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内容

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2:58     阅读: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生存与发展成为地方高校思考的第一课题。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特色学科建设便成为高校之间博弈的焦点。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特色学科建设的实践过程为个案进行分析,围绕特色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特色学科 实践与探索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学校人长期探索、不断凝炼的智慧结晶,而特色既是大学规避生存危机的手段,更是大学发展至高的价值理性体现。对于行业高校而言,特色发展是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
   一、上海海洋大学特色学科建设的经验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目前上海海洋大学特色学科优势突出,形成了一批国内优势特色学科,学科综合实力居上海高校前列,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
   1、依托行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
   上海海洋大学原名“上海水产大学”,原为农业部部属高校,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水产学府,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学校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和相对优势,依托原行业特色、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学科内涵型发展不失为有效的策略。但自从归入上海管理之后,学校面对办学环境的变化,仍确立了以“海洋渔业”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本着“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坚持走以特色求发展的学科建设之路,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特色学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与学校办学定位一致的专业布局,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
   2、坚持优势原则,夯实学科基础
   新办专业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社会需求、学科基础和与学校发展定位的吻合度通常被视为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前者决定学生去向,后两者决定培养质量和特色,一些高校在专业选择时更看重前者,忽视后者,结果是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特色难以保证,就业竞争力不足。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在新办专业的规划、论证和选择上,主要考察专业与学校发展的定位吻合度如何、是否可以依托的特色学科基础等等,并通过综合评价得出的比较优势大小进行选择。同时,在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上,坚持以学科建设先行的原则,结合硕士学位点建设,为计划新办专业打好学科基础。
   3、以继承为基础,培育学科特色
   特色学科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伴随着学科实力不断增强,其模式从模仿到创新,建设经验不断积淀,学科特色不断强化并最终被社会充分认可的过程。特色学科需要以对应的优势学科为支撑,并融入学校的其他办学特色要素。但其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加快特色学科形成的途径,显然不能从头开始,必须以继承为基础,通过注入核心要素,形成学科特色,最终形成特色学科。1998年国家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以后,上海海洋大学在积极重组老专业和增设新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布局的同时,下大力气培育专业特色、建设特色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特色学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4、以特色课程为落脚点,推动特色学科建设
   特色学科建设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特色人才培养上,需要通过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核心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有效的组织实施来实现,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最终落脚点。为了妥善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学校始终把“挖掘优势,体现特色”作为重要原则,注重将专业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特色课程体系,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多年来,学校以“特色求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与实践取得了人才培养工作效果,生源质量和就业率排名始终保持在上海高校前列,大部分毕业生均在行业系统内或与之相关的岗位上工作,直接服务于国家的海洋渔业经济振兴事业。
   二、上海海洋大学特色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的发展与壮大,是一个逐步积淀、逐步提高的过程,尽管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建成一所特色明显、优势学科国内领先、国际同领域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1、学科定位不当,优势特色不明显
   对于上海海洋大学来说,重点发展的学科应建立在合理的学科布局基础上,应是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当前,制约学校特色学科发展的因素主要源于两种思想:一是急功近利,一味利益所趋,只要有利可图,不管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东拼西打,缺乏主战场,很难形成规模和长远效益;二是科研浮躁,为了利益与荣誉,张扬“拿来主义”,不注意通过创新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甚至投机取巧,盗用既有成果。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学科定位,以至于很难集中精力建设好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甚至有可能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优势和特色。
   2、学科带头人衡量标准不当,导致团队精神缺失
   上海海洋大学特色学科带头人队伍出现比较严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科带头人的认识和选拔上有偏差,对学科带头人的衡量更多地考虑其学术水平,而对其作为一个学科“将帅”应具备的领导能力与协调能力却忽略了。二是人才结构性短缺,以至于出现“近亲繁殖”现象。应用性人才断档现象十分突出,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三是团队精神缺乏。由于学科缺少位居学术权威地位的资深学者,致使学科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科成员之间不愿合作,甚至出现人员不团结引起的“内耗”。
   3、学科平台不到位,限制了学科的发展
   特色学科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主要是“旧、同、活、散、窄”。所谓“旧”,是指研究方向陈旧,与本学科领域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脱节,缺乏新意和前沿性。“同”是指不同单位学科研究方向的内容互相雷同,缺乏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活”是指有的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形成这一研究方向的优势。“散”是指有些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地形成学科点全体人员一致的主攻目标,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制约了优势特色学科的稳步发展。“窄”是学科面偏窄导致原创性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整体化发展的趋势。
   4、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学科的发展
   每一位学科带头人都想把所在学科办成一流的学科,这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进取心理,是一种动力。但近年来,在营造学科建设良好的氛围时,这种动力往往受到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缺乏良好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这也是决定学科能否成长或成长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任何激励手段都必须以切合实际的考核评价、绩效分析为依据,但由于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在进行考核评价和绩效分析的时候人为因素过多,即使制定了标准,执行的时候也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评价,导致工作多的人在考评中反而落后的现象,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5、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学科建设难以为继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当地高校学科建设的财政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不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财政支付能力不足,很难对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有较大的投入,因而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因经费短缺而难以启动或难以为继。可见,经费不足在根本上制约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上海海洋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又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地处上海这一缺少较多行业元素的地域,更是很难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优势,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

《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