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内容

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述评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3 06:13:14     阅读:


  摘 要:回归前,香港政府在教育财政问题上没有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自由放任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回归后,面对高等教育的扩张,香港政府在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制定上更加积极,加之教育资助办事处的建立,以及跨国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回归后香港在资助和贷款政策上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措施,颁布了有关法律文件,健全完善了保障机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资助和贷款;政策述评;香港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得香港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也更为灵活,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更多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香港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纵观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发展的历史,回归后是香港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阶段,因为这一时期为了应对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高校的大规模扩张,政府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积极作为,推动资助和贷款政策出台。[1]
  一、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与政治背景
  社会方面,回归后香港政府的远期目标,不仅是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国的最优秀的城市之一,更是要把香港建设成亚洲知名的国际性大都会之一。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人才是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为建设一流大学,增加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港府自回归后,加大了对高校的投入。这一时期的资助和贷款政策的出台正是香港重视高校发展的结果。[2]
  政治方面,香港回归以来,拥有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高度自治的基本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因此,香港教育统筹局在制定资助和贷款政策上拥有极大的权利,教育统筹局广泛咨询,充分发挥民主,在实践中有效发挥了政府行为,是实现高校资助和贷款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政治保证。[3]
  (二)经济与教育政策背景
  一方面,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对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保持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制定有效的资助和贷款政策。回归后香港遭遇了亚洲经济危机,面临着经济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的局面。危机还造成香港财政赤字加大,20世纪末,香港为了保持长久的国际竞争力,保持优良的投资环境,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其中对大学生的资助和贷款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一方面为帮助学生实现平等入学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香港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香港高校扩展,导致学生人数增加,需要申请资助和贷款的学生随之增多。原有的教育财政政策已不能适应高校扩张的需要。从香港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香港的高等教育扩张非常突然。回归前期,香港人才外流的问题突出,为了稳定人心,保持香港的竞争力,政府引导学院升格为大学,并且还建立了香港科技大学。董建华上任后,香港又学习美国经验,鼓励办私立的社区学院。私立高校的学生远多于8所主要大学。同时,高校的收费也逐年提高,因此,香港几年来出台的资助和贷款政策正是顺应了香港高等教育的扩展和收费趋势。[4]
  (三)文化与人口背景
  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各国文化教育的对外开放,跨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育公平理念以及其他先进的教育思想对香港高等教育的影响深远,这种跨文化的教育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制定,香港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了有效的资助和贷款偿还与回收机制以及拖欠贷款的惩罚机制。另一方面,本地人口的外流严重冲击着原有的教育财政政策。20世纪70年代,香港外流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5%,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则占到了总人口的5%以上。人口的外流使得高级人才损失严重。回归后香港政府意识到高级人才对香港经济社会的重要性,因此,这一时期,香港高校迅猛发展,出台积极的资助和贷款政策也是帮助普通香港市民实现梦想,促进香港高级人才数量增长的有效途径。[5]
  二、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的政策和措施
  (一)颁布有关学生资助和贷款的法律文件
  自1997年香港特区成立后,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改革,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咨询。1999年9月公布的第二轮咨询文件中,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教育蓝图——教育制度检讨:教育目标》咨询文件。同年9月22日,教育统筹会把咨询文件的意见收集整理后,修订教育目标,发表了第二阶段的咨询文件《教育制度检讨:教育改革建议——终身学习、自强不息》。教育统筹会于同年9月28日还发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报告书,到2000年5月8日,教育统筹会继续发表第三阶段的咨询文件《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创造空间、追求卓越》,三份教育咨询报告都明确提出要考虑提供协助给缺乏经济条件或由于经济转型而失去就业能力的人士,帮助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提升学习和就业能力。并且提出要通过多种渠道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6]
  进入21世纪,香港教育统筹局连续发表了4份教育报告。在并且在2006年12月出台的《教育改革报告(四)》中,提出要逐步增加专上教育机会,并且废除1995年出台的扩张贷款计划(Extended Loan Scheme)。[7]此外,早在4份教育报告中,教育统筹局、香港资助办事处就提出设立持续进修基金以及专上学生资助计划的想法,2002年香港政府在广泛咨询的基础上,设立了持续进修基金,旨在为有志进修的成年人(年龄介乎18至65岁)提供持续进修和培训资助。申请人最高可获有关课程学费的80%或上限10,000港元,以数额较小者为准。基金设立之初,拥有学位的人不能申请补贴,2003年这项要求逐渐放松。据估计,目前至少有50万人受到过资助,基金总投入达62亿港元。[8]
  (二)健全完善的学生资助和贷款机制
  1.严格的双向审查机制
  双层审查机制的建立无疑对学生贷款的偿还与回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贷款的恶意拖欠和违约。第一层审查是计算申请人调整后家庭收入(Adjusted Family Income),即用以支撑申请人学业的家庭预期资源。第二层审查是计算家庭人均资产额,并归类于特定的资产组别予以调减。双层审查机制的建立是保证贷款偿还和回收的有效手段,香港学生贷款较高回收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严格审查的结果。
  2.延期还贷处理机制
  只要贷款不是已拖欠,学生在还款期间由于外在或内在原因,不能按时还贷,可申请延期还贷。最普通的延期还贷原因是失业、经济困难、继续上学、家庭变故、暂时丧失能力等意外。延期还款申请只适用于每季应清缴的全数金额。延期还款期内仍须计算利息。延期偿还的专上学生免入息审查贷款,将按修订的还款表,以较少期数及每期较高的还款金额按季偿还。延期还款期内所累积的利息将会本金化。同时,若延期还款期多于12个月,延期还款期间的利息将会每12个月本金化一次。
  3.对贷款拖欠的处罚机制
  倘若学生违反任何一项贷款的条款及条件,或不依时还款,申请人的担保人必须立即全数清还尚欠的贷款、附加费和利息,以及特区政府于追讨欠款时的一切支出,并且所有关于分期还款的条款及条件将不再适用。此外,学生资助办事处还会把长期拖欠贷款的个案转交律政司,透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或者把长期拖欠还款人的资料转交信贷资料库,欠款人将来申请银行贷款将受影响。
  三、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评析
  (一)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看
  在民主社会中,教育政策包含着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回归后香港学生资助和贷款计划主要是保证学生不会因为缺少有效政策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被分配给需要帮助的学生。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计划有两层严格的审查手段,以保证资助和贷款的公平公正。学生资助办事处致力于保持审查制度的效率,并且保证把违反和拖欠贷款的数额降到最低。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的公平目标就是不仅要依靠制度的设计和政策的制定,更要依靠实施机构的效率。
  此外,学生资助和贷款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政府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审查以及贷款的分配讲求效率。资助金额的发放以及金额的获得也讲求效率,因此,准确的估算出贷款的偿还率和回收率至关重要。由于香港面积较小,资助办事处工作效率较高,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资金的流动呈现了极高的效率。
  (二)从受众的需求角度看
  受众的需求很难界定,因为很难真正区分学生的基本需求、高级需求和潜在需求。因此,当贷款由政府提供,并且还不征收利息的情况下,问题就出现了。现实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定义资助和贷款受众的需求,第一就是咨询学生的真实需求,在这个方面香港做的特别民主,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学生的消费模式调查旨在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再结合学生价格指数(student price index),准确估算出学生的生存需求。第二个方法让学生自己决定贷款数额。为有效实施,香港政府确保学生了解贷款的风险,学生必须理性的做出选择。回归后,全面的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开始实施,学生的贷款利息和市场基本利率相结合,受众的充分性更加明显。
  (三)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
  从社会的角度看,回归后香港高校资助和贷款政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评析,即效率、公平和受众需求。为保证政策的可持续性,首先政策必须是可行的,尽管政府在高等财政政策上的积极作为,但是政策的资助金额有限,还有足够的空间增加私人和企业参与资助和贷款的可行性。除了政府之外,学生贷款计划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还包括借贷机构、学生及其家人。借贷机构包括大学、政府部门或是商业银行。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学生资助和贷款上都有自己的考虑。商业银行出于扩张信用卡份额的目的,设立短期贷款,并且通常由政府为行政管理费和拖欠贷款费买单。学生及其家人更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申请合适的资助和贷款,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
  四、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特点
  (一)健全的资助和贷款机制
  回归后香港高校资助和贷款政策形成了健全的机制。首先政府对申请的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一律淘汰,以保证资助和贷款政策落到实处。其次,香港资助办事处成立后又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的贷款偿还与回收机制,其实施效率也非常高。最后,回归后香港政府积极作为,推动资助和贷款信用制度的建立,对拖欠贷款的学生实行信用监控,对不诚信学生在银行贷款、创业贷款等方面实行限制,促进学生贷款的有效回收。
  (二)各方因素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教育公平理念已经深入香港社会,在学生资助和贷款上也已经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个人、文化团体的联合,共同承担各自的责任,共同推进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贯彻落实。首先,从回归后香港政府出台的文件可以看出,港府在推行学生资助和贷款目标上不遗余力,从财政上和技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资助和贷款的机制,完善了学生资助和贷款的保障机制;其次,高校为学生资助和贷款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保证了学生资助和贷款的顺利开展;此外,企业鼓励员工在职学习,个人也把学习看成是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三)充分发扬民主,进行广泛咨询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之初,行政长官就委托香港教育统筹局,就香港的学生资助和贷款进行咨询,联合全香港市民,共同为香港制定了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目标,其政策的出台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通过广泛的咨询,是希望从教育财政政策上,包括资助、贷款、等进行全面的咨询、检讨,研究如何通过政策的改革,为教与学提供最有利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随着社会的转变,学生的需求需要与时俱进;香港政府适时转变,充分的进行咨询,以保证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
  (四)倚重政府的力量
  香港曾经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教育政策上也继承了英国传统,回归前其在学生资助和贷款上一直奉行自由放任的态度,港府也没有把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纳入教育改革和施政纲领中。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开始了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高校的增加,加上教育公平理念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政府开始发挥力量,积极应对知识社会的到来,制定了一些列有关学生资助和贷款的政策,鼓励贷款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并积极构建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鼓励普通市民学会学习、顺利就学。
  参考文献
  [1]Chung,Y.P.Student Loans Scheme in Hong Kong[R].UNESCO-Bangkok report for“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ssessing the Function of Student Loans Schemes”.2001.
  [2][3][4]香港学生资助办事处网页.http://www.info.gov.hk.sfaa.
  [5]钟宇平,孔繁盛,雷万鹏,占盛丽.香港地区学生贷款:贷款机构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6]丁辉,陈明昆.香港继续教育政策发展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7]占盛丽,雷万鹏,孔繁盛,钟宇平.香港地区高等教育学生贷款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8]范冬清,唐安国.香港与上海助学贷款的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4).

《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述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回归后香港高校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述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