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7:53     阅读:


  [摘要]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阐述了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示范性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示范性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张龙(1966- ),男,江苏靖江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07~2008年度高职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7-23-1)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053-03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标志性引擎之一——示范校建设的“先导策略”对高职教育的品牌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时期,而提升内涵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
  
  “国为兴,必贵师而重傅”,没有一流的师资,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教育,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要推动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如果没有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全面提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和“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高职院校是否拥有“四个一”,即一批骨干教师、一批专业带头人、一批双师型教师和一批能工巧匠,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至关重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将“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列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把“在示范性院校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试点,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持示范性院校改革试点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以达到在“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由此可见,示范性高职院校考核的重点是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相对于全国独立设置的1169所高职院校而言,肩负着示范性建设任务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整体质量较好、起点较高,但与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对高素质师资队伍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核心内容,打造一支符合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求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处于规模发展迅速、质量提高艰难的境况之下,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高职院校提升内涵、打造品牌、彰显特色的关键因素。从教师的来源结构看,高职院校的文化课教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师主要来自六个渠道:一是原学校留任的“班底”教师;二是经培训后改教专业课的部分文化课教师;三是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本科生或研究生;四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的本科生;五是从普通高校选调或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的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六是有计划选留的本校少数优秀毕业生。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复杂,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人数偏少。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国职业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7年,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已达到861万,但是教师的数量却没有明显地增加。许多高职院校的生师比与国家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有些院校生师比超过20∶1,有些院校生师比甚至达到30∶1以上,这种情况致使专任教师的周课时大多处于18~28节之间,教师的教学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2.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呈“哑铃形”(两头多中间少),即年龄偏大的教师以及近年来新聘任的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较大(有些院校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达80%),而31~45岁之间的中年教师明显偏少,这与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求的以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建立一支层次高、能力强的“金字塔”形的教师梯队有很大差距。
  3.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高职教育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培养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的是“大学生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的技术型人才。而学校原有的“班底”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实践经验不足;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充满激情,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快,但既缺乏教学经验,又缺乏实践经验;而从普通高校或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选调、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教学技能不高。近几年,在人才引进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出现重视学历或企业经验,忽视高职师资准入资格要求的倾向,这种做法尽管使高职院校的教师人数在短期内快速增加,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由于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工巧匠型”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人数从总体上看,仍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与教育部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合格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4.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新的职教理念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式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现有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专校独立或合并升格上来的,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等都还停留在原先升格前的中职教育的思维和模式框架中,对现在所从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和育人理念疏于学习,以致出现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等现象。
  5.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不清晰,人员职责不明确。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专业带头人的职责不明确,即使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实践中的落实情况却不令人满意。专业带头人在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却做着一名普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二是对骨干教师的职责要求不明确,“教学名师” “操作能手” “科研之星”等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称号成了某种荣誉的象征;三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失效,优秀中老年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不能得到有效地传承,教研活动徒有虚名,已偏离了教学研究的主体方向,青年教师只有靠自身去摸索,去感知,去实践。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教科研能力较强的、发展潜力较大的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影响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