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信访维稳公文 > 内容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7-26 18:11:25     阅读: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1183;

资料整理于2020年3月30日,涵盖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A)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1.(D)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

A.全球性 B.突发性 C.多样性 D.复杂动态性 4.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B)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B.《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C.《理解公共政策》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5.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A)。

A.财产 B.工具 C.权威 D.手段 二、多项选择题 6.官方、半官方、民间思想库在政策分析的专业问题上分离出的流派包括()。

A.专家政治主导派 B.专家政治指导派 C.专家政治协商派 D.专家政治影响派 7.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B)。

A.国内政策环境 B.国际政策环境 C.客观环境 D.主观环境 8.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ABCD)。

A.现有的政策提案 B.通用的解决方案 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 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9.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的整合性评估。

A.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 10.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包括(ABC)。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 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D.第三部门利益 三、名词解释 11.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
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12.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13.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14.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5.简述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答:公共政策学科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确具有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所谓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是指当时的美国社会所具有的三种特别因素: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正是这三种社会文化因素构成了公共政策学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1)第一个因素是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行为主义的研究浪潮在美国流行开来。两股力量推动了行为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一股力量是一批祟尚实证分析的犹太学者为美国政治学研究注入行为主义活力。另一股力量是一些财团通过出资支持对美国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

(2)第二个因素是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美国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政治学家、科学家和学者们一方面对政府的错误政策提出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也提出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

(3)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日本学者在考察美国总统竞选中选民的投票倾向时,发现美国人具有从“党派投票倾向”向“问题投票倾向”转变的文化。

1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的构成要素。

答:(1)直接主体:立法机关——最重要的因素;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政党。

(2)间接主体:利益集团;
公民个人;
大众传媒;
非政府组织;
公共政策研究主体。

17.简述政治法律环境的主要内容。

答: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既有的规范性法律政策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规定并保障了公共政策系统中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保证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影响新政策的原则方向。

第二,涉及实际政治权力分配的国家政权制度,如整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舆论控制制度、决策制度等。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主体的构成、民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及深度,也会影响政府决策内容的偏好。

第三,国内政治形势及特定时期的政治人物。任何国家及政府在特定的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奋斗目标。

五、论述题 试论述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答:社会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既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观察机制,又要在公众与政府、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机制。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种:
第一,政治领导人的作用。

政治领导人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例如,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由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将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纳入了政府议程。1974年,尼克松政府关于放松 《清洁空气法案》中某些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直接地提上了国会的议程。

第二,政治组织的作用。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会全局的大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第三,政府体制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别是其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民主选举,执政理念合乎民主潮流,组织程序符合民主要求,政务信息向民众开放,决策过程吸收民众参与,倾听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那么大量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而顺利地进入政策议程。相反,专制、封闭的政府则会将大量社会问题阻止在政策议程之外。

第四,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游说、宣传、助选、抗议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团体成员的利益。戴维·杜鲁门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各种利益团体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某一事务威胁这种合理的平衡,那么它们便会做出反应。当某一团体的平衡被严重破坏时,各种各样的行为就会出现。如果这种破坏不是太大,那么团体的领导人将努力使先前的平衡得到恢复……这种努力将使团体求助于政府成为必要。

第五,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各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重要问题,并能凭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运用科学理论和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进行科学预测。他们一旦取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成果,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列如政策议程。例如,三大院士的联合签名导致奥运会建设费用的缩减,直接使鸟巢建筑大幅度改动。

第六,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公民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影响或损害其权益的问题不满,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还会采取一些威胁性的方式(如游行、示威、抗议、罢工、暴乱等),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七,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有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引起新闻媒介的注意,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它们可能成为政策议程上的事务。例如,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介的披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了“希望工程”的出台和实施。

大众传媒的作用体现在:首先,把问题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了条件。其次,它能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再次,它是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最后,它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这种互动过程使得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政策问题的重要提出者。

第八,问题自身的作用。

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杰·科布和查尔斯·爱尔德指出:①一个问题的定义越模糊,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特殊性程度);
②一个问题被认为社会意义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重要性程度);
③一个问题被认为长期的关联性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期的长短);
④一个问题被认为越不具有技术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问题复杂程度);
⑤一个问题被认为越缺少明确的先例,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先例的明确程度)。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2.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3.成本效益分析以(A)为测量标准。

A.货币价值 B.公众的满意度 C.领导的满意度 D.环境影响度 4.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

A.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 5.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莫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A.经济学分析法 B利益主体分析法 C.轮理学分析族 D.政治学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6.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ABCD)。

A.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 B.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 C.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知程度 D.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 7.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 D.传媒曝光 8.信息沟通机制包括(ABC)。

A.信息的下行 B.信息的上行 C.信息的平行 D.信息的搜集 9.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 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 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D.领导的个人利益 10.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

A.多源流分析模型 B.精英分析模型 C.集团分析模型 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三、名词解释 11.利益集团: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1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

13.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14.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四、简答题 1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答:(1)第一个因素是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

(2)第二个因素是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

(3)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

16.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

答:(1)政策方案规划的目标导向。

(2)政策方案规划的变革取向。

(3)政策方案规划的选择取向。

(4)政策方案规划的理性取向。

(5)政策方案规划的群体取向。

17.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 答:(1)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进行政策宜传、加强政策认知、制订执行计划、进行物质准备和做好组织准备等活动环节。

(2)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包括政策实验、全面推广、指挥协调和监督控制等活动环节。

(3)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政策执行效果评估追踪决策等活动环节。

五、论述题 18.试分析我国现阶段应用利益分析方法的社会基础 答:(1)改革开放前:整体性利益结构、一元化利益格局 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或者说,是种一元化的利益格局。其基本特征是: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经济所有制,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包括局部的利益)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处于一种被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吞噬的状态中;
个人利益主要来自于国家和集体的分配,利益获取方式单一,标准趋同,个人之间在利益分配上保持平均化。

(2)改革开放后:利益分化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所有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利益源泉的多元化。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已经改变了过去只有公有制这个唯的利益源泉的状况,形成了多种利益源泉。

二是使得原来压抑、控制人们追求利益的力量变得松弛了。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A)。

A.药师寺泰藏 B.罗伯特·达尔 C.米歇尔·哈蒙 D.伍德罗·威尔逊 2.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 C.詹姆斯·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3.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

A.杜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 4.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地位。

A.权威 B.重要 C.次要 D.枢纽 5.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

A.米歌尔·希尔 B.保罗·A·萨巴蒂尔 C.艾莫尔 D.托马斯·敞伊 二、多项选择题 6.直接提供作为政策工具的优点(ABC)。

A.直接提供所要求的庞大机构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 B.直接提供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些问题,如讨论谈判以及较高的信息需求 C.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使成本最小化 D.不花政府的钱 7.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BC)。

A.可能的原因 B.似然的原因 C.受控的原因 D.客观原因 8.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家是(BD)。

A.效果 B.目标 C.价值 D.方案 9.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政策环境 10.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A.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三、名词解释 11.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是以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为核心,以拥有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的组织起来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执政党履行着“利益聚合”的功能。

12.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13.头脑风晕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 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14.追踪决策:不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修补补,而是要进行根本性的修正与变革,因此,从本质上讲,追踪央策是针对原有政策问题的重新决策。它同样要严格地按照科学央策的程序和方法进行。

四、简答题 15.公共政策的内涵。

答: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这里需要强调四点:
(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为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16.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答:(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

(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

(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

(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17.利益的内涵。

答:(1)利益的实质是资源与条件,它具有客观性;

(2)利益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它具有主观需求性;

(3)资源的表现形式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因而必然存在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

(4)利益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不言而喻的,而满足人的享受需要,似乎有人不想涉及但这是千真万确的;

(5)条件作为利益的一种特殊形式,应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

五、论述题 18.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答案: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顼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2分)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央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人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

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城,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稱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家,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 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溯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B.德瑞 2.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B)。B.重视理性 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B.小论证 4.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D)。D.财产 5.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6.头脑风暴法需要遵循的原则有(ABCD)。

A.人员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 B.保持开放性 C.适时把握讨论的度 D.确保结果的整合 7.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ABCDE)。

A.系统性 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 D.复杂性和多样性 E.稳定性与突发性 8.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D)。

A.效果 B.目标 C.价值 D.方案 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

A.公共利益 B.正常利益 C.超常利益 D.失常利益 1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BCD)。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 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 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 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三、名词解释 11.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镜框,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12.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13.多数规则:所谓多数规则(majority tule),就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则。

14.公共政策终止: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5.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两大特征。

答: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其具备以下两大特征:
一是具体性,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绝大部分是把同级党委和人大所制定的政策具体化;

二是补充性,对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政策尚未涉及的领域,行政机关制定出一些补充性的政策规定。

16.政策对象不服从政策的原因。

答:(1)政策与流行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比如,对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理解,会对政策执行产生重要影响。(4分) (2)政策违背了政策对象的利益。如果一项政策被认为对自己无益或者会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则可能出现政策对象抵制政策而牟取自身利益的行为。

(3)由于政策对象对政策不了解,或者对政策做了错误的理解和解释;
以及政策本身还可能存在着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政策对象的不服从现象。

17.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

答:(1)心理上的抵触。

(2)组织的持久性。

(3)反对势力的联盟。

(4)法律上的障碍。

(5)高昂的成本。

五、论述题 18.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要点提示:
(一)创建阶段。公共政策学的创建和两次政策争论及一次学术讨论会有关。

(二)形成时期。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叶海卡•德罗尔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

(三)自我批判时期。第一,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第二,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第三,开展政策信息多元化方面的研究,强调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合作。

(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2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化;
另一种趋势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关于对原有主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
另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答: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二)形成时期。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三)自我批判时期。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2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关于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增强公共政策的应用性;
二是加强理性意识形态,由传统的政策决策研究转向政策调查研究。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面,公共政策学家将研究的兴趣转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电脑犯罪、信息政策、试管婴儿、温室效应等。因为这些新的社会公共问题既是对人类的挑战,也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挑战。不少研究者感到单靠以往的纯客观研究方法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采取以后实证主义为主体的主观研究方法。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C.拉斯韦尔 2.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D.大众传媒 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A.公共责任 4.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D.科臣 5.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B.小论证 二、多项选择题 6.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的阶段包括(全选)。

A.创建 B.形成 C.自我批判反思 D.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7.在我国,公民参与的方式分为(BC)。

B.自下而上参与 C.自上而下参与 8.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全选)。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政策环境 9.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BC) 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 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 10.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 三、名词解释 11.利益落实:其实就是政策的执行程度,也就是分配后的利益的实现程度了。好的政策不能落实的例子很多,这也是后来人们对政策执行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认识加深的根本原因。

12.复杂动态性: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
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间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13.补贴: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14.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5.思想库的构成类型。

答:思想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官方思想库;
(2)半官方思想库;
(3)民间思想库;
(4)国际思想库。

16.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

(1)客观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方面对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影响。

(2)主观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

(3)环境因素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17.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答:(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五、论述题 18.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答: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
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
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C.詹姆斯·E·安德森 2.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是(D)。D.政策工具 3.萨巴蒂尔认为(B)是宣传联盟能够形成的关键要素。B.信仰体系 4.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评估准备 5.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莫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6.政策的导向是(BD)。B.观念D.行为 7.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全选)。A.实事求是,面向未来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8.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全选)。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9.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CD)。B.杜鲁门C.本特利D.菜瑟姆 10.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CD)。C.国民收人的大小D.国民收入的分配 三、名词解释 11.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12.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其信息量大、覆盖率高、影响面广、冲击力强,对政策制定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西方有人将其称作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13.复杂动态性: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
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间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14.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间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四、简答题 1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

答:(1)系统性;
(2)互动性;
(3)复杂性和多样性;
(4)联动性与定向性;
(5)稳定性与突发性。

16.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1)慈善不足:公益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2)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公益活动受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3)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助长慈善组织董事会成员的家长作风。(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慈善机构中的多数志愿者都没有受过工作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17.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

答:(1)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进行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制订执行计划、进行物质准备和做好组织准备等活动环节。(2)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包括政策实验、全面推广、指挥协调和监督控制等活动环节。(3)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政策执行效果评估、追踪决策等活动环节。

五、论述题 18.试论述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答:(1)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引人“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成为我国 21 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①市场化进程加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
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工商管理技术也逐步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②第三领域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领域在我国兴起,并在消除贫困、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赈济救灾、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积极培育第三领域,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技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施政目标;
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授权;
采用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公务员思维,达到管理的目标等。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尤其体现在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实行公开竞标这一方面(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 ,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任何理论、方法的引进都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并不是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引进。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策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公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但各竞争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易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而一个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组织,难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和行为的高效。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策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B.西奥多·罗威 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B.小论证 4.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D)。D.财产 5.福利经济学之父是(C)。C.庇古 二、多项选择题 6.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全选)。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7.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全选)。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 8.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D)。B.目标D.方案 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 10.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BC)。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 11.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境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12.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13.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在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

14.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阶级性;
(2)整体性;
(3)超前性;
(4)层次性;
(5)多样性;
(6)合法性;
(7)公共性。

16.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两大特征。

答: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其具备以下两大特征:一是具体性,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绝大部分是把同级党委和人大所制定的政策具体化;
二是补充性,对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政策尚未涉及的领域,行政机关制定出一些补充性的政策规定。

17.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

答:(1)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冲突性-一个社会中,经常同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价值;

(2)政策制定者通常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系统去制定政策,而常常忽略整体社会的偏;

(3)政策制定者往往不愿去考虑创新性的政策,而传统的渐进决策模型又无法妥善解决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4)由于资源有限,政策制定者元法罗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因而限制了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可能性;

(5)政策制定者通常无法预测可能解决方案所有的正面及负面结果。

五、论述题 18.试论述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答:(1)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引人“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成为我国 21 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①市场化进程加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
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工商管理技术也逐步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②第三领域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领域在我国兴起,并在消除贫困、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赈济救灾、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积极培育第三领域,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技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施政目标;
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授权;
采用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公务员思维,达到管理的目标等。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尤其体现在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实行公开竞标这一方面(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任何理论、方法的引进都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并不是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引进。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策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公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但各竞争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易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而一个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组织,难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和行为的高效。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策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A.利益 2.(A)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A.政策的制定 3.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B)。B.重视理性 4.公民的(B)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B.教育文化水平 5.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B.庇古 二、多项选择题 6.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B.非官方决策者C.官方决策者 7.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全选)。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 8.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全选)。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 9.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 10.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全选)。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三、名词解释 1.思想库:思想库或脑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12.复杂动态性: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
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13.志愿失灵: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志愿者组织对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

14.公共政策终止: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5.公共政策的内涵。

答: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这里需要强调四点:(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为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16.如何理解全球化。

答:一般来说,全球化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1)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2)全球化是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伴相成的过程。(3)全球化是国际主体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4)全球化是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过程。

17.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

答: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系统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所组成,其棋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政府议程比系统议程特定而且具体,它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或陈述的阶段。问题经过一定的描述,为决策系统正式接受,且决策系统采取具体方案试图解决的时候,系统议程就转入政府议程。

已成为系统议程的问题并不一定能成为政府议程的问题。提上政府议程的问题,也并不一定是系统议程的问题。

五、论述题 18.试论述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答:第一,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政治领导人决定政策议程的个重要因素。

第二,政治组织的作用:政治组织是形成决策议程的基本条件。

第三,政府体制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四,利益集团的作用: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对过游说、宣传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纳入政策议程,并阻止对自己各种利益有损的政策,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

第五,专家学者的作用: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够发现某些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第六,公民个人的作用:公民个人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七,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涉及面大,影响力强,能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

第八,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方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的观点是(C)。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2.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A.公共政策主体 3.成本效益分析以(A)为测量标准。A.货币价值 4.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评估准备 5.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 6.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BC)。B.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C.公共政策本身的合法性 7.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 8.信息沟通机制包括(ABC)。A.信息的下行B.信息的上行C.信息的平行 9.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包括(ABC)。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10.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B.精英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 三、名词解释 11.利益集团: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1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

13.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14.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四、简答题 15.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

16.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

答:(1)政策方案规划的目标导向。

(2)政策方案规划的变革取向。(3)政策方案规划的选择取向。

(4)政策方案规划的理性取向。

(5)政策方案规划的群体取向。

17.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

答:(1)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进行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制订执行计划、进行物质准备和做好组织准备等活动环节。

(2)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包括政策实验、全面推广、指挥协调和监督控制等活动环节。

(3)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政策执行效果评估、追踪决策等活动环节。

五、论述题 18.试论述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答:(1)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引入“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成为我国21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①市场化进程加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
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
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工商管理技术也逐步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②第三领域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领域在我国兴起,并在消除贫困、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赈济救灾、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积极培育第三领域,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施政目标;
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授权;
采用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公务员思维,达到管理的目标等。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尤其体现在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实行公开竞标这一方面(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任何理论、方法的引进都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并不是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引进。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策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公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但各竞争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易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而一个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组织,难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和行为的高效。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策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C.拉斯韦尔 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B.个人负责制 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时的失效。A.正常状态 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B)政策理念。B.发展型 5.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A)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A.行政 二、多项选择题 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 7.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 8.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具体明确 9.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A.交叉性B.动态性C.突发性D.多样性 10.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ABCD) A.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B.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三、名词解释 11.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2.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3.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4.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四、简述题 15.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答:公共政策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公共利益分配的主体。政府显然愿意把公共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

(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一般地说,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16.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答:(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

(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7.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概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 答:(1)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从1951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第一次提出政策科学的概念以来,经过一批杰出的政策学家如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人的不懈努力,政策科学已逐渐完成其学科化。其中,政策评价作为政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政府外部动力。复杂的社会问题,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人们对政府活动的有效性问题进行反恩。一些重大的公共政策问题,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人们不仅要求政府对其所执行的政策做出说明,还要求一般了解有关公共政策效果的全貌。

(3)政府内部动力。政府部门在其长期的政策实践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了对政策进行评价的重要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政府内外的评价者创造了实践机会,并保证了评价资金的来源。这也是政策评价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条件。

(4)技术手段的完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政策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手段,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是评价由传统迈向科学的关键,为政策评价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论述题 18.联系实际,试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D.系统性 2.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A.四 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B.理性 4.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C.灵感思维 5.“系统分析”最早是由(B)提出并使用的。B.兰德公司 二、多项选择题 6.公共政策核心主体包括(ABCD)。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7.外部监控体系是由(BCD)等组成。B.人民群众C.新闻舆论D.社会团体 8.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有(ABCD)。A.多要素原则B.多方案原则C.可操作性原则D.排斥性原则 9.公共政策效果的类型有(ABCD)。A.潜在效果B.直接效果C.附带效果D.象征性效果 10.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A.回溯分析B.非零起点C.双重优化D.心理效应 三、名词解释 11.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12.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3.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4.公共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是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四、简述题 15.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1)社会因素;
(2)政治因素;
(3)经济因素;
(4)科学技术因素;
(5)文化因素;
(6)教育因素;
(7)人口因素;
(8)自然资源因素;
(9)生态因素;
(10)心理因素。

16.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答:(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效率。即投人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地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8)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17.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答:系统的基本属性主要有:(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层次性;
(6)环境适应性。

五、论述题 18.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答: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第一,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1)公共政策主体拥有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其决策行为不能等同于企业等一般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
它们对公共财政资源进行配置,并以公共利益维护者和增进者的身份进行决策。(2)公共政策源起于解决公共问题的需要。这些公共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和社会共享性,从而在本质上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
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视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3)公共政策将对整个社会公共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将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对其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才被称为公共物品;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乃是提供特定公共物品的过程。(4)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政府不仅受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文化背景的限制,它也通过公共决策行为、通过公共政策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而肩负着塑造公共文化、培育公共道德的使命。后两者对于公共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十分重要。

第二,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公共问题至少在三个方面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走向:(1)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
(2)公共政策将关注公共机构的能力问题;
(3)公共政策仍将以政府为核心主体。

第三,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1)社会公平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 (2)如果仅仅将公平理解为规则的公平,将公共政策理解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那么公共政策事实上是在提供这样一些能够带来公平的规则或规范。(3)公共政策所提供的制度安排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效(即实现效率),但这是以公共政策能否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平为前提的。

第四,公共政策民主化。(1)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2)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3)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第五,公共政策科学化。(1)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2)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B.惩罚性 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B.个人负责制 3.(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B.史密斯 4.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 5.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C)类型的决策。C.完美主义 6.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B)。B.内化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D)。D.排斥 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D)提出并加以使用的。D.兰德公司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C.发展型 二、多项选择题 11.政策的导向是(BD)的导向。B.观念D.行为 12.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子系统。A.监控B.智囊C.决断D.信息 13.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具体明确 14.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5.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E.多变化 三、名词解释 16.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7.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四、简答题 18.举例说明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比如:我国持续20多年的深圳特区建设,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执行过程,就经历了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时期,传统习惯的阻力使人民对政策一般了解甚少以及政策本身还可能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政策执行初期,存在着相当高的失效率;
偶然失效时期,政策实行后,进入正常状态,人民对政策的基本掌握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人良从政策执行中得到了实惠,尽管还有失效,但失效率低;
耗损失效时期,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政策开始老化,失效率又逐步上升。因此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政策。

19.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

答:(1)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
(2)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3)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20.简述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答: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五、论述题 21.联系实际,试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答:(1)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使人们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

(2)公平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是效率优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公共政策作为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也应当是公平优位。

(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主体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

(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方法的民主化,而且指政策目标的民主化。

(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

(6)创新超前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性地预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还必须树立创新观念。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C.拉斯韦尔 2.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A.权力 3.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C)。C.浴盆模型 4.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B.理性 5.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6.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7.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C.灵感思维 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C.发展型 9.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 1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D.公共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1.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D.核心主体 12.外部监控体系是由(ACD)等组成。A.人民群众C.新闻舆论D.社会团体 13.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A.双重优化B.非零起点C.回溯分析D.心理效应 14.根据公共政策案例记录的过程,可以把公共政策案例分为(ABC)。A.完全公共政策案例B.未来公共政策案例C.实时公共政策案例 15.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C.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三、名词解释 16.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7.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四、筒答题 18.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答:(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19.简述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

答:(1)投人工作量。

(2)绩效。

(3)效率。

(4)充分性。

(5)公平性。

(6)适当性。

(7)执行力。

(8)社会发展总指标。

20.简述无为思维。

答: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五、论述题 21.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P231 答:第一,教育政策创新。

1.发展知识经济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知识经济中劳动者是其生产要素之一,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就没有技术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将替代传统工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要求劳动者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否则就不能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知识经济的发展,要“创造性地破坏”原有的产业结构,在结构不断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结构如果难以适应,将会产生高技术产业职位空缺与全社会失业严重并存的局面。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以较高的社会知识化水平为基础。

2.教育政策创新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教育水平,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对劳动者的“再教育”可以解决知识经济发展中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因此,政府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劳动者进行系统的培养。政府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投资规模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影响到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力度,加强智能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

1.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产业结构软化,即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加。与此相适应,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产业结构软化现象发生在所有产业部门。从知识经济较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来看,应该说,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区分的明显标志是软产品的大大增加,知识作为生产核心要素在整个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我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基于以上两点,“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而又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

当前,我国应通过调整产业政策,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逐步减少第一产业对自然界和体力劳动的依赖,使农牧业向着工厂化、离土化、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二,强化发展生产软产品的软件知识产业,反过来再用软产品改造传统制造业,增加附加价值,实现传统制造业产业层次的提升。如果不能使传统制造业软下来,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就不可能得到推广,也不可能莫定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物质基础。

第三,在第三产业中,用计算机操作代替手工操作。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十算机服务、信息咨询和信息处理等许多专业知识和技术性服务行业。

第四,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因为衡量知识经济的主要指标之一是产业结构,在知识经济中,高科技产业占有很大比重,大约为65%。

第三、财政政策变革。

考察各国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中,财政政策起着关键作用。它包括增加对教育培训经费的开支、加大基础研究及R&D的投资和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植等。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应当逐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尽管有许多私人资本介入了高新科技产业的投入,但是从社会总投资来看,这部分的投资额度还是非常小的。在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要求许多私营企业主投资科技产业是不现实的。一是私人资本小,而高科技信息产业属于高风险的经营投资,其收益较慢,需要有大量的后备资金,所以从资金总量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来说,绝大多数私营业主还是无法承受的。是我国风险投资的市场还不规范,风险投资的制度还不完善,风险投资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没有最终形成。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初期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投入,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

因此,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特别是率先起步发展高新技术的地区,每年应当新增高科技产业发展专项拨款,实行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的政策,专项用于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孵化期和产业化启动期的投入。部分款项可用于风险损失补贴、贷款贴息和奖励。在专项拨款的基础上,逐步向设立专门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金过渡。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势不旺的特殊时期,还可运用财政政策启动闲置人力资源和资金来进行另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一一科教事业和R&D投资建设,为将来我国大规模发展知识经济和进行国际竞争奠定科技基础和贮备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创造条件。

第四、优化税收政策。

世界许多国家为了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特别是创业投资都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如新加坡政府规定,创业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
马来西亚也规定,对从事尖端技术领域的制造企业,5年内全额免除法定公司所得税,或者5年期内资本支出的60%可以从纳税额中扣除。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虽然也有一些优惠政策,但是,与其他优惠政策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应当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将更多资金吸引到高科技产业和创业投资领域。例如,进一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由一般所实行的投产后两年上缴15%的所得税向零税率过渡,同时延长免税年限。另外,还应采取措施,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结构。首先,应将税收扶持的重点转移到高新技术的初始产品上来,对科研成果转让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促进科技开发;
其次,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试行消费型增值税,对其外购的无形资产按一定的比例予以减税,降低其税负,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五、加大金融政策倾斜力度。

发展知识经济或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融资。资金在我国是短缺的,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我国国民储蓄率高达40%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不健全,融资方式不多,融资渠道不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应该是方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除内源融资、财政投资外,还要广泛进行外源融资包括银行融资、证券市场融资和利用外资等。

就银行融资来说,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大,一般商业银行为资金安全起见不愿贷款,政府就需要采取倾斜性的金融政策,或实现贷款担保,如设立高科技贷款担保基金、高科技产业贷款担保公司等,或进行“窗口指导”鼓励商业银行向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这里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加大政策性银行对高科技产业的贷款力度。

但只有银行贷款还远远不够,因为银行能够贷得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要还本付息,资金成本较高,这就需要发展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上,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来筹集资金。然面,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也要受到经营业绩、市场承受能力以及指标和额度的限制,虽说高料技产业是国家扶持的、急需发展的先导产业,可以放宽指标和额度的限制,但经营业绩的要求还是必须具备的。这对于正在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来说没有问题,只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鼓励它们上上市融资或在资本市场兼并收购扩大经营规模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些尚处于创业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则不可能在现有的证券交易市场上进行上市融资。于是,有必要进一步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在现有的第一板市场的基础上,吸收经验教训和参照国际惯例,再开辟第二板证券交易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服务。

不仅如此,国家还可以参照证券投资基金的运用办法,出台诸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条例,并依法创立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和成立创业(或风险)投资公司,从而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是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级划分的概念,在这里,计划和市场仍然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除了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外,仍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且需要更加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的需要。在资讯、新能源等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方面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越来越快,领域越来越广时,任何一方面的失控都可能造成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

第二,高科技发展需要巨大的科技投入,这仅靠私人企业很难做到。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对高科技投入的多寡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能在多大领域内占据世界高科技前沿阵地,这同时也对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起着决定性的先导作用。

第三,随着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无形资产的投入越来越普遍,资产的隐形增值也越来越普遍,这给政府和企业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将不可避免地引发经济震荡甚至引起经济危机。

第四,在向知识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和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会产生社会价值观变迁、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利益分配调整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强大的政府宏观调控,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第五,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对诸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引进外资得导向等问题作出规定,可以解决诸如进入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的管理等问题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

第六,经验证明,微观经济越是放开,市场化进程越是加快,就越要求宏周控的有力和灵活有效,越需要必要的集中和相应的手段。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政府必须转变职能,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形成政府与市场二元机制的有机互补,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个良好的外在环境。

第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发展知识经济绝非平地起高楼,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起步较早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有这样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工业经济充分发展,这可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专家认为一般要达到人均5000美元左右,才有知识经济自发萌芽的条件;
其二是社会知识化水平较高,这可以用成人文盲率和同龄人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来衡量,一般认为要发展知识经济,成人文盲率应在10%以下,同龄人受高等教育率应在25%以上;
其三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这要看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少以及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的再创新能力的高低。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尚不具备。

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止视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以务实待发知识经济的战略意义,尽早制定发展知识经济的成略决策。政府部门要通过公共政策积极介绍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先进经验,呼吁人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应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同时,又要防止不顾本国的国情总之,后发展国盲目地与发达国家进行攀比、一明面起发展知识经济的做政策主体应当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慎务实的论环境,以实事科学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务实精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政策科学”概念的是美国政治学家(C)。C.拉斯韦尔 2.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D)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D.行政 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A)时的失效。A.正常状态 4.在任何决策过程中,(A)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A.理性 5.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B)政策理念。B.发展型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C)。C.伙伴 7.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B.个人负责制 8.提出著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是(D)。D.史密斯 9.政策评估是对政策(B)所做的判断。B.效果 10.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A)。A.排斥 二、多项选择题 11.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D)。B.准公共政策主体C.政党D.核心主体 12.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A.心理效应B.非零起点C.回溯分析D.双重优化 13.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A.直觉B.灵感C.判断D.顿悟 14.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BC)。B.非程序化决策C.程序化决策 15.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ACD)。A.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 三、名词解释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四、简述题 18.简述无为思维。

答: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19.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答:(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
(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20.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五、论述题 21.某市为了解决乘车难的问题,提出了“多家办公交,缓解乘车难”的对策。政策出台后,很多个体经营的中巴纷纷投入运营市场,使得乘车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在出现中巴热的同时,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随着车辆的猛增,使市区本来就非常拥挤的交通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个体车主为追求高额利润,在营运过程中忽视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由于车辆的增多,又给城市的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由于服务质量差,中巴车主经常和乘客发生纠纷。车主之间为了争夺客源,也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发展到流血冲突。这一系列问题摆到了市政府面前,市政府决定采取措施进行整顿和清理,规范运营市场。

问题:请根据案例材料分析公共问题是如何认定的? 答: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中巴运营混乱是一个严重的客观事实,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社会问题。

中巴运营影响交通秩序,破坏交通及社会安全,导致乘客的怨言和不满,均构成政府将其认定为公共问题,并采取政策手段予以解决的条件。

*抓住要点展开分析,能自圆其说既可,但需对要点展开论述,否则最高只能得12分。

22.试述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答:政策对象能接受某项政策,主要有如下原因:
第一,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不论是道义还是感情上,多数人相信政策、服从政策、支持政策,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人们习惯于能自动地倾向接受政府政策,即使在现实利益与政策相矛盾时,仍会认为政策是合理、公正的。

第二,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衡量,人们会认识到执行政策有什么好处,不执行政策会带来什么麻烦。有这种情况,虽然某项政策没有直接为自己带来好处,但不执行可能会从其他政策对象那里带来坏处,所以也不得不执行。

第三,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守。

第四,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政策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人们自觉自愿而非被迫遵守。然而也常有这种情况,那些按理应服从政策的人看到别人得益于不服从,因而也可能变成政策的违反者。为达到教育之目的,必须及时对政策违反者给予一定惩罚。

第五,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政策的认识逐步加深,执行的自觉性也会不断提高。当某项政策已被社会多数成员认同时,即使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也能从利益比较中接受政策。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C)。C.伙伴 2.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D)。D.排斥 3.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C)。C.浴盆模型 4.政策评估是对政策(A)所做的判断。A.效果 5.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D),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D.倾斜性 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 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B)提出并使用的。B.兰德公司 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C.发展型 9.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D.公共问题 10.公共利益是公众(B)的资源和条件。B.共享 二、多项选择题 11.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BD)。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D.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12.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BCD)。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 13.决策支持系统由(BD)提出。B.斯科特D.基恩 1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15.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三、名词解释 16.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17.扁平式组织:是指内部层级减少,结构相对简单,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入力资源开发的组织。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四、筒述题 18.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答: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这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

19.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
(1)社会因素;

(2)政治因素;

(3)经济因素;

(4)科学技术因素;
(5)文化因素;

(6)教育因素;

(7)人口因素;

(8)自然资源因素;

(9)生态因素;

(10)心理因素。

20.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何区别? 答:(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五、论述题 21.试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答: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来实现。现代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各个国家公共决策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核心和主导作用。多数西方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只有英、美等国家实行两党制。西方国家的政党执掌政权,是通过选举争夺议会多数席位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方式来实现的。在选举活动中,各政党的竞选纲领或党的候选人发表的竞选演说反映了党的政策主张,表明了自己对各项社会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以迎合不同类型选民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选票,谋取选举的胜利。

在执掌政权之后,执政党一般不再单独制定政策,而是通过它所重点掌握的政府政策来体现党的意图,实现党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同时,在野的政党虽然未能参加政府,但他们通过在议会中的各种活动,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制造障碍,使政府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接受他们的主张,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政府政策的制定活动。

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和议会党团手中。党的地方组织大多只参与组织选举活动,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活动。

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

党对议会党团成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要求本党全体议员一致保证党的政策主张 能在议会中通过,成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执政党对政府政策制定的这种操纵现象,在日本表现得比较突出。

22.试述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

答:(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只有那种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预期社会效果的决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决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

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

(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决策方案力度不够,解决问题就会“力所不及”;
力度太大,可能会因矫枉过正而导致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或导致事物发展动态平衡格局的崩溃。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C.政府主体 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B.个人负责制 3.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C.价值 4.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D)时的失效。D.正常状态 5.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A)。A.公共问题 6.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C)类型的决策。C.完美主义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 8.“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C)最早提出的。C.拉斯韦尔 9.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10.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D)。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二、多项选择题 11.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分配功能 12.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A.多样性B.动态性C.交叉性D.突发性 1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4.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A.顿悟B.判断C.灵感D.直觉 15.决策支持系统是由(AC)提出的。A.基恩C.斯科特 三、名词解释 16.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17.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四、简答题 18.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如果公民个人之间相互议论的某个社会问题一经大众传媒的传播,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立即形成了某种社会舆论,从而使公众议程更容易形成。

(2)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某个社会问题经大众传媒传播后,社会公众很快一般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也使决策者一般了解这个问题。这样,就使一些重大决策问题,在未经形成公众议程之前,决策者就可能已着手研究处理,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3)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决策问题实际存在的数量是很多的,但如果渠道不通畅,最终能提出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现代大众传媒的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形式丰富多样,使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能够充分反映出来。

19.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何时何地?其产生与发展应归结于哪些因素? 答: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其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四个方面的因素:(1)学科与研究群体的推动。(2)政府外部动力。(3)政府内部动力。(4)技术手段的完备。

20.简述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关系。

答: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可见,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五、论述题 21.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它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主要是把公共政策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它认为各种公共政策对象、事件和过程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总和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

(2)综合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为运用系统方法时不仅要看到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看到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普遍联系,同时还要看到各要素与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二是认为这些联系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各要素在变化,环境在变化,组成的系统也在变化,应当从政策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和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研究。

(3)最优化。这是用系统方法实现政策目标的理想要求,或者说是追求一种最实用性的结果。

(4)可行性。系统方法的最优化目标并非囿于一种抽象的理性原则,实际上它要求的是一种现实的有限理性政策。它强调从实际出发,从多种可用的方案中,选择与当时当地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可行方案。基于这一原则,最理想化的政策在实践中并不一定是最具可行性的政策。

22.试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除目标外,相关的政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

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3)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这种关系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

(4)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事务的日益增多,总的说来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丰富、复杂和扩大,那些在过去不太需要政府管理的问题,均被列入现代政府的管理范围内。由此而引发的政策问题,自然变得多样复杂。

(5)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道德规范不同。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政策的合法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
其次还表现在程序上要严格守法。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C.行政 2.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的失效。C.正常状态 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B.理性 4.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C.灵感思维 6.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 8.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D)。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9.(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利益 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12.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AC)。A.非程序化决策C.程序化决策 1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B.科学民主观念C.公平优位观念D.创新超前观念E.人本观念 1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15.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C.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三、名词解释 16.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17.正式评价: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四、简答题 18.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答: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

19.简述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态度。

答: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20.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答: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时,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五、问答题 21.试述中国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济的职能;
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其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

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等。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从这个角度看,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依法进行的;
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

中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总理 召集和主持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在这两个决策会议上,总理对决策的问题拥有最后决定权。

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在辅助国务院行使职权的同时,也独立行使一些重要的行政决策权力和领导权力。通过这些部门行使的这些实际权力,国务院制定政策的许多活动实际上是体现在国务院各部门的身上。这些部门是政府权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它们实际控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
在一些政策制定活动中,它们甚至是主要的制定者。

22.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答: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
(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只有那种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预期社会效果的决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决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

(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决策方案力度不够,解决问题就会“力所不及”;
力度太大,可能会因矫枉过正而导致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或导致事物发展动态平衡格局的崩溃。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C)。C.伙伴 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B.个人负责制 3.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C.价值 4.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D)时的失效。D.正常状态 5.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A)。A.公共问题 6.公共政策是(C)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C政府 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B)。B.内化 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B)。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D)提出并加以使用的。D.兰德公司 10.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社会组织层级化 二、多项选择题 11.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分配功能 12.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A.多样性B.动态性C交叉性D.突发性 1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4.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A.顿悟B.判断C.灵感D.直觉 15.决策支持系统是由(AC)提出的。A.基恩C.斯科特 三、名词解释 16.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7.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点,管理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重要特征。

四、简答题 18.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整体性;
(2)超前性;

(3)层次性;
(4)多样性, (5)合法性。

19.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答:(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方案的力度标准用以评估方案的力度是否适宜。

20.简述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答: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它泛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奎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五、论述题 21.试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答:(1)人本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当更加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使人们得到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

(2)公平优位观念。效率和公平一直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是效率优位,知识经济时代,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公共政策作为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价值目标也应当是公平优位。

(3)科学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主体一定要树立科学政策理念。

(4)民主化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民主参与的大众化时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政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不仅仅指政策方式方法的民主化,而且指政策目标的民主化。

(5)法制化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为确保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还需要政策主体树立依法决策的观念。

(6)创新超前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必须树立超前观念。要高度前瞻性地预见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确保公共政策的超前性。知识经济时代的政策主体还必须树立创新观念。

22.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包括哪些方面? 答: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第一,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第二,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第三,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第四,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第五,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第六,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地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第七,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第八,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C.行政 2.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的失效。C.正常状态 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B.理性 4.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C.灵感思维 6.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7.(C)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C.政府主体 8.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B)。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9.(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利益 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12.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AC)。A.非程序化决策C.程序化决策 1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B.科学民主观念C.公平优位观念D.创新超前观念E.人本观念 1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15.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C.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三、名词解释 1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廨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7.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以及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四、简答题 18.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答:(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

(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9.简述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态度。

答: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20.简述无为思维。

答: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五、问答题 21.试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22.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答: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回溯分析。一般决策是在分析当时条件与预测未来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的选优。而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回溯分析开始,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因,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

(2)非零起点。一般决策是以零为起点的。而追踪决策所面临的对象和条件已经不是处于初始状态,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非零起点。非零决策的含义是,它的决策不是原决策的重复,而是对原决策的修正补充,即把原决策作为零,从而考虑实施结果与原决策标准之间的距离。

(3)双重优化。一般决策的优选是从几个并列的方案中一次选优即可。而追踪决策的方案选优,必须具有双重优化的特点。第一,要优于原有的决策方案;
第二,是在诸多的方案中进一步选优。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诸多新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以获得最佳效益。

(4)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于追踪决策的影响更为强烈。因为,追踪决策是在已经实施而又要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改变原有决策时,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变化。所以,当改变原决策,进行追踪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决策对象的内部和外部人员的各种利害关系。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2.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C)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C.政府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B)。B.内化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B)。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D)提出并加以使用的。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A.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A)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A.奖励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B),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B.合法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D)。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C.灵感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C.发展型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子系统。A.智囊B.信息C.监控D.决断 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A.目标具体明确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3.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A.多变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4.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AD)。A.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5.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BC)。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C.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答:(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2.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哪些内容? 答:(1)政策性指标;

(2)技术性指标;

(3)经济性指标;

(4)社会性指标;

(5)资源性指标;

(6)时间性指标。

3.简述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答:(1)引入案例分析,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2)引入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3)引入案例分析,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答: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看法,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第一,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第二,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第三,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第四,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第五,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第六,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地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第七,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第八,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2.试分析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答: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第一,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1)公共政策主体拥有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其决策行为不能等同于企业等一般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
它们对公共财政资源进行配置,并以公共利益维护者和增进者的身份进行决策。(2)公共政策源起于解决公共问题的需要。这些公共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和社会共享性,从而在本质上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
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视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3)公共政策将对整个社会公共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将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对其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才被称为公共物品;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乃是提供特定公共物品的过程。(4)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政府不仅受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文化背景的限制,它也通过公共决策行为、通过公共政策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而肩负着塑造公共文化、培育公共道德的使命。后两者对于公共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十分重要。

第二,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公共问题至少在三个方面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走向:(1)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
(2)公共政策将关注公共机构的能力问题;
(3)公共政策仍将以政府为核心主体。

第三,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1)社会公平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 (2)如果仅仅将公平理解为规则的公平,将公共政策理解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那么公共政策事实上是在提供这样一些能够带来公平的规则或规范。(3)公共政策所提供的制度安排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效(即实现效率),但这是以公共政策能否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平为前提的。

第四,公共政策民主化。(1)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2)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3)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第五,公共政策科学化。(1)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2)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2.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C.行政 2.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的失效。C.正常状态 3.在任何决策过程中,(B)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B.理性 4.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C.灵感思维 6.科学家明确地直接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一般公认以(A)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为标志。A.贝塔朗菲 7.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 8.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B)。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9.(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A.公共利益 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三、多项选择题 1.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A.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2.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AC)。A.非程序化决策C.程序化决策 3.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B.科学民主观念C.公平优位观念D.创新超前观念E.人本观念 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 E.多变化 5.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CD)。C.管制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 四、简答题 1.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答:(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

(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

(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

(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2.简述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者对待上级政策的三种态度。

答:政策执行者如何对待上级政策,在实际中有三种态度:
一是求神似,去形似,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机械地照搬照抄照转,执行中“上下一般粗”。三是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而是自以为是,各行其是。

3.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答:所谓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元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这里的“无为”,其实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与此相反,元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历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政策的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上,而且体现在引导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之上。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观念的导向。其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正导向功能,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要主动地调整社会的利益关系,克服它们的消极影响,特别要尽量避免那些因错误政策所产生的负导向作用。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既有调节作用,也有控制作用,这两种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经常是调节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
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即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离开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给谁”这一核心问题,公共政策将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来也会失去其灵魂。

2.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答: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
(1)效益标准。效益标准是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估决策方案质量的标准。成本越低,收益越大,效益也就越好。只有那种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预期社会效果的决策方案才是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2)方案协调性标准。方案协调性标准用以评估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决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

(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方案的适应性标准主要评估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

(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决策方案力度不够,解决问题就会“力所不及”;
力度太大,可能会因矫枉过正而导致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或导致事物发展动态平衡格局的崩溃。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的。A.拉斯韦尔 2.(A)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A.政府主体 3.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A.外脑 4.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C)。C.排斥 5.(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B.史密斯 6.在任何决策过程中,(C)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C.理性 7.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C)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C.公事公办 8.“系统分析”最早是由(C)提出并使用的。C.兰德公司 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A)。A.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10.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A)。A.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二、多选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 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ABCD)。A.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B.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C.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D.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A.选择政策方案B.确定政策目标C.设计政策方案D.界定政策问题 4.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ABC)。A.交换B.说服C.强制 5.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ABCD)。A.多样性B.动态性C.交叉性D.突发性 6.公共政策效果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A.直接效果B.附带效果C.潜在效果D.象征性效果 7.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AB) 。A.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8.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ACD)。A.确定型决策  C.随机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 9.公共政策案例的特点有(AD)。A.公共性D.管理性 10.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 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三、名词解释 1.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2.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3.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4.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四、简答题 1.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和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三个: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2)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问题;
政策目标;
政策方案;
政策模型;
政策资源;
政策评价标准;
政策效果;
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

2.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答: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3.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和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4.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如何? 答: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
(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
(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
(4)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
(5)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浴盆模型”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运用的意义。

答:(1)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2)实践证明“浴盆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提醒人们,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所迷惑,而应着重于对失效的质的分析。切忌轻易地修改政策,造成政策不稳定。早期失效过程是难免的。除非分析结果确系政策本身错误,否则轻率政策必然引起振荡。在偶然失效时,要不断采取追逐检查,提出新措施,修改原方案,尽可能地使这一时期延长。而在消耗失效时,失效率反映政策老化的程度,因此要抓紧机会,做好政策创新,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而代之。

(3)举例说明。(比如:
我国持续了20多年的特区建设就是比较典型的例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等。) 2.有人认为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试简述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答:无为思维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就是一种有为。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公共决策者必须明确界定自身的决策范围和决策对象,在此范围内的事务可以采取积极的决策方式来进行;
而在边缘或者已经超出范围的事务需要作决定,必须三思而后行,适当的时候应当采取无为的思维方式,不去招揽和主动吸纳新的决策需求。

这里的“无为”,其实恰恰是政府的一种“有为”。无为不等于不思考、不判断、不分析、不运作;
与此相反,无为是必须经过和有为一样的斟酌和考虑之后的一种决策方式。

补充《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内部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A)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政府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A.利益 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的分配。B.权威性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的集中反映。D.社会利益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B.系统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 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4.政策的导向是(BD)的导向。B.观念D.行为 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C)。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
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4.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答: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⑦“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行为的产物。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核心工具。政府的政策要符合统治阶级维护和巩固现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一个理想的政策过程,基本包括了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价和调整等多个环节,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对政策的质量发生作用。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政策过程诸环节的变化,同时也将导致政策及政策体系的变化。为保证政策机制的运行,我们需要注意政策内容、政策过程与环境之间的整体作用。

(3)超前性。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政策的超前性,不仅是保证政策稳定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合理分配社会利益的有力保证。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规格。按照权力主体来划分,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从内容上看,政策体系中的各项政策,也有不同的层次关系,可划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等。尽管不同的政策间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同类型的政策之间并非是“平起平坐”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的。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现代政府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由政府职能的日益拓展所决定。

(6)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上一般所讲的道德规范不同。它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因为政策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

(7)公共性。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或解决公共问题或公共目标的,是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也是公共政策形成与发挥作用的逻辑基础。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据我们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三种。

(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即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是最佳分配? 4.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答: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利益分配的主体。政府显然愿意把社会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现实中常有这种情况,那些口头或表面拥护而实际上反对政府偏好的人,也同样会从政府手中获得同等的利益,甚至更多的利益。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要求必须明确谁是政策的受益者。对于任何一届政府来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总是第一位的。判断一项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言而喻,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

(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一般来说,在特定时期内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答:公共政策学科首先在美国形成并获得巨大发展,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曾指出,公共政策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确具有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所谓适合公共政策学生长的土壤是指当时的美国社会所具有的三种特别因素: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正是这三种社会文化因素构成了公共政策学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1)第一个因素是普遍流行的行为主义方法。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行为主义的研究浪潮在美国流行开来。两股力量推动了行为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一股力量是一批祟尚实证分析的犹太学者为美国政治学研究注入行为主义活力。另一股力量是一些财团通过出资支持对美国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

(2)第二个因素是日益加剧的社会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美国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政治学家、科学家和学者们一方面对政府的错误政策提出猛烈的抨击,另一方面也提出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

(3)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政策替代方案的文化。日本学者在考察美国总统竞选中选民的投票倾向时,发现美国人具有从“党派投票倾向”向“问题投票倾向”转变的文化。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答: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语录,以说明利益研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②“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最先进国家(指英、法)的现代历史的动力。”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④“每一个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⑤“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这种共同的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 ⑧“‘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 (二)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我们认为,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个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避免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并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因此,我们主张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

(三)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公共政策确实有分配利益的功能,但这种利益分配的基础是社会利益的增进。如果仿照经济学的语言做一个类比,分配社会利益是分蛋糕,而这种分蛋糕的基础就是做蛋糕。所以公共政策的实质之一是如何增进社会利益。人们既会关心分配前的状况,也会关心分配后的结果,以及若干其他的分配以外的问题。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
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在社会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整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过程取向,是与这种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

(1)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在阶级社会里,无论何种社会、何种政府,它们所制定的公共政策,都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其政策从根本上讲自然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利益而制定的,它与剥削阶级的价值取向一致。而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2)利益整合。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认为,所谓社会是为获取共同利益组成的协同事业体,因而各社会成员在通过建立社会及其相互协作以增加利益时,具有互相一致的利害关系。至于社会总体所获得的利益,如何向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分配,却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利害关系上相互对立的态势。所以政府在向社会各成员分配利益时,除了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政府利益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政策本身所反映的利益关系,是通过社会问题表现出来的。在社会上,人们已获得的利益和想要得到的利益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因而由利益差距所形成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组织利益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为解决由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所产生的矛盾,政策制定者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引导持有不同利益的相关组织和个人采取不同的行为。

与社会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政策,是要提供一种普遍遵循,或者至少相关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在追求利益时所出现的矛盾或冲突中的行为。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可简称为“利益整合”。利益整合建立在利益选择的基础之上,前者既是后者的逻辑结果,又是实现结果,而且往往是两种结果的有机统一。

利益整合,除体现在政治行为与普通准则上,还体现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上。在现实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利益是多元化的。政策既要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又要兼顾保护少数人的合法利益。政策的作用,是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排除那些消极因素,把各种利益矛盾尽量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中,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利益分配。不少人认为,政策是一种资源,谁得到了政策,谁就拥有了一定资源。实际上,公共政策本身并不是资源,而是由于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对不同的政策对象来说,公共政策所分配的利益,往往对一些人是直接的,而对另一些人是间接的。一般来说,人们从政策那里所得到的好处,从程度上看是不等的。比如,获得减免税政策的企业,是直接利益的获得者,而与这些企业产、供、销相关的其他组织与个人,很可能是这一政策的间接获益者。

利益分配的结果既能使部分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部分人失去利益。比如,物价政策就经常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谋取合理的平衡。它们有时会削弱生产者的利益,有时则抑制消费者的利益。但公共政策的最大特点之一,即总是要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而抑制少数人的利益。

(4)利益落实。政策分配利益,满足一部分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群体能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不仅是相关的利益群体关心的事,更应该是政府关心的事。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它们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

比如,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制定了相关政策,三令五申地指出:严禁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以及发生“打白条”等现象。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仍然十分沉重,农民的实际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使得他们产生了“被剥夺感”。很显然,中央政策是要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的,但政策不能有效地落实,就意味着农民没有从中央政策中获得利益。

四)增进社会利益。人们按照戴维·伊斯顿“分配”的思路理解公共政策显然是不够的,这就如同经济学所讲的那样,仅讲分蛋糕不行,还要做蛋糕。公共政策不仅要分配利益,更要增进全社会的利益。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已走到崩溃的边缘”。为了恢复经济,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出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其目的主要不是表现在利益的分配上,更多的是为了增进全社会的利益。增进全社会的利益与效率有关,分配全社会的利益则更体现在公平上。

(五)公共政策的本质。我们认为,在对公共政策本质的理解上,应突出以下内容:①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
②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
③基于多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
④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
⑤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
⑥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答: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Rivlin)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政策研究从此就建立在科学之上,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公共政策学的创建和两次政策争论及一次学术讨论会有关。两次政策争论,一次是“罗斯福新政”的政策争论,另一次是由奥本海默事件引发的原子能政策争论。一次学术会议是指“关于国际关系的革命性、发展性学术讨论会”。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通过拉斯韦尔概括的公共政策学的六大规定性中体现出来。形成了以这六大规定性为特征的公共政策学的第一个范式,即第一个发展形态。日本学者药师寺泰藏将它称作第一个分水岭。拉斯韦尔这一代人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解中有许多科学、合理的方面,如对民主主义和理论实证主义的合理性的赞赏,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充分的时空观念的必要性、发展观念的重要性,政府官员应参与公共政策的深信研究等,这些对公共政策学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由于这一时期行为主义事实上在美国的社会科学中已经占据统治地位,各门学科都普遍接受了行为主义,政治学中的行为主义完全取代了规范的、理性的研究传统。在这种背景下,拉斯韦尔等人创立的公共政策学完全浸染了行为主义的色彩。他们过分看重自然科学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等同于理性。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对行为进行量化处理,用数据说话。人们在进行政策分析时,不考虑伦理价值,使公共政策游离于价值判断之外。而且,这一时期的公共政策研究也是与经济学相联结的。这一时期或这种范式的公共政策学,只重视自然科学,只有枯燥的数字,因而是一门“冰冷”“生硬”的学科。

(二)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的运用已经在一定的社会层面上得到了推广,政府在更为复杂的经济运行中的干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公共社会问题增多。所有这些一方面要求政府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来引导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将合理、科学的政策有效地付诸实施。显然,原有的公共政策范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了。

德罗尔批判了行为主义对公共政策学的妨碍。他指出行为主义具有以下几个弱点:不具备严格区分个别行为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
片面地接受所谓均衡概念;
回避了复杂而生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戒规等伦理道德问题;
容易陷于完美主义的泥潭。德罗尔指出,行为科学应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理论行为科学,另一类是应用行为科学,以往的公共政策学过于强调应用行为科学,忽视了纯理论行为科学。

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出现了公共政策研究中的“超前倾向”,在70年代中期则出现了“趋后倾向”。政策咨询固然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但是公共政策决不仅仅是信息获取筛选与理论设计的结果,政治与行政方面的公共政策涉及政党、行政机构、利益集团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一项公共决策往往是各种利益冲突与妥协的结果,因此要研究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制定就必须考虑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另一方面,一项好的公共政策仅仅制定出来是不够的,还需要去说服和组织贯彻。因此,公共政策的重要一环在于将制定出来的政策进行推行和实施。这样,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就转向于对整个政策的生命周期进行探讨。

德洛尔面对崩溃的公共政策学,勇敢地进行了重建工作。他认为应当批判行为主义,对整个政策科学的基础进行建设。他主张对制定政策的系统加以研究,并提出了构建总体政策即制定政策的若干设想。这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科学的发展。这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二个范式,即“第二个分水岭”。

(三)自我批判时期 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之后的发展中碰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政策科学当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造成了在科学共同体中建立共识的困难,包括在划定范围边界、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和形成特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困难;
二是政策科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且它抽象地大谈改善全人类公共决策系统、端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却回避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三是拉斯韦尔和德洛尔所确立的政策科学范式过分注重政策制定的研究,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关注较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政策科学的持续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仍然未能得到解决。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第一,加强政策价值观或公共政策与伦理关系问题的研究。政策科学可以说是对一般选择理论的研究,而选择则以价值作为基础。因此,价值、伦理问题在政策科学及政策分析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以至于有的学者如威廉·邓恩 (William Dunn)称公共政策学为应用伦理学。

第二,加强政策效率和比较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在政策效率方面,西方学者并不仅仅局限于就政策的效率去考究效率,而是从两个更为深入的角度去研究政策效率问题。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及其生态方面去考究效率,尤其是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另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的比较中研究效率。这种政策的比较,不仅是就一个国家内部各项政策而言的,而且还对国家间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另一个角度是从公共政策产生与运行的生态方面去考究政策的效率,深入探讨一项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政治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

第三,开展政策信息多元化方面的研究,强调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合作。西方学者认识到政策研究在提供分析技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政策研究只能促成政策的形成,但不能取代政策的决定。因此,政策科学家不应再自认为是政策方案的设计者,他的主要任务是要从诸如立法机关、联邦机关、州政府、地方政府、政党、宣传团体、法院等与政策制定和执行有关联的政策利害人那里获取政策信息;
政策科学家的主要任务也不再是协助决策者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是要在许多不同的政策利害人中,取得共识,制定出能够平衡不同观点和意见的满意政策。与此同时,政策学家认识到过去过分强调科学家和政治家各自拥有一套分离的价值标准与规范及政策科学采取中立的、远离政治的立场是不合理的。相反,政策学家应当在政治领域中发展政策科学规范,政策分析家应当与追逐权力的政治家合作,融入到政策制定过程之中,与政策制定者成为知识上的伙伴。

(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 2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化;
另一种趋势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关于对原有主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
另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关于拓展新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增强公共政策的应用性;
二是加强理性意识形态,由传统的政策决策研究转向政策调查研究。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面,公共政策学家将研究的兴趣转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电脑犯罪、信息政策、试管婴儿、温室效应等。因为这些新的社会公共问题既是对人类的挑战,也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挑战。不少研究者感到单靠以往的纯客观研究方法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采取以后实证主义为主体的主观研究方法。

以往公共政策学家过于重视以经济与技术理性为主体的政策抉择研究;
总是强调如何使“利益最大、损失最小”,强调如何依据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排列方案的优先顺序。这种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已暴露出弊端。许多政策学者转向政策调查研究。他们认为不存在一个最佳的即能为社会全体大众接纳的政策。所谓好政策就是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为此,就必须通过政策调查、政策辩论获得合理性,并由此确定出是否接受某项政策的前提条件。

从时间(纵向)上来看,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创建—形成—批判—拓展的道路。从空间(横向)上来看,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的道路。

公共政策的学科化,表现在从20世纪70代起美国各大学纷纷建立了政策科学、政策分析等专业,与政策科学相关的课程相继开放,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政策学人才。

公共政策的组织化是学科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组织保证。政策科学的组织化,表现在各国的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PSO)应运而生。组织化的范围也包含各种形式,如地区性的、国家性的、洲际性和国际性的。组织化的研究方向也各有不同,有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有首脑参谋智囊,有政府决策思想库,有专门的政策审核程序机构,有政策评估监测中心等。

公共政策的产业化是公共政策学科化和组织化的必然结果。它表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一支以政策分析和政策评估为职业的队伍。这支队伍在政府内外,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分析,评估、咨询、决策的作用。这支队伍或是以各种组织的名义承接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委托人的政策分析项目,或是以政策研究组织与个人的身份受聘于政府、公司、国际组织和企业集团。政府本身由于控制与监督职能的需要也设立了官方的政策研究、政策分析、政策评估机构。

第二章 公共政策主体 一、单项选择题 1.(D)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D.执政党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A)。A.党政二元结构 3.(B)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B.行政机关 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C.詹姆斯·E·安德森 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A.公共政策主体 6.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D.大众传媒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BCD)。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C)。B.非官方决策者C.官方决策者 3.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BCD)。A.利益集团B.政治党派C.大众传媒D.思想库和公民 4.利益集团的特征有(AB)。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5.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AB)。A.官方决策者B.非官方决策者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不尽相同。

3.利益集团: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4.公民: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

5.思想库:思想库或脑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四、简答题 1.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官方决策主体的构成。

答:官方政策主体是指处于政治体制之内,拥有并行使法定决策权力、能够主导政策制定过程的组织或人员,一般囊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三大系统分别掌握着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各司其职,彼此独立却相互制约,依照国家宪法赋予的权力制定各类公共政策。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2.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特征。

答: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其具备以下两大特征:一是具体性,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绝大部分是把同级党委和人大所制定的政策具体化;
二是补充性,对党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政策尚未涉及的领域,行政机关制定出一些补充性的政策规定。因此,行政决策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答: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一,在政策议程设定阶段,大众传媒可以看作“守门人”和“议程建构者”。传媒不是机械地反映政策问题,而是对政策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加工、筛选之后,才传递给社会大众,与其说他们是在“反映”现实,不如说是在“建构”现实。

第二,在政策议程创建之后到政策正式出台的中间阶段,往往是各种相关力量进行表达和游说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在这个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可称为“要求通道”和“议题游说者”。大众传媒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官方决策者反映社会公众的政策诉求,在政策网络中搭建起政策主体之间进行政治沟通的桥梁,帮助官方决策者打开“政策之窗”。

第三,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的宣传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标,官方决策者往往借助传媒的力量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宣传政策思想和理念,引导或规制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促进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

4.专家政治指导派产生的条件。

答:专家政治指导派是基于如下事实和逻辑产生的:
(1)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中各个决策领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旧知识范式已失去效力,越来越依赖新的知识范式。

(2)当代社会问题越来越需要专业政策分析人员通过提出或运用新的专门知识来解决。

(3)政策选择在技术上的复杂性,为高水平的专业政策分析家直接介入政府决策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地位较高的专业政策分析人员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了他们对重要决策施加影响的能力。

(5)政治家对专业政策分析家的依赖性不断增长,本身就削弱了政治家原有的决策权力,政府决策权事实上已经开始从政治家向政策分析家转移与分散。

5.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

答: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提升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决策体制建构较差。从转型期的具体实践来看,现代公共管理者对公共决策体制的建构能力有待提高,科学、合理的决策体制通过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二,利益协调机制欠缺。多元利益的共存对政策主体调控利益关系的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利益协调机制的欠缺则是政策主体利益关系调控能力不足的体现,多元利益直接作用于许多重大、复杂的公共问题上,将会对公共政策的质量形成威胁。

第三,政治沟通渠道受阻。政治沟通,既包括不同或相同部门间政府官员的内部沟通,也包括政府与公民间的外部沟通。政治沟通渠道的不顺畅,不仅造成政府内部的决策效率下降,行动受阻,也降低了政策系统输入端的民意提取质量。

第四,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政策主体往往都是理性经济人,在利益诱惑面前,政策主体所采取的行动往往背离最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这对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大挑战。

第三章 公共政策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A.社会问题 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B.西奥多·罗威 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C.多样性 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B.目标群体 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A.社会问题 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B.目标群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ABC)。A.分配性问题B.调节性问题C.再分配问题 2.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ABD)。A.结构优良性问题B.结构适中问题D.结构不良问题 3.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ABCD)。A.全球性B.突发性C.结构不良性D.复杂动态性 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BCD)的要求。B.政策环境C.政策资源D.政策问题 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ABC)。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环境因素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

2.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镜框,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3.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简答题 1.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有哪些? 答: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社会结构的迅速变迁,导致公共管理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使社会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

1.全球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一系列社会问题时隐时现,原本属于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也开始突破局域的限制,成为全球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2.突发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到来或毫无征兆,或是社会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的突然爆发。

3.结构不良性。根据赫伯特·西蒙的分类,社会问题分为结构优良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现代社会问题具有结构不良性的特点,如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本质完全不同。

4.复杂动态性。当代社会问题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不同维度之间交互缠绕、相互影响形成的。有学者指出,当代社会问题具有“复杂动态性”的特征,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
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群体与政策共生共存。(2)目标群体的边界因政策而异。(3)目标群体的边界确定要适当。

3.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答:(1)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政策目标群体作为政策的被影响者,与政策过程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同时在实际社会操作中,政策目标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政策主体的身份有所重合,因此政策目标群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换言之,政策的目标是对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进行调整,而政策目标群体的范围往往包含不同的阶层和利益集团,它们的利益需求不同,这些不同的利益需求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和冲突撞击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利益关系,各利益群体都会试图去影响政策的具体方案,使其有利于自身利益需求的实现。政策的制定过程充满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角逐,政策制定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均衡各利益关系的过程。

(2)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支持和顺从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政策执行的顺利与否和政策的有效性。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作为政策的受众,政策目标群体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目标群体可以促进和监督对其有利的政策方案的执行;
另一方面,目标群体可以妨碍对其不利的政策方案的执行。当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群体发生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政策目标群体一般会采取对抗的形式对政策执行行为表示反抗,或者通过越级上访的形式向政策执行主体的上级机构表达对公共政策执行的不满。

4.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

(1)客观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方面对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影响。

(2)主观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

(3)环境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5.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答: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又不断向主体施加影响,政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中实现的。

首先,这里的政策客体主要是针对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而言的。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无疑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互动。

当然,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公共政策主体和公共政策客体的划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作为公共政策客体的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一方面,对于许多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团体和组织而言,他们往往充当了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公共政策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客体而存在,公共政策客体也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直接规定了目标群体的范围和性质,而目标群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对公共政策主体起着反作用。

第四章 公共政策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系统论角度看,(A)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A.公共政策 2.(B)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B.公共政策环境 3.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C.全球性 4.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B.国内政策环境 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A.自然地理环境 6.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D)。D.心理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B)。A.国内政策环境B.国际政策环境 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ABCD)。A.自然地理环境B.经济社会环境 C.政治法律环境D.文化环境 3.国际政策环境包括(ABC)。A.全球化B.信息化 C.知识化 4.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指(ABCD)。A.相互联系B.相互依存C.相互影响D.相互作用 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ABCDE)。A.系统性B.互动性 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2.国内政策环境:国内政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包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历史、行政区划、国土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国民经济、人口状况、军事国防、科教文体等,我们把这些总成为基本国情。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4.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5.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四、简答题 1.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

答: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的主要特征主要有四个:(1)生产力发展很快,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完善;
(2)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转向集约;
(3)不均衡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较为突出;
(4)新型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社会各阶层、集团的利益分化加剧。

2.政治法律环境的内容。

答: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既有的规范性法律政策体系,如宪法、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规定并保障了公共政策系统中权力和资源的分配,保证了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影响新政策的原则方向。

第二,涉及实际政治权力分配的国家政权制度,如整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舆论控制制度、决策制度等。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主体的构成、民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及深度,也会影响政府决策内容的偏好。

第三,国内政治形势及特定时期的政治人物。任何国家及政府在特定的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奋斗目标。

3.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

答:国际政策环境的主要趋势和特点有三个,即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

(1)全球化。全球化通常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和各国制度的差异界限趋于模糊,甚至消失。它是以市场化与信息化为基础,不以任何国家、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进程。

(2)信息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3)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4.如何理解全球化。

答:首先,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其次,全球化是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伴相成的过程。

再次,全球化是国际主体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

最后,全球化是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过程。

五、论述题 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答: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

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
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
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第五章 公共政策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D.科臣 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A.公共责任 3.(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C.管制 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B.自愿(自主)性工具 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C)。C.政策目标 6.《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A.欧文·E、休斯 二、多项选择题 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 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BCD)。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 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ABC)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 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BC)。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三、名词解释 1.志愿失灵: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志愿者组织对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

2.政府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3.混合型工具: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决策。

4.补贴: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5.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指国家作为政策主体,影响社会行为者的组织能力。

四、简答 1.政策工具的作用。

答: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政策方案只有通过适当的政策工具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达到政策设计的理想状态。它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径和机制。

(1)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

(2)政策工具是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

(3)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2.政策工具的特征。

答:(1)自愿(自主)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作用。相反,它在自主治理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由于自愿性工具既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又与个人自由的文化准则相一致,并能维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所以它被定为首选的政策工具。

(2)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导目标群体的行动。政府依靠其统治权威,可以指示公民个人与私营企业进行某些活动,也可以建立由政府控制的公共企业来履行其功能,或者通过官僚机构直接提供物品和服务。这些是高度强制的工具,被允许在宪法和法律界限内剥夺或者限定目标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

(3)混合性工具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决策。

3.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1)慈善不足:公益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2)慈善活动的狭隘性:公益活动受益对象往往只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 (3)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助长慈善组织董事会成员的家长作风。

(4)慈善组织的业余性:慈善机构中的多数志愿者都没有受过工作培训,普遍缺乏专业知识。

4.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答:(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

(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

(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

(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5.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答:(1)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政策目标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在进行政策工具选择时,必须考虑到政策目标:
(2)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 每种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每种工具都会适用于某些情况,也会不适用于某些情况。选择工具时要将其优缺点都考虑在内,以避免对工具的滥用。

(3)公共政策主客体关系 豪利特和拉米什使用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国家治理能力和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建立了政策工具选择的模型。

(4)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 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是指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生态环境或社会背景,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过往使用的工具、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其他特征。

(5)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的体系,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就西方国家来说,其政策工具的选择有着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

(6)资源因素 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制度资源、经济资源和法律资源的限制。

五、论述题 试论述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答:1.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引入“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成为我国21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1)市场化进程加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
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工商管理技术也逐步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2)第三领域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领域在我国兴起,并在消除贫困、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赈济救灾、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积极培育第三领域,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施政目标;
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授权;
采用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公务员思维,达到管理的目标等。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尤其体现在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实行公开竞标这一方面(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任何理论、方法的引进都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并不是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引进。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策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公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但各竞争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易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而一个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组织,难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和行为的高效。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策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六章 公共政策问题建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D.威廉·邓恩 2.“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B.德瑞 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B.小论证 4.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5.(B)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B.政策议程 6.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A)。A.功能论证 二、多项选择题 1.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

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 D.结构不良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3.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 D.传媒曝光 4.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BC) 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 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 5.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BC) A.可能的原因 B.似然的原因 C.受控的原因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2.类别分析:类别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在感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分析者必须对他们的经验进行分类。即使是对问题情境作最简单的叙述,也必须以经过归纳整理后形成的经验分类为基础。

3.综摄法:是指对类似性的广泛研究,它有助于分析者在构造政策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方法。综摄法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对于问题之间相同或相似关系的认识将极大地增进分析者解决问题的技艺。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5.正式议程:正式议程(formal agenda)又称为政府议程(governmental agenda),科布和爱尔德认为,正式议程是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的。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

四、简答题 1.对公共政策分析者而言,重视并掌握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因。

答:第一,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冲突性,一个社会中,经常同时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价值;

第二,政策制定者通常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系统去制定政策,而常常忽略整体社会的偏好;

第三,政策制定者往往不愿去考虑创新性的政策,而传统的渐进决策模型又无法妥善解决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第四,由于资源有限,政策制定者无法罗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因而限制了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可能性;

第五,政策制定者通常无法预测可能解决方案所有的正面及负面结果。

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

答:第一阶段: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第二阶段: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第三阶段: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第四阶段: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区别。

答: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系统议程一般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所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可以不提出政策方案或解决办法。政府议程比系统议程特定而且具体,它是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或陈述的阶段。问题经过一定的描述,为决策系统正式接受,且决策系统采取具体方案试图解决的时候,系统议程就转入政府议程。

已成为系统议程的问题并不一定能成为政府议程的问题。提上政府议程的问题,也并不一定是系统议程的问题。

4.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答:通常,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有如下四种途径: (1)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介入,政府只是有限介入 (2)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中的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 (3)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介入 (4)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 5.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答:(1)政治原则的偏离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超重 (5)表达方式失当 五、论述题 试论述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答:社会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既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观察机制,又要在公众与政府、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机制。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种:
第一,政治领导人的作用。

政治领导人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例如,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由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将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纳入了政府议程。1974年,尼克松政府关于放松 《清洁空气法案》中某些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直接地提上了国会的议程。

第二,政治组织的作用。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会全局的大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第三,政府体制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别是其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民主选举,执政理念合乎民主潮流,组织程序符合民主要求,政务信息向民众开放,决策过程吸收民众参与,倾听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那么大量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而顺利地进入政策议程。相反,专制、封闭的政府则会将大量社会问题阻止在政策议程之外。

第四,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游说、宣传、助选、抗议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团体成员的利益。戴维·杜鲁门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各种利益团体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某一事务威胁这种合理的平衡,那么它们便会做出反应。当某一团体的平衡被严重破坏时,各种各样的行为就会出现。如果这种破坏不是太大,那么团体的领导人将努力使先前的平衡得到恢复……这种努力将使团体求助于政府成为必要。

第五,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各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重要问题,并能凭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运用科学理论和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进行科学预测。他们一旦取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成果,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列如政策议程。例如,三大院士的联合签名导致奥运会建设费用的缩减,直接使鸟巢建筑大幅度改动。

第六,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公民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影响或损害其权益的问题不满,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还会采取一些威胁性的方式(如游行、示威、抗议、罢工、暴乱等),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七,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有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引起新闻媒介的注意,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它们可能成为政策议程上的事务。例如,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介的披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了“希望工程”的出台和实施。

大众传媒的作用体现在:首先,把问题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了条件。其次,它能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再次,它是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最后,它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这种互动过程使得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政策问题的重要提出者。

第八,问题自身的作用。

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杰·科布和查尔斯·爱尔德指出:①一个问题的定义越模糊,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特殊性程度);
②一个问题被认为社会意义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重要性程度);
③一个问题被认为长期的关联性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期的长短);
④一个问题被认为越不具有技术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问题复杂程度);
⑤一个问题被认为越缺少明确的先例,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先例的明确程度)。

第七章 公共政策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 1.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地位。D.枢纽 2.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C.政策方案规划 3.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B)。B.重视理性 4.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A.实验理论 5.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D.前提 6.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A.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D)。B.目标D.方案 2.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ABCD)。A.实事求是,面向未来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3.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BCD)。B.价值因素C.政治因素D.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4.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ABCD)。A.现有的政策提案B.通用的解决方案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5.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ABC)。A.经验分析B.比较分析C.初步的预测分析 三、名词解释 1.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结果。

2.政策方案效果评估:政策方案效果评估主要通过对一个政策方案将会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来决定该政策方案的取舍。政策效果既包括正面效果,也包括负面效果;
既有经济效果,也有社会效果;
既有物质方面的效果,也有精神方面的效果。

3.精英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人物的偏好和价值观的反映。精英理论认为,公众对于公共政策是冷漠的,一切信息极为有限,在公共问题的塑造方面精英对于大众舆论的影响远大于大众对精英看法的影响。因而,公共政策实际上就成为精英价值偏好的结果。

4.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又称为模拟市场决策模型。该理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詹姆斯·布坎南和丹尼斯·缪勒等人提出,是一种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决策过程中传统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

5.全体一致规则:全体一致规则(unanimity rule),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在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

四、简答题 1.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 答:列举了八个来源:
①权威:即相关政策问题的专家;

②洞察力:长期与某些政策对象打交道的人或者一些政策相关者的知觉或者判断;
③方法:利用系统分析等创新性的分析方法;

④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产生的一些对问题现象的解释;

⑤动机:参与者的信念、动机和需要。

⑥相似的案例:其他地方处理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经验;

⑦类比:不同种类问题的相似性的的比较;

⑧伦理体系:哲学或者其他社会学家所提出的社会正义、公平等理论。

2.政策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因素。

答:(1)技术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le)。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或规划的具体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可行性(economic feasible)。经济可行性主要关心政策规划的成本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

(3)政治可行性(political feasible)。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或规划的成效。

(4)行政可行性(administrative feasible)。行政可行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规划的可能性。

3.威廉·N、邓恩的政策方案评价标准。

答: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把政策方案评价标准分为六类:
(1)效益。效益是指某一特定方案能否实现所期望的目标,政策产出给社会公众带来正面的、积极的福利的程度。

(2)效率。效率是指特定政策方案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主要是一个量的概念。

(3)充分性。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政策效益满足引起政策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4)公平性。公平性是指效果和努力在社会不同群体中分配的公平程度。

(5)回应性。回应性是指政策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偏好或者价值观的程度。

(6)适当性。适当性是指一项计划的目标和支持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否站得住脚。

4.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形成的途径。

答:方案优选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三种,即交换、说服和强制。

(1)交换。公共政策说到底是政府为了解决和协调公众利益矛盾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政府决策过程就是形成一定的规则,使公众利益得以平衡的过程。要形成大家能普遍接受的规则,交换是主要手段与形式。

(2)说服。说服是指某一决策主体以另一决策主体为对象,试图证明自己在选择某一决策方案上所采取的立场、态度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从而要求对方给予理解和支持的行为。说服也是方案优选中达成共识的常用手段。

(3)强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常常使用强制的方式。强制是某些决策者利用手中控制的权力、物质及其他优势,在优选政策方案时,迫使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决策者放弃原先所持的价值、立场、态度的行为。

交换、说服和强制这三种共识形成途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践中常常交叉、混合使用。

5.西蒙提出的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冲突的方式。

答:①要确定一个满足共同准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用劝说的方法,改变个人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一致。

③当目标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不可改变时,可采用协议方式。

④与协议性质相似,可使用权术来解决群体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因个人不能做出决定所引起的利益冲突,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
因组织冲突所导致的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主要采用后两种方式。

五、论述题 试论述公共政策合法化。

答:经过评估论证最后抉择出的政策方案,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它需要按照一定程序接受审查,在取得合法化地位,即成为公共政策后,才能在全社会具有约束力与权威性。这一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一)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含义 对于“公共政策合法化”这一概念,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1.广义的公共政策合法化 从广义角度而言,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2.狭义的公共政策合法化 从狭义角度而言,我们主要偏重于从法律角度来解释公共政策合法化这一概念,它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

(1)合法的决策主体。要保证公共政策合法化,其前提是决策主体及其决策权力的合法化。决策主体的组建及其享有的各项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授予的。政府的决策权力在来源方式上根本不同于公民权利,在现代法治政府的构架下,对前者而言,“法无明文授权,政府不得为之”;
而对后者而言,则是“法无明文禁止,人人得而为之”。决策主体依法组建、依法获得授权,这是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前提条件。

(2)合法的决策程序。程序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是规范决策主体行为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程序作保证,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很有可能演变成随机性行为,使个人或少数人的意愿凌驾于组织目标之上,个人行为代替组织行为,这绝不是什么好现象。从实质合理的角度而言,我们并不否认政治家能够做出英明的个人决断,但如果完全寄希望于决策者个人的英明伟大、道德高尚、行为自律和大公无私,那是非常不可靠的,历史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需要对程序做出必要的规范,使之符合法律的要求,以更完善的形式合理抑制可能产生的实质的不合理。

(3)合法的政策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是指公共政策不能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抵触,公共政策在内容上不仅要符合有关的法律原则,而且要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需要在决策过程中把备选方案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照,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审查作用。必要的话,应考虑在政策制定的相关程序中建立专门的法律审查程序。

(二)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次序和方式。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合法化主体,往往导致不同的合法化程序,这说明政策合法化的程序具有相对性的特点。

1.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立法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政策合法化一般要经过下列程序:
(1)提出议案。议案是各种议事提案的总称。按照立法机关的议事规则,提出议案的同时不一定要提出法律或政策的具体草案。但政策合法化是将已经过政策规划而获得的政策方案提交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因此,提出议案的同时也就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方案。

(2)审议议案。议案审议即由权力机关对议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如何进行修改的专门活动。

(3)表决和通过议案。经过表决,政策方案如果获得法定数目以上人员的赞成、同意、肯定,即为通过。

(4)公布政策。政策方案经表决通过后,有的还需经过其他机关或其他形式的批准、认可后,即成为正式的公共政策。但此时的政策还不能立即执行,还需经过公布程序。

2.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行政机关政策合法化的过程是与政府决策的领导体制紧密相连的。领导体制的不同往往导致政策合法化程序的差异。在此体制下,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通常要经过下列程序:
(1)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置了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审查政策方案的合法性。相关行政部门拟定政策方案后,一般先由法制工作机构审查,通过后再报领导审批或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2)领导决策会议决定。一般性的政策方案由主管的行政领导决定后颁布;
重大的政策方案则要召开领导常务会议、全体会议或行政首长办公会议进行讨论,由行政首长行使最后的决定权。我国不采取委员会制的一人一票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而是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对于应该做出决定的问题,由行政首长最终“拍板定案”。

(3)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是行政首长在各级政府机关中处于核心位置,拥有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本级政府制定的政策,由行政首长签署发布;
根据规定需要上报审批的政策,则应上报审批后发布。

(三)公共政策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顾名思义,就是政策向法律的转化。具体来说,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所以又称为政策立法。

1.政策法律化的主体 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就是依法有权把政策转化为法律的国家机关,即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2.政策法律化的条件 政策法律化并不是将所有政策都转化为法律。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政策才会被转化为法律。

(1)有立法必要的政策。只有调整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社会关系的政策,才有必要转化为法律。

(2)成熟、稳定的政策。政策与法律都要具有稳定性,朝令夕改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影响政策和法律的权威性,甚至导致政治或经济上的损失。但就政策与法律相比较而言,法律比政策更稳定,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政策较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易于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走向成熟。法律比较定型化、规范化,其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都要经过法定的、严格的程序,并受到法定的时间限制。人们对法律稳定性的期望值也比较高。法律的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决定了只有经实践检验是成熟的、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才能转化为法律。

3.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形式 政策转化为法律,当然就获得了合法地位,具有执行权力,且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从这一点上讲,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从政策过程来讲,政策合法化属于政策制定的范畴,是经政策规划而得到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政策方案未经合法化过程就不具有执行效力。而政策法律化则不同,它一般是将已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成熟、稳定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即该政策已经处于执行阶段,而不是制定阶段。从这点讲,政策法律化与政策合法化是不同的,只能说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政策法律化也不是把政策原原本本地转化为法律,而是一个重新制定政策或者说是立法的过程。从政策包含法律的角度讲,即法律也是一种政策,立法阶段也就是政策制定阶段,法律草案也是政策方案的一种,这种政策方案的合法化过程,同时也就是法律化的过程,在这里,政策合法化过程与政策法律化过程则是同一的。

第八章 公共政策执行 一、单项选择题 1.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C.政策执行 2.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出版作为标志。A.《执行》 3.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B.保罗·A·萨巴蒂尔 4.自上而下模式是以(C)为基础的。

C.古典的行政模式 5.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A)。A.财产 6.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A)为出发点。A.组织中的个人 二、多项选择题 1.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ABC)三者最为重要。A.解释B.组织C.实施 2.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BC)。B.“服从”观点C.“务实”观点 3.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缺点是(ABCD)。A.过度重视高级官员的目标和能力,忽视其他执行机构的影响    B.当某些公共政策没有适用的法律规章,而是由多元的政府机关或法令规章共同执行时就很难适用C.容易低估基层官员和一些利益集团采取各种对抗措施影响政策执行的可能性D.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严格区分是无意义的。

4.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是(CD)。C.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D.支持联盟框架 5.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AB)。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B.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三、名词解释 1.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治经济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2.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3.顺向规划:认为政策执行是决策者利用一定机制和政策工具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4.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试图建立能够结合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其主要目的在于界定和解释为何政策执行会随着时空、政策、执行机关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可以预测未来出现的政策执行类型。

5.政策实验:政策实验是一项新政策在正式推广之前,根据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适用范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范围或群体,使用较少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试行政策的办法。

四、简答题 1.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

答:我国学者张金马和丁煌等教授总结了由上而下研究途径的基本特点:
(1)研究基点在于解释为什么政策过程出现或没有出现成功的结果。

(2)从高层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财产”。

(3)上述立场之所以得以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价值观上秉承了自威尔逊以来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在公共政策领域,它表现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二分法)。政策制定被认为是民选政治家的职责,而政策执行则是政府行政官员的功能。执行者是制定者的代理人,因此从属于制定者。

(4)这种研究途径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传统,其核心是行政组织的层级原则和由上而下的指挥控制。政策的执行被看作一种理性的科学管理活动和技术事务。

(5)正是基于上述几点特征,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其出路在于组织的管理与控制。

2.自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

答:由下而上研究途径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有效的政策执行和多种因素有关。换句话说,政策执行能否有效完全要看在执行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因素涉入其中。

第二,政策执行不是政策制定者一厢情愿的想法,他必须与下属机关达成执行政策的共识,因为下级有可能自行选择可行的方式,以实现政策目标。

第三,有效的政策执行取决于执行机关的行为和产出,而不是政策制定者的意图。

第四,有效的政策执行是多元行动者的复杂互动结果,而不是单一机构贯彻政策目标的行动结果。因此,必须充分掌握多元行动者之间的互动。

第五,有效的政策执行必然涉及妥协、交易和联盟,因此互惠性比监督性功能更为重要。

3.政策执行系统模型中影响政策制定与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因素。

答:(1)政策目标与标准。

(2)政策资源。

(3)组织间的沟通与强化行动。

(4)执行机构的特性。

(5)经济与政治环境。

(6)执行人员的偏好。

4.政策对象接受政策的原因。

答:政策对象能接受某项政策,主要有如下原因: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

(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

(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

(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

(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对政策都会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当某项政策已被社会多数成员认同时,即使那些不理解或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也能经过利益比较而接受政策。

5.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

答:首先,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知。

其次,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

五、论述题 试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答:在政策执行中起作用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政策方案、政策执行组织、政策对象、政策环境和政策执行机制。

一、政策方案 政策方案通过政策执行实现其意义和价值,政策执行以政策方案为基础和依据。因此,政策执行过程必然受到政策方案的多方面影响。

1.政策目标具体明确、有效协调,具有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活动是以政策目标为导向的,因此,政策目标必须具体明确、有效协调,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目标要具体明确。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是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实现公平的前提是要解决好目标的需要与可能,否则目标就不能明确,也不会合理。目标的先进合理性表现在既要高于现实水平,又要有一定难度。目标越具体,越便于理解和认识,从而也便于执行和检查。这就要求:一要把目标用简明的语言,定性或定量地加以规定;
二要规定实现目标的时限和步骤;
三要明确规定目标的价值标准,即目标必须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
四要规定实现目标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和其他有关的政治、文化等社会条件,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目标明确,还要求概念、时间、条件和数量等方面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时限要求和约束条件都要具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使目标量化。超出时限的决策,可能导致问题严重性、复杂性加大。超出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的行为是突破政策原则性的犯规行为。例如,我国制定的特区政策只能适用于特区。约束条件就是政策目标必须遵从社会道德、伦理观念、法制等的约束,合乎政治和伦理上的规范。

其次,目标要有效协调。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目标的有机结合。对复杂的大系统,需要考虑的目标更多,因为同时要考虑很多个目标,其中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
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
有相互补充的,也有相互对立的,还有些目标不是定量的而是定性的。例如,一项重大投资,既要考虑到它的产值,又要考虑到它的利润,还要考虑到行业配套、运输,以及环境治理等各种问题,并力求使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所以,要从这些多项目标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出发,运用统筹方法,制定出合理的目标结构。

政策目标的协调,是要强调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为实现目标的组合与协调,必须巩固多目标间的同向性,减少它们之间的异向性。消除目标间的冲突性,有几种办法:①对各个目标排序,分清主次与轻重,在区别异同的基础上,按长期与短期目标、量化与非量化目标等进行归类;
②把同项目标,甚至基本相同的目标加以合并;
③对异向目标,尤其是冲突目标,可以减去其中的次要部分,或是降低其中一部分的程度,也可以重设妥协目标;
④用数学等方法,对量化目标进行处理,并按前面的方法统一权衡处理。

最后,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政策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前提。政策目标的可操作性主要来源于这样几方面的限制:①实现目标直接所需的各种资源状况,如人力、技术、信息、权力资源等;
②目标实现的环境状况,如国际与国内的政治环境、社会心理状态、公众的政治化和社会化程度等;
③目标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和目标值自身的弹性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主客观条件,符合国情和国力,使目标建立在扎实的客观基础上。

2.政策方案的科学性 一般来讲,政策方案有一些基本的标准,如政治价值标准、伦理道德标准、生态价值标准、经济价值标准以及生产力标准等。对于一个具体的政策方案来说,应该具有协调性和适应性。方案的协调性标准是指方案涉及的各种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等资源要素,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之间的有机整合程度。一项优质的政策方案,应该是通过方案内在凝聚力和设定的机制,把方案内含的各种要素及条件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有机地统合为一体。方案的适应性标准是指既定方案是否适应环境的变化。任何政策方案都是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中实施的,而环境总是不断变化,常常会出现事前难以预料的干扰因素,如意外事变等。一项好的决策方案,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变化或意外情况出现时,该方案本身应具有应变的弹性和进行局部调整的余地。

3.政策内容具体明确 政策方案应该包括这样五方面的内容:①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要将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②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然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③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政策阶段。④政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应着重解决的问题。⑤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例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

二、政策执行组织 政策执行与政策方案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策制定基本是由许多决策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政策执行阶段却基本只有一个组织担负政策执行任务,这就是官僚组织。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看,官僚机构具有这样的特性:
1.管理机构具有无所不在的特性 政府机构是根据宪法法律设立的,拥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政治发展史表明,政府规模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特别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规模都有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的自我扩张,还可以从能够反映政府权力膨胀的政府委任立法的出现和设置一定的经济管理机构中得到证实。在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和活动范围几乎无所不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泛政府”体制。在这种体制中,政府的权力与活动范围,远远地超出了其应有的范围,政府部门极度扩张。

2.官僚机构具有不同的社会目的 官僚机构至少有四种社会目的:提供公共服务;
促进特定经济部门的利益;
管制私人经济的活动;
针对各种利益进行重新分配。西方学者认为,大多数处理公共事务的官僚,都是通过长期的自我招募者,他们总会受到所在的工作系统内的主要利益集团和权力机构的牵制,都有自己对一般政策的认同价值观。假如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改变官僚机构的运行方向,那么他们一定会受到来自系统内部的连续不断的压力。把执行政策的权力授予一个与决策制定者不一致的机构,那是自找麻烦。这是因为控制与对政策怀有恶意的人的行为,所需手段肯定不充分。比如在美国,把对杀虫剂安全条例交给联邦和州的农业部门实施,其效果会非常软弱无力,而把它转交给环境保护部门实施时,却产生了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把执行权授予对公共政策的支持者,是较为理想的。

3.官僚机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扮演支配性的关键角色 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合法化阶段,官僚机构尚未占据支配性的角色,因为会有很多因素,如政党、国会、大众传媒都会起作用。但当进入政策执行阶段后,官僚机构既没有其他的竞争者,又经常有立法授权,通常拥有很大的行政自由裁量权。

三、政策对象 因为政策对象是直接的大范围内的政策利益得失者。公共政策对他们的作用,以及他们对公共政策的反作用同时存在。政策实施能否获得预期效果,要根据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互动作用关系而定,政策对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制约政策执行者。

不同的政策对象对政策的认同程度不会完全一样,但大致分为两类:接受政策者和不接受政策者。接受政策者又可分为完全接受和部分接受两种。

四、政策环境 政策系统和政策环境之间的关系,服从于任何一个系统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的普遍模式。

公共政策执行本身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处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这个更大的系统就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构成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时刻影响着执行的整个过程;
而外部环境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客体之一,公共政策执行会对外部环境造成反作用。两个系统处于不断的能量交换过程中。公共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可以分为:
(1)政治环境。具体表现为:①一个国家的国体会对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里统治者会根据不同的需要执行不同的公共政策。②一个国家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也会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如公共政策执行在议会共和制中受到的牵制就比在总统制国家中受到的牵制要多得多,因此,中途流产或变味的可能性也就更大。③公共政策的执行还受到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影响,如在单一制国家中公共政策执行的范围和效率要高于联邦制国家,而联邦制国家公共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更好。④突发的政治事件也会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重大影响,如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战争爆发等,它们会使公共政策的执行从平时的按部就班进入一种应急状态。

(2)经济环境。表现为:①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体制会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执行更多的是采用权力压制。②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会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经济较为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素质较高、执行体系较完善,政策执行起来也就会比较顺利。③特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也会产生影响。例如,财政扩张会大大拓宽公共政策执行的范围,加重公共政策执行的任务;
财政紧缩政策所造成的影响正好与此相反。

(3)文化环境。表现为:①一定时期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会对公共政策的执行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与此价值观相符的公共政策执行起来会非常顺利,反之,则会受到抵制。②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的工作态度,如在非洲,公共政策的执行拖拖拉拉,常常不能按计划完成,很多学者认为这与非洲文化中缺少一种工作伦理观有关。③文化中的科学技术会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造成影响。

(4)生态环境。任何公共政策的执行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公共政策的执行必然受到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制约。公共政策的执行必然要消耗自然资源,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公共政策执行也要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要重视对自然资源的节约。更重要的是,公共政策的执行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只能生活在地球上,保持生态平衡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说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破坏了生态平衡,不管是因为何种理由,都违背了公共政策的宗旨——以人为本。

五、公共政策执行机制 公共政策的执行机制包括执行权力的配置、信息沟通机制和控制机制等多方面,它们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执行运作、方式和过程。

1.公共政策执行权力的配置 政策执行权力的配置,在纵向上,表现为执行权在不同层级存在着分配问题,即执行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在地方各级政府组织之间,以及在同一组织内部各个层次之间的配置。执行权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实行监控,使之能够以一个意志贯彻下去,但不利于调动下级组织的积极性,不利于因地制宜,因情况办事,容易产生“一刀切”现象。在横向上,执行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配置。执行权在横向上如何配置,一直是科层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的下行、上行和平行三个方面的运动,它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影响。信息下行顺畅,才能政令通行,上传下达,政策执行才能顺利进行;
信息上行顺畅,才能使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有利于细化决策和追踪决策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对政策执行进行有效的控制;
信息平行顺畅,有利于各政策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扩大信息的广度,增加其全面性。

3.控制机制 控制是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控制的必要性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从构想中的方案到现实的结果之间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这些不确定性。控制的另一目的是,在政策执行出现某些没有料想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补救。当前,控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不重视控制的作用,控制乏力,把控制理解为干涉等。②目标分解控制和总体评估控制难以协调,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策实施的状况。③控制方式单一,主要进行事后反馈控制,使控制呈现出低等的应激性,缺乏前瞻性。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A.政策实施效果 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B.评估实施 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评估准备 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B.价值判断 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A.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的整合性评估。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 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A.技术可行性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D.行政操作可行性 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 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 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A.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D.得出评估结论 三、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2.回应性标准:是指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

3.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化进行比较,该方法使用统一的价值单位来衡量所有因素,通常以货币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成本和收益。

4.效率收益净值:是指真正的净收入增加(总收益减总成本)。

5.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四、简答题 1.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政策影响的区别。

答:我们要注意把政策效果与政策目标、政策产出区别开来,避免形成对政策效果的两种片面理解。

第一种片面理解,是将政策效果同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等同起来,认为公共政策评估就是对某项公共政策在完成其预定目标方面所产生效果的一种客观的、系统的检测。

第二种片面理解,是将政策效果与政策产出混为一谈,将公共政策评价仅仅视为对政府行为的一种检测,忽略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2.政策评估研究演进的划分阶段。

答:美国学者埃根·古巴和伊芳娜·林肯划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第一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测量”,认为“政策评估即实验室实验”。

第二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63年,是第二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描述”。

第三阶段,从1963年到1975年,是第三代评估。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判断”。

第四阶段,1975年以后,是第四代评估。这个阶段是“回应的建构性评估”,其核心是“协商”。

3.公共政策终止的影响因素。

答:(1)决策者价值取向的改变;

(2)政策资源的缺乏;

(3)政策环境的变化;

(4)触发机制的影响。

4.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

答:(1)心理上的抵触;

(2)组织的持久性;

(3)反对势力的联盟;

(4)法律上的障碍;

(5)高昂的成本。

5.公共政策终止的策略。

答:(1)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公开评价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3)旧政策终止与新政策出台并举;

(4)不放“试探性气球”;

(5)只终止必要的部分,减少终止代价。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 2.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A.利益 3.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A)。A.资源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D.生产力 5.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C.诺斯 6.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A.《政府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C)。B.经济分析法C.阶级分析法 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BC)。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4.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 5.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三、名词解释 1.利益: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2.利益分析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理论出发,以制度分析方法为基础,辅之以公共选择理论的成本—收益方法,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探究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利益关系及行为动力。

3.政府的正常利益:所谓正常利益,也可称之为基本利益,是指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最基本的行政管理任务,实现最起码的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

4.政府的失常利益:所谓超常利益,也可称之为角色利益,是有特定内涵的。它是指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具体工作内容的差异,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拥有不同的法定权力,面临不同的工作环境,承担不同的职责义务,实现不同的行政目标,与这些特定权力、职责、义务、目标相对应的资源和条件,就是“超常利益”。

四、简答题 1.利益的特点。

答:首先,这种界定表明了主体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客体之间的一致性。

其次,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普遍性。

再次,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合理性。

最后,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交换性。

2.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

答:强控制主要包括三个种类:
第一种强控制是在经济上形成了公有制成为社会唯一利益源泉的局面。

第二种强控制是国家运用行政权力禁止其他利益源泉的存在,也就是消灭公有制之外的其他任何经济成分。

第三种强控制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偏离这一利益结构的轨道的可能性。

3.公共利益区别于共同利益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公共利益是一种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

第二,公共利益与政府的高度相关性。

第三,公共利益的公平性及其实现途径的民主性。

第四,公共利益“公共属性”的理论内涵与判断标准。

第五,公共利益的层次性。

第六,公共利益实现途径的多元化。

五、论述题 试分析我国现阶段应用利益分析方法的社会基础。

答:1.改革开放前:整体性利益结构、一元化利益格局 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或者说,是一种一元化的利益格局。其基本特征是: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经济所有制,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包括局部的利益)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处于一种被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吞噬的状态中;
个人利益主要来自于国家和集体的分配,利益获取方式单一,标准趋同,个人之间在利益分配上保持平均化。这种一元化的利益格局造成了客观存在的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淡化、利益差别模糊以及社会利益关系单一,低效率的利益组织形式导致社会发展缺乏动力,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冲动被压制于表面的社会稳定之中,但表面的社会稳定下面实质上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这种利益结构并不是在人民中自发地形成的,而是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是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结果。

再加上整个国家与外界的隔绝,人们也没有与其他利益模式比较的可能,就更加促进了这一利益结构的巩固和发展。这样,久而久之,人们便逐渐习惯了这一利益结构的轨道,并且进而会认为这种利益结构是天经地义的,坚持其轨道乃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这样,该利益结构也就渗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信条,诸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

与之相对的,个人的利益则被看作一种不高尚的甚至是可耻的东西。人们如果追求个人利益就会被看作背离了正常的利益轨道,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而且会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

然而要使人们完全忘掉个人利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个人利益从根本上说来乃是人们生存的要求。人们要生存,要维持生命的延续,就必须有最基本的物质资料。所以,个人利益的本质是对人类最基本需求的满足。

人类的需求不同于动物的需求——动物的需求基本上是一个常量,而人类的需求则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不仅如此,它本身还具有层次性。一般来说,人类的需求有三个层次,即生存的需求、享受的需求和发展的需求,而且各层次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因此,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也必然是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发展的。想要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趋势是不可能的,不管运用何种手段。

只要人们有对利益的追求,人们就不会满足于平均状态,就必然要追求差异,追求差异也就是竞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利益竞争也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前三十年的发展中,每当社会经济陷入困难,人们的基本利益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人们的利益追求就会冒头,而且会运用各种办法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冲破行政权力的强控制。例如,“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后期在部分农村中出现的“包产到户”即是如此。

与此相联系,由于人们的基本利益受到压抑和破坏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也随之而发展起来。我们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本身缺乏引导人们进行正常的利益追求和利益竞争的机制和规则,于是便只能用另外的办法来压抑和转移人们对于利益的正常要求,那就是阶级斗争,表现为多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甚至是“文化大革命”等。然而阶级斗争只能暂时地解决问题,而不可能长期地压抑人们的基本利益追求和转移人们对于利益追求的视线。另外,阶级斗争手段虽然可以暂时地利用其威慑力量或它所激起的一时狂热,激发人们的某种干劲,维持社会生产的一定发展,但它却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社会的破坏性越来越大,直到把中国引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

计划分配和政府供给成为社会成员获取利益的唯一途径,这导致政府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拥有了绝对权威。普通公民和社会组织由于对政府的完全依赖而泯灭了自我利益需求,丧失了独立人格。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普通公民和社会组织既没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愿望,也无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因此,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几乎不会受到来自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的任何挑战,公共政策表现为集体利益(通常冠之以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排斥个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信奉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至上的“泛道德主义”的政策价值观。

2.改革开放后:利益分化的时代 在我国,社会的一切重大变化都是以党的政策的变化为开端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关系我国命运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因为当时我国所面临的选择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面临的选择。也就是说,为了摆脱经济的崩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呢,还是根本上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这的确是命运攸关的极其艰难的选择。事实证明,中国人的选择是高明的。党在十一中全会及其之后的几年中,总结了过去的教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明确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反对平均主义“大锅饭”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一系列政策,肯定了在农村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体现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决定建立特区和开发区及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等。

所有这些方针、政策、措施在我国将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开始时人们只能作宏观上的大体预测,而无法预见到它在具体过程中的复杂状况,特别是无法预知在产生许多正面效应的同时又会产生哪些负面效应。这些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实践中各种矛盾的充分展开而逐渐地显现出来。现在,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各种变化都已逐渐显现出来了,因而我们已有可能对其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和分析了。改革开放的所有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利益源泉的多元化。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已经改变了过去只有公有制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的状况,形成了多种利益源泉。因而也就开始改变了人们在利益上对于公有制特别是对国家的绝对依赖性。这就预示了人们和国家的关系,从而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

二是使得原来压抑、控制人们追求利益的力量变得松弛了。原来作为整体性利益结构存在保证的三种外部强控制和内部自我抑制,由于政策的变化而使其约束力都逐渐有所减弱。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效应,人们的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新因素──利益意识,或者更确切地说产生了利益意识的觉醒(原来就有,只是潜伏着)。利益意识的觉醒是利益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实际开端。这时,利益源泉多元化所提供的可能性才会变为现实。

利益意识的觉醒在我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三十年整体性利益结构在人们身上留下的深刻烙印非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而且在不同的人们身上表现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区别。利益意识觉醒最快的有三类人:一是农民。因为他们原来就处于整体性利益结构的边缘上。即是说,他们所隶属的公有制形式层次最低,因而原来的被控状态(从经济领域说)相对来说就薄弱些,这样就使他们容易产生冲击原有的利益结构去追求自己利益的要求。二是高干子弟。这些人接近政治权力的顶端,对于政策变化非常敏感,因而利益意识也觉醒得快,而且他们也有一些有利条件去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这一时期中最早的经商热就是由他们掀起的。一时间造成公司林立,“官倒”风行,就与他们密切相关。三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这些人包括“待业”青年、城市无业游民等,其中有些人是失足青年。他们被排斥在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之外,不受既定框框的束缚,因而利益意识觉醒得也很快。另外,他们在不安定的生活中也经受了锻炼,使之有勇气冲破各种障碍(特别是社会舆论的压力)去追求利益。

当这三部分人开始利益觉醒之时,其余人(主要是城市中的多数人)的头脑仍然禁锢于原有的利益结构之中。这时,利益最先觉醒的人们被看成异端。但是人们经不住“恶”的诱惑,很快便有愈来愈多的人产生了利益意识的觉醒。几年之内整个民族便实现了利益意识的觉醒。这时,人们的观念也随之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人们的头脑中,利益问题已经从过去的那种被贬低的地位,变成了合理的、体面的、可以理直气壮地去追求的东西了。

随着整个社会的利益意识的觉醒,多年来被压抑着的利益要求突然迸发出来,而且迅速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弥漫开来。这样便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即利益饥渴现象。就是说,人们都如饥似渴地追求各自的利益,有的人甚至为此不择手段。由于人们的利益意识已迅速地转化为追求利益的行为,这样便引起了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首先,利益意识的觉醒和利益追求中的饥渴现象,使得社会的利益单元迅速地从国家和集体缩小到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和个人。这就使得原来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整体联系迅速地崩解为无数个小碎片。这就是利益单元的个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对每个人说来,个人、家庭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相比,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而且在人们考虑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时占有明显的优先地位。虽然总的说来人们还未从根本上突破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因而个人利益的小碎片还被一些有形的或无形的线与整体利益(即以国家为代表的公有制)连接着,但这种情况毕竟已不同于原来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了。人们在许多方面的利益虽然还没有摆脱对于整体的依赖性,但依赖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依赖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完全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础上的绝对依赖,而这时的依赖则是以实现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依赖,是要求整体为个体服务,帮助、保证个体利益的实现。

其次,与利益单元个体化相联系,便产生了人们相互之间在利益追求目标和内容方面的强烈的排他性。也就是说,过去是强调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融合,以及个人之间在利益上的一致性。而这时,当人们把个人和家庭的利益放在合法与优先的地位来考虑和处理而利益的源泉又有限的时候,个体与整体之间、各种利益的小单位之间,便在各种具体的利益问题上产生了相互的排斥性,或者说产生了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这就是利益追求目标和内容方面的排他性。

最后,利益的排他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们之间的利益竞争。在多年平均主义一潭死水的情况下,能从社会中生长出利益竞争来,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将从根本上使我们的社会摆脱失去动力的状态,进入欣欣向荣的良性发展的轨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繁荣和发展以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我国人民的利益意识觉醒、利益的追求和竞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的社会前进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没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垮掉,相反却能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充满信心地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人们在如此短的时间中就实现了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利益竞争的转变,既来不及好好想一想,也来不及好好地学一学。就是说,历史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合理地进行利益竞争,没有为我们提供竞争所必须的各种制度和规范,没有来得及使我们的社会自身生长出利益竞争的机制来。特别是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所造成的各种弊病还没有很好地清除掉,更为利益竞争的正常进行和竞争机制的成长造成许多障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利益竞争除了基本的正面效应之外,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和某种范围内表现为畸形的竞争,为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此外,还有人际关系商品化、集团性利益的形成、追求感性满足的倾向、体制外人们的短期行为,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需求配置社会利益资源的主要方式,它能够使利益主体从利益意识觉醒到利益追求再到利益竞争,有效地调节社会利益资源的配置。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迅速发展所形成的多元利益结构,改变了社会公众在利益获取上对政府的绝对依赖;
控制人们追求利益的意识形态力量正在松弛;
社会利益单元缩小至最小——家庭和个人,原有的整体利益结构已被炸成碎片;
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向国家的索取性竞争,而且各利益主体争夺资源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也在逐渐拉大,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政府的角度看,上述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向原有的政府公共政策价值观和决策方式提出了挑战,导致公共决策变得日益困难。以往那种极端强调整体利益而抹煞个人利益,并以整体利益(国家利益)为借口无休止地要求个人奉献服从的“泛道德主义”政策价值观,以及由政治领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判断来确定整体利益的决策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利益格局中的公共决策。在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既要体现大多数民众的意志,保障他们的公共利益,同时又必须尊重个人、少数人、小集体的合法利益,谋求公共政策的公益目标与最大多数集体成员的私益目标相一致。

从社会的角度看,普通公众作为多元利益主体之一,有着日益清晰的利益诉求。市场经济给公众普遍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公众之间的利益差距;
它在满足公众的利益愿望的同时,又激发了其更大的利益期望和利益追求。因此,普通公民和社会组织独立的利益意识和自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以及政治民主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已经意识到,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就应当强化自己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公民再也不仅仅满足于作为公共政策的客体(对象)而存在,被动地认可和接受政府的公共决策方案;
他们也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行使决策权,而要求更多地实际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他们要求政务公开,以便对政府的公共政策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直接行使作为国家主人翁的民主权利。公民在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强烈地要求向公共政策系统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公共政策能够更充分地代表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就某些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向政府讨价还价,施加压力。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利益主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投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府依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与平衡的过程。公共政策过程在本质上是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这种利益博弈既表现在公民与政府之间,也表现在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的公民团体之间。

第十一章 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B.政治学 2.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C.戴维·伊斯顿 3.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B.托马斯·戴伊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BCD)。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2.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B.精英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 3.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CD)。B.杜鲁门C.本特利D.莱瑟姆 第十二章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A.经济学 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C.制度 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B)。B.个人福利 4.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B.庇古 二、多项选择题 1.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BC)。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C.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 2.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BCD)。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3.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CD)。C.国民收入的大小D.国民收入的分配 4.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AD)。A.集体性D.规则性 5.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C.政府失灵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C.政策价值观 二、多项选择题 1.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BC)。A.描述性理论B.规范性理论C.批判性理论 2.西蒙指出在任何决策中均包含(BC)。B.事实因素C.价值因素 3.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ABCD)。A.义务论标准B.目的论标准C.本质论标准D.品德论标准 4.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ABCD)。A.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C.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A.实证主义哲学 二、多项选择题 1.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ABCD)。A.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C.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D.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遭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