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内容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父亲育儿的发展动态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6 06:05:29     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育儿的观念也在逐渐调整,尤其是近年来父亲育儿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家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育儿;发展动向
  一、中日家庭教育的历史特征
  中国自古就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的故事中就可见一斑,今天的中国家庭更是以孩子为轴心。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家庭结构不断调整,子孙满堂换成了一根独苗,许多家庭是一群长辈守护着一个孩子,掌上明珠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溺爱的程度。而且,受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孩子的教养任务完全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对孩子溺爱程度更深。在中国人意识中,女性应承担家务、育儿家庭责任。性别分工意识至今还很强烈,尤其希望职业女性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1]。
  日本的现代家庭教育研究大约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时。最初家庭教育更强调母亲在家庭育儿中的主导作用:战后到80年代初,傳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女角色分工是主流观念。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基本是以母子关系为主题的。第二阶段是社会对男性参与家庭育儿的认可。进入80年代,日本的家庭教育研究者开始就女性在家庭育儿中产生不安因素的调查发现:以母亲为主的育儿过程中,父亲完全不参与,以致于自己完全没有属于自己私人的时间,由此产生的不安和焦虑使母亲很难以最好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孩子。这些研究起到了重新审视在育儿过程中父亲参与的作用。
  二、中日男性育儿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男性育儿产生的原因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府各项举措的保障下外出就业,即使是结婚、生育后仍连续就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受到冲击,促使男性主动或被动地调整作为父亲的角色,增加在育儿方面的投入。
  1、父亲意识的觉醒
  随着社会的变迁,尤其在独生子女时代,不少父亲已经领悟到亲历孩子成长过程的必要性,主动分担育儿责任,但是他们的角色变迁和个人体验常受到忽视,父亲的家庭角色不被社会关注。
  2、母亲就业增加,文化观念改变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转变、母亲就业增加及其对育儿工作如何分配的冲击以及文化观念的改变,父亲的角色由供养者转变成了养育者角色。
  (二)日本男性育儿产生的原因
  90年代后,父亲参与育儿的现象越来越多,育儿爸爸已经成为日本的热门话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年4月2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男性休育儿假的比例达到2.63%,比2010年上升1.25个百分点,创下1996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新高。而日本政府希望到2020年男性休产假的比例达到17%[2]。
  1、母亲参与社会工作日渐增多
  随着母亲参与社会工作日渐增多,开始有男性加入到家庭教育,而父亲的加入更能在孩子的性格中加入“力量”“信念”“责任”等因素,特别在男孩的教育中体现得更加明显[3]。
  2、政府出台鼓励男性参与育儿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保障和鼓励男性积极参与育儿,提高男性休假率,2005年日本颁布了《下一代育成支援对策推进法》,2010年6月30日实施《育婴及家庭照料法修正案》。这次修正最大的亮点是积极促进男性休育儿假。法律规定:有三岁以下子女的父母均可享有最多一年的育儿假,打破了以往有专职主妇的家庭男性就不能休育儿假的规定,对假期间的收入所得制也进行了修改。法律规定,雇主必须允许家有三岁以下幼儿的雇员工作日上班可为6小时以下,可免于加班。育儿假期间员工可领取30%的工资,若假期结束后复职可加领工资的10%[4]。日本政府不仅不断地修正法案,而且还加强监督上的种种措施,为男性积极参与育儿创造了良好地制度保障和社会环境。
  3、民间团体的推动
  在日本现代生活中,民间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也有宣传和指导男性参与育儿的民间组织[5]。2006年安藤哲也等人成立了NGO法人,主要利用媒体、网络平台呼吁社会对育儿爸爸们提供支持,并在互联网上开设育儿讲座,教准爸爸们如何带孩子,达到培育合格育儿爸爸的目的。还和厚生省联合举办“育儿爸爸论坛”活动,在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育儿爸爸”一词成为2010年日本十大流行语之一。
  三、中国父亲育儿未来的发展动向
  虽然近年来中日两国父亲参与育儿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实际的参与程度、参与数量和参与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中国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和长期面临少子化的日本的家庭教育问题同样突出。中日家庭教育虽然存在种种不同,但是在育儿问题上却存在很多相通之处。尽管日本育儿支援政策的出发点是消除少子化问题对国民经济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从勾勒男女平等的社会蓝图、平衡父母工作与育儿的压力以及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的角度看,日本育儿支援政策的制定、实施与推进为我国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1、政府应承担起儿童养育方面的责任。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现代家庭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女性就业率的提高,从国家角度制定全面、有效的育儿支援政策已成为社会福利和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
  2、社会应该创设支持父亲育儿的社会环境
  父亲育儿的社会价值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社会成员应积极为父亲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帮助父亲更好地担负起和母亲共同养育孩子的职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3、家庭成员要鼓励和支持父亲参与育儿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人员详细比较了父亲与母亲对孩子的不同影响,发现:常与母亲相处的孩子具有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擅长社交的特点;而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智力略胜一筹,独立感和自信力更强。
  4、父亲要树立新型育儿观
  父亲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一项法律义务,对孩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6]。
  四、小结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都主张平等分担家务及孩子的教育任务,父母共同负担的家庭教育任务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发展越有利。发挥父亲角色在孩子抚育和发展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除了传统观念的逐渐转变以外,还需要政府公共政策、职场、各方社会组织及大众媒体等各界的支持与推动。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家庭关系的和谐美满,也有利于推动男女自主与平等、社会上性别观念的平衡和发展[7].
  参考文献:
  [1]尹鳳生.中国の「女は家に帰れ(婦女回家)」[J].キャンベーンの歴史と現在ー女性の二重負担の観点からー,2004(2):13-20.
  [2]许明玲.日本男性参与家庭教育的形成及研究动态[J].开封教育学院学
  报,2014.3,第34卷第3期.
  [3] 李琛.周炎辉.试论日本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2000,(S3):191-194.
  [4][日]厚生劳动省.厚生白皮书(2010版).
  [5]杜伟,唐丽霞.试日本新中产阶级的形成与社会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
  报,2004,(3):42-45.
  [6]孙彦,城市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代研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于纪新,“爸爸去哪了”------由节目引发的对在育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思考[D].南京理工大学,2014.7.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父亲育儿的发展动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日家庭教育比较,——父亲育儿的发展动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