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誓词 > 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平均数|冀教版(12)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2-07 06:13:50     阅读:

冀教版 平均数教学设计 课 题 平均数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 数意义的过程。

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 际意义。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 性。

教学重点 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共 1 课时 第 1课时 授课时间 2018.09.20 项目 预设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分苹果课件并提出要求。

师:每个盘子放几个苹果? 生回答。师板书:15÷5=3(个) 师演示动画,并强调求出的“3”是每 个盘子里的实际个数,“3”是通过平均 分得到的。

(二)激趣探究 出示分彩笔课件并提出要求。

1.师:数一数每个笔筒中有几支彩笔? 生回答。

2.提出问题。

要使每个笔筒的彩笔同样多,可以怎样 做?每个笔筒放几支?小组交流说说你的 方法。

3.课件演示。

学生的方法可能会有两种方法。学生说方 法时师演示动画并板书。

教师板书方法一:移多补少。方法二:先 合再分。15÷5=3(支) 4.师小结:可以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 数,还可以用算式求平均数,在掌握基本 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的数据 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问题深入。

师:求出的“3支”是每个笔筒实际的支 数吗?生回答。

师总结:求出的“3”不是每个笔筒的实际 支数,“3”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3” 叫做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一下“平均数” 这个新朋友。

(三)自主探究 出示教学教材85页例题。

1.观察统计表。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 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提问:你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师整理学生答案。再次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哪组的成绩好? 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适时制造矛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 可以作为学生讨论,并达成共识。教师再 引领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 “公平”的。

师问:“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这组的投 球成绩?”也可以说“要使每名同学投中 的个数同样多,那么每名同学投中多少个 球?”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用平均数来表示 这组的投球水平。

总结算法:
  (8+7+6+7)÷4 =28÷4 =7(个) 分析算式:我们把8+7+6+7的和称 为总数,4称为份数,所得的7就是平均 数。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 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总结算法:
  (9+8+5+3+5)÷5 =30÷5 =6(个) 分析算式:我们把9+8+5+3+5的和 称为总数,5称为份数,所得的6就是平 均数。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 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总结算法:
(10+8)÷2 =18÷2 =9(个) 分析算式:我们把10+8的和 称为总数,2称为份数,所得的9就是平 均数。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 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2.议一议:
(1)问:求出的“7”是同学实际投中 的个数吗?生答。

(2)求出的“7”是这组数据的什么 数?生答。

(3)求出的“7”表示什么意义?师生共 同交流。

(4)问:求出的“7”与王云、赵明投 中的“7”意义一样吗?生交流并答。

(5)说一说你对“平均每人投中7个”这 句话的理解? (6)师总结平均数“7”的意义。

求出的“7”不是每人实际投中的个数,求 出的“7”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 “7”表示这一组数据平均水平。投中的个 数有的比7个少,有的比7个多,也有的 刚好是7个 。平均数“7”介于这组数据 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

(四)知识巩固 1、教学教材86页例题。

师(出示的情况统计表):
(1) 学生独立完成。师找几组有代表性 的答案上台展示。

(2)师出示议一议的问题,学生交流后回 答。

2、教学教材86页习题。

师(出示的情况统计表):
(1)学生独立完成。师找几组有代表性 的答案上台展示。

(2)师出示议一议的问题,学生交流后回 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 合理要给予肯定。) 3、出示问题讨论课件。

问:你怎样理解“平均水深”的意思?学 生回答。

结合身高讨论会不会有危险?同时师对学生 进行安全教育。

(五)数学在线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平均数。

学生回顾在生活中见过的平均数,比如班 级的平均分,国家统计的中国人的人均收 入水平,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等。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收集小组每个成员的体重,并整理成统 计表,再求出小组成员的平均体重。

通过分苹果,复习平均分,为本课打基础,也是为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打下伏笔。

从具体情境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欲望,还为这一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头。

通过摆一摆,提前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降低了学习新知的难度,使学生容易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分苹果的实例,对于先合再分的方法,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对于两个事例要强调“3”的意义不同,借此达到目的。

“哪组的成绩好”师生在交流讨论之后找不到比较的方法,在“能不能 用一个数来表示这组的投球成绩?”问题抛出,让学生顺势找到方法,经历了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了平均“7”的认识,在此题中加深对于平均数的理解。

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有了7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注意加强进行环保教育。

形成共识:进货量一般要比销售量多一点。

通过练习题,明确知识重点,对平均数的知识进行再次巩固。

充分认识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再次把生活中的平均数拿到课堂,数学源于生活,也服务生活。

板 书 设 计 平均数 15÷5=3(个) 28÷4=7(个) 移多补少 30÷5=6(个) 先合再分 15÷5=3(支) 18÷2=9(个) 总数÷份数=平均数 课 后 反 思 学情分析 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为辅,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法与学法 教法: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境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现结合本课授课情况,反思如下:
本节课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在对例题二的处理过程中:问题一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的无关课堂实用性的信息时间过长。问题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一环节不突出。问题三哪组成绩好?问题问的不完整,应改为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哪组的成绩好?问题七“平均每人投中7个”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习题二冷饮店出售饮料应在课堂上处理,此题第二问具有讨论的价值,是生活中对平均数的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以生为本,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平均数|冀教版(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平均数|冀教版(12).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