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内容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辐射功能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09:24     阅读:


  民办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研究一直是民办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北京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心,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在促进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辐射功能,并与城市化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一、本位功能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北京民办高校的本位功能表现在满足首都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民办高校基本定位在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今后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补充北京承办奥运会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才缺口。据估计,2002年~2007年,北京市筹办奥运会将累计新增就业岗位约为194万个,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约为32万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增加如此多的就业岗位,将有大量的人员需要培训,这是首都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好机会。
  同时,北京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北京的产业结构将逐渐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将占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比重。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第三产业人才缺口将达325万人,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其中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人才需要量最大。
  因此,民办高校可以利用校内师资和教育场所共享的优势,举办各种非学历教育,开设短期技能认证培训活动,加速首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在2001年至2005年间,北京民办高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8万人。以1984年成立的北京城市学院(前身海淀走读大学)为例,它先后在学院路、海淀区永丰乡、大兴县西红门镇、海淀魏公村、东方大学城等地成立了5个校区。建校22年来,共向社会培养3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和5万余名培训人员,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功能
  
  1.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缓解了教育财政压力
  据统计,北京地方普通高等院校2004年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7,399.35元;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8,067.19元,其中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为15,809.95元,比2003年的15,806.43元增加3.52元,增长0.02%。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04年在校生221,391人,按照上述指标,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共需教育经费投入60.66亿元,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则共需35亿元。
  2004年北京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共计70.14亿元,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拨款占41.2亿元,这些经费主要投向了公办高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甚至民办普通高校都很少得到国家财政的拨款。
  北京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经费来源途径有着明显的不同。公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对教育的投资、校办产业等社会服务教育经费、学杂费、捐集资助学和其他教育经费,其中财政性经费是其主要来源,一般占据70%左右。
  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一般包括公民个人、企事业团体等举办者的出资,并依赖收取学杂费等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表1(7页)是北京城市学院近几年的经费来源构成情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有很大的区别。在北京民办高校中,北京城市学院是为数不多的能从政府获取经费拨款的民办高校,其他民办高校几乎从未得到财政拨款,完全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办学。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为大批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机会,而且还为国家和地区政府节省了大量的办学成本和教育经费。
  2.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表2显示,至2004年,北京的民办高等教育无论在占地面积,还是固定资产总值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较好的民办高校在现有招生基础上仍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如:北京吉利大学由吉利集团投资8亿人民币兴建,目前仍在继续投入;北京城市学院在“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在基建和科研上投资12亿元。这些无疑都将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规模扩大通过乘数效应会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我们在引用国家统计局1997年在12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高等教育部门产出乘数为2.26,即:高等教育投入1亿元,国民经济规模将扩大2.26亿元。
  民办高等教育与北京经济增长的量化关系,目前还没有办法测算,一是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数据难以获得,还有就是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还没有明确细分。但通过教育启动消费的观点可以大致估算出民办高等教育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
  3.教育消费对区域经济的辐射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发展的,现有的国民经济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与教育有着联系。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与教育活动的关联度,我们把相关的行业部门分为受教育行业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级。受教育行业直接影响的行业包括:餐饮业、交通业、建筑业、文化体育用品业等;受教育行业间接影响的部门包括:房地产业、广播电视业、零售业等。
  以下是作者按照统计知识,对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和与其相关产业的相关性的检验。
  大学生消费行为多样,不仅在衣、食、住、行、通信、卫生等物质生活有巨大需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等精神生活有较高要求。
  近期,笔者对北京城市学院4个校区(学院路、海淀区永丰乡、海淀魏公村、东方大学城)和京师科技学院两所民办高校的250名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学生平均年消费额为8,000元左右。按照这个标准,在京就读民办高校大学生一年可增加北京的消费额18.3亿元,其中餐饮业可增加6.9亿元。
  
  三、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教育专家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50%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北京199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12%,此后以6%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已经达到52%,率先迈进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北京“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左右”的目标。
  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校舍扩建、教师扩编等原因,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经费将空前紧张。据北京1998年~2008年高中教育分流情况预测表明,由于受办学条件、师资数量和水平的限制,全市普通高中与公办高等教育比例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合理安排。2005年以后,随着初中毕业生的减少和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扩大,要逐步地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比例,而这个任务则需要民办高校参与分担。
  
  四、缓解就业压力
  
  民办高等教育一方面缓解了北京教育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大批青少年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按照近3年的在校生规模计算直接延缓了高中毕业生的就业,从2003年~2006年至少有20万人没有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
  除此之外,民办高等教育的招生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学生因接受高等教育带来的诸如伙食、交通、学习用品等支出,也可看作相应行业最终需求的增加。
  民办高校为北京解决就业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教师上岗和后勤人员就业。如果按照规定的师生比20∶1,仅2005年北京民办高校就需要1.1万教师。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该校学生人数达2.8万人,目前教师达800余人,这就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渠道。目前,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人员大量选择在民办高校就业,正是由于民办高校尚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
  同时,由于民办高校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这也为非高等教育系统的行业内人才提供了机会。这几年,大量的行业内中高级人才流入到北京民办高校就是明显的例证。由于学校后勤产业集团的发展,也需要大量中低层次的就业人员。一所学校的后勤产业集团对各类人员的需求也是十分可观的。还是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目前该校有4个校区和4所研究机构,解决了近500余人的就业。
  以上分析证明,北京民办高等教育与首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因此北京民办高校必须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展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或培训等,以满足社会各界的不同教育需要。
  
  参考文献:
  1.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01—206.
  2.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3.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4.孙天厌、孙矩.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东岳论丛,2005(4)
  5.孙志方.城市化在高等教育规模中的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1(4).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责任编辑:赵英臣]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辐射功能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辐射功能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