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申请书 > 内容

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9:12     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创专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新课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须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必须确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小学教师;必须树立合作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合作能力的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小学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11-03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设专业。1997年4月,教育部师范司“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立项;1998年,教育部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将“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建设研究”项目确立为部级重点教育改革项目。1998年秋,原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成立了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率先创办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专业,开了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先河,标志着“小学教育专业”已正式纳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范畴,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个新专业。此后,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以及全国各地的许多师范大学、师范学院都相继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该专业的设立既解决了我国小学教师高学历化问题,又为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教育向二级师范教育过渡在培养目标上提供了新思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新创专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师培养理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都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新课题。本文拟从培养理念的角度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
  
  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教师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和追求的共同目标,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质量。
  教师专业化表达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要把教学视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就明确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1]152这一观点的提出是教师专业化的先声。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1986年,美国教育界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地位,二要建立起与这一专业职业相应的衡量标准。教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教学的专业化,以确保学校对师资的需要”[1]150。该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美国各界的认同和拥护,形成了全国性的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很快就波及到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全球性的教师专业化热潮逐步形成。
  在全球性的教师专业化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开始了教师专业化的工作。1993年10月通过的《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化人员”,并明确了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这标志着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该过程“包括重在奠基的师范生阶段的专业化、重在适应的入门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和重在提高的在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2]三个阶段。奠基的师范教育阶段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和基础,该阶段培养的师范生专业素质如何,势必影响和制约着后面两个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因此,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树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应该把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作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升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的地位,增加与教师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的课时,全面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成为一个专业化教师,满足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需求,满足我国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专业化教师的基本素质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构成,一个合格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1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个方面。其中学科性知识由普通的文化知识、任教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组成,可以通过教材获取。而实践性知识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则需要通过把学科性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借助批判、反思和升华实践经验获得。这对在校学习的师范生来讲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具体教学案例的评议、赏析和设计中间接获得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也可以通过教育见习实习,使学生直接地拥有这方面的知识。
  
  2熟练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由学术研究能力、课程教学能力(设计、实施、评价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组成。这些能力都是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反思、探究、创新而逐步拥有的。为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利用声像技术对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方法进行选择性的模拟、演练、分析、讲评,进行反思、改进和创新,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能力。二是建设好实习基地,增加教育实践的机会,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教育见习实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到小学去充当在职教师的助手,实地接触和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3高尚的专业道德
  教师专业道德大体上包括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毅力、兴趣等等,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我们知道,教育概念首先是个道德概念,教育实践后于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首先是一项道德活动。古德森(Goodson)认为,“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在新的道德规范中,专业化和专业精神将围绕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德定义而达到统一”。教师的专业特征首先是以道德要求为基础的,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和专业准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这种影响能否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师生之间是否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作为师生互动中的一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是否被学生接受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责任感驱使下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魅力。敬业、热情、诚信、自律、公正等优秀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魅力势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崇拜感,教师的话学生才会愿意听;反之,缺乏责任感、懒散、冷漠、粗暴、虚伪、偏袒等拙劣的人格和职业道德必然会使学生厌恶和排斥,教师的话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范生的专业品质教育,培养他们乐观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培养理念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