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科学科技公文 > 内容

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启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7:33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evcn/evcn201103/evcn20110314-1-l.jpg
  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为了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并提出了本届政府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确定了改革试点十大任务。本期我刊邀请教育专家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就十大任务中的高校办学模式改革做出详尽解读。
  
  郭传杰:办学模式的改革与选择带有全局性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通常是指办学目标、投资和办学方式、教育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内容,它是在特定经济社会环境中,在某种办学理念支配下逐步形成或经过选择的产物。广义的办学模式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由于它事关学校的总体框架,所涉及的元素丰富且重要,因此,从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性考量,办学模式是举办大学最要紧的制度安排之一,对办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在高等学校的管理中具有全局性意义。
  刚刚启动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将办学模式列为其中十大改革专项之一。办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一是要根据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的实际,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要增强学校创新发展动力,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三是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探索各类学校特色发展的道路。
  鉴于办学模式所具有的全局性、重要性,以及模式探索与选择的艰巨性、复杂性,办学模式的改革试点工作必须深入过程研究,加强宏观指导,保证健康推进,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尤其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一是模式与理念。要坚持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模式探索与选择。理念是模式的灵魂,模式是实现理念的载体,模式必须要体现办学理念。没有理念指导的模式,只能是一个空壳。同时,合适的模式对促进理念和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起到决定性作用。高等学校无论选择哪种办学模式,都不应离开育人这个根本,不能偏离大学精神这个核心,不能脱离现代大学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三大使命。
  二是模式与国情。模式的改革与选择必须受一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脱离了具体条件的模式设计,只能是无法操作的空想。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客观一致的,但是,各国大学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不会千篇一律,一定会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我们在进行办学模式的改革探索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要结合国家或区域发展的需求与条件。
  三是模式与发展阶段。大学的办学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结果,它必然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中世纪在意大利诞生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学模式,到了近代和现代,一直处于演变、迁移与发展的进程中。同样,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也是在不断演变的: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两次大学及院系调整,目的是改变高等教育的地区和学科布局,形成我国独立的高教体系。此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高度计划性的大一统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在办学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和探索。当前这一轮办学模式的深化改革试点,需要认真面对过去的基础与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有的放矢的改革。
  四是模式的多样性。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特征,这不仅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人民群众需求多元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前些年,在高校规模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这一基本规律,使得千校一面的局面成为至今仍在影响高教质量的障碍之一。任何一所一流大学,一定会有自己无可替代的特色。没有特色,难成一流。要走出只有综合性大学才有资格成为“一流”的认识误区。其实,“一流”并非是研究型大学独享的专利,任何类型的高等学校,无论是研究型、教育型,还是高职、高专,都应该有本类型的一流。对办学模式的改革试点,很重要的一点是,再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校,“一刀切”的评价体系是扼杀大学办学特色的最大杀手。
  五是在试点实施过程中,思想要解放,操作需慎行。高校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环不当,就会影响全局,不能因盲目“折腾”而造成损失。因此,在具体探索实践过程中,一要充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问题要害。二要注重调查研究,遵循规律,做好系统设计。三要加强总结交流,及时建章立制,形成他人可资参照的示范模式。
  
  刘海峰:高校办学模式应多样化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进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应注意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由于受到过去学习苏联办学模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中国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过于整齐划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办学模式才逐渐出现变化,但还是存在着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问题。
  曾几何时,我国的许多大学与地方和企业联系不多。后来提倡走出象牙塔,中央高校要“顶天立地”:除了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立足科技前沿以外,还要经世致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总体而言,目前高校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程度还需提高,应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构建互动多赢的产学研联盟。但在引导这一大趋势的时候,若有少数大学能够坚守象牙塔,保持较小的规模,坚持特立独行的风格,专注研究高深学问,培养精英人才,是否应允许?美国既有上10万学生的州立巨型大学,也有像地处沙漠绿洲的深泉学院那样只有26个学生的迷你高校。在众多大学追求大而全、综合化的潮流中,中国如果真有哪所高校能够保持小而美的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办学模式又有何妨?
  过去部门或行业办学,出现了许多以行业或产业命名的高等学校,不仅有煤炭学院、钢铁学院、冶金学院、汽车学院等,甚至曾经还有“拖拉机学院”。因为这种办学模式确实存在培养路径较为单一、专业适应面过于狭窄等问题,所以后来这些高校多数都改掉了行业的名称。但行业高等学校也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有的高校在改掉行业名称之后,发现办学特色和争取行业支持也受到了影响,经历过一段反思和反复,于是又将行业名称用上了。典型的例子是过去的武汉纺织学院,曾经改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年初在更名为大学时又改为武汉纺织大学。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中国的大学理应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部门办学或行业办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体制,多少也有其存在的理由。那些与行业联系紧密的高等学校,往往更能得到行业的支持,更能做到学用一致,也较能发挥行业优势。改革切忌一刀切、齐步走。如果我们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能够促进各类高等学校朝着特色办学方向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就会出现一个多彩多姿的繁荣局面。

《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启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启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