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福利民政公文 > 内容

法治机制 建立社区管理法治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1-20 08:03:51     阅读:

建立社区管理法治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xxxx县现有2个街道、14个城镇社区,社区居民10万多人。面对人口相对较多、社区社情民意多样化、复杂化的实际情况,该县主动适应新形势,从推进法治化治理的角度入手,全面推行规范有序、稳妥高效的法治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经过实践,初步形成了党建统领、联合共治、居民参与的社区管理法治化的新路径。

一、背景动因

全面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社区是城镇管理的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社区居民各种诉求不断增加,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如何更很好地处理社区社情民意、解决矛盾问题,推进民主管理、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是摆在社区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xxxx县结合全县实际情况,从推进法治化治理的角度入手,主动适应社区社情民意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稳妥高效的法治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这项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探索构建社区管理法治化责任落实保障、素质能力提升、矛盾诉求解决、民主管理规范“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形成了党建统领、联合共治、居民参与的社区管理法治化的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

(一)凝聚区域力量,构建责任落实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一核多元”即“1+n”法治化治理组织机构。“1”即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成立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领导小组,下设法规宣传、矛盾调解、涉法援助、应急处置、诉求解决5个办公室。“n”即每个办公室配备5-10名以社区工作人员、片警、退休党员干部等人员为主的工作力量。二是完善“一册一单一卡”区域服务网格。按照“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原则,为每个网格配备政策宣传员、民事代办员、民情信息员等,建立区域网格人员花名册98个。统一制定网格人员职责清单,分类细化岗位职责,量化任务标准,实现了“按照清单办事、按照标准做事”。印发网格人员便民联系卡2万多份,方便居民“找对人、快办事、办成事”。三是组建“点块结合”联动网络。开展“扩面树点结对”行动,建立“趣缘”“业缘”等党组织13个,引领居民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挑选党员发挥作用较好的142个楼栋单元,开展“邻里关系好、民主议事好、文明新风好、治安状况好”“四好”法治示范点创建活动,以社区党员引领居民自我管理。组织在职党员、社区党员与社区特困户、孤寡老人户、空巢家庭户、矫正人员户、信访户“五类”特殊群体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392个,进一步增强党建领航法治实效。

(二)强化宣传教育,构建素质能力提升机制。一是“分类”宣传。在社区工作者层面,重点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法规,不断增强自身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在社区网格员层面,重点开展实用政策法规以及居民沟通技巧培训。在社区居民层面,开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形成广大居民主动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郁氛围。二是“灵活”宣传。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两个月对社区人员进行一次法治化知识培训,每季度编发一期居民法治化知识学习报,每半年编演一场普法情景剧,每年组织一次送法上门。三是“保障”宣传。把法治化知识教育纳入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做到了内容、人员、师资、组织“四到位”。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在社区设置法治橱窗宣传栏、增设法律书籍阅读角14处。建立“党员学法中心户”“党员法治宣传户”等560个,推动社区党员带头学法普法,不断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

(三)把握问题导向,构建矛盾诉求解决机制。探索推行“3+3”矛盾诉求解决法,即落实“社区网格员--职能办公室--治理法治化领导小组”三个逐级办理责任主体,实行“收集归口--研究解决--办结反馈”三步法,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一是把问题“收集好”。采取开通热线、设置意见箱、召开恳谈会、上门走访等途径收集社情民意2210余条。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七必访七必问”,即新入住居民户必访,必问家庭情况;
信访户必访,必问思想状况;
困难户必访,必问生活情况;
失业人员必访,必问就业情况;
空巢老人必访,必问身体情况;
留守儿童必访,必问学习情况;
退休老干部必访,必问建议情况。社区网格员经常走访社区居民,记录一本民情日记,从事项办理、平安建设、物业管理、文体娱乐以及其他需求六个方面,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对自己不能解决的事项,分类汇总上报。社区指定专人对收集的社情民意分类建账、分流交办,实行限期办结。二是把问题“解决好”。按照“从下到上,能办就办、不能办逐级上报”的原则,由社区网格员、职能办公室、治理法治化领导小组依据工作职责逐级研究解决。对代办事项、信息咨询等难度不大的服务诉求,以及化解邻里纠纷等居民个性诉求,由网格员先行负责解决,对不能解决的,上报社区归口职能办公室解决;
职能办公室依据职责,统筹辖区力量,解决居民共性诉求和急难险重问题,对不能解决的,上报社区法治化领导小组协调解决。三是把结果“反馈好”。对居民不合理诉求,充分运用政策法规做好思想工作,让居民主动放弃;
对暂时解决不了的合理诉求,争取居民理解;
对能够办理的诉求,实行接办反馈、办中反馈、办结反馈。对矛盾纠纷问题,实行立即办、帮助办、销号办。对不稳定因素,实行马上查、重点办,办结立即反馈结果。反馈时接受群众满意度评价。

(四)把握关键环节,构建民主管理规范机制。一是让民主决策“透明”。建立完善社区“两委”班子议事决策制度,明确民主决策的范围及事项,推行事前征求居民意见,事中经过党员、居民代表共同研究,事后接受居民监督评价,切实提升民主决策水平。建立社区事务公开制度,按照规定公开党务居务及居民关注的事项,做到及时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二是让联手议事“顺畅”。根据辖区组织参与议事的职责权限和内容,分别制定矛盾纠纷调解、涉法涉诉援助、应急事件处置、服务诉求解决等议事决策制度,明确议事的程序、责任主体、完成时限等。三是让一线服务“到位”。建立网格员社情民意日常登记、即时办理、服务代办、上交转办、办结反馈等制度,充分发挥网格员人尽其能、办理网格事项以及上传下达社区舆情、居民诉求的作用。建立服务大厅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错时服务、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探索建立社区事务“微信圈”“qq群”12个,畅通服务居民的渠道。四是让自我管理“主动”。社区党组织帮助建立健全居民自治公约,明确居民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帮助社区居民建立业主委员会16个,引导其积极发挥作用。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居民楼栋议事圈、互助组197个,促进居民积极进行自我管理。

三、初步成效

1、筑牢了法治意识。通过开展法治化知识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学“法”程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依法依规办事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比较浓郁的法治氛围。目前社区共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座谈交流160余次,集中开展送法上门89次,发送法治短信80000多条,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百事帮”法律服务队14支、215人,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活动84次。

2、强化了依规办事。通过建立社区法治化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社区事情处理的责任主体、程序要求等,许多事情得到依规处理、公正处理,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去年以来,社区共召开民主议事会议70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6件,对居民提供法律援助57人次,处置地下管道漏水等应急事件9次,协调处理物业管理问题52件,按规定程序为居民解决个人合理诉求785件。

3、促进了自我管理。通过党员带动居民广泛参与邻里互助、社区管理,广大居民的社区“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越来越高,一些小的问题矛盾第一时间在居民之间就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社区以党员为骨干,通过组建“红袖标”巡逻队、“爱家”智囊团、楼栋议事圈、互助组等,自我处理各类问题1000多件。

三、几点启示

1、必须建立好一套工作机制。推进社区管理法治化,必须靠制度管人、管事。通过从责任落实保障、素质能力提升、矛盾诉求解决、民主管理规范四个方面,分类建立系统的、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社区管理法治化工作制度,为推进社区管理法治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必须执行好各项工作制度。推进社区管理法治化,制度执行是关键。把“办结事项反馈、接受服务对象评价”纳入制度实体运行程序,倒逼制度执行“落地见效”。同时街道层面将机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评内容,列为社区工作人员、党员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以有效的激励约束保证了制度的执行。

3、必须发挥好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区管理法治化不能只靠社区层面的几个组织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党员的“标杆”作用。通过组建“党员中心户”“楼栋议事圈”等有效平台,把作用发挥到学习践行法治要求的方方面面,有效带动了身边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法治化工作中来。

《法治机制 建立社区管理法治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法治机制 建立社区管理法治化机制的探索与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