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妇联公文 > 内容

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的比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1 06:06:45     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有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制,然而这几种培养模式各有千秋。文章从这三种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招生计划、经费来源、专业设置、学位授予条件、社会认可度、证书含金量以及各自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辅修制度;双学位;第二学士学位
  中国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27-03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目不暇接、学科体系间相互交叉渗透日益加深,这一切都对我国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使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发展格局顺利对接,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已经普遍为我国高校所接受,各高校亦基于此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以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在教育工作者、大学生以及公众的认识中经常出现概念混淆、层次不清等问题。因此,对现行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进行剖析比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类型及其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现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度主要有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第二学士学位制等三种类型。
  1.主辅修制度。主辅修制度,Major-minor system,指在校学生在保证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学有余力,自愿申请,再修读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另一个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达到规定学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专业的辅修证书,学制3-4年。
  随着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普遍推行,辅修制应运而生,最早由武汉大学于1983年率先在国内高校中推行,清华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也开始设置相当数量的辅修专业,如计算机、经济、管理、英语等。辅修制度不仅给学生学习第二个专业的机会,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不少高校都已开设辅修专业,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引导,如教育部修订的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鼓励和引导高校建立并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跨校修读制等新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制度”,开设辅修专业主要还是高校的自主行为,但是,主辅修制度已成为高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满足学生兴趣、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求适应社会需要的手段之一。
  2.双学位制。双学位,Double Major Program,即双主修教学计划。具体指高校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并取得学士学位的同时,跨学科门类攻读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且取得其学士学位,学制4年。
  学分制在全国高校的普遍推行为双学位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1983年,武汉大学率先开始了主辅修制与双学位制培养模式的探索。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此后,双学位模式便开始在我国部分重点院校及少数普通院校试行。经过试点高校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双学位模式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推行。1998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方面”,“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
  在深入推进教改的同时,教育部号召有条件的高校通过校际联合办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区域高校的发展以及办学效益的提高。由此,我国部分高校开始改革双学位制培养模式,建立校际联合办学机制,鼓励在校大学生跨校辅修另一专业或攻读双学位。
  3.第二学士学位制。第二学士学位,The Second Ma-jor,是经过我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校,按招生计划,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学制两年,考试合格即可获得第二学士学位。
  1984年,我国开始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少数高校开始了对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模式的探索。1987年,《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颁布,使得培养高校第二学士学位生的工作开始制度化、规范化,有条件的高校亦陆续开始推行第二学士学位这一培养模式。
  1998年,高教司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对普通高等学校现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进行了整理。至此,经批准设置第二学士学位的高校达到81所。然而,由于教育部对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申报、招生规模等审核比较严格,加之主辅修制与双学位制在国内高校的普遍施行,近年来,部分高校减少了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与培养人数,个别大学甚至停止了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
  二、培养制度的实施比较
  1.培养目标。三种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的培养目标都是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作为基本点,而侧重有所不同。其中主辅修制度以“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其培养目标,双学位制追求“培养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前二者都属于大学本科层次的教育;而第二学士学位制则志在“有计划地培养某些应用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属于本科后教育,重在培养企业所需的专门型人才。
  2。培养制度。本部分拟从培养对象、申请攻读条件、招生计划、经费来源和学费收取标准等五个方面来比较说明主辅修制度、双学位制和第二学士学位制等三种教育模式。
  (1)培养对象:主辅修制招收对象最为宽泛,主要针对包括本、专科在内的二三年级学生;双学位制则以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为主;而第二学士学位对招收对象的限制最为严格,根据国家当年招生指标,仅招收在职人员或者少量特殊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2)申请攻读条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一般都要求主修专业学习成绩优异,且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即可申请;而第二学士学位则要求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的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教育制度的比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