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安全生产公文 > 内容

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5:24     阅读:


  【摘 要】民族院校担负着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史使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与民族教育事业息息相关,高层次师资的缺乏会严重制约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自身核心竞争力,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便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切实采取措施,大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改进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梯队建设水平。
  【关键词】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一、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新挑战。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高等学校人才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必须更加自觉地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模式,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不断更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管理的规章制度,才能为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民族院校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实现推动学校加速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全面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将民族院校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出来。学校凝练办学特色,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鲜明的办学优势的需要,对学科梯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要求,在以岗位设置为基础的前提下,要做好学科梯队建设的规划,完善学科梯队选拔、认定和管理办法。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使之更科学合理。
  民族院校要发展,人才是根本。要实现学校办学类型的转型、学科专业建设的转型、科学研究模式的转型,必须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全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各项事业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科学、素质一流、善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职工队伍,为民族院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人才资源。
  二、民族院校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院校要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以拥有“数量充足、素质优秀、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作为依托。近些年,民族院校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大师资培养与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注重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使用,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明显改善,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总量过少;高层次人才梯队差距;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突出等。
  以上问题需要民族院校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引进和培养学术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等人才;进一步加强梯队建设和顶尖人才、领军人物的培养和引进;提高青年教师职业素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适应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教职工队伍。
  三、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下必须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以下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明确目标,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民族院校需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相关文件,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注重加强对教师队伍管理和研究,不断完善教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一系列保证师资队伍建设顺利进行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从制度和措施上保障了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进修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优良的教师风范
  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民族学校,就必需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高尚的师德视为承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基石,有效地融合到民族院校的各项工作中。积极探索师德建设新途径,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师德规范,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其次,弘扬先进,发挥榜样力量。以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抓手,宣传师德风范,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再次,把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体系中,并作为教师晋升、晋级、奖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述的措施,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师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了形成良好的学科梯队,民族院校应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措施,并实施相应的政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潜力。学校应出台相关学科带头人遴选和管理办法、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创造条件,让各个学科的优秀的学术骨干脱颖而出。
  (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民族院校党委、行政应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成立了“人才引进办公室”,与人事部门合署办公。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人才引进的政策。采取多种途径和更多的信息渠道招聘人才,出台吸引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解决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博士配偶工作的暂行规定、重大科研项目调研假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从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出发,在科研经费、物质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引进力度。
  (五)加大投入,强化师资培训,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
  1.民族院校应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制定优惠、奖励政策,通过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在职进修等手段 ,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到著名的国内外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和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能力。
  2.民族院校应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一是保持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机制;二是建立了见习教师、助教的导师制;三是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外语口语能力;四是建立教学督导制度;五是结合教师岗位聘任制度的实施,改进、完善教学工作量考核和校内津贴发放办法,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
  3.民族院校应加强教师的进修考核和管理工作。把教师的进修和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与相应的聘任和职称的晋升挂钩,并根据教师进修的新情况,适时地调整进修计划。
  (六)制定并充分运用分配、福利待遇政策,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
  民族院校在工作中应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办学思想,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坚持“三个有利于”和“两个倾斜”的原则:要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要有利于全面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上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有利于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及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并使广大教职工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收入待遇得到一定的提高和改善;在分配上,应坚持“两个倾斜”的原则,即重点向教学科研岗位倾斜、向重点和骨干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对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者予以奖励。在津贴分配、配偶调动、住房安排、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学一线的教学骨干,以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鹏君,郭成琛.西部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2)
  1肖韵 (1985.3-) 女 四川康定人 西南民族大学实习研究员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人事管理方向的研究

《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民族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