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共青团公文 > 内容

国外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5 06:23:05     阅读: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应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而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又要靠公民的自觉性、社会良好的控制手段、专业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会做判断。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发展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日本的道德课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如讲解、讨论、看录像、演剧、唱歌、辩论等。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道德课的评估不打分,而是对学生的有关认识特点和行为倾向进行分析。在美国,虽没有专设道德课,但美国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以上这些做法都值得我国学习。笔者认为,教育背后所包含的教育的方向、目标和措施是值得我们为之反复思索和考量的。
  
  一、 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教育要面向生活
  
  现实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确定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的思想路线。所谓人是现实的存在,是指人的活动是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前提,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社会生活环境谈论人的意志、欲望、理想与能力,不能把人的需要、理想、能力与客观现实生活环境割裂开来,教育是要培养人认识现实、超越现实的意识与能力,而超越现实并不是脱离现实。因此,强调教育面向生活世界,首先是把生活世界理解成个体成长的现实场所。学生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着的独立的个体,不是孤立的,而这种联系,既有观念的、思想的,又是观念、思想的现实化。学校教育只有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积极回答生活过程中提出的鲜活课题,帮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提高选择能力,这样,生活世界才是实现学生成长的场所。
  
  二、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目的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阐明教育存在合理性的前提与基础。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世界,从这一视角理解教育面向生活世界,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具有客观现实性,不是抽象的理性或抽象的思辨活动,这与传统教育观有很大区别。当然,学校教育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人需要学习与掌握科学知识,但是,人的成长又不能仅仅依靠科学知识,知识未必能使人变得崇高和富有教养,因为人的成长是“实践的”,抽象理论的灌输,只是为人的成长提供了条件,而人的成人与成才,必须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展示人的个性、品质、才能的场所,由此至少从两方面感受到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意义:一是揭示教育活动的现实依据,使教育避免成为空想与浪漫的幻想。二是强调教育活动客观现实制约性,不能脱离社会条件谈论教育活动,以避免把教育变成是主观的智力活动。
  
  三、 教育过程应在师生互动中培养改造社会生活的信仰与立场
  
  强调教育面向生活世界,是把教育理解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关系,师生互为主体。反对把追求分数、考试成绩作为教育目标,不再把教育看做是教师传授知识、提出德性品质要求的布道者,甚至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知识拥有者的角色,因而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师生关系还有更本质的内容,这就是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彼此分享知识、情感、志趣和信仰,双方以人的方式理解对方、评价对方,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彼此将对方当做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教育面向生活世界,并不是回到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强调教育培养的人具有批判与反思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识与能力,这体现了教育具有超越性的特征,即教育活动就要让学生确立追求理想社会、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理想与信仰,有了追求理想的社会生活信仰,才能不断进取、努力工作、学习和生活。
  
  四、 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工作应有具体的措施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分工十分细致,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每个人都要面临着专业化的挑战,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因此,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帮助促进他们的专业水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为一名社会合格公民。社会合格公民,基本一条是具有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笔者认为西方经验主要给我们在实践上有三点启发:
  1. 定量组织课外校外活动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并把分数计入成绩册。他们推行真实教育,课堂讲授结合社会生活,不但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的成就展览,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这样,学校德育就是开放的,延伸到学生的校外生活中。
  2. 强调隐蔽课程的潜移默化
  师生关系、教师对教学所持的态度、学校提倡的东西、校内的舆论导向、校园的面貌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所以西方国家称之为“隐蔽课程”。美国教育界历来重视隐蔽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作用。一是力求课堂学习与环境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二是校园环境应与社会环境相一致,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一致,这样在校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3. 以细致的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
  许多国外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导向的管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中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如学生的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组织参观、旅游,与学校和学生家长联系等。
  面向生活世界的教育,要研究人与知识的相互关系,重视发挥知识对人的完善的作用,但要避免把人变成知识的奴隶、科技的奴隶。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改善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要传播道德价值观,使学生既掌握求知的方法,又懂得为什么求知的道理,使学生懂得并明白做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与道德知识。
  (济源市教育局)

《国外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国外教育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