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自传 > 内容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和德育问题的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12:52     阅读:


  摘 要:指出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和德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和德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保教育;行为习惯的教育
  目前,有些中学生胸无大志,贪图享乐,有些甚至沾染上了奢靡之风,吃喝玩乐、抽烟喝酒、谈情说爱,更有甚者厌学情绪严重,逃学成性,竟然出钱租人假冒家长向老师请假。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但是如果这些不良现象蔓延开来对学校的管理、对社会的文明会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学生,除了学校政教部门须对其进行正面说教外,各学科的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将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渗透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中,且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作为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的素材,只要化学教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联点处结合好化学知识、化学史料、化学思想与方法等内容,抓住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的教育内容加以点拨,就一定能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科学性、文化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就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
  1.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爱国主义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反映我国古代化学对人类贡献的内容也不少见。
  例如,讲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可向学生介绍:公元900多年前我国的淡水浸铜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讲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时,可向学生介绍:全世界海盐年产量5000万吨,其中我国年产量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盐最早的国家。
  讲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时,可向学生介绍: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讲石油的炼制时,可向学生介绍:3000多年前,中国的古书就有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的记载。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讲乙醇时,可向学生介绍: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公元前1000年中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讲糖类的纤维素时,可向学生介绍: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造纸技术,而那时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2.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做得更有成效,教师除了要注意收集我国古代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外,还要注意收集反映近、现代化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相关知识。
  例如,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纯碱制造》。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新中国科学家在科学上夺得的一个“世界冠军”。20世纪70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在1981年底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13年的努力,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新中国的科学家又一次夺得了科学上的“世界冠军”。
  每当听到我国化学对人类的贡献时,都会激起同学们的一腔爱国热情,也为后续化学学习提供无穷的动力。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思想政治和德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书里不只是化学,里面还有着比化学知识更完善、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要不断挖掘化学教材中这些内容,并把它渗透到教学中,要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来阐述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分析化学过程,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理解得更深,掌握得更牢固,逐步养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化学学习的好习惯,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同时得到升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成熟。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人们在通常很难感觉到单个微粒的存在,但气体的扩散,溶质的溶解等现象都客观、形象地说明了这些微粒存在的真实性;阴极射线的发现,原电池、电解池等事实充分表明电子、离子存在的真实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在不永停息地运动着。
  2.物质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从CO到CO2,从SO2到SO3,物质的性质由于氧原子数目不同而不同。稀硝酸和铜反应放出NO,而浓硝酸和铜反应则放出NO2,两者的区别只在于硝酸浓度的不同;原子因为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而表现出不同性质等等,所有这些都很清楚地表明量变引起了质的飞跃。
  3.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将H2、O2混合在常温常压下放置千年万年也看不到有水生成,如果向该混合气体中加入催化剂或点燃,反应就迅速进行;但我们将O2和N2混合,无论如何改变条件,也不可能生成水,原因就在缺乏变化的依据。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讲到钠的化学性质时,学生非常喜欢做实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科学上的每一个重要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再到实践,反复多次才得出的结果。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事物现象,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和德育问题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政治和德育问题的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