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乡镇街道公文 > 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研究策略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14:09     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兴趣、内在需求出发,其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属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活动安排上都具有较大的弹性,课堂空间、课程资源等都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没专门的教材、没受过专门培训的师资,但它是一门不从属于其它学科的课程。德育,一方面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的各方面进行引导的活动。另一方面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上级行政教育部门要求,通过授课、组织活动等形式對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体验,形成符合约定俗成规范的品德。
  一、依据和功能
  1.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作为国家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不依附于其他学科课程,而是高度综合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的,更好地弥补了其他课程的不足。它通过联系社会实际,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将学校环境中的学习与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树立分享、尊重与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综合实施活动课程内容体现“四个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德育活动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2.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突破教育困境的课程体系,它的设立能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及动力,产生较大的功能作用,能较好地实现教育价值。其功能作用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是以教师角度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德育功能,无论是对学生的素质、人格的培养都极具意义,还是对老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品牌的创建都有重要推动作用。它以人为本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将课程实施与提升学生素质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在属于自我的环境中一边活动、一边学习、一边成长。课程普遍显示使课程呈现多样性、儿童化,生活化、趣味性等特征。
  二、活动-课程-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课程形态,属于实践性和经验性的课程,它注重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并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经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本身主要的学习内容,但跟其它学科不同的是,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渗透德育,而在综合实践活动里德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暗示性和导向性,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格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树立学校品牌都具有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支持条件。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可以由家长和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素材来完成。另一方面要由学校和教师来完成,这也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方式。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发经典的主题活动课例,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是建构资源库,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发挥课程资源的效度;二是将同一个主题与学科活动有机结合,提高课程资源的维度;三是利用资源的“多面性”,对同一主题进行多个角度的开发与利用,增加课程资源的宽度;四是拓展资源的深度。
  四、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是多元的,它不只是停留在只对结果的“好与坏”的评价。在活动中、课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的评价要求是:一是体现多主体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如学生自评、同一个团队(或同组)之间互评,教师和家长也会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这样学生在这项活动里得到的评价是多方面的,肯定也会是更客观的,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二是关注整个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度、积极投入的程度,同时关注他们活动后的收获与体验。评价的范围是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不仅仅是对结果进行评价,它不以结果为出发点和依归,它侧重每个阶段的表现情况,侧重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地反馈出整个发展,让学生清楚了解到自身的情况,并做出调整。
  责任编辑黄博彦

《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研究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研究策略.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