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自传 > 内容

财务管理案例库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20-10-03 21:36:52     阅读:

《财务管理》案例库 目录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案例 1 案例一:企业财务目标演进 1 案例二:公司管理模式 3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案例 5 案例一:复利现值、终值 5 案例二:复利现值与递延年金 6 案例三:复利现值与递延年金 6 第三章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8 案例一:财务报表分析 8 案例二:杜邦分析体系 9 第四章 筹资管理 13 案例一:现金折扣资金成本 13 案例二:融资决策 14 第五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19 案例一:筹资方式选择 19 案例二:调整资本结构 20 第六章 投资项目决策案例 22 案例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22 案例二:新建生产线决策 24 第七章 证券投资案例 26 案例一:股票价值评估 26 案例二:股票投资决策 27 第八章 流动资产管理案例 29 案例一:信用政策决策 29 案例二:资金管理 30 案例三:存货决策 31 第九章 股利政策决策案例 33 案例一:股利政策决策 33 案例二:股利政策与融资决策 34 案例三:股利政策 36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案例 案例一:企业财务目标演进 (一)资料 天桥商场是一家老字号商业企业,成立于1953年,20世纪50年代,天桥商场是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80年代初,天桥商场第一个打破中国30年工资制,将商业11级改为新8级。1993年5月,天桥商场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12月30日,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北大青鸟通过协议受让方式受让北京天桥部分法人股股权。北大青鸟出资6000多万元,拥有了天桥商场16。76%的股份,北大天桥百货商场更名为“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鸟公司)。此后天桥商场的的经营滑落到盈亏临界点,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决定裁员,以谋求长远发展。于是就有了下面一幕。

  1999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天桥商场里面闹哄哄的,商场 大门也挂上了“停止营业”的牌子。11月19日,很多顾客惊讶地发现,天桥商场在大周末居然没开门。据一位售货员模样的人说:“商场管理层年底要和我们终止合同,我们就不给他们干活了。”员工们不仅不让商场开门营业,还把货场变成了群情激愤的论坛。1999年11月18日至12月2日,对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和广大员工来说,是黑色的15天!在这15天里,天桥商场经历了46年来第一次大规模裁员;
天桥商场被迫停业8天之久,公司管理层经受了职业道德与人道主义的考验,作出了在改革的道路上是前进还是后退的抉择。

  经过有关部门的努力,对面临失业职工的安抚有了最为实际举措,公司董事会开会决定,同意给予终止合同职工适当的经济补助,听同意参照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对283名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给予人均1万元、共计300万元左右的一次性经济补助。这场风波总算平息。事发以后,青鸟天桥有关负责人就曾向媒介表示,公司将给面临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给予帮助,包括想方设法帮助寻找就业岗位、拨款资助职工参加再就业培训、对部分生活确实困难的职工给予资助等等。此次通过的经济补助方案,从文字上看似乎已经跳出了原先“对部分职工给予资助”的框框。

在这次董事会上,公司决策层也再次对天桥百货商场领导班子在终止(续签)劳动合同工作中制定的减员增效实施方案作了肯定,并称此举符合《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董事会同时责成商场领导班子,要求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及劝导工作。原先占据天桥百货商场的部分职工早已经全部撤离了现场,商场全面恢复营业,停业期间没有一件商品丢失,没有任何设施受到破坏。董事会当时即表示,这场争执不会对青鸟天桥业绩造成大的影响。

要求:
(1)青鸟天桥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2)从案例介绍的情况看,你能否推断该公司的财务目标 (3)你认为青鸟天桥的最初决策是合理的吗?以后的让步是否合适? (4) 如果你是青鸟天桥的高级管理人员,你会采取何种措施?  (二)案例分析 资产重组中裁员本是正常现象,由于员工的激愤情绪使这次停业让公司丢掉了400万元的销售额和60万元的利润。在风波的开始,青鸟天桥追求的是利润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风波是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指导下才得意平息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控制成本,减员增效,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当员工们的抵触情绪如此之强,事情已发展到管理者们难于控制的局面时,一个企业就已经处于发展的非常阶段,此时就不能在以利润最大化来衡量企业的行为,而是必须考虑出现这种特殊情况后企业的应对措施。如果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坚决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不理财——谁都无法想象会出现什么结果。

  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首要的任务就是平息这场风波,安抚职工的情绪,所以适当的利润上的牺牲是必要的,300万元的支出可以换来员工的理解、支持、换来商场的长期发展。否则,单是员工们静坐在大厅使商场不能营业的损失就是巨大的。

  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而且这个目标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适当调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处于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

案例二:公司管理模式 (一)资料 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仪电)的前身是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1993年,根据国家关于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要求,改政府主管部门为企业集团。到1999年底,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上市公司4家、合资公司10家.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家。集团员工近4.7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42.43亿元,利润总额7.66亿元。

在政府职能机制向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过程中,上海仪电也曾经遇到过债务高、负担重、冗员多、企业绩效差、管理混乱等问题。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结构调整,上海仪电终于建立起以明确产权关系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3+3+1”母子公司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精髓可以概括为:集团公司享有“重大经营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和投资收益权”等三项权利,行使“财务预算管理、战略管理、营运监控管理”三项基本管理职能和享有产权管理的权利。

重大经营决策权的主导思想是保证投资方向合理、投资规模适当和投资结果有效。它的内容主要包括集团公司自身直接投融资决策,控股子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决策、母子公司之间投融资决策和子公司的并购和转让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人事管理上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采用谁出资,谁用人;
谁管理,谁负责,一级管一级,逐级负责的原则,上海仪电对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行使不同的人事权利。投资收益权则按照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出资比例,按照“先全额上缴后追加投资”的原则行使,有效增强了子公司的盈利和分配意识。

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分损益预算、现金预算和权益预算,由集团公司本部预算、子公司预算两个层次构成,依据一致性、不调整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全面预算、分级管理的方法进行编制,按照预算进行经营控制和业绩考核。战略管理为集团发展制定发展方向,编制战略计划,将集团战略计划细分落实到各子公司。本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预测未来和提出建议的原则,母公司在经营中监控营运情况,在集团上下建立了经济运行数据分析制度、报审报告制度和重点工作任务考核制度,对企业的投资、生产、财务、资产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跟踪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应管理责任部门解决,保证了经营的有序进行。

要求:
(1)分析上海仪电的“3+3+1”管理模式是集权制还是分权制,以及运行的基础。

(2)分析上海仪电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以及贯彻的原则。

(二)案例分析 (1)分权制,基础是明确的产权关系和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2)特点:建立在分权制上的“3+3+1管理模式,即集团公司享有“重大经营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和投资收益权”等三项权利,行使“财务预算管理、战略管理和营运监控管理”三项基本职能 以及产权管理的特权。

原则:①重大经营决策管理上,采取“投向合理、规模适当、结果有效”的原则;
②人事管理上采取“谁出资,谁用人;
谁管理,谁负责;
一级管一级、逐级负责”的原则;
③投资收益管理采取“依出资比例,先全额上缴后追加投资”的原则;
④财务预算管理依据“一致性、不调整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⑤战略管理依据目标集中一致的原则;
⑥营运监控管理依据“分析现状,发现问题,预 测未来和提出建议”的原则。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案例 案例一:复利现值、终值 (一)资料 今天是你的40岁生日,你打算当你65岁生日的时候退休,目前你的投资和储蓄的组成如下:
房产投资:
RMB 400000 股票:
RMB100000 现金:
RMB 10000 房产投资预期的回报率为3%;
股票投资除了原有的金额外,你还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年继续投入8000元, 预计股票市场长期投资的回报率为9%;
现金资产除了现有的金额以外,你打算未来的十年每年储蓄2000元,随后的15年每年储蓄10000元,预期的货币资金市场回报率为5.5%。

在你65岁生日的时候,你重新安排你的整个投资组合,那时的回报率为7%。

(1)在你65岁生日时你的资产总价会有多少? (2)假定现在你要安排退休后20年的生活,你打算将100000 元捐给当地的红十字会,那么每年你的最大消费的金额是多少,才能在你85岁生日的那天你所有的财产金额为零? (二)案例分析 (1)资产的总价等于房产、股票和现金25年后的终值即:
房产终值 =400 000 (1+3%) =837 511.17 股票终值=100 000 (1+9%)+8 000(FVIFA )(1+9%)=1 600 899.89 现金终值=10 000(1+5.5%)+2 000(FVIFA )(1+5.5%) +10 000 (FVIFA )=319 708.41 资产总价=房产终值+股票终值+现金终值=2 758 119.47 (2)首先从2 758 119.47中减掉捐赠的100 000元,实际上是要计算在20年的时间,以7%为的利率每年的普通年金是多少。

普通年金===250 907.67 每年最多可以消费250 907.67元可在85岁生日时所有的财产全部用完。

案例二:复利现值与递延年金 (一)资料 在你求学的四年中,国家每年将为你开支教学费用2 000元。如果此项支出用于对企业投资,每年可获得报酬率15%。要求:假如此项费用要求你在毕业后26年内归还国家,你每年应归还多少? (二)案例分析 现金流入现值=2 000(P/A,15%,4)=2 000*2.855=5 710(元) 毕业后的26年内,每年还款为A,则:
A﹝(P/A,15%,30)-(P/A,15%,4)﹞=5 710 A(6.5660-2.855)=5 710 A=1 538.67(元) 案例三:复利现值与递延年金 (一)资料 经济不宽裕的父母,要把小孩培养成人并读到大学毕业,以承担年利率10%(复利)的代价取得借款来作为他的生活和求学费用,到他21岁毕业时,此项以借款支付的费用为:
1-7岁:每年150元;

8-12岁:每年200元;

13-17岁:每年300元;

18-21岁:每年450元。

如果上述全部借款本利由作为收益者的某同学在毕业后的39年(即退休之前)直接或以承担其父母生活费的形式偿还完毕,则它每年必须平均偿还多少? (二)案例分析 现金流出现值:
1-7岁:150(P/A,10%,7)=1504.8684=730.26(元) 8-12岁:200﹝(P/A,10%,12)-(P/A,10%,7)﹞ =200(6.8137-4.8684)=389.06(元) 13-17岁:300﹝(P/A,10%,17)-(P/A,10%,12)﹞ =300(8.0216-6.8137)=362.37(元) 18-21岁:450﹝(P/A,10%,21)-(P/A,10%,17)﹞ =450(8.6487-8.0216)=282.195(元) 现金流出现值合计=730.26+389.06+362.37+282.195=1 763.885(元) 毕业后的39年内,每年还款为A,则:
A(P/A,10%,39)(P/F,10%,21)=1 763.885 A(P/A,10%,39)=1 763.885(F/P,10%,21)=1 763.8857.4003=13 053.28 A﹝(P/A,10%,40)-(P/A,10%,1)﹞=13 053.28 A=1 471.62 第三章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案例一: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料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载货汽车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轿车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我国汽车行业总体上仍处于产品档次低,生产规模小,竞争能力不强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全面实施WTO贸易规则,进口汽车关税壁垒越来越低,汽车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的汽车、摩托车制造类上市公司共有40多家。东风汽车依托东风汽车集团,在车类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的经营优势。

2001年东风汽车与车类上市公司部分财务指标比较表 指 标 数 值 行业平均值 行业最高值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有形资产债务率 利息保障倍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主营业务毛利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 1.442 1.167 36.35% 37.53% O 39.509 7.905 O.983 21.3% 12.13% 1.723 O.913 45.902% 48.193% O.047 7.903 3.659 0.683 17.305% -6.106% 4.458 3.468 80.51% 85.6% 3.45 54.414 l1.03l 2.244 31.33% 21.25% 指 标 数 值 行业平均值 行业最高值 成本费用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 总资产利润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14.19% 19.01% O.537 l3.78% 28.57% 43.74% -2.697% 1.582% 0.073 2.056% 4.183% -182.336% 23.13% 68.34% 0.788 26.52% 155.39% 103.85% 要求:对比东风汽车与车类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说明东风汽车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

(二)案例分析要点 从指标对比(略)看,东风汽车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指标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除流动比率不够理想之外,其他指标值都显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较好。而速动比率较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好。但过高的速动比率说明企业对速动资产自利用不足。对比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说明企业应收账款金额不大,速动资产主要是由货币、短期投资等构成的。这样有可能降低资产的收益能力,但也说明企业还有潜在的盈利能力。

案例二:杜邦分析体系 (一)资料 华扬电子公司创立于1995年5月,是一家以计算机行业发展为主的产业化、多元化的小型高科技产业公司。公司主要经营中西文系列终端、计算机及其软件、打印机、POS终端等产品,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电脑硬件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消费电子业三大产业携手发展的产业格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人才、资本与经营机制的优势,以电脑信息产业为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经营宗旨下,经营业绩不断增加,连续多年各项指标均居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2005年比2004年销售收入增长20%;
2002年该公司资产总额为2500万元,以后每后一年比前一年资产增加500万元,该公司资产由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组成,连续4年来固定资产未发生变化均为2000万元,假设该公司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所得税率保持不变。其它有关数据和财务比率如下:
项 目 2004年 2005年 资产负债率 流动负债/ 所有权益 速动比率 销售毛利率 平均收账期 净利润 45% 0.6 0.65 18% 72天 600 50% 0.55 0.8 20% 45天 800 要求:
1、分析总资产、负债变化原因;

2、分析流动比率变动原因;

3、分析资产净利率变化原因;

4、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权益净利率变动原因。

(二)案例分析 1、 项 目 2004年 2005年 差额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负债总额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2500+500+500=3500 3500-2000=1500 3500×45%=1575 1925×0.6=1155 1575-1155=420 3500+500=4000 4000-2000=2000 4000×50%=2000 2000×0.55=1100 2000-1100=900 500 500 425 -55 480 分析:
(1)2005年比2004年资产总额增加500万元,主要是流动资产增加所致(2000-1500)。

(2)2005年比2004年负债总额增加425万元,其原因是长期负债增加480万元,流动负债减少55万元,两者相抵后负债净增425万元。

2、 (2) 2004年 2005年 差额 项 目 2004年 2005年 差额 流动比率 1500/1155=1.3 2000/1100=1.82 0.52 存 货 1500-1155×0.65=750 2000-1100×0.8=1120 670 存货周转率 4920/750=6.65 5760/1120=5.14 -1.42 应收账款周转率 360/72=5 360/45=8 3 分析:2005年比2004年流动比率增加0.52。

其原因是:
(1)存货周转率减少1.42;

(2)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3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的幅度大于降低的存货周转率降低的幅度。

3、 ( (3) 项 目 2004年 2005年 差额 资产周转率 6000/3500=1.71 7200/4000=1.8 0.09 销售净利率 600/6000=10% 800/7200=11% 1% 资产净利率 1.71×10% =17.1% 11%×1.8 =20% 2.9% 分析:2005年比2004年资产净利率提高2.9%。

其原因是:销售净利率2005年比2004年提高1%,资产周转率2005年比2004年提高0.09。

4、 权益乘数:2004年=1÷(1-45%)=1.82 2005年= 1÷(1-50%)=2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004年:31.12%=10%×1.17×1.82 2005年:39.6% =11%×1.8×2 分析:权益净利率2005年比2004年增加8.48%,其原因是销售净利率增加1%,资产周转率0.09,权益乘数扩大0.18。

第四章 筹资管理 案例一:现金折扣资金成本 (一)资料 中宏公司向友利公司购买原材料,友利公司开出的付款条件为:“2/10,N/30”。中宏公司的财务经理王阳查阅公司记录表明,会计人员对此项交易的处理方式是,一般在收到货物后15天支付款项。当王阳询问公司会计为什么不取得现金折扣时,负责该项交易的会计人员不假思考地回答道,这一交易的资金成本仅为2%,而银行贷款成本却为12%。请你针对这一案例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
(1)会计人员错在哪里?他在观念上混淆了什么? (2)丧失现金折扣的实际成本有多大? (3)如果中宏公司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而被迫使用商业信用资金(即使用推迟付款商业信用筹资方式),为减低年利息成本,你影响财务经理王阳提出何种建议? (二)案例分析 (1)收到货物后15天支付款项,与享受现金折扣在第10天付款,付款期推迟了5天,会计人员混淆了资金的5天使用成本与1年的使用成本。必须将时间长度转化一致,这两种成本才具有可比性。

(2) 收到货物后15天支付款项的实际成本是:
(3)假如公司被迫必须使用推迟付款方式,则应在购货后30天付款,而非15天付款,这样年利息成本可下降到:
案例二:融资决策 (一)资料 在过去5年中,高达公司发展迅速。最近,其投资银行敦促公司考虑长期融资。该公司的银行贷款额度为250 000元,利率为8%。目前公司已推迟了30至60天支付商业往来客户的账款。与投资银行研究的结果是筹集500 000资金。投资银行为公司提供了以下几种可行的融资方案(不考虑发行成本)。

方案一::以每股8元销售普通股;

方案二:销售票面利率为8%的可转换债券,每1 000元债券可转换成100股普通股股票(即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为每股10元);

方案三:销售票面利率为8%的债券,每一债券附有100个认股权,每一认股权可以按10元购买公司一普通股。

公司总裁罗先生拥有公司80%的股份,并希望继续控制公司。目前公司在外有100 000股流通股。下面是公司最近的财务报表摘录:
优力钢铁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0年12月31日 单位:元 总资产 550 000 流动负债 400 000 普通股,面值1元 100 000 留存收益 50 000 负债及权益总额 550 000 优力钢铁公司收益表 2000年度 单位:元 销售 1 100 000 除利息外的全部成本 990 000 息税前收益 110 000 利息 20 000 税前收益 90 000 税收(40%) 36 000 净收益 54 000 普通股股数 100 000 每股收益 0.54 市盈率 15.83 股票市价 8.55 要求:
(1)按每种方案建立新的资产负债表。对于方案二和方案三建立债券转换后和行使认股权以后的资产负债表(假设筹资的一半用于还银行贷款,一般增加总资产). (2)在各种方案中,罗先生都没有购买新增股票。请展示他的控股地位。

(3)假定,息税前收益为总资产的20%,在每种方案条件下的每股收益是多少? (4)各种方案条件下的负债比率是多少? (5)你会推荐那种方案给罗先生。为什么? (二)案例分析 (1) 方案一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总资产 800 000 流动负债 150 000 普通股,面值1元 162 500 新增资本 437 500 留存收益 50 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800 000 方案二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总资产 800 000 流动负债 150 000 普通股,面值1元 150 000 新增资本 450 000 留存收益 50 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800 000 方案三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总资产 1 300 000 流动负债 150 000 长期负债 500 000 普通股,面值1元 150 000 新增资本 450 000 留存收益 50 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1 300 000 (2)罗先生控股额为80 000股,具有80%的股权。以下三种方案中,他的控股权分别为:
方案1:80 000/162 500=49% 方案2:80 000/150 000=53% 方案3:80 000/150 000=53% (3)方案一 收益表 单位:元 息税前收益 利息 税前收益 税收(40%) 净收益 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 160 000 20 000 140 000 56 000 84 000 162 500 0.52 方案二 收益表 单位:元 息税前收益 利息 税前收益 税收(40%) 净收益 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 160 000 20 000 140 000 56 000 84 000 150 000 0.56 方案三 收益表 单位:元 息税前收益 利息 税前收益 所得税(40%) 净收益 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 260 000 60 000 200 000 80 000 120 000 150 000 0.80 (4)方案一:负债比率=150 000/800 000=19% 方案二:负债比率=150 000/800 000=19% 方案三:负债比率=650 000/1 300 000=50% (5)方案一:导致保罗先生失去控股权(降为49%),在此情况下,他失去了大部分在外股数。由于在外流通股增加幅度大于50%,这使每股收益有所减少,且负债比率大幅度下降。(下降54%)。

方案二:使罗先生维护了控股权(53%),每股收益增加,但与方案一相同,负债比率下降。

方案三:也使罗先生维护了控股权(53%),这一计划使每股收益达到最高点(0.8元)比原来的每股收益增加了48%,负债比率下降为50%。

总结:
方案二优于方案一,因为方案二避免了失去控股权的危险。负债比率在这两个方案中是相同的。这样分析人员必须集中在方案二与三中进行选择。方案三的每股收益大大增加,但负债比率也提高了。在方案二中,负债比率低(19%),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好。但是在方案三中,50%的比率也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对原始状态的一个很大的改进。每股收益的增加和负债比率的下降二者结合在一起,这在方案二和方案三中导致了令人满意的股票价格变动。特别是方案三。在方案三中,公司不大可能失去商业银行的资助,因为就是这个银行最初建议筹资的,特别是在方案三中,追加资金可使公司更快地履行其商业信用。公司证券也毫无疑问地成为次级信用债券。假如罗先生愿意承担较高的贷款风险,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是可行方案。方案三稍比方案二更具吸引力。当然,方案三实际吸引力的是所投资金有20%的收益率。这一事实使得追加负债资金效果令人满意,且使每股收益增加。

第五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案例一:筹资方式选择 (一)资料 蓝天公司是经营机电设备的一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该企业重视开拓新的市场和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同时也使企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走在了前面。

为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公司需要在国外建立一全资子公司。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包括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1 000万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3 200万元的负债。预计企业当年能实现息税前利润1 600万元。开办这个全资子公司就是为了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该全资子公司需要投资4000万元。预计该子公司建成投产之后会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2000万元,其中变动成本为1100万元,固定成本为500万元。该项资金来源有三种筹资形式:
(1) 以11%的利率发行债券;

(2) 按面值发行利率为12%的优先股;

(3) 按每股20元价格发行普通股。

问题: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下,试分析该公司选择哪一种筹资方式。

(二)案例分析 利用无差别点进行分析。

债券筹资与普通股筹资的无差别点:
[(EBIT- 320 - 440)×0.7] / 1000 = [(EBIT- 320)×0.7] / 1200 通过计算可得EBIT为2 320万元。

优先股与普通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 320)×0.7 – 4000×12% ] / 800 = [(EBIT- 320)×0.7] / 1000 通过计算可得EBIT为2624万元。

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基于以上的计算结果,债券筹资、优先股筹资与普通股筹资的无差别点分别是2 320万元和2 624万元,由于该项目为公司新增400万元(2000-1100-500)的息税前利润,再加上预计当年实现的息税前利润1 600万元,共计获得息税前利润200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股有着更高的每股收益率,所以应该选择发行普通股的方式来筹资。

案例二:调整资本结构 (一)资料 美国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在整个19世纪,公司致力于化学制品和纤维制品的开发和生产,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化学制品公司和行业的技术领先者。1980年,公司被《幸福》杂志评选为全美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的第15位。

过去,杜邦公司一直以保守的财务政策而著名。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末,纤维和塑料行业的竞争增加了杜邦公司维持其保守的财务政策的难度。化学制造行业的迅速扩张引起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杜邦公司的毛利和资本报酬率一路下滑,尽管销售收年代期间,这种情况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在1973~1975年,公司的净利润、总资本报酬率和每股收益的下降均超过50%以上,自身积累资金的能力大大不足。

为了应付经营中资金短缺和降低成本,公司削减了股票发行计划和营运资本的数量,但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杜邦公司被迫转向债务筹资。公司增加了短期借款,发行了长期债券,使得公司负债比率从1972年的7%上升到1975年的27%,利息保障倍数从38.4下降到4.6。此后的5年中,公司不断努力削减债务,提升经营业绩,使得1979年末负债比率下降到20%,利息保障倍数也回升到11.5。在此期间,虽然公司遇到困难,但仍然保持了AAA级债券的地位。

然而,1981年的收购案使得杜邦公司完全偏离了原有的财务政策。80亿美元的收购价使得杜邦公司不得不发行了39亿美元普通股和38.5亿美元浮动利率债券。此外,还要承担被收购公司科纳克19亿美元的负债。杜邦公司的负债比率急增到40%,债券等级首次从AAA级下滑到AA级。

1982年石油价格波动和行业经济衰退对合并后的杜邦公司无疑是雪上加霜。尽管公司收入是1979年的2.5倍,但净利润却低于合并之前,总成本报酬率下降了50%,每股收益下降了40%。为恢复公司以前的融资环境,杜邦利用固定利率的长期债务替换了浮动利率债务,负债比率降到36%,但利息保障倍数仍很低,公司仍然处于AA级债券之列。

20世纪80年代后半叶,杜邦财务管理人员面临新的困惑:是保持传统的财务政策,努力维持低负债比率(比如25%)和AAA级债券等级,还是永久放弃传统的保守财务政策,保持40%的负债比率。

要达到前一目标,只有依靠发行大量的权益资本,但是由于受到失败的收购案和经济衰退的影响,资本市场对杜邦股票的评价不高。此外,权益资本的高成本也加重了筹集大额权益资本的困难。而如果确立负债率40%的资本结构政策,企业的许多财务可能好转。在经济复苏假设下,高负债政策会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股利和权益报酬率。但是在经济衰退假设下,每股收益报酬率在高负债政策下会下滑得更快。

要求:
(1)结合案例,说明公司资本结构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析杜邦公司保守资本结构有哪些利弊。

(3)如果你是杜邦财务经理,你会向董事会建议采用哪种财务政策。

(二)案例分析 (1)影响因素:企业的获利能力(高获利能力减少向外债务筹资),股东和管理人偏好,企业的资本性支付(项目投资)、营运资金短缺、并购其他企业、资本市场评价。

(2)保守资本结构下,负债过低,保证了公司的债券的等级,有利于树立市场形象。同时,财务杠杆过低,使股东获得的杠杆收益大为减少,企业资本成本增加。同时也使得经营杠杆承担风险过大,影响了企业经营收益。

(3)略。两种政策都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完美无缺。

第六章 投资项目决策案例 案例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资料 康元葡萄酒厂是生产葡萄酒的中型企业,该厂生产的葡萄酒,酒香纯正,价格合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因此康元葡萄酒厂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

张晶是该厂的助理会计师,主要负责筹资和投资工作,总会计师王斌要求张晶收集建设新生产线的有关资料,并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以供厂领导决策考虑。

张晶经过十几天的调查研究,得到以下有关资料:
1、投资新的生产线一次性投入1 000万元,建设期1年,预计可使用10年,报废时无残值收入;
按税法要求该生产线的折旧年限为8年,使用直线法折旧,残值率为10%。

2、购置设备所需的资金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予以筹措,债券面值为1 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债券期限为4年,每年年末支付利息,第4年末用税后利润偿还本金。

3、该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可使工厂1-5年销售收入每年增长1 000万元,6-10的销售收入每年增长800万元,耗用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为收入的60%。

4、生产线建设期满后,工厂还需垫支流动资金200万元。

5、所得税税率为30%。

6、工厂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

为了完成总会计师交给的任务,请你帮助张晶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预测新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后,该工厂未来10年增加的净利润。

(2)预测该项目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3)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

(二)案例分析 (1)项目计算期 = 1+10 = 11(年) 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 1000 ×10% ×1 = 100(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 =1 000 + 100 =1 100(万元) 年折旧 = = 123.75(万元) 经营期第2~4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 = 付现成本 + 折旧 + 利息 = 1 000 × 60% + 123.75 + 100 = 823.75(万元) 经营期第5~6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 = 付现成本 + 折旧 = 1 000 ×60% + 123.75 = 723.75(万元) 经营期第7~9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 = 付现成本 + 折旧 = 800×60% +123.75 = 603.75(万元) 经营期第10年总成本增加额 = 付现成本 = 800×60% = 480(万元) 终结点第11年总成本增加额 = 付现成本 + 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残值损失) = 480 + 1 100×10% = 590(万元) 经营期第2~4年每年净利润增加额 = (收入-总成本)×(1-所得税税率) =(1 000-823.75)×(1-30%) = 123.375(万元) 经营期第5~6年每年净利润增加额 = (1000 – 723.75)×(1-30%) = 193.375(万元) 经营期第7~9年每年净利润增加额 = (800 – 603.75)×(1-30%) = 137.375(万元) 经营期第10年净利润增加额 = (800 – 480)×(1-30%) = 224(万元) 终结点第11年净利润增加额 = (800 – 590)×(1-30%) = 147(万元) (2)各年现金净流量的计算如下:
NCF0 = - 1 000(万元) NFC1 = - 200(万元) NFC2-4 = 净利润 + 折旧 + 利息= 123.375+123.75 + 100 = 347.125(万元) NFC5-6 = 净利润 + 折旧 = 193.375 + 123.75 = 317.125(万元) NFC7-9 = 净利润 + 折旧 = 137.357 + 123.75 = 261.125(万元) NFC10 = 净利润 = 224(万元) NFC11 = 净利润 +回收垫支流动资金 +残值损失 = 147 + 200 + 110 = 457(万元) 注:第11年不必考虑残值损失的税赋抵减,残值损失不是现金流出但已被计入第11年的总成本增加额,作为收入的减项,从而抵减了所得税,在这里残值损失作为非付现成本应加上。

(3)项目净现值为:
NFV = -1 000 +(-200)×(P/F,10%,1)+ 347.125×(P/F,10%,2)+ 347.125×(P/F,10%,3)+ 347.125×(P/F,10%,4)+ 317.125×(P/F,10%,5)+ 317.125×(P/F,10%,6)+ 261.125×(P/F,10%,7)+261.125×(P/F,10%,8)+ 261.125×(P/F,10%,9)+ 224×(P/F,10%,10)+ 457×(P/F,10%,11) = 591.938(万元) 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因此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是可行的。

案例二:新建生产线决策 (一)资料 福星电器公司是生产小型家用电器产品的中型企业。为扩大生产能力,公司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负责这项投资决策工作的财务经理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到如下相关资料:
(1)该生产线的初始投资为12.5万元,分两年投入。第1年初投人10万元,第2年初投入2.5万元。第2年末项目完工正式投产使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电器1000部。每部售价300元,每年可获得销售收入30万元,投资项目可使用5年,5年后残值2.5万元。在生产线运作期间要垫支流动资金2.5万元,这笔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可全部收回。

(2)该项目生产的产品总成本构成如下:
材料费用:20万元;
制造费用:2万元;
人工费用:3万元;
折旧费用:2万元。

(3)对各种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后,得出该公司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为10%。

(4)公司所得税率为33%。

根据上述资料,财务经理计算出该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和净现值。发现该项目净现值大于0,认为项目可行。

财务经理将新建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交给公司经理会议讨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对该方案提出了以下的意见:
(1)经营副总经理认为,在项目投资和使用期间,通通货膨胀率大约在10%左右,将对投资项目的各方面产生影响;

(2)基建部经理认为,由于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初始投资将增长10%,投资项目终结后,设备残值也将增加到37 500元;

(3)生产部经理认为,由于物价变动影响,材料费用每年将增加14%,人工费用也将增加10%,扣除折旧后的制造费用则要每年增加4%,折旧费用不变;

(4)销售部经理认为,产品销售价格每年可增加10%。要求:假设你是财务经理。

(1)在将项目分析提交经理会议讨论前,计算项目净现值的数额。

(2)分析哪些因素影响项目投资决策。

(3)据经理会议上讨论的情况,重新计算项目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和项目的NPV、IRR,并据此决定是否投资。

(二)案例分析 (1)营业现金净流量乙6a万元,净现值=2.88万元。

(2)本案例中,影响因素有:初始投资额、营业现金收入和支出,项目终结收回的投资以及投入资本的平均资本成本率。这些项目对决策有直接影响。此外,通货膨胀因素会使这些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化,由此影响项目投资决策。

(3)NPV=6.29,IRR=18.3l%。因为净现值大于O,且内含报酬率大于平均资本成本10%,所以决定投资。

第七章 证券投资案例 案例一:股票价值评估 (一)资料 张伟是东方咨询公司的一名财务分析师,应邀评估百兴商业集团建设新商场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张伟根据公司情况作了以下估计:
1、公司本年度净收益为200万元,每股支付现金股利2元,新建商场开业后,净收益第一年、第二年均增长15%,第三年增长8%,第四年及以后将保持这一水平。

2、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的政策,并打算今后继续实行该政策。

3、公司的β系数为1,如果将新项目考虑进去β系数将提高到1.5。

4、无风险收益率(国库券)为4%,市场要求的收益率为8%。

5、公司股票目前市价为23.6元。

张伟打算利用股利贴现模型,同时考虑风险因素进行股票价值的评价。百兴集团公司的一位董事提出,如果采用股利贴现模型,则股利越高,股价越高,所以公司应改变原有的股利政策提高股票支付率。

请你协助张伟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参考固定股利增长贴现模型,分析这位董事的观点是否正确。

(2)如果股利增加,对可持续增长率和股票的账面价值有何影响。

(3)评估新建商场项目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 (1)该董事的观点是错误的。该公司一直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的政策,由于第四年及以后的净收益水平保持不变,所以从第四年后每年股利是固定的。在固定股利增长模型中P0=D1/(k-g),当股利较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确也会较高。但其他条件不是不变的。如果公司提高了股利支付率,增长率g就会下跌,股票价格不一定会上升。事实上,如果股权收益率>K,价格反而会下降。

(2)股利支付率的提高将减少可持续增长率,因为用于再投资企业的资金减少了。股利支付率的上升会减少股票账面价值,原因也是一样的。

(3)K=4%+(8%-4%)1.5=10% 股票价值计算如下:
年 份 0 1 2 3 合计 每股股(元) 2 2.3 2.65 2.8 现值系数(i=10%) 0.9091 0.8264 0.7531 股利现值(元/股) 2.09 2.19 2.11 6.39 未来股利(元/股) 28 未来股利现值(元/股) 21.09 21.09 股票价值 27.48 案例二:股票投资决策 (一)资料 维特投资基金对5只股票进行总额4亿元的投资,其投资情况如下:(单位:亿元) 股票 投资额 股票的β系数 A 1.2 0.5 B 1.0 2.0 C 0.6 4.0 D 0.8 1.0 E 0.4 3.0 目前无风险利率为7%,下一年度估计的市场收益的概率分布如下:
概率 市场收益(%) 0.1 8 0.2 10 0.4 12 0.2 14 0.1 16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1)写出证券市场线的公式 (2)计算维特公司的要求收益率 (3)假如管理层受到购买一新股的报告,报告表明投资这一新股需要0.5亿元,预期收益率为16%,并且该股票的价值为2.5。请问是否应该购买该只新股?预期收益率在多少时管理层对购买新股或不购买新股是无差异的? (二)案例分析 (1) 市场收益率=0.1×8%+0.2×10%+0.4×12%+0.2×14%+0.1×16%=12% 证券市场线公式:Rj=7%+(12%-7%)×βj (2)组合投资的β值:
要求收益率:RJ=7%+(12%-7%)×1.75=15.75% (3)如果购买新股,新的β值:
要求收益率:RJ=7%+(12%-7%)×1.83=16.15% 由于预期收益率小于要求收益率,所以应该放弃购买新股。当预期收益率等于16.15%时无差异。

第八章 流动资产管理案例 案例一:信用政策决策 (一)资料 长城公司是一家电脑公司,主要业务是向小规模公司出售自己开发生产的小型和微处理电脑。为促进产品销售,增加公司的盈利,总经理想改变公司的信用政策。现行的信用政策是40天内全额付款,赊销额平均占销售额的75%,其余部分为立即付现购买。目前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5天(假设一年为360天,根据赊销额和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计算,下同)。总经理今年1月初提出,将信用政策改为50天内全额付款,改变信用政策后,预期总销售额可增20%,赊销比例增加到90%,其余部分为立即付现购买。预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到60天。

改变信用政策预计不会影响存货周转率和销售成本率(目前销货成本占销售额的70%)。工资由目前的每年200万元,增加到380万元。除工资以外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目前为每年300万元,预计不会因信用政策改变而变化。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 200×年12月31日 要求:假设该投资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8.9597%,你作为公司的财务经理,判断总经理的决策是否有理? (二)案例分析 增加的销售收入=4800×20%=960(万元) 增加的销售毛利=4800×20%×(1-70%)=288(万元) 应收账款增加多占用资金应计利息=54.19-28.22=25.97(万元) 由于销售成本率不变,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一样,增长20%。又存货周转率不变,所以存货增加20%,则存货增加多占用资金利息 =560×20%×8.9597%=10.03(万元) 其他有关费用增加=380-200=180(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净收益=288-25.97-10.03-180=72(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的净收益大于0,所以总经理的决策有理。

案例二:资金管理 (一)资料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集团”)是一家省级国有企业,拥有26家子公司,40多家分公司,两家上市公司。1998年,总资产规模达到43亿元,净资产2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日4亿元、利税4.8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

“华强集团”拥有深圳集团总部、深圳梅林、深圳坂田、东莞塘夏、广东肇庆五大生产基地,形成了信息、家电、啤酒、房地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华强集团”以资产经营为主,建立了资产运营中心、投资决策中心和资金调控中心。子公司以生产经营为主,成为经营利润中心;
子公司下设专业生产厂,实现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由此形成了集团总公司——子公司——专业生产厂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

“华强集团”长期以来采取资金分散管理的模式。二级企业各自为政,单独对外筹资,向银行举债,自行使用支配资金。这样做的后果是:集团整体的资本成本过高;
不利于集团对子公司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为此,“华强集团”逐步建立起资金集中管理的新模式。一是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负责集团整体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二级企业经营绩效考评。委员会由集团财务主管总体负责,吸收了财务、企管、投资等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提高了财务决策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加强了资金控制的力度和时效。二是成立财务结算中心,负责集团整体资金的统一筹集和调配。三是建立起集团营运资金管理机制,对二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明确管理制度,由集团公司财务审 计部和企业管理部每月跟踪分析各单位这三方面的情况,上报资金管理委员会处理。同时,“华强集团”加强了财务资金循环的监控工作。

通过几年的实践,“华强集团”的资金管理大有起色,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得到保障,每年降低资金成本3000多万元,集中有限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以资金为纽带加强了母子公司的联系。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华强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

(2)分析“华强集团”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要点 (1)从分析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权限和对子公司财务的管理和控制上看,“华强集团”财务管理实施的是以“资金集中管理”为主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2)原因:原先分散管理带来了很多弊端。

案例三:存货决策 (一)资料 A公司是一个家用电器零售商,现经营约500种家用电器产品。该公司正在考虑经销一种新的家用电器。据预测该产品年销售量为1080台,一年按360天计算,平均日销售量为3台;
固定储存成本2000元/件,一年的变动储存成本为100元/台;
固定的订货成本为1000元/年,变动的订货成本为74.08元/次;
公司的进货价格为每台500元,售价为每台580元,如果供应中断,单位缺货成本为80元。订货之到货的时间为4天,在此期间销售需求的概率分布如下:
需求量(台) 9 10 11 12 13 14 15 概率 0.04 0.08 0.18 0.4 0.18 0.08 0.04 要求: 在假设可以忽略各种税金影响的情况下计算:
(1)该商品的进货经济批量。

(2)该商品按照经济批量进货时存货平均占用的资金(不含保险储备资金)。

(3)该商品按照经济批量进货的全年存货取得成本和储存成本(不含保险储备成本)。

(4)该商品含有保险储备量的再订货点(B=0;
B=1;
B=2;
B=3)。

(二)案例分析:
(1) Q* = = = 40 (件) (2)I* = ×B = ×500 = 10000(元) (3)TCa = F1 + *F + AB = 1000 + ×74.08 + 1080×500 = 543000.16(元) TCC = F2 + C* = 2000 + 100× = 4000(元) (4)① 交货期内的需求量为 = 3×4 = 12 (件) ② 保险储备 TC(B=0) =〔(13 -12)×0.18+(14-12)×0.08+(15-12)×0.04〕×80×27 = 993.60元 TC(B=1)= 〔(14-13)×0.08+(15-13)×0.04〕×80×27+1×100 =445.60元 TC(B=2)= 〔15-14〕×0.04〕×80×27+2×100 = 286.40(元) TC(B=3)= 0×80×27+3×100 = 300(元) 所以保险储备应为3件 ③再订货点 = 12 + 2 = 14(件) 第九章 股利政策决策案例 案例一:股利政策决策 (一)资料 南方公司是一家大型钢铁公司,公司业绩一直很稳定,其盈余的长期成长率为12%。其中2000年公司税后盈利为1 000万元。当年发放股利共250万元。到2001年因公司面临一投资机会,预计其盈利可达到1 200万元,而该公司投资总额为900万元,预计2002年以后仍会恢复12%的增长率。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负债/权益为4:5。

现在公司面临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可供选择的股利分配政策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以及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问题: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会计师,请你计算2001年公司实行不同股利政策时的股利水平,并比较不同的股利政策,做出你认为正确的选择。

(二)案例分析 1、维持固定股利支持率政策时,计算如下:
2000年股利支付率:(250 / 10000)X 100% = 25% 所以,2001年支付股利 = 1 200X25% = 300(万元) 2、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计算如下:
需内部权益融资额:900 x [5 / (5 +4)]= 500(万元) 所以,2001年支付股利 = 1 200 – 500 = 700(万元) 3、实行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时,则有:
250x(1+12%)=280(万元) 4、剩余股利政策在股利分配时,优先考虑投资机会的选择,其股利额会随着所面临的投资机会而变动。因为公司每年面临不同的投资机会,所以会造成股利较大的变动,不利于公司股价稳定。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由于按固定比率支付,因而股利会随每年盈余的变动而变动使公司股利支付极不稳定,不利于公司市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的股利发放额稳定增长,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使公司股价稳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但是实行这一政策的前提是公司的收益必须稳定且能正确地预计其增长率。

通过上述分析,南方公司应选择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案例二:股利政策与融资决策 (一)资料 保罗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的净收益和资本支出为:
1 2 3 4 5 净收益 2 000 1 500 2 500 2 300 1 800 资本支出 1 000 1 500 2 000 1 500 2 000 公司目前在外流通的普通股为100万股,每股每年支付股利1元。

要求:
(1)如果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确定每股股利及每年所需外部筹资。

(2)如果目前每股股利保持不变,确定每年外部筹资额。

(3)如果保持目前50%的股利支付率,确定每年外部筹资额。

(4)以上三种股利政策中,那种政策可使股利总额最大,外部筹资总额最小 (二)案例分析 (1) 除每股股利栏,其它栏的单位为千元 。

年份 净收益(1) 资本支出(2) 可供普通股分派的收益 (3)=(1)-(2) 每股股利 (3)÷1 000 所需外部融资 1 2 000 1 000 1 000 1.0 0 2 1 500 1 500 0 0 0 3 2 500 2 000 500 0.5 0 4 2 300 1 500 800 0.8 0 5 1 800 2 000 0 0 200 2 300 200 (2) 年份 净收益 (1) 股利 (2) 资本支出 (3) 所需外部融资 (2)+(3)-(1) 1 2 000 1 000 1 000 0 2 1 500 1 000 1 500 1 000 3 2 500 1 000 2 000 500 4 2 300 1 000 1 500 200 5 1 800 1 000 2 000 1 200 5 000 2 900 (3) 年份 净收益 (1) 股利 (2) 资本支出 (3) 所需外部融资 (2)+(3)-(1) 1 2 000 1 000 1 000 0 2 1 500 750 1 500 750 3 2 500 1 250 2 000 750 4 2 300 1 150 1 500 350 5 1 800 900 2 000 1 100 5 050 2 950 (4)剩余股利政策是外部筹资总额最小,保持50%的股利支付率是股利总额最大。

案例三:股利政策 (一)资料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得超大型信息技术公司之一,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公司股票简称“四川长虹”,股票代码为“600839”,为上证30指数之一。以下是该公司上市之后历年的分红方案和配股方案:
年份 (年) 每股收益(元) 净资产收益率 (%) 分红方案 配股方案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164 2.973 2.277 2.070 1.710 0.876 0.243 0.127 0.041 0.08 0.10 (1.70) 28.35 35.24 30.14 33.10 29.11 18.28 4.060 2.080 0.690 1.36 1.57 (38.93) 10送2股派12元 10送7股派1元 10送6股 10送6股 10送3股派5.8元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不分配不转增 10配2.5股,每股7.35元 10配1.875股,每股9.80元 10配2.3076股,每股9.98元 历年分红方案和配股方案 要求:
(1)该公司在不同阶段股利政策有何不同? (2)该公司股利政策和其盈利能力之间有何关系? (3)该公司股利政策和其筹资政策之间有何关系? (4)根据教材中的观点:该公司1997年的股利政策有何不当之处? (二)案例分析 (1)该公司的股利政策分成两个阶段,1997年之前以现金股利为主,1998年之后表现为不分配,表现为是一种剩余股利政策。

(2)盈利能力是公司分配的基础,在该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的阶段(97年之前),表现为较多的股利分配;
其次,该公司在97年之前,每年均派发股票股利,造成了股本的扩张,加速了98年后其盈利能力的下降(通过每股收益指标体现)。

(3)该公司历年的股利大多是股票股利或者不分配,在企业内部保留了现金,因此其股利政策本身也是一种内部筹资行为;
其次,该公司通过3次配股行为进行外部股票筹资,造成了其盈利能力的压力(通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体现),也直接对其以后年度的股利分配造成了压力。

(4)企业一方面大量发放股利,而另一方面又以支付高额资本成本为代价筹集其他资本,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是不恰当的,造成了资本成本的上升,有损于股东利益。

《财务管理案例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财务管理案例库.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