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军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事迹合集20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0-29 17:15:16     阅读:

  军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事迹合集20篇

军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事迹合集

  1、蔡一清同志先进事迹

  蔡一清,男,生前系92196部队65分队分队长。1973年6月出生,1993年10月入党,曾担任部门长、副艇长、艇长。2007年10月为救落水战士英勇牺牲,年仅34岁。

  蔡一清自觉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潜心研究世界各国先进的潜艇作战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新型潜艇构造、性能和武器装备功能原理,记录了49本学习笔记,积累300多万字的军事资料,绘制潜艇结构、战术训练、作战方案等各种图表1500余幅,仅战术训练模拟图就有900多幅。他积极投身军事斗争准备,组织官兵研究探索某新型潜艇多项战法训法,完成多个战术课题研究应用。他率队参加并圆满完成多项重大战备训练任务,在“和平使命—2005”演习中出色完成任务。

  蔡一清曾4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2006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全军优秀指挥军官,2007年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11年被海军追记一等功。

  2、战士们的“阳光大姐”

  ——记72556部队16分队政治指导员房萍

  秀美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明亮的双眸透射出智慧和真诚,柔和悦耳的话语里不乏力量。无论她走到哪里,举手投足间都体现出中国当代女军人的独特风采,一言一行都带动和影响着青年官兵。

  她,就是济南军区某部通信连政治指导员房萍。

  勤奋学习的领头雁

  2003年7月,房萍从西安通信学院毕业后来到某通信连担任分队长。由于原来所学专业与任职岗位不对口,一时参加不了连队的值勤,就连带兵管理也没有“话语权”,这使她感到压力很大。

  后来她下定决心:武艺练不精,就不是合格兵;业务不过关,就不是我房萍!她给自己制订了7天之内牢记3000个电话号码、500个编制序列,熟练掌握机上操作技能的“攀登计划”。说干就干,她每天坚持打字6小时,背记电话号码9小时,跟机3小时,就连吃饭、上洗手间也口中念念有词,MP3里的流行歌曲全换成“语音题库”,最终以100%的正确率顺利通过考核,创造了一周放班的“房萍纪录”。在不久后团组织的大比武中,她又一举摘取了“查号状元”的桂冠。全连官兵对这名略显内向和倔强的新任分队长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为进一步适应岗位需求,她“啃”完了《军事通信网络基础》等20多本专业书籍,熟悉了连队每一个值勤岗位,掌握了每一种设备的操作技能,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2006年3月,任分队长不到3年的她被任命为代理连长,带领全连官兵立足岗位精武强能,使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全连蔚然成风。2007年7月,她带领官兵参加全军“网上话务科学化正规化”比武,夺得3个单项第一。

  2008年9月,房萍由连长改任指导员,她内心本来充满自信,可战士们却对她的课不感兴趣,使她更加清醒地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从此,房萍把掌握创新理论精髓要义、回答好官兵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学理论的着力点,如饥似渴地学习研读经典理论著作,10多册理论读本画满了道、翻卷了页,积累了200多万字的读书摘记,写下了30多万字的心得体会《“萍”心而论》,并在军内报刊发表了10多篇理论文章。为积极探索适合女兵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她还系统学习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军人心理学》,主动参加了全军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她还抓住时机,向军队的其他先进典型学习,学到了很多鲜活的经验,自身能力素质不断提高。2009年在军区组织的“四会”授课比武中,她以《点亮崇尚荣誉的心灵》精彩一课夺得亚军。当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

  矢志打赢的排头兵

  房萍所在连队担负着军区首长机关的通信值勤保障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她和支部“一班人”带头叫响了“视机房如战场、视值勤如打仗、视畅通如生命”的口号,把“保畅通保打赢是连队的最高荣誉”镌刻在荣誉室门前。这些年,她无论当连长还是指导员,都和战士们一起练业务、练技能不放松,带头苦练脑、耳、手、口基本功不懈怠,带动全连形成了人人想打赢、奋力练打赢的浓厚氛围。连队每年处理话务60多万件,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9.7%以上。

  2006年,连队受领了全军“在线式话务训练系统先行试点”任务。当时,不少专家认为,现有的上线应答速度标准已经很高了,很难再突破。但是房萍不这么想,她带领6人攻关组在机房连续奋战17个昼夜,全面了解系统原理,反复开通演练,虚心向专家请教,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晚上饿了就用面包和方便面充饥。艰辛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她们探索总结出的融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交叉关联训练法”,使话务员上线应答速度由《大纲》规定的3秒提高到2.1秒,实现了新的突破,受到总部通报表彰。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房萍立即带领全连官兵转入战时紧急状态,组织召开支委会,迅速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整个抗震救灾期间,在灾区信号弱、线路忙、干扰多的情况下,带领全连官兵连续奋战了100多个日夜,打通了一条条上传下达的绿色通信通道,创造了接转电话10万余次无差错的优异成绩。

  任连队主官6年来,房萍带领官兵出色完成了中俄联合军演、奥运安保、苏丹维和、神八发射、特大山火扑救等30多次重大通信保障任务,连队被全国妇联树为“巾帼文明岗”,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单位”,连续4次被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话务站”,荣立一等功2次。

  科学带兵的有心人

  房萍是个带兵的有心人。她在工作实践中,潜心钻研新时期带兵特点规律,注重从我军光荣传统中汲取营养,探索总结出“用真理的阳光引领战士,用公正的阳光凝聚战士,用关爱的阳光温暖战士,用心灵的阳光感召战士”的“阳光带兵36法”。

  “与兵交友法”、“滴灌渗透法”、“心理调适法”、“疏堵结合法”、“使命牵引法”、“激将励志法”……一个个实在管用又别出心裁的带兵方法,展现着房萍的智慧,凝聚着房萍的心血,透射着新时期一线带兵人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在她的带领下,连队红火得像一座熔炉,官兵团结得像一块钢铁,大家和睦得像一个家庭,战士们亲切地称她“阳光大姐”,部队领导称赞她“把兵带活了”。

  面对战士工作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房萍利用局域网、爱心小纸条、批注心得体会等形式与大家心贴心交流。战士周璐璐说:“快乐了,爱心小纸条与我分享;烦恼了,网上寄语为我分担;感慨了,心得体会与我共鸣,指导员在每个角落都为我鼓劲加油!”近年来,连队有34人次受到军区以上表彰,70多人次通过了计算机和普通话等级考试,22人实现了学历升级,35名退伍战士成为中国移动等国内知名企业的骨干力量。

  房萍的“阳光带兵36法”被《解放军报》等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阳光带兵36法》被印发全军基层连队,成为广大一线带兵人的带兵指南。

  3、龚曲此里同志先进事迹

  龚曲此里,男,藏族,生前系云南省迪庆军分区副司令员。1954年7月出生,1974年5月入党。1970年入伍,曾任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副司令员。2009年2月病逝,终年54岁。

  龚曲此里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他胸怀祖国、献身使命,先后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藏区维稳处突、驻地抢险救灾等127次重大行动,身上5处受伤。他情系人民,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经常利用节假日深入村寨调研,传播致富信息,开展扶贫帮困。他时刻警惕“藏独”分裂分子的捣乱破坏,为揭露达赖集团的政治阴谋,他跑遍了迪庆州所有乡村寺庙,以新旧两个社会的对比和自身的成长经历,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2007年底,他在任期已满可以退休时,要求继续留任藏区。从继续留任到生病住院的306天里,他有近200天下部队或在牧区协助地方做群众工作。在病逝前半年时间,他强忍身体不适,到迪庆州3县29个乡镇,作维护民族团结报告46场次,为维护藏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龚曲此里2010年被中央军委追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干部”荣誉称号。

  4、维和一线的带兵人

  ——记解放军66166部队副部队长江汉刚

  我深知,是党培养造就了我,是党让我拥有了第二次生命,给了我莫大的荣誉。只要部队需要,我愿用忠诚报答党的恩情,为部队建设事业燃烧自己的生命!——江汉刚

  江汉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了部队建设事业舍得燃烧自己生命。他一直工作在部队一线,25年如一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听党话跟党走与抓部队谋打赢统一起来,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在爱岗敬业的自觉行动上,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部队建设中,自觉用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躬身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部队建设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他先后10次调整工作岗位、6次改换专业,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孜孜不倦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本职专业知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2008年他带领部队赴利比里亚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在身患胃癌晚期的情况下,强忍病痛折磨,以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坚守在工作一线。

  治疗期间,胡锦涛主席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军委、总部领导亲自看望慰问,各级组织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认为,作为一名军队的党员干部,自己没有任何借病休养的理由,只有加倍努力工作的责任。他不顾胃部被切除2/3、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强忍病痛返回工作岗位,忘我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他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部队历史负责的精神,坚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部队圆满完成“维和使命-2009”中蒙联合维和训练、国庆60周年安检、阅兵村建设及拆除、上合组织联合军演场勤保障等重大任务。3年来,所在部队先后被总部、军区、集团军评为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全军维和工作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江汉刚视使命重于一切,在维和任务中把国家利益和军队荣誉高高举过头顶。2008年3月,他刚调任部队长没几天,就接到了赴利比里亚国际维和的任务,他把这次任务看成为党尽责、为国争光和检验部队的大好机会,主动请战。在维和8个月时间里,他体重下降了30斤,仍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与病魔顽强搏斗,始终奋战在施工前线,和官兵一起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刚到任务区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轮换交接、营区整治、周边环境形势调查、施工地形勘察等各项准备工作,向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递交了10余万字的勘察报告,在西非大陆打造了一系列“中国速度”、“中国品牌”。

  维和期间,中国工兵作为唯一一支在雨季仍然坚持在外施工的部队,共升级改造道路118公里,抢修维护道路332公里,架设中小型桥梁5座,完成了绥德鲁至塔佩塔、格林威尔、鱼镇3条主干道总长560公里的维护抢修任务,保证了任务区维和部队补给生命线的安全畅通。他还带领部队为原始森林中的甘堡村开辟了一条5公里长的通道,修复了绥德鲁市区两条500米长的主干道和1400米长的机场跑道,先后80余次为当地群众和政府提供工程支援保障,为利比里亚重建做了大量工作。归国前一个月,他带领38名党员干部骨干,克服施工环境复杂、工程作业量巨大、物资器材不配套等困难,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仅用15天就在冀河上架起了一座利比里亚最长的单层双排钢结构贝雷桥,打通了利比里亚向南方运送重建物资的重要通道,赢得了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利比里亚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展现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江汉刚心系官兵情注基层,时刻将部属的安危冷暖和成长进步放在心上。作为部队一线带兵人,他扎根基层,躬身践行为兵服务的宗旨,把人才队伍建设当做事关团队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竭尽所能为官兵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他和党委一班人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确立了军事指挥、装备修理、网络技术等9个人才群体建设目标,建立完善“综合措施育人才、奖优罚劣激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创造环境留人才”的机制,投入21万余元建立网上图书馆、改建军官训练中心、设立成才奖励基金,不断拓宽函授自考、远程教育、送学深造等成才渠道。

  近年来,部队先后有16名干部考取硕士研究生,106名干部入校深造,268人通过自学自考拿到大专以上文凭,12人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2人被四总部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维和期间,尽管身患重病,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官兵的安危冷暖,紧紧和官兵站在一起,像兄长一样关心爱护每名官兵。他本着对官兵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细致地做好安全预防工作,详细制定了防暴乱破坏、防蚊虫叮咬、防洪水淹亡、防绑架抢劫等30多条措施规定,坚持把治军从严和带兵以情结合起来,实现了自己“把所有274名官兵安安全全带回家”的诺言。

  5、把忠诚和使命镌刻在万里长空

  ——记95380部队52分队分队长刘宝

  31岁提前晋级为特级飞行员,遭遇特情跳伞右脚受伤,不畏艰险驾机重返蓝天,创造某型导弹当年中距尾后攻击首发命中等先例,训练模式改革脱颖而出成为首批飞行组织军官……

  他,就是广空航空兵某部飞行大队大队长刘宝。

  起飞——矢志建功蓝天

  2002年6月,刘宝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某飞行学院毕业。因为成绩突出,学校考虑让他留校任教,但刘宝却毅然选择到作战部队去。

  在二代机部队的两年多时间里,刘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同批战友中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完成改装任务,第一个成为长机。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4年年底,刘宝被选拔到现在的部队改装第三代新型战机。参加改装后,刘宝异常刻苦勤奋,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加班加点钻研业务技术,背记座舱图和特情处置方法。飞模拟器时别人飞一个架次,他申请飞两个架次,晚上课余时间别人休息,他坚持在学习室琢磨飞行要领。

  前行的路上总是风云莫测,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让刘宝终生难忘,也让他更加沉稳冷静。

  那一次,教员带着刘宝驾双座机实施低空、超低空对地面目标突击训练。在做超低空特技动作时,左发动机突然起火。刘宝与教员沉着冷静,果断处置,千方百计挽救价格昂贵的战机。这次,刘宝右脚踝关节软组织严重受伤,他感觉到死神离自己是那么地近。伤愈归队后,刘宝坚定地选择了重返蓝天,以最短的时间高标准完成了改装任务,成为一名真正的三代机战斗员。

  加力——锤炼打赢硬功

  刘宝所在的飞行大队是一个经历过抗美援朝、华东防空、保卫西沙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战火洗礼,有着辉煌战绩和光荣传统的大队。

  任大队长后,刘宝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要求别的飞行员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坚持带头钻研飞行技术和航理知识,带头飞高难课目,带头执行重大任务,带头遵守纪律,始终以自身实际行动作表率。

  2011年9月,西北某机场,刘宝奉命执行导弹实弹打靶任务,挑战某型导弹中距尾后攻击这一难题。由于靶机体积小、速度快,尾后没有安装角反射器,雷达反射面积很小,机载雷达很难发现和截获,兄弟部队几次使用该型导弹攻击都没有成功命中。早在任务实施前,刘宝就找来该型导弹和靶机的所有技术资料,寻找理论依据,多次进行理论论证、图上推演,白天试飞,晚上判飞参、算数据、查资料、写体会,攻克了截获高空高速、超小发射面积目标多个技术难点,成功摸索5套战法,成为当年该型导弹中距尾后攻击命中目标的第一人。

  2012年4月上旬,刘宝所在部队首次组织某型火箭弹实弹地靶训练。在刘宝带领下,大队飞行员严格从实战出发,灵活运用战术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低空超低空突防进入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均一次突防进入,一次攻击命中,一次摧毁目标,突防成功率和攻击命中率均为百分之百。

  突击——挑战心中对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刘宝深切感受到肩上使命的神圣与厚重。他把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都当做实战检验。

  2008年7月,刘宝执行驻训任务刚刚归建,又马不停蹄随部队奔赴北方某机场,遂行奥运空中安保任务。这次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低慢小目标。他和战友们枕戈待旦,反复进行研究论证,在半个月时间里制定完善了40多种特情处置预案,创新了8套针对性战法。

  “要想建设世界一流空军,就必须飞出国门,与强手过招。”与外军联训的重任又一次压在刘宝和他的战友们身上。2010年9月的一个凌晨,西北边陲,大漠深处,黑暗仍笼罩着机场。刘宝即将和战友们从这里出发飞往远隔万里的异国。

  天公不作美,久旱的沙漠罕见地下起了大雨。

  保障车辆缓缓驶向停机坪,刘宝和战友们就在车上穿戴好飞行装具。“接收飞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飞行员们跃出车门,直奔各自战机。在紧张的机前检查之后,他快速登上战机,跨进座舱,开始进行通电检查。

  “起飞!”刘宝驾驶战机加力,机轮犁开跑道积水,激起长长的水雾,橘红色的发动机尾焰在渐明的天色中格外醒目。经过连续机动转场,刘宝和战友们克服种种困难,安全顺利抵达目的地展开联合训练,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中国空军的作战训练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完成任务后,31岁的刘宝提前晋级,成为当时中国空军最年轻的战斗机特级飞行员。

  跃升——勇立转型潮头

  刘宝所在的飞行大队是一个战绩辉煌的光荣战斗集体。大队在战斗力建设上还能不能有新的突破,先锋的旗帜还能不能高高扬起?官兵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大队长刘宝身上。刘宝心中有数,他要带领大队打一场训练模式改革的攻坚仗。

  出国联训回来不久,刘宝写下了近6万字的心得体会,全面梳理了北约空军飞行训练的程序、方法、特点,详细分析我国空军与北约空军在训练上存在的差异和不足。针对原有的飞行组织指挥模式存在重技术训练、轻战术训练等弊端,严重制约战斗力提升的实际,他主动向团领导请缨,协助机关制定改革实施方案,配套搞好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研究梳理出飞行组织模式改革3个阶段、12个步骤、50个环节的流程。

  与此同时,他积极适应军事训练模式改革需要,着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学习运用飞行训练计划软件制订飞行日计划、实施飞行协同、组织实施飞行训练……短短3个月时间,刘宝就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获得飞行组织军官资格的飞行员。

  全新的飞行组织指挥模式,改变了以往保姆式的指挥模式,飞行员自主准备、自主飞行、自主起降、自主应对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

  为了使大队飞行员适应未来使命任务的需要,刘宝依据空军专业岗位能力标准,为大队每名飞行员规划个人成长路径,率先推开英语学习、网上模拟对抗,逐步开展大过载机动、放开高度差的自由空战训练,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得到持续提升。近年来,大队先后有2名飞行尖子被选拔参加我国首批舰载机改装;2010年空军空战对抗竞赛性考核中,大队3名飞行员被评为“空战能手”。

  6、全面过硬的“三栖”尖兵

  ——记解放军75738部队71分队分队长刘珪

  荣誉属于过去,成绩归功组织。奋斗无穷期,打赢无止境,我将以此为动力,将价值追求融入特战事业,在矢志精武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刘珪

  刘珪任现职以来,自觉传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瞄准一流创先争优,倾心打造特别能战斗的尖刀分队,带领官兵出色完成亚运安保、中泰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等重大任务,连队连续两年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公@文%思享^&*公众号]

  刘珪带头锤炼过硬本领,做爱军精武的排头兵。他时刻牢记使命责任,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锤炼军事素质,当好爱军精武“领头雁”。攀崖训练,他总是挑最险最陡的崖壁,经常手上抠得血肉模糊,腿上刮出道道血痕;装备操作,他抓紧点滴时间研究琢磨,对连队所有装备的性能和使用烂熟于心;

  孤岛生存,他挖野菜、喝雨水,努力挑战身体极限。通过艰苦磨炼,他先后熟练掌握了攀登越障、擒拿格斗、多能射击等20多项特战技能,顺利取得军事跳伞、潜水和高级狙击手证书,成为全面过硬的“三栖”尖兵。2010年5月,他参加总部组织的远程渗透侦察骨干集训,其中一个自选课目,要求蛙人在潜艇下潜30米时从鱼雷管爬出,一趟训练的体能消耗相当于30公里武装越野,而且要承受比海面大4倍的水压,稍有不慎,就会耳膜穿孔,甚至窒息而亡,60名参训队员只有14人报名参加。下水前,教员再次强调:没把握的还可以选择放弃。刘珪果断请求第一个下潜,并成功克服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出色完成任务,赢得高度赞誉。

  刘珪着力锻造过硬“铁拳”,做矢志打赢的领路人。他瞄准特种作战最前沿,打造出一支敢打必胜的特战群体。每当所在部队外派留学骨干归队,他都第一时间登门请教;每当反映特种部队训练的学术杂志出炉,他都想方设法收集,共整理了20余万字的文字资料、200余分钟的视频资料,潜心研究俄罗斯、委内瑞拉、以色列、土耳其等国特种部队战训法成果,写了6万多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实际,创新10余种战训法,其中限时传递爆炸物、“魔鬼”狙击和极限体能战训法在部队推广。

  他根据每名官兵的接受能力、技术水平、性格特征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家训练套餐”,要求官兵除完成必训课目外,每人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对某项课目专攻精练,并制定严格“晋级标准”,80%的官兵都有自己的“绝招”。反映他们“专家计划打造专业精兵”的做法在《解放军报》头版头条报道。2010年10月,他带领分队成建制参加“突击-2010”中泰陆军特种部队联合训练,与经过精心挑选、80%以上参加过实战的泰军特种兵同台竞技。在最后的综合演练中,我方和泰方各组建一支反恐分队,营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

  刘珪的“专家计划”成果在行动中大显威力,“狙击专家”射杀恐怖分子弹无虚发,“爆破专家”定向爆破精准到位,“卫生专家”救治伤员技艺娴熟。最终,我方比泰方提前两分钟成功解救出人质,官兵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在场两军首长的高度称赞。两年来,分队共涌现出20多名训练尖子,10余次成建制参加军区以上重大任务,在总部、军区和集团军各类考核中均取得全优成绩,成为所在部队第一个“全优连”。

  刘珪始终心系官兵安危,做生死与共的好兄长。他把实践我党我军根本宗旨,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对官兵安危负责上。每次伞降、潜水等课目训练展开前,他都对每具降落伞、每台潜水具逐一认真检查,确保“零问题”上天、“零故障”下水。他结合自身训练体会,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各类训练防范措施,整理汇编了《伞降训练七个注意》、《潜水训练十步法》、《特种射击安全要诀》等训练安全防范小册子。

  认真学习运动伤病学、骨科学等知识,还利用休假时间拜老专家为师,研习疗伤技艺,并专门购置了随身药箱。对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课目,他都拿自己当“试验品”,反复试训,直到把动作要领、训练路数都摸索成熟,才着手培养示范班,逐步在全连推开训练;把各课目训练的难度、险度等级,细化成应具备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参数指标,为全连官兵建立参加各级别训练的数据库,作为能否参训的评估依据,促进了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两年来,连队参加各类高难险课目训练4200余人次,12人次遭遇特情,都能正确判断、果断处置、化险为夷。一次伞降训练中,空中突遇强气流,上等兵小陈与刘珪的两具降落伞交叉,伞绳缠绕交织,伞衣被迅速拉扯成灯泡状,两人急剧下掉。

  刘珪毅然割断自己的7根伞绳,飞掉主伞,使小陈的伞重新在空中正常展开。刘珪在离地面仅300米左右时才成功拉开备份伞,安全着陆。刘珪舍生忘死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部队每名官兵,大家自觉以刘珪为学习榜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站排头,掀起了“党员干部抢着上、团员青年争着干”的练兵热潮。

  7、边境线上无悔的坚守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哨长陆兰军

  十万大山尖峰岭边防哨所的民兵们像往常一样,在沿着崎岖的山路巡逻,他们巡逻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边境周围的情况和看护这段中越边境线上的界碑。走在队伍前面的瘦黑男子是哨长陆兰军,他在这片险峻而寂静的大山里,已整整走了22年,他熟悉这段边境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座山峰、每一条溪流,甚至每一棵树、每一棵草。因而他也深深眷恋着这里的土地,眷恋着这里的大山,眷恋着这里的人民。

  一家三代人33年国土的坚守

  1979年3月,尖峰岭哨所在自卫还击战轰鸣的炮声中建成了,哨所坐落在尖峰岭之巅,一幢营房,两个哨位,高山与哨所浑然一体,气势雄伟。陆兰军的父亲陆之方当上了这所哨所的第一任哨长。

  1982年,自卫还击战已结束,中越边境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但陆之方因经常在雨天整夜整日地潜伏,落下了一身毛病,尤其风湿病很严重,刚过50岁的他已感觉身体大不如以前,他思量着应该要交班了。卸任前,他跟二儿子陆兰廷进行了一次长谈。就这样,陆兰廷接过父亲手中的钢枪,成了尖峰岭哨所的第二任哨长。

  1990年,陆兰军参加了民兵选拔到哨所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国防哨兵。1996年3月,陆兰廷因部队工作需要调动,陆兰军从围胆哨所调到尖峰岭哨所,成为继他父亲和哥哥以后的第三任哨长。受父辈的影响,二哥陆兰廷的儿子陆永兴也放弃了在边境做贸易发家的机会,上山来跟着叔叔一起站岗放哨,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

  从1979年3月到现在,陆家三代3个哨长1个哨兵,在边境线上无悔地坚守了33个年头。他们保家卫国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峒中镇的乡亲们的广泛赞誉,称他们家族保持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并代代传承,是名副其实的哨兵之家。

  一个人22年理想信念的坚守

  尖峰岭哨所海拔670多米,地处亚热带地区,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云雾缭绕,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几乎都是雨雾天气。潮湿天气,洗过的衣服六七天才勉强能穿上。夏季也不好受,屋内气温在40℃以上。哨所周边毒蛇、蜈蚣、山蚂蟥是“常客”,蚊蚋几乎如影随形。

  哨所巡逻路线24.5公里,有26块国界碑。陆兰军每个月要带领哨兵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巡逻4次,每次往返49公里,每月行程196公里,1年行程2352公里,22年行程51744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多;每年都要磨穿几双解放鞋底,22年共磨穿100多双解放鞋底。

  界碑则往往立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沿途所经的每一处,除了蚊叮虫咬,蜈蚣、山蚂蝗等毒虫的侵扰,跋山涉水,日晒雨淋,磕磕碰碰更是常事,沿路到处都充满危险。

  每到一处界碑,陆兰军和他的战友就忘记了沿途的疲劳,他们总是庄严地向界碑敬礼,然后簇拥着它,拿出随身带来的干净的毛巾,仔仔细细地从上到下把界碑擦得干干净净,再拿出油漆把碑上的字描得清清楚楚。一切都很满意后才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面对这样艰辛而神圣的工作,陆兰军一干就是22年。22个寒来暑往,陆兰军的脚印遍及了这片大山的每一个角落,无怨无悔把青春洒在了这片大山里。

  20世纪80年代后,边境线上昔日的战场变成了贸易往来的繁华口岸。有不少的哨兵离开哨所,去搞边贸,逐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陆兰军家住峒中镇边境一线,出家门口就可以做边贸生意,十分便利。可他没有动,依旧坚守在高山哨所,默默地为祖国巡逻、执勤。

  1998年,昔日的同学当了老板,想邀请他去公司上班,并许诺每月2000多元的丰厚待遇,他婉言谢绝了。2001年,村里很多人都住上了楼房,陆兰军家还是20世纪50年代建的泥瓦房,下雨时还要到处找脸盆接漏水。与钱过不去,有人说陆兰军“傻”。“如果为了个人发财,我早就不当民兵了。但既然当了民兵,就不去想做生意发财的事。”陆兰军很坦然。

  一位舍家卫国的男儿担当大义的坚守

  哨所民兵1个月里只有4天休息日,没双休日、节假日。

  其实,陆兰军的家离哨所不远,直线距离也就1000多米,但山路弯弯,有五六公里,以前徒步得花个把小时,后来通路,买了摩托车,下山也就10多分钟。但每一次回到家里,陆兰军总是睡得不够踏实。

  和平时期,哨兵的职责更多,而不是减少,除了平时正常的站岗、巡逻、训练,还要搞自身基础建设、参加维护地方稳定、支持地方建设、为社会做实事好事等,陆兰军确实无暇顾及家里。

  就这样,当哨兵22年,他在家里住的时间总共才20个月,不到2年。

  正是由于很少回家,有几次陆兰军巡逻路过家门口时,年幼的儿子都会跑出来,死死地抱住他,哭得撕心裂肺,为的只是想让父亲停下来多陪自己一点点。每次他都咬咬牙,甩开儿子,继续出发。

  2011年3月父亲得了重病住进医院,陆兰军得知后匆忙去医院看父亲一会儿,安慰父亲几句,就又赶回了哨所。父亲去世那天,他还在哨所上执勤,当他匆匆赶到家时,没能听到父亲最后的遗言。

  2011年,尚义村人均纯收入5665元,陆兰军家年总收入21200元,一家4口平均收入5300元,比全村平均值还要低。

  22年,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奉献,陆兰军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就像一股巨大的冲击波,迅速在尚义村、峒中镇,乃至整个边境地区蔓延……

  33年来,就有561人上尖峰岭哨所当哨兵,其中坚守5年以上的有220人,坚守10年以上的有15人。这些人当中,尚义村的就有350人,尚义村平均每年都有10名青年走上哨所。

  如今,46岁的陆兰军已落下风湿病、颈椎病和骨质增生。他的右腿有些萎缩,比左腿少1公分左右。“只要组织需要,我一定在山上站到最后一班岗。”陆兰军依然豪情满怀。尖峰岭,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利剑,坚守在边境线上,陆兰军,像一块坚固的界碑,凸屹在这尖刀上。

  8、刘义权同志事迹

  (2011年5月)

  刘义权,四川德阳人,汉族,1950年7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1970年7月入党,生前为解放军档案馆馆员。

  这是一份浸透着硝烟的档案:“伙夫张哑巴,岁数不详,真名不详。4月18日牺牲……”档案的备注栏中特别注释:“哑巴不会说话。”历经几十年风雨,这位不能开口说话的烈士,却通过他的档案向后人讲述了那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找到这份档案的人,就是刘义权,一名解放军档案馆馆员。他终其一生守望历史、呵护历史、追寻历史,为现在的人们打开了通向历史深处的隧道。经他收集、整理的革命烈士档案资料,查证了数万名革命烈士和失踪人员的下落。他征集革命历史档案11余万件,接收军事档案71余万件,为建设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档案界,“老刘”远比“刘义权”有名气。很多熟悉他的人,看了报纸、电视上宣传他的事迹,不禁惊呼一声:“原来老刘就是刘义权!”的确,他30多年埋首档案之间,默默无闻,没有别的爱好,除了到外地收集档案资料,就是拿着放大镜查阅馆藏。

  2008年7月,刘义权作为专家成员,被编入该馆中美军事档案合作办公室,分工负责从中国人民志愿军等档案中查寻相关线索。档案馆馆藏有关志愿军档案达数十万件之多,时间跨度长,查阅难度大。高强度、超负荷的伏案工作,让刘义权积劳成疾,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他揣着检查报告,直接从医院赶到办公室,对领导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任务没完成,我不甘心……”去世前,刘义权查找鉴定志愿军档案的工作量统计表显示:癌症确诊前,他鉴定3408卷5.1万多件,确诊后的8个月,他强忍病痛折磨,在不断放疗、化疗中坚持完成了362卷5000多件的查阅工作。

  在刘义权和同事们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下,现已查找出多份有价值的涉美档案信息,其中两份馆藏电报原件记载了美军失踪人员下落情况,美国国防部通过外交途径专门向他表示感谢。

  刘义权一生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科室组长,直到55岁退休,还是中级职称。然而,他退休生病后,军委、总部首长来看望他,解放军档案馆颁发给他“兰台奖”特等奖……2010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总政治部授予刘义权同志“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9、爱军精武的“士官高工”

  ——记解放军63713部队光学测量队二中队三级军士长马金永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士兵党员,唯有把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努力在武器装备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尽情燃烧自己,才能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才能在新的考验和挑战面前奋勇向前、信念弥坚。——马金永

  马金永始终牢记士兵职责,爱军精武、自学成才,忠诚使命、无私奉献,从一名初中生、操作手成长为部队时统和通信数据传输两个专业的负责人,被誉为“士官高工”。2002年以来,他独立研发了数据传输中心智能管理与监控系统、新型标准时钟,取得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在20余次武器装备试验中及时发现并成功解决参试设备技术问题和隐患。

  勤于学习积累,争做素质强手。1999年7月,马金永在200多名学员中以唯一全优成绩从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士官系毕业,被安排到部队试验通信专业时统岗位。面对书本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以每天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中午不休息的精神钻研基本原理、操作规程,两个多月就具备了默画上千个符号、10多米长的电路图的能力,逐渐成长为时统专业的负责人。两年后,领导安排他到技术含量更高的数据传输岗位工作,面对全英文的设备说明书、参数设置和操作命令,他从通信专业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学起,抓紧一切时间“恶补”,仅用半年时间就熟记了3套设备的300多个技术参数,还把300多页的说明书全部翻译成中文。

  入伍以来,由于工作需要,他先后调整了13个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当天内容没学完不睡觉,计划时间没学够不娱乐,重点问题没学懂不放过,几乎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先后攻读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两个专业的课程,获得了1个大专、2个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通过了网络管理员、国家计算机二级和仓库电工等3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勇于创新攻关,争当岗位尖兵。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坚持用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自己,尽到最大努力、发挥最大作用。2002年,他主动请缨解决标准时钟精度下降问题。前期准备,既缺设备图纸又乏技术资料,他白天泡在图书室,晚上到机房解剖报废设备;后期测试,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拿一组数据,两三个月吃住在机房。经过艰苦拼搏,他自主研发出新型标准时钟,使时间精度比原来提高10倍。

  在通信设备更新换代过程中,出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道不匹配的问题,他先后设计方案上百种,反复推算画图300多张,制作3套传输终端样机,成功研制出解调精度符合要求的终端,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17年来,他凭着这种不甘平庸、不愿服输的精神,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1篇,6次参加宇航学会和总装通信学术会议组织的论文交流,8次在基地举办的技能竞赛中夺魁,26次临危受命排除设备重大故障,撰写20余万字的设备故障处理汇编。

  甘于奉献牺牲,争为党员模范。他坚持把训练场作为战场和检验党性的考场,甘于奉献、甘为人梯,受别人受不了的累、吃别人吃不了的亏。2008年底,某任务合练前不到10天,马金永担任分机负责人,家里打来电话说父亲患了结肠癌要做手术,希望他能回去照顾。站领导也觉得岗位人员充足,完成任务问题不大,主动提出让他回去。但他直到任务圆满完成后,才匆匆赶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2009年底,由于试验任务繁重,就连儿子出生他也没有回家。在试验任务高密度常态化条件下,为了抢进度、保质量,参试官兵常常要凌晨4点钟就起床工作。

  由于白天很累,一些年轻的战士觉不够睡,有时不能按时起床。马金永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然后叫醒其他同志;每天工作结束后,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机房。入伍以来马金永先后放弃休假400余天,大部分用于研究课题和通信值班,培养帮带5名干部成长为技术骨干,8名士官取得大专学历和物资技术兵资格证书。

  10、邰忠利同志先进事迹

  邰忠利,男,蒙古族,生前系65939部队67分队士官。1986年6月出生,2005年12月入伍,2009年8月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009年8月为救落水群众英勇牺牲,年仅23岁。

  邰忠利勇于拼搏,忠于职守,勤奋好学,心系群众。他积极争当训练标兵,靠着非凡的毅力和韧劲,在几百名同年度新兵中创造了许多全团第一:第一个全训课目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第一个熟练掌握连队所有装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技能,第一个被评选为全团十大“古驿精兵”,第一个荣立三等功。他在全团推广10种训法成果,锻造出14名优秀士兵,带出两个“枪炮全能班”。他每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多块钱,却把积攒的1万多元捐给了驻地的贫困学生、贫困群众。

  邰忠利2009年被黑龙江省军区党委追记一等功。

  11、“大漠先锋战士” [公文思@^享公*#众~号]

  ——记武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队喀什地区支队第五大队莎车县中队班长吴海伟

  他,扎根大漠,挑战自我,是名副其实的精武标兵;

  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是声名远扬的忠诚卫士;

  他,赤胆忠心,无私奉献,是当之无愧的爱民模范。

  他,就是被誉为“大漠先锋战士”的吴海伟。

  勇摘军事比武7项桂冠

  8年前,吴海伟带着对边陲的憧憬,从老家甘肃庆阳应征入伍,成了武警新疆总队的一名战士。

  然而,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眼前的一切让他大失所望:营区难觅一草一木;除了执勤目标单位,方圆几十里人迹罕至;沙漠戈壁飞沙走石,打得人脸上火辣辣地疼。

  但是,武警部队的光荣传统,以及忠诚卫士们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他。吴海伟很快调整过来。“军事不过硬,不是合格兵!”军事训练是吴海伟的弱项,他找准了突破口,向自己的极限发起挑战。他用床单缝制了沙袋背心和绑腿,每天系在身上加练一个5公里,还专门向训练成绩突出的战士拜师学艺,每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深蹲起立和100个马步推砖。为练好擒敌基本功,他坚持每天拳击沙袋数千次,拳面蹭破了皮,渗出了血,简单地用纱布缠缠接着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新兵连3个月的刻苦训练,从563名新兵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入伍以来的第一项荣誉。

[公~%@#文思^享公众号]

  新训结束后,他主动要求分配到环境艰苦、社情复杂的某监狱驻警四中队。为练就“一枪毙敌”的过硬本领,他把装满水的水壶挂在枪管上,每天坚持半小时持枪瞄准定型训练,两手虎口磨破了的血泡染红了枪托,吃饭时疼得连筷子都拿不稳。当年考核,他军事成绩全部优秀,在同年兵中第一个被任命为班长,年底他所带的班荣立三等功。2008年6月,经过多轮考核,吴海伟以军政第一的优异成绩被上级任命为代理排长。

  2011年1月,吴海伟正式任中队班长,之后,靠着吃苦敬业奉献精神,先后摘得军事比武7项桂冠,3次被支队树为“武状元”,2次被评为“精武标兵”。

  他每一次战斗都舍生忘死

  2006年6月11日,中队接到上级命令:有2名犯罪分子逃跑,命令你部挑选军事素质过硬的战士前往抓捕……

  任务紧急,刻不容缓。吴海伟和18名队员受命出击,火速向罪犯逃窜的方向赶去。中午时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酷暑难当,热浪袭人,地表温度近60摄氏度。吴海伟和战友们在大漠中艰难地搜索。

  面对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忽冷忽热、变化无常的天气和迷失方向的危险,吴海伟和战友们毫无惧色,一心想着抓住逃犯,完成任务。他们连夜搜索20多片荆棘林、红柳地和黄沙丘。在一片荆棘林里搜索时,吴海伟敏锐地发现罪犯的踪迹,他似一只凌空锁定目标的猎鹰瞬间扑向逃犯,一举将其制伏,打了一个漂亮仗。

  2011年5月1日,有7名犯罪分子制造事端。接到报警信号后,根据指导员的命令,作为应急分队班长的吴海伟闻令而动,带领19名队员火速赶到事发现场,仅用2分钟就完成封控。丧心病狂的罪犯手持1米长的木板大声叫嚣:“快点让开,不然老子和你们拼了!”

  多次参加紧急任务的吴海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决不能让罪犯冲出这里!”他立即带领队员组成人墙,封控住罪犯逃跑的通道。穷凶极恶的罪犯见通道被堵,企图孤注一掷,硬打硬闯。突然,最前面的凶犯向新兵王松涛扑来,眼疾手快的吴海伟一把将王松涛拉至身后,自己却躲闪不及,被狠狠地击中,右耳撕裂、脖子被划开一道道血口,左小臂、手指关节也被戳开,血流不止。

  吴海伟强忍剧痛,带领6名战友,运用娴熟的战术动作,迅速从通道左侧迂回至凶犯背后,前后发起攻击,还没等凶犯回过神来,就猛扑上去,一举制伏7名罪犯。吴海伟因多处受伤被送到了医院,经医生诊断,他左耳、左手等4处严重受伤,缝了23针,在医院住了10天。

  近年来,吴海伟用忠诚和热血演绎着人民卫士的感人故事,他带领战友先后9次参加紧急任务,制伏抓获犯罪分子12名,缴获各种凶器120余件,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他每一件爱民之举都饱含深情

  2008年10月,喀什某监狱轧花厂突起大火,上百吨棉花、几十台籽棉加工机眼看就要毁于一旦,厂房旁的十几家住户、几十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患重感冒正在输液的吴海伟来不及多想,拔下针头,带着战士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现场,他快速判断火情、风向和出入口,往自己身上浇了一盆水,冒着随时被大火吞噬的危险,第一个冲进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厂房抢运物资。厂房内热浪袭人,飞溅的火星烧着了他的衣服,脸上烤出了水泡,身体多处被烫伤,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和犹豫,多次冲进去,又冲出来。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战士们不顾烟熏火烤,从火堆旁抢运出一批批物资。经过4个多小时的战斗,吴海伟和他的战友们共转移棉花等物资10余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2010年7月,暴雨使莎车县提孜拉甫河面临决堤,河流下游依盖尔其镇百余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中队接到参加抗洪抢险的命令后,时任代理排长的吴海伟和中队官兵火速赶赴现场,带领大家加固一段岌岌可危的堤坝。

  “共产党员跟我上!”吴海伟大喊一声,系上绳子第一个跳入水中打桩。肆虐的洪水一次次把他冲倒,接连呛了好几口水,他全然不顾,双手牢牢抓住锤头,艰难地爬起来接着干,连续奋战5个小时,带领战士打桩、加杠、填袋,修筑堤坝100多米,搬运土方、沙石760方,装运沙袋6000袋,快要决口的河堤终于加固了。就在大家欢呼胜利时,吴海伟却因过度劳累身体虚脱,一头栽倒在堤坝上。

  2012年5月,吴海伟像往常一样来到邮局,寄出了500元钱汇款。入伍8年来,这是他为贫穷儿童寄出的第71张汇款单。

  入伍后,吴海伟第一次领到280元的津贴,但是为了响应指导员号召的“大手拉小手”活动,支持武警部队实施的“春蕾计划”,他找到指导员,毫不犹豫地把第一个月津贴全部捐了出去。

  在吴海伟的倡导与感召下,莎车县中队成立了“济危助困爱心小分队”,所在的喀什地区支队专门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吴海伟爱心基金”。2011年7月,他主动接过中队考上警校的战士闫大鹏的“爱心接力棒”,带领5名战友轮流照料76岁的维族孤寡老人生活。吴海伟和中队官兵还一起资助15名贫困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

  12、“三型”优秀带兵人

  ——记96263部队70分队分队长王建勋

  大山深处,万籁俱静,暮色中,一枚墨绿色的导弹像一柄出鞘利剑,寒光闪闪,直指苍穹……“点火”!随着一声令下,雷霆万钧,大地震颤,一团橘黄色的烈焰托举起导弹扶摇直上,瞬间钻出云层“窗口”,消失在九霄云外……数分钟后,从遥远的靶场末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导弹准确命中目标,且创造了该型号导弹发射的最佳精度!顿时,掌声、欢呼声响彻山谷。

  这是2011年秋天一个傍晚,第二炮兵某部发射营受命发射一枚大型号导弹时的场景,组织指挥这次发射的就是该营营长王建勋。

  带头钻研导弹专业技术,争做“专家型”指挥员

  王建勋在大学里学的是导弹控制专业,2000年夏天,王建勋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满怀报国之志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一个偏远连队当排长,朝夕与大山为伴,铁心与导弹为伍,用青春和才智开启了铸魂砺剑的人生历程。担任发射营营长之后,他给自己订了一个十分苛刻的学习计划:每天早起半小时,熟读专业教材;每天晚睡1小时,背记操作规程、默画背讲三路图、研究分析异情特情……

  他把导弹武器装备的结构图、专业原理图等挂在墙壁上,每天都要逐张串联默记数遍。有时他为了搞通弄懂一个原理,一钻就是一个通宵。仅仅一年时间,王建勋就熟记了1000多个导弹技术参数,能够默画背讲80多张专业图纸,系统掌握了营队15个专业的理论知识,还练就了一手快速排除故障的“绝活”。

  一次实弹发射时,弹上某仪器突然出现异常,从未遇到此类情况的操作号手,因为无法及时排除故障急得满头是汗。身为指挥长的王建勋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通过数据对比、声音辨别和电路测试,很快排除了故障。现场把关的专家都深感佩服:没想到如此年轻的营长反应这么快、专业这么精!

  此后不久,他带队参加第二炮兵首届军事技术大比武,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取得团体第一、个人第二的好成绩。

  身怀精武报国之志的王建勋绝不甘心于比武夺金牌,他又把目光瞄准了瞬息万变的未来信息化战场。他自我加压,先后研读了《数据链一体化指挥平台》、《脉冲数字电路》等20多本涉及电子战、精确制导、指挥自动化等知识的书籍,收集剪贴了5本军事高科技知识资料,并且经常向全营官兵讲述自己的学习收获体会,带动形成了全营学信息化、谋信息化、干信息化的热潮。

  2010年3月,为了减少装备损耗,提高大型号导弹武器训练效益,王建勋组织营里的部分技术骨干先后查阅20多万字的相关资料,绘制130多张图纸,历时1年多时间成功研制出某型导弹“指挥操作理论训练一体化”模拟器材,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他参与探索总结的“专业理论集中串讲”训练法,作为第二炮兵军事训练“十大创新成果”,编入军事训练大纲。

  带头锤炼过硬打赢本领,争做“打仗型”先锋官

  为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王建勋针对导弹武器系统复杂、技术含量高、协同要求严等特点,组织骨干对未来作战中可能出现的15种特殊情况,逐一梳理、集智攻关,编写规程和处置方案。

  王建勋积极探索专业理论分级分类训练路子,深入开展操作手资格认证和军事训练创破纪录活动,组织官兵背讲操作规程、串讲测发流程、推讲作战方案,使全营干部骨干都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为了锤炼官兵过硬的意志品质,王建勋带领官兵每天要进行3个“雷打不动”的训练:沿着斜坡蛙跳200米,扛着哑铃走鸭步300米,背5公斤重的沙袋做俯卧撑100个。除此之外,每周还要组织官兵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连续训练4个小时。

  9月的高原,天高云舒,层林尽染。可是王建勋和战友们却无暇欣赏这里的美景,他带领训练有素的官兵,在陌生的环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转载、测试等发射准备工作,成功实现了对接一次成功、瞄准一步到位,创造了该型号导弹部队跨区作战的一项新纪录,为该型号导弹部队在野战化条件下作战摸索了成功经验。

  一声“点火”天地惊!傍晚时分,王建勋一声令下,导弹带着熊熊烈焰直刺苍穹,在天地间划出一道壮丽的弧线……这次发射创造了该型号导弹武器多项发射纪录。

  带头培养优秀军事人才,争做“校长型”带兵人

  到过该营或在该营工作过的人,都有一个深切体会——发射营就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进去是块坯,出来是块钢!

  该营的官兵们说,王营长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2009年,上级组织军事技术比武,在选拔参赛人员时,营党委一班人的意见产生分歧。王建勋建议,多给新号手们提供锻炼提高专业技术的机会,培养造就更多、更强的“砺剑尖兵”。

  王建勋的意见得到党委一班人的一致认可,比武前夕,王建勋带领20名技术最过硬的老号手,手把手培养新人,比武那天,派去参赛的选手绝大多数是初出茅庐的新号手。结果出人意料,发射营参赛队一举夺得团体第一名,并摘取了20个奖项中的13项个人前3名。

  实装操作,装备整修,也成为王建勋磨砺官兵成才的有利时机。如今,已有一大批精操作、能把关、会处置特情的骨干脱颖而出,36人入选了基地技术尖子人才库,57人作为骨干输送到兄弟单位。

  王建勋认为,作为一线带兵人,必须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和校长意识,既要为部队建设负责,也要为官兵的成长成才负责。

  在王建勋的提议下,营党委想方设法为官兵搭建成才舞台,近3年来先后使29名官兵实现学历升级,有9名战士考上了军校。官兵反映,在发射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了让战士们在军营这所大学校里多积蓄一些能量,将来走上社会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王建勋还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

  2009年12月,营里分配来了17名大学生士兵,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高才生,还有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学子,有人向王建勋开玩笑说:“这下真够你喝一壶的了。”王建勋却如获至宝。没过几天,营里办起了“文化夜校”,每周上两节课,每节课两小时,让清华大学的讲计算机和信息化知识,让北京大学的讲文学和历史,让中国传媒大学的讲新闻传播学,夜校越办越红火…… [公*文思~%享^公众#号]

  目前,全营70%以上的士官拥有各类等级证书和资格证书,35名官兵通过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了大专或本科文凭,战士们对干事创业充满了信心。

  13、攀登高峰奉献祖国

  ——记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

  党和人民把这么多荣誉和这么高褒奖给了我,这是莫大的承认和激励,我将用一生履行入党和从医时的承诺,为党争光、为人民群众谋健康!——吴孟超

  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党和军队的事业。吴孟超出身华侨家庭,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心系祖国,勇赴危难,毅然从马来西亚回国、求学、救助伤患,从此把毕生交给了党的事业。他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坚定信念,对军队的忠心耿耿,历尽坎坷矢志不渝,努力开创我国肝胆外科事业再发展的春天,90岁高龄仍然奋斗在水银灯下,培养和打造了优秀医学创新团队,表现出一名杰出知识分子的高尚风范和赤诚情怀。1996年他将所获奖金和社会捐赠共500万元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现已颁奖四届,共奖励肝胆外科专家27名。

  勇于超越创新,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他早年就立志投身科学研究,把瞄准基础医学前沿、做出一流成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20世纪70年代,成功切除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肝脏特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仍健在。他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

  90年代,在肝癌综合免疫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生物信号传导研究、病毒与基因治疗和肝移植领域以及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测手段和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在他领导下,全院共施行肝叶切除术1.4万余例,其中肝癌1万余例,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逐步提高,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79.8%,最长存活45年,患者仍健在。他还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医学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Science》1篇),SCI引文374篇次,中文引文354篇次。

  热情扶持新人,培育大批医学人才。他一直把育人育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率先申办国家第一批硕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逐步实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宏伟计划。他不仅手把手地教、手拉手地带学生,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而且积极帮助他们选择一些国际上刚刚起步、国内无人问津、临床又迫切需要、居现代世界医学科学前沿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促使学生在较高的起点上很快脱颖而出。他还常常利用自己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千方百计把年轻人推上学术交流讲坛,推上科研教学第一线;经常给任务、出课题、压担子,让他们尽早挑起大梁,成为骨干。

  在他的培养下,不少学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已崭露头角,有的方面已超出老师。自1978年以来,在他指导下全院共培养博士后研究员18名、博士研究生70名、硕士研究生105名。他们目前大都成为学科骨干和带头人,在国内外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仅在肝胆医院工作的,就先后有10多人次被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和被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及总后“科技银星”、“科技新星”。

  保持清正廉洁,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他几十年如一日,对病人满腔热忱,高度负责,廉洁行医,赢得了海内外广大患者的敬重,盛赞他是“救命恩人”、“华佗再世”、“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作为一名享誉海内外的肝胆外科权威,慕名前来找他看病的病人排成长龙,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华侨和外宾,他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什么病人向他求医,都认真接待,细心诊治;不少患者求医心切,常常在马路上将他的车子拦下,而他总是耐心接过病人的病历和片子细心询问查看,热心安排治疗。他人到哪里,看病到哪里,外出考察、开会的间隙常常是他为病人就诊、手术的时间。出差归来,他总是先到病房看望病人,然后再回家。

  吴孟超1975年给一位安徽农民做手术后,23年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亲自或派人千里迢迢去为他检查身体,嘘寒问暖。许多患者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送来各种礼物乃至成百上千元的“红包”,不少华侨还送来外币、金戒指等,均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的带领下,全院人员没有违犯政治纪律的人和事,大家自觉地遵守文明规范服务守则,不收病人红包、不收病人礼物、不以物代药、不开大处方和人情方,使病人的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14、谢保军同志先进事迹

  谢保军生前系71556部队91分队四班副班长。1984年5月出生,201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5月28日(苏丹当地时间),因劳累过度导致脑出血牺牲,年仅26岁。

  谢保军爱学习、肯钻研、素质好,在大队组织的英语口语对话考核中名列第一,是大队装备“用修双能”尖子和大队瓦工、木工、电工“三工”组长,多次成功解决维和部队施工中遇到的复杂技术问题。2010年4月在科瓦乔克镇施工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连续20多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白天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填深坑、运板材、建板房,晚上还要每隔3个小时给发电机加一次油,从不叫苦叫累。他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81天,没休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完成飞机库搭设等各类临时性任务57项,主动替战友站哨、出勤上百次。他像热爱家乡人民一样热爱苏丹人民,先后32次为当地居民帮困解难,维护了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

  谢保军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和“维和特别贡献奖”;2010年12月,被济南军区追授为“国际维和优秀士兵”。

  15、徐建平同志先进事迹

  徐建平生前系解放军95959部队装备部副部长。1962年11月出生,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2月,因病逝世,年仅48岁。

  徐建平参加工作以来,28年如一日,以对党的无比忠诚、对航空机务工作的无限热爱,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为确保飞机绝对安全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瞄准世界航空维护技术前沿,刻苦钻研大型运输机、直升机的新知识新技能,成为精通多种机型、多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视责任重于泰山,对飞机关键部位实施“厘米检查”,实现了老旧飞机的精细化维护,检查排除各类故障隐患累计达1000余起。他重事业、淡名利,在飞行部队工作期间仅休过6次假,多次拒绝国内外航空公司的高薪聘请,全身心投入军队航空机务事业,展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高尚情操。2010年底,他带队赴法国执行某新型直升机改装任务,回国第二天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不幸逝世。

  2011年12月,徐建平被中央军委追授为“模范机务干部”。

  16、战鹰导航站台的守护神

  ——记61902部队46分队三级军士长杨小平

  他很普通,是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兵;他很平凡,在一个远离团队的小小台站值勤。在他身上,不但有着康巴汉子的执著与坚忍,更体现出军人的意志与担当。他就是杨小平,总参谋部某飞行训练团三级军士长。

  以站为家自力更生

  2002年3月,他受组织安排带着妻子走上大山深处的导航站。刚到台站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面对种种考验,杨小平不等不靠,自己动手改善条件。他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棵苗、一盆水,栽花种树;一锹土、一镐石,开山铺路。没有热水洗澡,就把废弃的油桶刷上黑漆做成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吃不上新鲜蔬菜,就开荒种地,养猪养鸡,搞起了农副业生产。为了增加植被、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对导航设备造成的影响,就用钻头在石缝中打坑填土种树。不仅自己种,还动员爱人和孩子,一家三口一起种,历经10年,昔日的荒山被改造成了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绿色台站,生活环境改善了,有效避免了风沙、雨水对台站导航设备的侵蚀,为部队节约维修经费数十万元。

  爱岗敬业不辱使命

  为了把导航台站这个节点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杨小平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入伍时,杨小平只有初中文化,对导航知识一窍不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补上文化课。他给自己制订了“苛刻”的学习计划,早上,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学习室里他走得最晚……终于,4年之后,他自学完无线电通信专业本科课程,掌握了自动控制、网络技术等科技知识,取得了自考大学本科文凭和国家无线电修理技师资格证书。某新型通信导航设备装备部队后,他每天起早贪黑,刻苦钻研新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维护知识,悉心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整理出10余万字的导航装备保养和故障排除手册,成为部队通信导航专业的技术骨干。

  台站地处川南,地阻偏高是困扰导航精度的技术难题。到台站没多久,杨小平就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为搞清台站周围岩石和土壤成分,他带着样本四处奔波,虚心向地质专家请教,经过半年多的反复试验,终于有效解决了地阻偏高的问题,使导航精度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入伍以来,他先后排除重大通信故障40余起,修复废旧设备20余套(件),取得技术革新成果5项。

  近年来,部队训练任务成倍增加,过往的航班也越来越多,导航设备全天候运转,台站必须时刻有人值守。最考验人的时候是发生通信故障,必须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故障地点、原因,在第一时间进行抢修。有一次夜航训练保障时,他发现设备“电流”和“天线指示调谐”参数达不到规定要求。他打着手电,踩着陡坡,沿着线路进行寻查,到次日凌晨5点多才修复被老百姓挖断的网线。还有一次抢修电线时,不小心脚下一滑,从8米多高的电线杆上摔了下来,差点丢了性命,至今额头上还留着一道清晰的疤痕。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期间,台站担负起为来自全国各地运输救援物资的飞机提供导航保障的任务,工作量一下子多了十几倍。杨小平像个钉子一样钉在机房里,饿了就啃点方便面,困了就坐着打个盹,寸步不离地守着导航仪,他要保证导航仪在这个非常时期“零故障、零失误、零差错”。由于吃不好,超负荷工作,生物钟乱了,引发了胃病,疼痛难忍,他顾不上看病取药,连续奋战了60多个日日夜夜,最后晕倒在工作台前。11年来,他先后保障10多万架次战鹰起降、飞行训练4万多小时,没有出过丝毫差错。

  感恩回报服务人民

  从一个连鞋都穿不起的藏族娃成长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高级士官,杨小平对党和军队充满感激之情,并以实际行动真情回报。

  1996年12月,杨小平在出差的火车上偶然认识了一位残疾人,得知他妻子早逝,两个孩子辍学在家,家境非常贫困。他第一次来到这位残疾人家,就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塞给他,告诉他一定要让俩孩子返校读书,学费的事不用他操心。

  从此,杨小平与这位残疾人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他还每月给200元生活费。可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两个孩子中上初三的姐姐突然得了一种罕见的神经性疾病,随时可能因神经系统萎缩而窒息死亡。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并让准备8万元手术费。得知这一情况,当时月工资不到1000元的杨小平拿出了家里全部存款1600多元,又找亲友凑了3万多元送到医院。在社会各界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女孩得到了及时救治,病情得到了控制。2008年8月,这位残疾人因患上恶性肿瘤而去世后,杨小平就把姐弟俩当成自己的亲弟妹,继续资助姐姐上完大学、弟弟读完高中。

  在无私资助这位残疾人一家的同时,杨小平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家乡人。为了帮助乡亲们致富,杨小平不时购买一些农业科技书籍寄回村里,供村民学习。通过广泛查阅资料,他了解到家乡的土质适合种植茯苓这种中药材,且投入低、利润高、见效快。2010年6月,他出钱让村民做种植试验,一个周期下来,每亩收益4000多元。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茯苓种植也逐渐推广开来。因热心家乡建设,杨小平先后被乡、村两级党组织聘为“编外委员”。

  入伍20年来,受到杨小平资助的学生共有13人,花了多少钱,他说不清楚,他也从未想过要算这笔账。但是,为了资助这些学生,他一直省吃俭用过着清贫的日子,很少给老家寄钱,年迈多病的父母至今还住着简陋的石头房;结婚11年,他没有给爱人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家里至今没有攒下一分钱,还欠下了3万多元的外债。

  在杨小平的感染带动下,他所在的连队开展了“每人每月5元钱资助失学儿童返校园”爱心活动,至今已持续了8年。

  17、全面过硬的复合型指挥军官

  ——记解放军94850部队部队长杨永飞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时刻牢记入党誓词,不因任何荣誉所骄,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把生命融入使命,视职责重于泰山,带领团队永做党和人民的蓝天卫士。——杨永飞

  杨永飞怀着对飞行事业的无比热爱,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短短6年时间里,便完成新机改装,并成长为思想、作风、理论、技术全面过硬的复合型指挥军官。

[公^文*思&#享公众号@]

  他坚持紧盯发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研究当代军事著作,积极研练克敌战法。他深钻新装备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外国空军论著译丛”、“论新军事革命与战略对策”、“空天一体作战学”、“战斗机空战”等前沿军事理论和边缘交叉科学理论,先后参加军区空军兼职航空理论教员集训、飞行指挥员理论集训、军区空军兼职战术理论教员集训和空军首期三代机飞机作战使用战术集训班,成为兼职航空理论教员、战术理论教员和空军第一批三代机兼职战术理论教员。

  他不但学得深,而且用得活,先后撰写了《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作战能力浅析》、《战术训练中指挥所指挥员的作用发挥》、《空军航空兵数据链的作战应用》等数十篇颇有见地的军事学术研究文章。他还主动参与编写《某型飞机仪表飞行模拟训练系统》研制和《某型飞机精确打击训练多媒体教材》、《某型飞机飞行常见特情及处置办法》、《某型飞机飞行员实用手册》等教材、法规资料,为部队转型建设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永飞始终瞄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场,练就一身过硬的作战本领。针对未来战场瞬息万变、作战任务随时可能调整的特点,他提出临时改变航路点和攻击点的训法。这种训练思想,许多指挥员和战斗员都觉得很难行得通,但杨永飞认为,这种训法在信息化的数据链使用过程中完全可以实现,经过多次试飞验证,达到了实时侦查、实时传输、实时攻击的作战需求。近年来,他先后提出并试训了二、三代战机混编战法等10多套战法,17次遂行实弹打靶任务,全部准确命中目标,创造了空军三代机精确制导武器打靶命中率最高和命中精度最高两项纪录。

  在执行北京奥运上海赛区空中安保任务时,杨永飞带领小分队面对诸多不利因素,针对可能出现的特情进行重难点攻关,制定140余套计划预案,绘制20余幅辅助指挥图表,研究了4套战法,其中1套是在处置意外特情不及时的情况下撞击目标,充分体现了他献身使命的决心和信念。

  杨永飞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战斗意识,在推动部队转型建设中勇当排头兵。在新机低空超低空、复杂电磁环境对抗等高难课目训练时,他都带头上阵,并多次刷新空军记录;在执行警巡、试飞、远程机动、北京奥运空中安保、上海世博安保等10多项重大任务中,他都主动请缨,以实际行动践行“看我的、跟我来”承诺。在一次演习中,他在距离目标90多公里处发射的一枚导弹从不足4米宽的洞口中穿过,准确命中目标,被誉为“经典之作”、“震撼一弹”。不论身处哪个工作岗位,杨永飞都坚持做到“对内不保守,对外不保留”,把自己耗费心血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时传授给新飞行员和兄弟部队。

  他认真总结自己参加新机改装的切身体会,编写了《新机航空理论1000问》、《新机改装手册》等实用小册子,缩短了新机的改装周期。他积极参与对地攻击战法研究,与飞行员一起飞行验证、共同提高,为提高部队实战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围绕新机实弹训练难题,撰写了多篇具有实战价值的打弹经验文章,并积极给本单位和兄弟部队飞行人员授课,发挥了很好的辐射作用。每一次执行重大任务,他都有意识挑选年轻同志给自己当副手,尽可能让他们得到锻炼,近几年先后为部队带出了12名年轻飞行骨干,多人走上飞行领导干部岗位。

  18、中国会计师行业的一面旗帜 [公文%思享公@众号*#&]

  ——记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张克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总部位于北京,设有14家境内分所,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设有4家境外成员所,从业人员3500余人,业务范围涉及审计、管理咨询、税务和会计服务、工程造价等多个领域,收入在本土所中一直名列前茅。信永中和能够取得今天辉煌的成绩,是因为每到关键时刻,党员带头人张克总能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作出正确决策。

  坚持打造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品牌

  张克曾任职于当年“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永道国际会计公司与国内所共同组建的中信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先后担任副总经理、永道国际合伙人,中国区总经理、永道大中国区副执行董事等职。

  1999年,张克毅然放弃了高管职位和优厚待遇,带领中信永道的中方员工60余人,在既缺资金又无客户的情况下,创办了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他说:“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是要创建一家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事务所,为中国人自己做点儿事。”在他的强力主导下,信永中和全面传承了国际先进会计师组织的专业经验、技术规范、严谨作风和良好管理,在财务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全面提升管理系统、专业技术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他提出“为人信、求道永、执事中、取法和”,“重内功甚于重市场”,“先做事,后求利”等经营理念,保证了信永中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2001年起,在张克的引领下,信永中和先后吸收合并了中天信、中兴宇、君和等近20家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并且将之整合为一个高效、有序、协同、和谐的一体化管理团队,成就了信永中和今天备受业界推崇的行业地位。

  2003年张克请来普华永道日本合伙人山本晃博士加盟,以之为首组建了信永中和国际部,这个突破性进展在本土所中尚属首例。2005年7月,信永中和合并了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使国内所第一次将其专业服务能力延伸到了香港资本市场,打破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香港市场的长期垄断,成为当年媒介评选的中国十大财经新闻之一。2011年7月,有着126年历史、460余名员工、6家成员所的澳大利亚全国性会计师事务所联盟HALLCHADWICK正式统一更名为澳大利亚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当看见中文书写的信永中和标识出现在西方国家事务所前台的时候,前往访问的财政部领导十分自豪。

  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竭尽心力

  为了把信永中和建设成为一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服务能力的、备受尊重的大型综合性专业服务机构,张克几十年如一日,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我应该就是个‘劳碌命’!”他打趣地说起自己的工作状况。他过去经常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即使现在已过“知天命”的岁数,每天依然工作10个小时以上。由于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经常忙得顾不上吃中午饭;久而久之,索性免去了午餐。

  张克多年来一直倾心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1995年起他被推选担任中注协常务理事;鉴于他的专业水准和领导能力,以及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于2004年11月开始连续两届当选中注协副会长。多年来,他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在涉及行业重要问题、重大举措以及专业法规和制度的修订时更是如此。

  带领信永中和为行业树立专业标杆

  “走正道、树品牌、靠实力、立公信,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这是张克为信永中和确立的发展宗旨,引导着事务所健康发展。张克倡导和谐文化、平和心态,引导党员、合伙人带头力行。经过多年熏陶,和谐已成为信永中和为人称羡的标志性符号。在众多的合伙人与合伙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合伙人与员工之间几乎没有矛盾,这在大型事务所中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张克在其延续近30年的执业生涯中,主持了多家公司国内外上市业务及大型管理咨询、投资咨询项目。他总是能够以其精湛的专业素养为企业提供各类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得到客户及业内的高度认同。他常年工作在业务第一线,承担大量复杂项目,累计签署专业报告逾3000份,从未受到任何处罚,这对一名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注册会计师来说实非易事。

  践行共产党员服务国家和人民之誓言

  信永中和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党组织。张克作为公司的党组织书记、董事长和主任会计师,在业务管理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业务、党建一肩挑,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把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社会贡献上,体现在引领事务所服务国家建设上。他始终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做为事务所健康发展的重要政治和组织保障。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他推动大陆地区的14家分支机构全面建立和完善了党组织。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党委目前下设1个党总支、18个党支部,共有480余名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信永中和北京总部和14家分所共获得各级各类表彰达56次。他以自己充沛的精力、非凡的智慧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时刻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张克以创先争优精神带领信永中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大压力下,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争得了一片天空,创出了“信永中和”这一代表行业质量和信誉的品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树立了一面夺目的旗帜。

  19、“大爱救心”情满天

  ——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张卫达

  倡导发起“大爱救心”活动,救助贫困患儿

  2006年7月21日,是张卫达到广州总医院上班的第一天。一个男孩由父母陪着前来就诊,男孩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手术费高昂,一直没法治疗。男孩大学刚毕业,病情突然加重,父母卖掉房子和耕牛,攒够了钱,到广州就医。由于拖延时间过长,已失去手术机会。得知这一难以接受的残酷现实,一家人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这场景深深刺痛了张卫达。

  通过医疗杂志他获悉: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8‰,广东省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00多例,尽管90%以上的患儿都能手术治愈,但因手术难度大、医疗费用高,大部分贫困家庭无力承担,只能放弃治疗。因为这件事,张卫达连续几天几夜睡不好觉,经过慎重考虑,他向医院党委建议,利用医院富余的医疗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在院党委和领导支持下,心胸外科与广东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联系,联合发起了以救助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主题的“大爱救心”活动,创造性提出了“爱心资助一点、医院减免一点、家庭自筹一点、当地报销一点”的救助模式,即医院依据患者病情,在低于市场费用30%的基础上,每名患者再减免1.5万元,省慈善总会为每名患者资助8000元至1万元,其余部分先由患者自筹,出院后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特困患者,医院帮助其向社会慈善机构申请资助,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大爱救心”行动下,一个个患者得到了有效救治。英德市刚出生20多天的一位患儿,病情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孩子年龄小,心脏只有鸡蛋大,大血管完全长反、手术难度极大,费用高达10万元。“大爱救心”活动让陷入绝望的孩子父母看到了希望,他们把孩子送到了广州总医院。张卫达亲自为孩子进行手术,并根据患儿家庭情况,向社会爱心团体申请救助,解决了手术费用。出院时,孩子的父母泪流满面,握着张卫达的手千恩万谢。

  沿河县地处贵州、重庆、湖南、湖北四省交界处,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先天性心脏病高发区。2010年,张卫达先后两次坐火车,转汽车,换拖拉机,再徒步翻山越岭前来义诊,确诊160多名土家族患儿,都在总医院救治成功,其中有74名特困患儿的医疗费得到免除。土家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党派来的白衣使者”。

  为了推行“大爱救心”活动,张卫达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坚持带领团队每月下乡义诊。他把汽车当成旅馆,困了在车上眯一会儿,一下车又精神抖擞地展开工作,甚至连水都不愿多喝,把上厕所的时间节省下来,尽可能地多看病人,最忙时连续工作70多个小时。

  张卫达累计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困难群众2000多户,使“大爱救心”的救助范围扩大到新疆、云南、贵州等7省区220多个县市,先后救治17个民族的4271名贫困患儿,减免医疗费8000多万元。2011年7月,张卫达发起的“大爱救心”活动代表军队首次获得“中华慈善奖”。

  面对医学禁区,勇于创新

  一位云南5岁男孩,频繁感冒发烧,整天咳嗽,检查发现其心脏长在腹腔,伴有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重度高压等病症,并且心脏比同龄孩子大两三倍,肺血管也出现异常增粗,跌倒或碰撞等撞击腹部容易使心脏破裂,导致死亡。为给孩子治病,父母带他跑遍了云南大小医院,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但由于孩子年龄小、手术难度大,十几所医院都不愿接收。

  2010年5月,张卫达专程赶往云南苗族山寨为男孩检查,并把他接回总医院治疗。心脏异位且多畸并存,国内尚无类似病例。要把心脏从腹腔送回胸腔,既要在胸腔开辟一个与正常人一样收纳心脏的“空间”,还要改变体内连接心脏大动脉的位置和走向,同时还得纠治3种心脏畸形,其难度可想而知。

  手术进行得异常艰难,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孩子得救了,这是国内第一个心脏病伴腹腔异位矫治手术的成功案例。

  这些年,张卫达先后开展20多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涉及病种100多种,手术患儿最小的出生仅5天,体重不到3公斤,屡次创造生命奇迹,填补了多项心胸外科的技术空白。2011年他主持研究的《创伤性主动脉病变的杂交治疗》被确定为全军临床高新技术重大专项。

  2006年,张卫达担任心胸外科主任时,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建设一个过硬的科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如今,心胸外科被评定为“全军心血管病中心”,心脏外科团队从当初仅有5人的手术小组,发展为现在拥有8名博士、11名硕士、30多名技术骨干的一流学科,年手术量突破1800例,手术成功率高达98.6%,成为全国心脏外科开展心脏手术多、覆盖面积广、社会反响好的知名团队之一。

  视病如己,待患如亲

  2010年11月25日上午,张卫达正准备给一名法洛氏四联症的高危患者进行手术,接到了母亲病危的消息。然而,由于从云南楚雄来的2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刚刚入院,急需手术,他一直抽不出身来。

  一边是病危的母亲,一边是危在旦夕的病人,张卫达只能顾一头。他记起自己考上军医大学时母亲送给自己的那句话“愿将他病当己病,救得他生是我生”,含着眼泪走进手术室,强忍悲痛坚持为病人做完了手术,等他赶回老家,母亲已经与世长辞,他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留下终身遗憾。张卫达把对自己母亲深厚的爱,化作了对广大患者无私的爱。在老家只待了3天,他就回到广州,带着专家组下乡义诊。

  2011年12月5日,张卫达连续工作48个小时后筋疲力尽,出现了快速房颤,心跳紊乱,几乎无法站立。此时,下一名重症患儿已经进入手术室,同事们担心他的健康,要代他主刀,他却让同事为自己电击除颤后坚持走上手术台。

  经过连续4个小时的手术,患儿得救了,张卫达却累得虚脱了,紧急吸氧后被送进了监护室。心胸外科副主任看着他躺在病床上神情疲惫、脸色蜡黄的样子,难过得直抹眼泪:“老张,你都50好几的人了,可不能再这么拼命了。”看着与自己多年搭档的老伙计,张卫达笑了。他说:“我们学医不就是为救人吗,只要能让患儿摆脱病痛,就是累死在手术台上,我也不后悔。”

  这些年,病人家属自发给张卫达和他的团队赠送的锦旗多达1100余面、感谢信700多封。广东省陆河县16名患儿家属联名赠送了一幅3.6米长的锦旗,“人民军医为人民”七个大字熠熠生辉,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张卫达的最高褒奖。

  20、张绪同志先进事迹

  张绪,男,生前系空军武昌上马庄干休所离休干部。1921年7月出生,1938年2月入党。1937年入伍,曾任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1983年3月离休,1986年任空军武昌上马庄干休所“老战士报告团”团长。2008年5月因病逝世,终年86岁。

  张绪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为了祖国和人民,失去了右眼。和平建设时期,他时刻不忘使命责任,特别是离休20多年来,他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己任,发起成立“老战士报告团”,奔走大江南北,作报告2700多场次。他在视力只有0.3的情况下勤学不辍,撰写日记、心得体会74本。每当中央出台重大改革举措、部队开展大型教育活动,他及时召集报告团成员学习讨论,撰写讲稿,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他带着氧气瓶看现场直播,拿着放大镜学十七大报告,大会一闭幕就组织报告团作报告30多场。他去世前留下遗嘱,将遗体捐献给武汉红十字会,供医学研究,把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

  张绪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98年被评为全军先进离退休干部,2005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军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事迹合集2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军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事迹合集20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