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卫生防疫公文 > 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5:37     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趋势 实践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建设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学经验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1.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教育倾向依然存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办学目标,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在课程开发方面,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即从普高学科体系到能力本位体系,再到工作过程体系。但是,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至今仍停留在对学科体系的改良上面。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更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总之,“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整体的课程模式未能实现根本的变革,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重知识理论,轻能力和工作过程,学生毕业后不少所学的知识无法在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运用,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却没有学。因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转变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观念,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该说,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课题,但影响这一项攻坚课程推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思路。
  2.培养实践型、适用型、发展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强
  只要留意目前的新闻即可发现,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仅具有一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广的适应面,又要有突出的特色、专长。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数量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必须洞察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二、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1.树立正确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观念
  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前提是树立正确的职业技术教学观念。首先,要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与职业素质、职业工作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职业工作能力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成才为目的的教育质量观。其次,要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确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技能、应用技能为目标的学生发展观。要真正明确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一根本理念。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
  首先,要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职业教育的课程应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按照企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同时要使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得到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也应得到充分体现。要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结构。
  其次,要加强对基本课程的改革。一是加强专业课改革。专业课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要针对行业、岗位的需要,深入研究各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进而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教学内容。高职教育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的特点,要求课程内容要实际、实用、实践与综合化。要更多地选取和设计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基础理论要服从于实际应用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二是加强“两课”及文化基础课改革。“两课”和文化基础课也要通过改革,加强人文渗透、提高学生素质、突出应用功能和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搞好课程作业改革。作业改革的重点应是体现知识技能的应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收集信息、获取知识,通过综合利用信息,进行思维创新,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要积极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指导原则,按照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推广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育环节,在实习实训项目中增加案例或真实的任务等内容,将实习实训与生产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实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要积极采用模拟、仿真、现场、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实践既作为教学的手段,又作为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即达到做中学和学会做的目的。要改变学府式、课堂化教学情境,注重因实践环境施教,将传统教室和实训教室整合为一体,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情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与实训、实习地点一体化,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建设计算机模拟教学和便捷、广泛、开放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成效。
  4.探讨和完善新的办学体制和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途径。要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开发课程,开展教学,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工作实践、职业岗位实践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天然的组成部分。
  5.积极探讨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评价体系
  一是要把就业单位放到职业教学评价体系中去,要确立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要真正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关门办学的做法。不仅要看学得怎么样,而且要看动得怎么样,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动起来,是否在动手动脑中获取了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看教师“表演”。二是要在职业教育课程突出“能力目标”,看是否用实践教学来填补“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三是要看是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这个恰当的任务就是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教师要带领和指导学生来完成这些任务,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早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随着改革的向前推进,必将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更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必须把教改真正的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落实到教育干部、学校师生和有关社会部门,真正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加强和完善,从而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石爱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体系构建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9(4)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