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内容

中考招生“分解指标”的社会需要与实践困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0 06:23:06     阅读:


  摘   要 在“择校热”的今天,体现的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升学率的追求。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与人们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无法达到基本均衡,导致了部分学校发展困难的局面。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弱势学校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分解指标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缓解了“择校热”现象。然而,这一政策影响了部分人的利益,拉大了同一学校的生源差异,加上分解指标制定的难度,使分解指标的实施面临困境。
  关键词 中考招生  分解指标  初中学校  重点高中  教育均衡
  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是指“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而言之,就是把优秀普通高中的录取名额按一定标准,大致平均分配给各所初中学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偏向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这是一种为了保障弱势学校生存发展的纠偏政策,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制度。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政策在多地陆续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背景和实践经验。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试点为例,结合实际,探讨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政策的社会需要与实践困境。
  一、中考招生“分解指标”的社会需要
  1.人们对教育公平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升学率成为社会、家庭和个人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各所普通初中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努力培养优秀学生,提高中考升学率;普通高中学校也更愿意招收优秀学生,以保证自己的高考升学率。宣城市优质初中学校主要分布在市区,包括民办学校。能进优质初中学校就读要受到地理位置、家庭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来说,能在宣城市区优质初中学校就学的是宣城市区的家庭,或者经济可以承担起子女较高的求学费用的家庭,比如托关系、租房陪读、进民办初中等。如宣城十二中、宣城六中、奋飞中学、华星学校等,每年都有大量的市区外的学生就读,这些学生有的住宿,有的租房、家长陪读。而那些家庭在农村并且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的家庭,其子女就没有进入这些优质初中学校,因此他们在享受学校教育资源上相对较弱。除学校教育资源存在差异外,校外教育资源也存在差异,无论是辅导机构、教师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等,农村比市区弱。这样,农村学校学生和市区学校学生的差距更被拉大。如果按分数排名来录取学生的话,农村学校的学生是弱势的。对于在薄弱初中学校就读、父母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承担其课外辅导和没有优质教育资源来源的学生来说,想要进入重点高中,无疑是困难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薄弱学校及其学生。而这些外在因素恰恰是造成学生差异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造成了学生考试入学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现象正展示了教育的不公。人们期待改变这一现象,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
  2.保障薄弱学校和弱势学生的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一般来说,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论是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还是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不如城市学校。这就使农村学校的学生与城市学校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有差异。除此之外,相对于城市,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单调、观念落伍等,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区域范围内的教育资源不流通、不发达,使农村学校的学生不能享受校外的优秀教育资源。校内和校外教育资源的缺失,导致农村学校的学生难以在中考中取得高分,进入好的高中,农村学校的升学率也就不高。升学率的不高会直接导致学校招生数量的不理想以及教育资源的再减少。如此恶性循环,对这些弱势学校的发展以及弱势学生的就学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增加城市优质学校的负担。在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政策还没有得到完全实施之前,安徽省宣城市的农村初中学校以及其他薄弱学校招生人数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甚至有农村中学招生人数在十以内,招生人数为两位数的学校也大量存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进城学习,宣城市区内优质初中学校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甚至达到饱和状态。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市区内优质初中学校发展更扩大,薄弱学校发展更薄弱,同时相应地影响各所学校学生的发展。保障弱势学校和弱势学生的发展,不仅对于个别学校和个别学生具有积极意义,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有巨大作用。此外,农村学校是我国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承担着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农村学校发展不景气,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严重影响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保障农村弱势学校及其学生的发展刻不容缓。
  3.顺应时代潮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才匮乏与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人才之間的矛盾,使我国不得不优先培养一部分优秀人才,以解决人才之需。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逐渐丰富,人们对物质的单一追求也逐渐转向对精神的追求。在新世纪,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人才匮乏问题,而是由于经济发展差异所带来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过程均衡、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均衡”[1]等方面。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均衡问题则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持续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教育均衡问题,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以促进教育均衡。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处理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承载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殷切期盼”[2]。教育均衡发展越来越受到个人和社会的重视,中考招生分解指标正是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通过对省级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控制,以达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其目的就在于发挥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中考招生“分解指标”的意义

《中考招生“分解指标”的社会需要与实践困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考招生“分解指标”的社会需要与实践困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