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经贸招商公文 > 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层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23 06:16:17     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青少年关乎国家未来,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国家普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副部長田学军曾在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及全民普法工作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把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曾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在青少年宪法教育中,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持把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在基层的探索中,不同的学校都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又面临着哪些实际困难?本刊邀请到了多位中小学校长、书记,一同来聊聊青少年法治工作的具体实践。
  校园法治教育校内外联动形式多样
  记者: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近年来在国家宪法日前后,各大中小学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校园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基层学校的管理者,您所在的学校对于法治教育有哪些形式的实践?
  雪源: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依法治校。为了加强师生的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学校特地聘请了市法院审判庭副庭长为学校法治副校长,同时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我校法律顾问,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的管理。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每学期都对学校师生及家长开设讲座,参与学校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使学校依法治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丰富校园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在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进行以普法为主要内容的国旗下讲话;分年级召开“法在身边、法治北疆”法治故事会、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我校还与市法院联合组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以案讲法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普法学习和考试;结合“小手拉大手”学生带法回家活动,通过“校讯通”发送法治短信等途径,向家长及社会宣传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精神等。
  柳海芳: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校法治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是法治教育的骨干学科。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法治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运用法律知识思考和分析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规范自身行为,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专题教育。全体任课教师采用必要的专题教育形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认识、行为表现和社会实际出发,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法治专题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紧密结合,与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环境、国防、交通安全、知识产权等专项教育有机整合。
  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班级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发挥课堂渠道《道德与法治》该怎么教?
  记者:田学军副部长在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及全民普法工作发布会上谈到,青少年法治教育要用好课堂主渠道。目前,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设立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课堂上老师该如何给孩子们讲法治,让孩子们理解法治精神?
  漆昌琼: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意义非常重大,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小学一、二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已改为《道德与法治》,要真正落实教学目标,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把握教材内容中的法治内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先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蕴含的丰富法治内涵。比如,许多教师初读《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时,会发现不明确“法治”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哪里,应该怎么教授有关的课程。这是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是道德课程与法律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意图通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渗透法治思维、培养法治意识。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和把握教材中的“法治”内涵来展开教学。
  二是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类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基于日常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法治精神。关于“法治”的学习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通过体验领悟到“我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尊法守法的习惯。
  三是引导学生感受法治生活的美好。法治教育不单纯是关于预防未成年犯罪,不是为了让学生对法律的威慑力感到“害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在尊重法律的同时体验生活的美好。比如教材中“快乐过新年”的内容,通过对“过节”这一活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规定各个民族一律平等,不同民族的习俗有所不同,要学会互相尊重,树立各民族之间和谐、包容、友善的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基层具体实践师资短缺是一大难点
  记者:学校对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保障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您觉得面临的问题和难点有哪些?
  雪源:目前学校主要面临的是师资短缺的问题。小学教师的专业大多是中文、数学、外语、体育和艺术等,几乎没有老师是学习法律专业出身。所以,在具体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对法治精神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若是学校想对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法治教育,一般都得聘请校外的辅导员或者兼职的法治教师,而法院、检察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法律专家大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课程安排时间所限,又受到自身精力的约束,难以满足校园法治教育的实际需要。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层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基层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