-02
  近年中国在产业领域受理的专利量的80%来自国外,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严重影响到中国未来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开发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直接表现为新产品的开发,这必需有一支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最优化。
  一、科技创新团队及其作用
  团队建设的内容包括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即心理相容、认知相同、情绪认同、信念相同、参与心理几个方面;铸造团队型领导风格,团队领导人的领导风格有监督型领导、参与型领导、团队型领导三种类型;团队精神的铸造,团队精神体现在:团队成员对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成员问的相互协作、共为体,团队成员彼此视对方为“一家人”,互敬互重、相互宽容,容纳各自的差异性、独特性。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表现为尽心尽力全方位的投入。
  科技创新团队与一般的团队不同,其主要目的是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動力。依据有关团队理论,四种最为常见的团队类型是功能型团队、解决问题型团队、跨功能型团队和自我管理型团队。
  1.科技创新团队是科技创新的组织保证
  大科学、大技术时代,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知识经济条件下与传统经济下的科技创新行为主体由原来的纯粹的科技部门和科研人员转变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等,企业则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企业和企业行为的创新是实现生产力不可或缺的。
  “线性模型”是传统的技术创新过程,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三个方面,然而,现在的创新过程正演化为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表现为各个子过程的相互作用与反馈。
  创新目标的效用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主要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追求市场效用的最大化,深刻改变了传统经济下科研单位、院所的某项发现或发明达到一定的新水平。
  可以说,科技创新团队是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建制化的基本组成单元,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方式是社会建制化的活动方式,面对专业化使得个人知识变的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和技能也变的的有限性。所以,需要科研人员必须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团队协助的作用。
  2.科技创新团队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前提
  第一,科技创新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在专业技能上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为各个成员在彼此合作中获益提供一定的基础。成员相互间的帮助和支持,使队员拥有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促使创新能力的大大提高;有助于促进工作的协同开展,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和不同步作业造成的时间的延搁,产生1+1>2的生产效率。第二,科技创新团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规范科研人员行为,提高科研人员的归属感,进而通过他们相互理解完成共同目标,从而有效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和升华为团队目标;与此同时,那些工作敷衍塞责的人会感到因团队工作气氛而产生的外在压力,促使团队成员承诺他们的共同目标,为团队的荣誉努力工作。第三,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间通过在研究课题中的分工协作,专业交流的次数大大地提高了,使得科研能在有限的时间、人员配备下顺利完成。另外,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促进其他学科的专业研究成果能在本专业研究领域中的合理应用。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这与一般的科研群体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第四,科技创新团队还能提高管理层的工作效率。采用团队形式,尤其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形式,管理者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重大问题,搞好战略规划。
  二、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运用
  1.科技创新团队的队伍建设
  团队理论认为,团队成员及其角色的相似和不同影响团队行为、动力和效果。团队的规模大小也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团队的多样性是管理方式的重要取向原则。从组织领导的角度讲,必须强调实现目标过程中新兴的或非正式的领导的重要性,他们具有促进群体达到目标的才能。而有效的团队领导者,几乎影响着团队结构和行为的各个方面。基于上述理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构建一定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规模。科技创新团队的规模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团队理论认为一个有效团队的规模应在2~16人之间。作为创新研究群体其大小应由实际需求而定,应考虑领导者的素质、学术带头人的认同程度、成员间的约束、科研任务及时间要求等因素。一般以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骨干4~6人,总人数10人左右为宜,从而形成以院士或知名专家为学术带头人,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研究骨干,具有显著多学科、交叉与跨部门研究特色的创新群体。第二,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构成和个性特点。成员角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取向。因此,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和团队成员要形成合理的比例结构。成员中不仅有理论知识强或技术基础好的专家,有与外界广泛联系的纽带人,同时,还要有富有开拓创新的年轻生力军。要引进不同学科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并使之与科技创新团队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攻关时起到协作制胜的作用。第三,特别强调和尊重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学科带头人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属非正式领导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术带头人的主要标准是: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甘为人梯、培养后胬力城的可贵精神;在管理上有较好的民主作风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科技创新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
  2.科技创新团队的环境建设
  科技创新团队的环境建设实际上就是创新机制的营造。团队理论认为,环境(外部环境)影响群体或团体的行为与效果,它包括技术和体力劳动的条件、管理行为、组织原则、组织奖惩等。科技创新团队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第一,有效激励。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从而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员制度放开,建立自由进出的竞争机制;分配制度放开,应制定更高标准的考核与分配制度;职务职称评定放开,让职称成为活的资源,倾斜到使用价值最高的知识分子身上。第二,明确地位、确保投入。科技机构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科研的中心地位和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推进知识创新工作。政府应确保科技创新团队的投入,尤其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使其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知识创新工作中去。第三,组织保证,构建知识战略联盟。应大力改善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资源和各类硬件条件建设,如研究基地和实验设备配置等,创造适合科技人员生活和工作的科研基地和人居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是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
  3.科技创新团队的规范建设
  一个团队是否规范,是该团队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团队理论中的规范被认为是一个团队的成员所接受和期待的行为准则及模式。丹尼尔·费尔德曼认为,群体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群体是否具备生存能力,管理者在建立和改变群体规范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规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有利于群体的生存;能预测群体成员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体现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创新研究群体的规范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传统的行政组织规章已经不能满足知识创新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那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和规范会压抑知识分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创新研究群体而言,成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第一位的。因此,规范建设要和组织结构设计与创新结合起来,从而在群体内部形成强烈创新组织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制定科技创新团队中的有效运作的岗位职责。团队成员认识自己的角色身份和岗位职责,是团队合作和效用最大化的基础。岗位职责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知识分子个性强,参与意识强的特点,以满足成员个人发展的需求。第三,团队管理需要一定的授权。科技人员有很强的自主性。所以,规范制定过程要建立科技创新团队间有效的知识和信息的沟通网络,形成协调和自我管理机制,使成员能够在一个宽松、和谐和富有主动性的工作氛围中工作。
  4.科技创新团队的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是团队有效运行和团队工作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团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使团体能够健康发展,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支持创新团体建设的开放性的组织文化。必须不断地强调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并将之纳入到各项规范之中,才能使成员能够不断寻找团队积极的品质,对别人寄予希望,时常检查自己的缺点,保持足够的谦虚等。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于现存的资源、知识及支持结构,并受到建立时环境状况的限制,所以,相关政府科技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和对策,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团队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运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