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莫让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面子工程”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0 06:07:08     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被学校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范式,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校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中学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责和使命,而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黑板报上的一字一句、一诗一画,都体现着特定的文化意涵。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价值诉求、精神信仰、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的形成,都会交织在中学的短短六年时光里。良好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于他们的教育、引导、陶冶和规范,是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而校长作为一校之魂,既是校园文化的设计师,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路人,面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制度、轻人文,重形式、轻过程,重统一、轻个性问题,只有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发挥自身卓越引导力,强调立足于学校实情,才能建设更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中学校园文化的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是基于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沉淀而成的一种形塑中学生的氛围,相比于传统教育的强制性灌输,它是通过熏陶、感染、启迪来影响学生,并使学生逐渐将其内化于心,体现在自身的价值诉求和人生追求上,从而召唤出积极向上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对其成长成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一)教育管理功能
  一所中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应唯有学生成绩或升学率,更要包含学生的健康良性成长,为其最终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中学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其教育管理功能,一方面,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对中学生进行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促使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三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校园文化营造人性化的育人场所,在无形中熏陶学生的情操与行为,有效弥补教育教学的不足,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作为对中学生教育管理的媒介,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松散性、自发性,虽然与行政上的命令领导截然相反,但是体现着思想上的指导性,既允许学校全体成员参与,又能把握大方向,因此成为中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凝聚引领功能
  校园文化能使全校成员产生凝聚力,并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般来说,一所中学所追求的价值诉求,对其成员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师生认识并体验到这种共同价值和理想追求,会在彼此间形成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将广大师生缔结在一起,相互关怀、团结友爱,使人人得到进步,学校实现良性发展。中学生多是12~17岁的青少年,极具个性且富有反叛精神,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积极健康的中学校园文化,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丰富优渥的精神食粮,帮助学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西方价值观的侵扰,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释放自身的潜能。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者,应大力倡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改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健康正面的氛围中成长,迸发出更大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体现在艺术、学习、社交、工作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三)陶冶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传递的,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不断提炼、积累形成的。良好校园文化之所以具有陶冶激励功能,是因为沐浴在积极的教育环境、优良的文化氛围中,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间吸取良好文化价值,获得丰富知识,习得与学校文化气质吻合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所谓激励,就是鼓舞与激发,良好校园文化可以使师生得到赞赏和鼓励,每个成员的付出与努力被肯定、被关注,能激励其释放更多潜能。对中学校长而言,只要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情感积极,就应给予充分关注,使之发挥激励作用。
  (四)规范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对其成员具有约束功能,通过制度、舆论方式影响中学生思想行为,借助文化氛围塑造中学生价值观念,使其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目标方向上发展。良好的中学校园文化,反映着现代社会的先进文化方向,可以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使其朝着学校教育目标靠近;也可以通过文化优势建立一套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行为习惯及价值准则,以启发、感染和引导的形式使成员不断完善自身行为,同时,这些习惯或准则具有排他性,可以排斥不良的思想文化,对中学生具有更强的自控能力,有助于其净化心灵、志趣升华、健康成长。
  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教育管理、凝聚引领、陶冶激励、规范约束的功能,而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伤害。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中学管理者建设校园文化时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了不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出现。
  (一)重物质,轻精神
  校园文化有其外在形态,例如励志碑刻、文化雕塑、名人名言标语等校园文化景观,作为校园文化外显的标志,目前已经受到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重视。这类景观或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或作为物化的校园文化,在校园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而,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却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普遍问题。不少中学精心设计文化建设方案,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使学校从单纯注重应试升学转向有计划地构建文化氛围、拓宽学校教育视野与内容,然而,大量资源和时间精力被投入到了物质符号产品上,例如加强学校形象设计、购买各类文化设施等,忽略了精神文化内涵,认为物质条件越好,校园文化就越优良。实际并非如此,励志碑刻、文化长廊、环境绿化等只属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作为支撑,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的感染和熏陶将始终有限,并且流于表面,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重制度,轻人文
  制度约束是文化活动的保障,作为学校成员的行为规约和活动准绳,健全有效的制度,对学校教育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制度能够培养中学生的行为品德,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导向作用,然而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重制度、轻人文的问题,制度管束虽多却效果不佳。制度固然有其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优势,但倘若學校一味强调硬性管理,试图以制度解决一切问题,就会坠入舍本逐末的陷阱。因为校园文化需要以长时间的熏陶才能发挥效用,一味急功近利,采取强制约束的手段,必然会适得其反,特别是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反叛精神,容易对制度产生抵触、反抗情绪,不利于学校的教育管理。

《莫让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面子工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莫让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面子工程”.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