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文大全 >  统战民宗公文 > 内容

新教改挑战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5:52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jgj/cjgj201113/cjgj20111307-1-l.jpg
  2011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由南方科大引发的中国教育制度革新话题仍在发酵。中国的教育改革正步入深水区。
  2009年11月履新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从19岁起投入教育事业后从未离开,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优势与症结看得清楚,其上任之后,大力推动新教改进程。
  酝酿多年的新教改,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拉开帷幕。新教改明确了未来10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袁贵仁所面临的历史课题是:一方面,中国实现了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不够科学、总体质量不高,导致了“大”而不“强”的现状;解决了“有学上”的难题,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突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推进,但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对于外界诸多关注的焦点问题,2011年6月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直面教改的重大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4%的意义
  《财经国家周刊》:这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这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意味着什么?
  袁贵仁: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一是强调了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强国必先强教;二是突出了教育对人的发展意义,提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三是突出了教育的民生意义,提出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四是突出了教育的长远意义,提出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新形势下继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实现4%目标,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十一五”期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2012年实现4%,并保持稳定增长。
  最近,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会议要求今明两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着力向教育倾斜,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要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二要进一步增加公共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三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四要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
  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密集出台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拨款水平等8项措施。现在关键是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办学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
  
  改革与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教育事业本身的改革和发展也同时在影响中国的改革进程。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袁贵仁: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中国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不完全适应。
  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二是细化为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即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三是具体指标,表述在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关于教育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两个专栏中。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两个指标:一个为约束性指标,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015年达到93%(2010年为89.7%);一个为预测性指标,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2015年达到87%(2010年为82.5%)。
  《财经国家周刊》:从教育部乃至整个教育系统,将采取哪些变革与措施,来确保改革的成功?
  袁贵仁:为政之首,贵在力行,重在履责。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首先必须从教育系统自身改革入手,从教育部自身改革抓起。实践证明,规划可以复制,思路可以借鉴,唯有落实者的精神状态不可替代。
  转变职能,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抓好落实的关键环节。一要增强服务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履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要坚决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界定好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责、权、利,把该管的切实管好,把不该管、管不好的坚决放开,克服缺位、越位、错位现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教育类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该清理的清理,该废止的废止;三要改进评估督导。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的规定,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完善监测评估体系,提升教育督导能力,加大教育问责力度。
  《财经国家周刊》:解决中国未来发展问题的两个根本途径是教育和创新。如何通过改革确保创新人才的培养?
  袁贵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推进的思路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应看到,我国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将从德才兼备、文理兼融、独立思考的要求出发,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改革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
  去年,我们选择19所高校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个部委、7个行业协(学)会参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批准64所高校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今年还要在部分高校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试验,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争取近些年有所突破,取得较大进展。
  《财经国家周刊》:高考关系着千万学子的前途命运,全社会对此十分关注。特别是如何克服“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大家充满期待。对此,你有什么打算?
  袁贵仁:高考上接高等教育,下连基础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选拔影响很大。经过多年探索,高考制度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考招生制度必须坚持,同时也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要完善多渠道升学途径,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种选择机会。要改进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办好开放大学,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探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新教改挑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新教改挑战.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