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自传 > 内容

教学中若干问题碎思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05 06:08:29     阅读:


  第一条,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由教与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教来之先知或知之,学来之后学或无知。教学既是先知或知者对后学或无知者的施教活动,也是后学或无知者对先知或知者的求学求知活动。
  第二条,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只要有教育就要有教学。不论何种社会都需要教育,因此,不论何种社会也都需要教学。虽然教育由教育(这里的教育指他教)和自我教育两部分组成,教育有教学和自学两种形式,但以自学的形式达到教育之目的者毕竟还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要以教学的形式达到受教育的目的。有人说,知识信息社会由于网络的发达和知识信息传递的便捷,为人们的自学提供了比以往任何社会更便利的条件,因此学校教育可以取消了,人们都可以通过自学来达到受教育的目的,教学也就随之可以消亡。我们认为,在知识信息社会,社会分工是存在的,有组织的教育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分工活动的形式是不会消亡的,因此教学活动是不可能消亡的。知识信息社会只不过是为人们的自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能性和便利而已。
  第三条,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之所以如此,道理很简单,因为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而教学是培养人的主渠道。我们将如此简单明白的道理在这里加以强调,是因为现时学校也强调“德育为首”,“管理又是保障”,有人认为这样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似乎就难以确立了。我们认为,学校强调“德育为首”、“管理是保障”与“教学为中心”并不矛盾。强调德育为首,是说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抓好教学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所具有的这种功能是由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所决定的。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一方面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学所传授知识的特性。知识不仅具有“智性”的品格,还具有“德性”的品格。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开发知识的这些品格,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管理是保障与以教学为中心不矛盾,因为强调管理是为了保障教学工作和学校其他工作正常高效地运行。而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有组织的管理活动,以教学为中心抓教学工作,可以使教学正常高效地运行,不仅如此,还可以使学校其他工作正常高效地运行。因为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牛鼻子”,抓好了教学工作,对学校其他工作就起了稳定和促进作用。
  第四条,教学离不开教师,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离不开学生,教学也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之所以是双中心,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以教师为中心是因为教师是先知者或知者,学生是后知者或无知者。当然,也有无师自通者。无师自通不是通过教学获得的,而是通过自学获得的,自学活动当然可以不需要教师的教。学生是中心,因为教学虽然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但归根到底是使学生得到发展。而学生要发展,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教,但还要学生自身来努力。传统的教学很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其实教师中心是离不开学生中心的;现时又很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要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其实,学生中心是离不开教师中心的。有人说,现时强调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就使得教学活动形成了两个中心。而教学活动不能有两个中心,教学活动也不能有两个主体。这种看法是以传统的哲学“主客二分”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可为活动的双主体提供依据。主体间性指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教学活动实际是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指的是教师自我建构的主体和学生塑造的主体,这是指教师这一主体是教师自身主体意识建构的结果,也是学生这一主体对教师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学生主体指的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主体和教师塑造的主体,这是指学生这一主体是学生自身主体意识自我建构的结果,也是教师这一主体对学生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虽然教师主体可以自我建构,但同样离不开学生的作用和影响;而学生主体虽然也可以自我建构,但也离不开教师的作用和影响,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存在及其主体间性活动的产生就是可能的了。
  第五条,教学离不开班级课堂教学,班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虽然有个别教学,但班级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在提高教学效益的同时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不仅如此,还可以使教师收到更多学生的反馈,教师也由此受益。我们强调教学离不开班级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由班级课堂教学的优势所决定的,而且还是针对现时教学反对以课堂为中心而提出来的。有人认为,有了所谓的活动课程,就可以不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了。其实,就是活动课程不需要课堂教学,它也只是整个课程的一小部分,学校的大部分课程还是学科课程,这些课程还需要课堂教学。还有人提出,现代社会自学便利,所以也不需要课堂教学。自学当然不需要课堂教学,但如上所说,现代社会只为自学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而不是取消了教学。有教学就应该有课堂教学。
  第六条,教学应以知识为基础。教师教学生首先是要教知识,学生首先学的也是知识。我们强调教学以知识为基础,是因为现时的教学似乎有忽视以知识为基础的倾向。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来又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再后来又主张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现时的教育大谈要发展学生的素质,但却不太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基础——知识。要知道,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影响的。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能力的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话。人的素质结构由人的身心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活动素质四个层面组成。前三种素质是人的基础性的素质,后一种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它是人在某种活动中综合运用前三种素质所产生的。可见,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的文化知识素质是人的基础性素质之一,离开了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去谈什么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那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强调教学要以知识为基础,它也是针对现时的教育改革对学科课程全面育人的作用认识不够而提出来的。学科课程无论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还是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强调以知识为基础,就要强调学科课程的作用。

《教学中若干问题碎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教学中若干问题碎思.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