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中职学校二级管理优化策略探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6 06:15:57     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规模较大的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二级管理;策略
  中职学校面对同城或周边地区同质化学校的激励竞争,经资源整合,出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办学势头。在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诸多问题中,传统科层级管理模式滞后已首当其冲成为瓶颈。教育部[2010]6号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文件中指出:“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置若干专业部(系),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为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而进一步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促进中职教育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校、部(系)二级管理模式概念和特征
  中职学校校、部(系)二级管理模式概念,笔者据文献和实证概括为:运用扁平化管理理论,实行目标管理,并把管理重心和相应责权下移至部(系),确立部(系)的办学实体地位。
  何谓扁平化管理?其源于企业,内核是:减少管理层级,简化组织结构,管理幅度适当,降低管理重心,加强部门合作的协调性,切实提高管理效益。中职学校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学校领导层面是学校管理的第一层级,校长是法人代表,对学校工作宏观管理和全面负责;学校行政科室由原来对部(系)实施行政管理的居间层,通过扁平化,变为与部(系)平行、平等关系,强化了协调、服务功能,与部(系)同为学校管理的第二层级。
  中职学校二级管理模式概念具有如下特征:(1)以目标管理代替科层级模式的过程管理;(2)减少管理层级,组织结构扁平化;(3)责权一致的部(系),成为办学的主体之一;(4)学校组织管理活动对机构设置、人员职、责、权、利及相关制度的重新规范。
  二、中职学校实行二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模式,往往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 目标管理缺位。
  二级管理的特征之一就是目标管理。美国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实行二级管理的中职学校,大部分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目标明确,但分解到部(系)和量化到教职员工个人的工作目标却不具体,缺乏可衡量性、可行性和时间限制,与SMAR原则要求存在差距或缺陷,致使考评失据、责权脱节,无法落实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管理效益。
  (二) 运行机制障碍。
  不少中职学校名义已实行二级管理模式,但实际运行中仍然习惯沿袭科层级行政管理色彩的机制。例如,某职校布置一项一般性教学任务,竟然按“教学副校长→教学处主任→专业部教学副部长→专业主任→教师”等层面召开了若干个会议,相关信息因每开一次会议而部分流失或失真,结果是工作布置未达预期效果。
  (三) 资源配置错位。
  主要有几种情况:(1)学校教育资源大多以扩大校级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如会议室装修、广播系统更新、运动场所改造等,忽视了部(系)的教学平台更新、专业实训室建设、教育软件的配备等所需资源的迫切性。(2)没有处理好公共资源的管理工作,引发了部(系)之间争用资源的矛盾。(3)把优质资源集中配置到连年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个别优势专业,造成部(系)发展不平衡。(4)对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业务尖子,随意拔离教学一线到行政管理,使教学一线空虚。
  (四) 执行力弱化。
  首先是目标定位脱离实际,致使部(系)和教职员工工作缺乏可行性而流于形式;其次是部(系)负责人管理幅度增大,任务繁重,既要管理又要教学,对进入新角色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执行力受一定影响;另外,不少部(系)负责人原来就是行政任命,并非竞聘上岗,本身就存在执行力弱化的素质缺陷。
  三、中职学校二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所谓优化,相对于一般情况来说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更加全面和系统;中职学校二级管理应该实现机构精干、责权明晰,重心下移、目标管理,制度完善、机制规范,协调和谐、高效创新的目的。笔者以“一、二、三、四、五”作抽象概括,即精减原有一个管理层次,结构扁平化;政、校二个管理层级机构简政放权,重心下移;学校三个层次的管理目标具体可行,形成体系;完善校内四个组织板块的管理制度;遵循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五个原则。
  (一) 精减原有一个管理层次, 结构扁平化。
  中职学校现普遍实行科层级管理,即学校行政层→行政科室层→部(系)层,其缺点是管理层次多、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二级管理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即精减原有行政管理性质的科室层,转变为与部(系)平行并列的单位,实现学校领导层级和部(系)(含行政科室)平面式管理结构,其结构模型见图1。
  扁平化结构具有三个优势:第一,使校、部(系)沟通直接,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保证了信息质量;第二,实现管理跨度宽广,使各种组织有机融合,能提高信息快速反应;第三,组织架构简化,可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二) 政、 校二个管理层级机构简政放权、 重新下移。
  中职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属条条管理关系。二级管理的主体虽是中职学校,但政、校须捆绑式同时进行。“二个管理层级”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校级两个层面管理机构,其相关模型见图2。
  实践经验证明,教育行政部门对待所属中职学校二级管理,要采取支持和放权的积极态度,帮助学校设置总体目标、理清教育部门有哪些权限下放学校、学校有哪些权限下放部(系),引导学校发挥管理自主性;学校本身也应主动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给部(系),使部(系)尽快适应办学主体的角色转换。
  (三) 学校三个层次的管理目标具体可行, 形成体系。
  目标管理是中职学校二级管理的重要特征,是指组织根据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的标准;它包括校级、部(系)和行政科室、教职员工个人三个层面,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学校以党的办学方针、学校在地方所处的教育层次和位置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作为构建目标管理的依据;以打造自主品牌和特色品牌为总目标;此外,还分别设置中、短期目标。中期目标是阶段性预目标,短期目标则是学校年度具体工作任务,再逐层分解、量化到人。目标管理具体到人,是至为关键的一环。必须根据“SMART”原则确定绩效,即所制定的工作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衡量的、员工可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有时间限制的。目标管理模型见图3。

《中职学校二级管理优化策略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职学校二级管理优化策略探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