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科学科技公文 > 内容

试论高校行政管理的专业化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6 06:15:17     阅读:


  摘要:文章从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弊端和管理专业化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
  
  专业从职业的角度上讲是指具有高度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所以也称专门职业,英文为profession,是相对于普通职业而言。专业化是“半专业”、“准专业”迈向专业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并有阶段特征的过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专业知识;二是这类人员专职从事行政管理,即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专职化。
  
  一、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性
  
  1. 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及高等教育经费的增加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高校作为知识的创新源、传送带,承担的社会职能在增加,管理机构的运行在加快,没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高校管理队伍,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高校走出象牙塔的过程,也是其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程度不断加强的过程。这首先表现在高等教育必须对个人、家长、政府部门、企业及政治家提出的不同期望和要求做出不同的回答和评价;其次,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运作方式、管理观念正逐渐被社会其他系统同化。不难发现,高等教育不仅要借用一般的政治、经济系统管理的某些原则、规则来解释自身的问题,而且还要经常运用这些原理、规则去解决问题,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目标。同时高等教育在各级教育中的人均投入量是最大的,而且大学生的学费对大部分家长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投资。国家、社会、家长都希望高校恰当地管理好他们对高校的投资,高校管理应该促进高校的高效益、高质量,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2. 高校是一个特殊部门,其管理权威具有模糊性
  美国学者科恩和马奇在《领导与模糊性》一书中称大学是“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独特的学术组织。高校又是一个特殊部门,正如姚启和教授所说:“高等学校具有学科和事业单位双重权力的矩阵结构”。大学有自身的特点,在这个结构中,管理人员要协调、制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若没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管理队伍,就很难完成协调任务。同时作为人类组织的一个部分,高校虽然也通行“科层制”,但我们无法过高地期望目前高校的权威体系如其他领域一样健全、有效。因为,第一,“高校中的成员一般而言知识层次较高,他们对严格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缺乏心理上的认同感,行为上不以为然,甚至产生拒管行为。”第二,高校中的行政职能部门与系科之间不能形成管理层次,但在实践中,职能部门的权威往往不恰当地被强化了,使指导关系不同程度地演变成领导关系。对于前者,存在着如何给管理者在高校组织中定位的问题;后者则涉及管理权限的划分、协调问题。两者都要求对高校管理者实施专门化的规范。
  3. 高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逐渐分化,管理者作用与地位之间也出现反差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出现是为了保障高校功能的发挥和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在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形成的初始阶段,行政管理系统的运行是紧紧围绕组织的这种核心目标的。然而随着高校组织的发展延伸,变异逐渐发生,行政系统的功能范围越来越大,科层组织由此而生。中国高校在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几十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下,行政系统已经游离于高等教育目标之外,这样势必造成目标价值的分化及其追求群体的分化。为了整合高校不同群体的价值目标,专业化的管理就势在必行。同时不管人们对高校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认同情况如何,管理者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流的大学里往往能找到一流的校长;而当大学运行出现挫折时,人们也习惯于向校长指责学校管理上种种失当之处。“与管理者的作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们的某些地位相对低于同级的教学、科研人员,这突出地表现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上。”根据社会其他行为的经验,要确保对高校管理者地位的激励作用,就应提高相应的管理专业化水平,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民主的遴选程序,形成广为认同的社会地位。
  4.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事业是有持续性的,是一种长远的发展规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形象的概括。在人治盛行的年代,谁当权,谁就搞一套新名堂,从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专业化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管理因人而异,随心所欲的弊病。高校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等在专业管理人员的运作下持续发展下去。专业化管理人员懂科学管理原则,懂教育法,熟悉高等教育规律,能够依法治校,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办事,就保证了高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弊端
  
  朱九思先生认为:“高校管理的三个部分是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和思想管理。三者以学术管理为中心,密切相连,相互制约;行政管理起保证作用。”然而事与愿违,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就是国家行政体系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延伸,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管理泛化。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上主要沿袭的是行政管理体制,套用政府机关行政级别,实行长官负责制,一级管一级,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大学的这种定位使得行政管理泛化于高校组织之中,如机构臃肿,缺乏民主;党政不分,机构重叠;机关权力过大,干预院系工作;学术权力行政化;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边缘化等等。(2)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管理人员自己也好,教师也好,甚至于一些学校的高层管理干部,普遍认为管理工作是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做。认识的不足造成了工作没有创新,不会把高等教育管理也当做是一种专业,有时甚至是干出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事。(3)管理人员来源复杂,大部分学历层次不高。高校的管理人员有留校的毕业生、接收外校的毕业生、校外调入者(军队转业)或引进人才的家属或“双肩挑”的教师。他们有的学历层次不太高,大多在本科以下,有一部分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4)管理人员待遇低,管理队伍不稳定。高校管理人员的待遇不高,人们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又不够,使得一部分人不愿从事管理工作,高学历的人拼命往教师队伍里钻,有能力的人想办法调走,高校管理队伍变动过频,没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人员阶梯。(5)管理水平较低,管理创新能力弱。由于高校管理人员来源复杂,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管理科学知识,缺乏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他们习惯于维持传统而单一的常规管理,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停滞在一种低效的简单管理,不能适应高校各项工作发展的需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如果他们照本宣科、不思进取、故步自封,那么就谈不上管理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了。
  高校行政管理的这种现状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人员过多、管理效率低、官本位思想严重。间接后果就是行政人员不按高校的办学规律办事,把行政部门的指令式管理模式全盘照搬到高校中,所谓的外行管理内行、科员指挥教授就是这种表现。有学者指出由于缺乏管理的专业化,大学的行政权力被不恰当地泛化,其后果“一是主体本末倒置,行政人员成了支配学校的核心;二是价值系统倒错,行为价值不取决于教育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是取决于它与行政权力的顺应度;三是机构膨胀,冗员过剩,部门和个人都热衷于升格;四是教育资源浪费,大量资源消耗于非教学科研的行政和准行政行为。”
  
  三、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的措施

《试论高校行政管理的专业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试论高校行政管理的专业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