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介绍人意见 > 内容

浅谈项目式学习在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11:52     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将学习的重心偏向了成绩、升学率等等,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发展。这种现状与现今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而从国外引进的项目式学习,通过构建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还能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林下路小学自2010年起就初步接触项目式学习,本次研究也将以项目式学习下农林下路小学的德育发展情况作为案例。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生;德育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一)項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中的“项目”,源于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资源、限定时间、限定质量),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而把项目引入教育之中,将其与现代教学相联系,就形成了项目式学习。根据两者的内涵与特点,项目式学习中的“项目”应该是以学科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由学习任务、目标或学生所驱动,关注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科的中心概念、原理,并且能使学生深入、主动地去发现和解决具有建设性的问题。
  (二)项目式学习的特征
  项目式学习强调统整单一学科或跨学科中具有联系的知识以形成项目,并提供资源和工具,让学生通过协作方式参与项目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提高协作能力。这一学习模式主张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再付诸于实践,旨在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获取直接经验,以解决真实世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项目式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小组协作是主要形式;2.体现知识统整的思想,并融合了真实的生活情境;3.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非单学时完成;4最终成果是学生的设计作品;5.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中,项目式学习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传统以教材为纲的课程,以问题解决和文化传承为导向构建项目化课程;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协作、探究的教与学方式;突破传统课程的学科和知识点局限,构建跨学科、跨知识主题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当前小学生德育发展所处的困境
  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开始,我国就将小学德育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独立的学科。相比改革前,新课程逐渐褪去了单纯的隐性课程的色彩,无论是道德观、课程观还是学习观都发生了改变。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在学习中得以实现“身份”的转变,不再是单纯地习得知识道德习惯,更多的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走进生活,融入社会。然而,目前的德育课程改革仍是实验阶段,是不够成熟的。而随着德育课程的推进,德育教育亦出现了不少值得另人反思的困境。
  (一)教学内容明显成人化
  在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主要是讲授法,无论是知识的传授、纪律的规定、规范的要求还是榜样的树立都是通过教师进行传授。而教师本身的成人意识就在无形之中灌输给了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样脱离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实况以及“最近发展区”。因而,学生获得的教育始终是老师的间接经验,当学生自身遇到真实问题时,则很难以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单一的传授形式
  品德形成过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要真正改变学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成长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体验以及体验基础上的感悟交流、认知升华、确认内化、体悟践行。而目前的德育传授方式只是停留在“告诉式”层面,通过老师的讲解或是列举相关的经典例子,将浅层的信息“流经”学生的大脑,这种间接经验只能使学生的品德形成停留在知识性的构建上,缺乏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因而妨碍了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构建。
  (三)与繁重的学习任务相矛盾
  随着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给予孩子的学习压力,以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期望,现在的学生时刻处于紧张的学习当中,每天很早起床,晚上却很晚才能入睡,将这繁忙的日子重心全部放在了学业成绩上。学生每天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校的主科学习以及课外辅导班上,在认知上忽略了道德形成的作用,同时亦不会参与到道德实践上来。而在学校教育上,大部分的德育老师都是其他科的教师兼任的,由于受到自身担任学科工作任务的影响,大部分老师都会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德育往往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被削弱。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
  (一)在德育学科课程的运用
  德育学科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是通过特定的渠道为学生介绍道德的价值、规则的原理与知识的体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以及行为能力等。然而,在当今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通常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想告诉学生的道理,其实他们都懂,可他们就是不做,知行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为什么我们讲的道理学生不接受?这一切归因于当今的德育教育忽视了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一困境,农林下路小学将项目式学习运用到德育课程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例如,在六年级“我的学习我做主”项目中,教师团队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进行了项目的构思。
  此项目通过对学生和家长两个方面展开有关“学生学习现状”的深入调查,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课后补习三方面得出以下结论:(1)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只关注孩子在智育方面的发展;(2)只针对升中参与某些艺体类的“特长”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个人意愿和兴趣,被动参与直接减低了孩子的积极性;(3)课余活动种类单一,绝大部分时间被学习文化科目所占据,课余时间成了学校学习生活的延续,令孩子感觉课余生活枯燥、压抑;(4)父母过度管制孩子的课余生活,孩子成为了牵线木偶,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与能力严重缺失;(5)一部分孩子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甚至毫无计划,见一步算一步。
  针对以上结论,教师团队将本次项目式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个人每周学习规划与实施、个人学期成长规划与实施、总结与收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浅谈项目式学习在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项目式学习在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中的作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