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内容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19:39     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高职院校现有教师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国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发展;“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22-03
  一、前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和现代化除了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一线还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技术工人作为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育高质量应用技能型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已达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
  虽然高职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却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一线生产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二、我国高职院校现有教师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学历偏低的问题在高职教师中普遍存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由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演变而来,很多教师所持学历为专科学历,学历层次偏低的现象在中老年教师中普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高职院校达不到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所提出的拥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应达到30%的要求。因此,各地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状况,下功夫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逐年下降。过低的录取分数造成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上课跟不上、听不懂、睡大觉的现象非常普遍。目前很多高职教师还拘泥于“一根粉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只能成为空谈。
  3.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课教师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大部分由文化课教师转岗或者由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担任。这些教师大部分只有教师系列职称,没有工科系列职称或证书。据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14所高职院校的统计数字表明:教师中只有25.75%的人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下厂实习经历的教师仅占23.9%。据辽宁省统计,高职院校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8.5%,很多学校还达不到这个指标。“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4.教师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知识陈旧,难以开设处于科技前沿的新兴专业。由于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大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陈旧,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步伐。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很多学校在开设新专业的时候,教师资源匮乏,即使应市场需要勉强开设热门专业,师资力量也难以支撑高质量教学任务的实施。
  5.大部分专职教师外语水平较差,难以实施双语教学,使我国的高职教育难以和国际接轨,所培养的人才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水平。纵观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工人普遍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独立到国外进行技术指导。在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工人中,能够不带翻译凭借自身水平到国外进行技术指导的工人很难找到,这与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师资力量薄弱是分不开的。
  三、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职业教育水平世界一流的德国为例,其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普遍实施“双元制”,即实行学校和企业直接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应立足于本国国情,向内挖掘潜力,建设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针对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现状,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
  高职院校只有首先解决高学历师资力量的匮乏问题,提高硕士和博士学历教师的比例,优化学历结构,才有可能解决学历问题带来的科研能力差、外语水平低等其他问题。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学历结构特点,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学历水平,积极攻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学位,并设置相应的学历津贴。学校还应设法争取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提高经济实力,制订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政策,大量吸引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加入。
  (二)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1.建立培训和进修制度,给所有专业课教师提供到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或发展良好的兄弟院校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快速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
  2.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契机,定期派有关教师到企业学习及实践,及时更新知识与技术,掌握行业最新专业技术。
  3.发展兼职教师队伍,从生产、服务行业一线聘请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任教。一方面兼职教师可以直接补充学校专业课教师岗位的空缺;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教师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4.根据学校现有资源,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之路。
  高职院校科研活动应该和普通高校开展的科研活动有所不同,应该以学科建设为主要科研方向。高职院校应该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企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和课程,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一线技术人才。同时,以企业技术改革为契机,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改革和科研项目的开发研究,使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在造福企业的同时,为学校创造效益。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组织师资力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推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方法,例如德国的“项目教学法”和“行业导向教学法”,等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用性。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当鼓励部分外语水平过硬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尝试培养外语水平过硬、综合能力较强的技术型人才,探索中国高职教育走向国际之路。
  5.在高职院校引入竞争上岗机制,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推行专任教师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双师型”教师优先聘用。对只具有普高教师资格的教师,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采用竞争上岗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地方政府的扶持、企业的合作、社会的认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竞争力更是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定勇.我国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2]郭德侠.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5,(29).
  [3]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2000,(6).
  [4]杨玉宝.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认识[J].比较教育研究,2002,(3).
  [5]杨群祥.德国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2,(15).
  作者简介:齐晓军(1970-),女,辽宁阜新人,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程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