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卫生防疫公文 > 内容

高校法律公共课诊所式教学法的应用前景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9 06:16:20     阅读:


  摘 要 诊所法律教育是现代法学教育中的学生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思维,高校法律公共课应当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借鉴诊所式教学法,建议对参加法律公共课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通过四个不同的“诊所”情景,使法律公共课真正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 法律公共课 诊所法律教育 法律意识
  作者简介:王亚灵,郑州大学,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38-02
  20世纪60年代,诊所法律教育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至今为止美国绝大部分的法学院中都设立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而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诊所法律教育课程也被称为法学院“最有特色、最有意思、最有帮助”的课程。①
  一、诊所法律教育概述
  (一)诊所法律教育的概念
  “诊所”,顾名思义,是借鉴医学院的学生培养模式。医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临床实习上,在实践中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习。法学教育引入了这一教学方式,保留了其内容精髓。通俗地说,诊所法律教育就是教师将真实的案件作为“法律诊所”,根据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并确定每一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成为法律职业人员进行法律推理和法律实践,系统性地提高学生的法律技能,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
  案例教学法与诊所法律教育虽然都旨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法律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却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学生参与的维度不同。案例教学法的本质依然是课堂教学,只是辅以真实案例分析,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者;诊所法律教育则是全方位的参与真实案件的办理和审理,全景式展现法律实践的细节,在参加具体法律工作与实际案件当事人进行法律服务时,学生的身份是准法律职业者。第二,学生得到的训练不同。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讨,主要提高学生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处理相关法律事实的能力。而在诊所法律教育模式中,学生在实际参与案件的过程中,与人沟通的能力、表达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都可以从中得到训练,同时在待人接物中法律行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第三,实践的空间不同。案例教学法主要适用于课堂之上,而诊所法律教育则不受空间的限制。第四,产生的影响不同。案例教学法的影响仅限于学校和学生,而诊所法律教育已经影响到了社会法律援助服务。
  (二)诊所法律教育的模式
  根据美国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的实践,诊所法律教育的实施可以分为三种模式:
  一是“内设式诊所”,是指在大学校园内,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督导下为当事人提供的直接案件代理服务。如哈佛大学的刑事审判研究所,它要求完成审判辩护和证据课程的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从事法律代理服务,服务的案件范围可以是从机动车违法案件到是抢劫案件的各类刑事案件,而被代理人则是贫困的少年犯和成年被告。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每个学期代理5—6个当事人,负责案件调查、起草动议、出庭辩论和法庭审理。学生通过代理真实的案件去体验法律的操作过程,同时这种法律援助性质的代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正义感。②二是“外置型诊所”,是指在大学校园之外,学生在非教学人员的法律工作人员的督导之下从事法律工作。在律师业发达的美国,这个场所通常是律师事务所。学生通过观摩或者具体参与案件的进展进行学习。三是“模拟法律诊所”,是指模拟出一个案件发生的情境,采用法律诊所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学习法律从业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区别于以上两种模式,“模拟法律诊所”并不发生真实的代理关系和法律权利义务。
  (三)诊所法律教育的作用
  法律诊所教育弥补了案例教学法的不足,是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法律人才需求的教育方法,在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创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诊所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和技能方面,将知识和真实的法律案件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学习能力方面,诊所法律教育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三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义方面,由于学生所参与的诊所教育通常属于法律援助的范畴,能够帮助社会上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到法律服务,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学生在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也体会到法律职业的尊严和荣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二、我国高校法律公共课的目标与困境
  不同于高校法学院的专业法律教育,法律公共课是承担着培养国民素质的通识性教育。当前针对大学非法律专业学生所进行的法学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这本教材,从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七章之中只有两章为法律知识,着重于对学生法制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养。法律公共课的主要功能被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上。2014年中共中央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法律公共课必须承担起法学教育应有的功能,为法治中国助力。
  (一)我国高校法律公共课的教学目标
  法律公共课是大学非法律专业学生接触法律的主要途径,法学作为最古老的一门学科,其严谨性和思辨性在众多学科中独树一帜。因此,除了将其德育功能作为教学目标之外,法律公共课还应当有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意识是指作为具有一国国籍的公民对自身法律地位、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自身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体地位的自我认识和心理认同。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意识以及公德意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中的菁英人才,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成为合格公民,直接影响着未来公民素质。而法律公共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法律公共课必须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作为首要目标。

《高校法律公共课诊所式教学法的应用前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法律公共课诊所式教学法的应用前景.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