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转正申请书 > 内容

公平价值的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0-19 06:08:48     阅读:


  摘要:  为了推动优秀师范生的培养,我国持续11年实行了免费教育优惠政策:在读免费、就业保障、简化读研。从免费师范生教育到公费师范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社会观念对师范生的不公平以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的不公平,体现了我国教育公平价值的实践和发展。但地方经费不能保证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有效实施,“简化读研”降低了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不准报考研究生”和强制服务制度也阻碍了公费师范生的发展,反映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仍然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公费师范生教育应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健全培养和监督制度,进一步提升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改革教师用人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弥补公费师范生教育在公平性上的不足。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队伍建设;公费教育;教育政策;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 G6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9)02-0066-06
  收稿日期:2019-01-2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从机械论到生命论: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前段’英语教学方法变革研究(XJK18AJC001);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引入‘雨课堂’的汉语言文字模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GYB1778)。
  作者简介:沈红宇(197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史、语文教育研究;蔡明山,湖南文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常德,415000。
  自2007年5月9日起,國务院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以及西南大学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试点工作,主要面向2007年秋季新入学的学生提供优惠。这一政策的推行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加入到教育教学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四有”好老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国办发〔2007〕34号[1],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第一,师范生免费教育,即在读免费。第二条规定:“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第二,就业保障。第五条明确指出:“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第三,简化读研。第七条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免费政策的制定实施,能够帮助师范生扫清经济、就业、深造等多个方面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偏向。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见》(国办发〔2012〕2号[2],以下简称《意见》),“鼓励支持地方结合实际选择部分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随后在全国28个省(区、市)师范院校中逐渐铺开,在改善和均衡薄弱地区师资配置、帮助寒门学子圆大学梦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国办发〔2018〕75号[3],以下简称新《办法》),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改为“公费教育”,同时对2007年《办法》和2012年《意见》的具体规定作了修改。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更加迫切地向往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了更高的期待。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就业履约、条件保障等环节的政策不断完善。纵观师范生免费教育从部属大学到地方师范院校,从免费教育到公费教育的三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蕴含其中的教育公平价值。
  一、教育公平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的发展
  (一)从部属大学到地方院校:消解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
  一直以来,我国高考在方式、方法上缺乏完善性与科学性,常有“一考定终生”的说法。由于高考分数差异,高考生被分配到“部属”或“非部属”的大学。相对而言,进入了部属师范大学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多元化的就业与深造机会,从而拥有良好的发展未来。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大学不能以部属、非部属作为类别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应该认识到,部属与非部属主要是人才分类培养的场所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根据动脑与动手、理性与感性、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管理等进行的分类。由于科学教育观念的缺失和分类方式的漏洞,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存在一定的隐患,部属与非部属高校之间缺失应有的公平性。
  结合2007年的数据来看,在优惠政策试点的六大部属师范大学内,所招收的师范生数量极为有限。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总计划为3 350人,其中在中西部招收免费师范生950人左右;华中师范大学面向全国招生4 000人,其中师范专业2 200人。虽然师范生在六大部属师范大学中招收比例较大,但是相对全国师范生的总需求而言比例很小,同时,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毕业后服务农村基层的几率较小。以东北师范大学五届免费师范生为例,截至2017年7月,有近68%以上签约到城市区域且比例逐年上升,近三年达82%以上,只有32%以下签约到乡镇及以下区域,而且比例在逐年下降[4]。笔者认为,省属和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才是改善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体,“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事业将有赖于非部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来承担的。因此,应该将“补偿”或“优惠”的对象首先确定为非部属大学的师范生。这是因为:其一,部属师范大学培养的师范生数量极其有限,且来自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比例很小,即使都“回家乡”,也远不能满足“家乡”基础教育的需求。其二,部属院校师范生在就业上比非部属院校其他类大学生有明显的优势,于是有相当一部分部属院校师范生到非教育领域就业,且即使留在教育行业,也大多在大中城市,而到农村中小学就业的微乎其微。其三,地方一般院校的师范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他们有家乡情结、爱家乡,到家乡从事基础教育,他们下得去,留得住,能安心从教、专心从教,他们才是愿意长期甚至一辈子扎根家乡、坚守基础教育第一线、把教育作为终生事业并孜孜以求的主力。通过大学教育,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也足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基础教育人民教师。其四,国家特别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本意是振兴农村教育,是为了引导各地建立鼓励优秀青年当教师特别是到广大农村地区从教的新机制[5],虽然也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升学困难,但重点不在于扶贫,也不是旨在惠及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政策的落脚点应该就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范生身上,无论这些师范生来自什么层次的师范或非师范大学。

《公平价值的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公平价值的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