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自传 > 内容

传染病的消毒培训资料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06-19 12:15:02     阅读:

传染病的消毒培训资料 概述 传染病的消毒 传染病是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组疾病。虽然在我国目前许多传染病被消灭、基本消灭、控制或减少,但是还有一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和感染性腹泻仍广泛存在;
已被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新发现的传染病亦不断传入我国,因而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能放松。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4有免疫性。

传染病流行的条件:
1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还包括隐形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被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手、玩具、食具、血制品、血液,土壤等。

3.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分类 依据其传播方式、速度计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大类39种,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报告时间: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与12小时内上报。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严格管理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I流感。报告时间:城镇于12小时,农村与24小时。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监测管理传染病,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和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报告时间:24小时内。

传染病的消毒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结果。

消毒的种类 1疫源地消毒 指对传染源存在或曾经有过传染源的地点进行的消毒。

(1)随时消毒 随时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品进行消毒,以便及时杀灭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防止传播。

(2)终末消毒指传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措施,以便杀灭残留在疫源地内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

2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如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置,餐具消毒等。

消毒的方法 1.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如涮洗、清扫、拍打、通风等,只能清除或减少细菌,对病毒和立克次体无效。

(2)热消毒如煮沸。高压蒸汽灭菌,焚烧等方法,可杀灭各种病原体。

(3)辐射消毒法如日晒法,紫外线、微波等。

2.化学消毒法 常用的有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 (1)氧化消毒剂: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但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2)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氯胺、84消毒液等。特点杀菌谱广,作用快,毒性低、低廉但对金属制品有腐蚀性。

(3)醛类消毒剂: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快速杀菌作用,适用于精密仪器及内镜的消毒。

(4)碘类、醇类消毒剂:如碘伏,乙醇等,具有广谱和快速杀菌作用,可供皮肤,食具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5)杂环类气体消毒剂: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常用于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及皮毛类消毒。

(6)其他消毒剂:如来苏儿,新洁尔灭、洗必泰等,用于手,皮肤医疗器械的消毒。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 .坚持合理使用的原则,能不用时则不用,必须用时尽量少用,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的,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2. 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3.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 4. 消毒液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5. 待消毒的物品必需先洗净,擦干‘ 6. 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花等,以免降低消毒效力。

7. 消毒后的物品在试用前需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8. 熟悉消毒剂的毒副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传染病的隔离 (一)隔离的定义 隔离是把传染病病人(传染源)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安置在指定的地方,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以防传染和扩散。

(二)传染病的区域划分及隔离要求 根据污染程度及工作需要,将传染病病房划分为清洁区、污染区与半污染区。

(1)清洁区:指未与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值班室、配餐室、会议室等。

隔离要求:
a.病人和病人接触过得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

b.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穿隔离鞋进入清洁区。

(2) 污染区:指常与病人接触、经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病室,病人洗浴间、厕所、入院处置间等。

隔离要求; a.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需按要求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穿隔离鞋。

b.非单一病种的病房,工作人员需按不同病种穿隔离衣进入病室工作,离开病室时严格消毒双手。

c.污染区的一切用物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送入半污染区。

(3)半污染区: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内走廊、医生和护士办公室、治疗室、消毒室。

隔离要求:
a.工作人员进入半污染区时一般不穿隔离衣。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b.病人不得进入半污染区。

C.治疗室内已消毒的器械、药品与其他清洁物品要与污染的物品严格区分放置,分类处理。

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目前隔离种类主要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分类隔离系统。以切断传播途径作为指定措施的主要依据。

1.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SARS,禽流感等。其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1) 设专用隔离室,门上标明“严密隔离”标记,门口设置用消毒液浇洒的脚垫,门把手包以消毒液浸湿的布套。

(2)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隔离鞋,戴手套,必要时注射疫苗或采取预防措施。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均必须消毒双手。

(3)污物处理: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污染敷料装袋标记后焚烧处理。

(4)室内环境消毒:室内空气、地面、物品表面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天1次。

(5)患者的转送及探陪:原则上禁止患者离开病室,禁止探陪。如需去其他科室检查或转送,应做好隔离安排。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接触隔离 适用于病原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皮肤或粘膜而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 、气性坏疽、新生儿带状疱疹、狂犬病等。其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1)设专用隔离室,不同病种分室收住。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手或皮肤有破损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必要时戴手套。接触可能被污染物品时戴手套。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均必须消毒双手。

(3)污物处理: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换药器械等均应线灭菌,然后再清洁、消毒、灭菌。被污染的敷料装袋标记后焚烧处理。

(4) 探视要求:原则上禁止探陪,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百日咳、腮腺炎、麻疹等。其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1) 设专用隔离室,相同病原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日1次。

(2)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并保持口罩清洁干燥,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均必须消毒双手。

(3) 口鼻分泌物处理:为患者准备专用痰杯,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方可丢弃,被患者污染的敷料应装袋标记后焚烧或做消毒-清洁-消毒处理。

(4) 探视要求:
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消化道隔离适用于消化道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及肠道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其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1) 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设隔离室,不同病种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不同病人也可同居一室,但每个病人之间必须实行隔离,床边挂上“床边隔离”标记。

(2) 接触不同病种患者时需分别穿隔离衣。接触污染物时戴手套。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均必须消毒双手。

(3) 食具、便器专用: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剩余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才能倒掉。

(4)污物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要随时装袋,做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处理。

(5)探视要求: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血液-体液隔离:主要适用于由血液、体液及血制品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其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1) 设隔离室:同种病原体感染着可同室隔离,如患者卫生状况差、不能自理、出血不易控制时应住单间隔离室。隔离室内应有防蚊虫等设备,隔离室外悬挂明显标志。

(2) 工作人员接触血液或体液时应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
若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注意洗手,严防被注射针头等利器刺破,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洗手,护理另一个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也应洗手。

(3) 污物处理: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室内物品的表面,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被体液血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患者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破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送焚烧处理。

(4) 探视要求: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引流物-分泌物隔离主要用于预防因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脓液或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如结膜炎、伤口感染、轻型烧伤感染等。其隔离的主要措施包括:
(1) 可不设隔离室,但室外要有明显标志。

(2)工作人员执行治疗或接触感染性物质时应戴口罩、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
若引流物或分泌物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穿隔离衣;
护理另一患者前、离开隔离室前均必须消毒双手。

(3)污物处理:被引流物或分泌物污染的室内物品的表面,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4)探视要求:探视者需进入隔离室时,应得到值班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7昆虫隔离 适用于以昆虫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应根据昆虫种类采取隔离措施 隔离原则 1. 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2.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应符合要求 a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并在规定范围内活动。

b穿隔离衣前将所需物品北汽,各种护理操作有计划并集中执行以减少穿脱隔离衣的次数和刷手的频率。

c一切操作要遵守隔离规程 d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离开隔离室前必须消毒双手。

e探陪人员进出隔离室应根据隔离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分类处理隔离室内物品 a患者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消毒后方可给他人应用。b患者的额衣物、稿件、钱币经熏蒸消毒后才能交家人带回。C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d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置于污物袋内,袋外要有明显标记。

4.每日消毒隔离室环境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雾,每日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及床旁桌椅。

5. 加强隔离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因隔离产生的恐惧、孤独、自卑等心理反应,在对病人严密隔离的同时,要对患者热情、关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隔离的重要性和暂时性,以取得其信任和合作。

6.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传染性分泌物3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度过隔离期,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7.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所用物品及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传染病患者的终末处理:
患者出院或转科前应沐浴,换上清洁衣服,个人用品需消毒后带出,若患者死亡需用消毒液做尸体护理,用浸透消毒液的棉球填塞口、耳、鼻、阴道、肛门等孔道。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

病室的终末处理:
关闭病室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或紫外线照射;
然后打开门窗,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
体温计用消毒液浸泡,血压计及听诊器放熏蒸箱消毒;
被服类消毒处理后再清洗;
床垫、棉被和枕芯可用日光暴晒或用紫外线消毒。

《传染病的消毒培训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传染病的消毒培训资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