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内容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分析教学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20:47     阅读:


  摘 要:外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应融入跨文化教学的方法。本文以人际交际理论为指导,在语篇分析的框架下,以一个实验班为样本,探讨了跨文化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 语篇分析 人际交际理论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b)-0000-00
  
  20世纪中叶以来,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在国际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个学科也日益成熟,研究内容日趋丰富,研究角度越来越微观化和个性化。20世纪70年代,Hanvey、Hoopes、Stern和Bennet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不同模式[ 1]。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大学英语课堂不仅是培训大学生语言技能的场所,也应该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的场所,更应该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场所,因为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际。
  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地口头和书面交流成为我国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其目的指向是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特别强调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 2 ]。
  因此,教师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不仅涉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本文以英国学者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的人际交际理论为指导,以河北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的一个本科生班(60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性地提出了结合语篇分析5个C理论来训练学生的3M能力,即模仿(imitation)、记忆(memorization)、联想(imagination)。
  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分析法教学
  交互社会语言学( interactive Sociolinguistics)认为任何交际都是人际交际,文化间的交际只能通过语篇进行来指导跨文化交际研究。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在这一理论框架内提出了独到的语篇分析研究法,认为“语篇就是个体之间的交际” [3],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就是代表不同文化的个体之间的交际。这样,每一个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学习者将来都肩负与异国文化持有者的独立对话的任务。从这个意义讲,文化交流和国际交流也由此形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上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集合体。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技能为载体,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交际教学。那种认为交际教学只管听说,不管读写的看法是错误的。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是以“5个C”为基础的:连贯(coherence)、衔接(cohesion)、语境(context)、文化(culture)、批评(critique)。连贯是从语词之间的关系进行语言规律的考察;衔接是从语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语境以整篇语篇为视角,比较研究相似的语言现象;文化和批评是从语言的介入者(包括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相互关系角度对语篇进行文化上、接受心理上的批评。在这5个C的模式中,连贯、衔接和语境似乎更加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文化和批评更侧重于对学习者交流策略的指导。
  5个C 和3M能力模式是以改变大学英语以语言点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为出发点,形成在读写中有听说,在听说中有读写的课堂模式。在听说课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训练,在读写课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领悟与理解,以听说读写相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并就两种教学模式的成果进行量化比较。“记忆力,联想力和模仿力”涉及单词、篇章的记忆,联想式模仿句子和篇章,模仿语音语调来练习口语等等。记忆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涉及单词、词组、语句和篇章的记忆。联想力是在记忆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问题,在相关语境下运用课堂学到的单词、词组、语句和篇章。模仿力是培养学习英语的方法,在听说课上训练学生模仿语音语调来练习口语,在读写课上培养学生模仿课文篇章结构和相关语言用法的写作能力。具体的课程实施,可以见下图所示。
  
  
  图一、5+3 教学模式
  
  2 对测试对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
  2.1 研究过程:培养三大能力,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
  改变大学英语以语言点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在听说课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训练,在读写课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领悟与理解,以听说读写相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并就两种教学模式的成果进行量化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案如图一所示:在听力课堂布置生单词少,篇章短,听力内容短的听写练习,例如VOA慢速英语听力。 让学生补全句子的听写练习,通过反复听的方式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关系来猜测未听出的内容;通过反复的听让学生尽力模仿标准读音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通过听力过后的教师讲解来模仿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熟悉语篇结构,在教师讲解分析语篇结构之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式写作。
  在读写课堂增加课文的背景知识介绍和语篇结构分析,鼓励学生就课文所涉及的话题展开讨论、收集相关资料,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设立文化板块开阔学生的视野,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每单元后布置相关话题的写作练习,训练学生在写作汇中模仿课文的篇章结构,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单词与词组,以此练习还可以检查学生的背诵效果。三大能力的核心和关键点是正确看待背诵问题。背诵是个长期的痛苦的但是有效的学习语言的模式。它联结了上述的三大模式。在读写课程上,背诵、语篇分析、单词的联想记忆、对语篇结构的模仿写作和听说课程上的模仿朗读、联想填空、篇章阅读相结合。
  2.2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河北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2009级的一个教学班(60人)进行为期一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测试内容涉及对英语学习策略、习惯、效果方面的问卷。并和随机抽取的非实验班学生(60人)的两次期末成绩进行对比。
  2.3 研究过程
  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为同一任课教师,且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在前测中学习成绩较为相似。下面是2009年秋学期和2010年秋学期两个班级期末分数对比统计。
  表1 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听力和写作成绩对比
  
  
  上表可以看出,在前测阶段,实验班听力平均成绩略低于非实验班成绩1.09个百分点。但是一年以后超出非实验班0.84个百分点。写作方面,2009年秋学期实验班写作平均成绩高于非实验班0.6个百分点,但到了2010年秋学期,实验班写作成绩高于非实验班0.85个百分点。由于2010年秋学期学生备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以两班学习成绩均有提高,排除两年试卷难度差异,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按照“5+3”的英语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较为明显,这和交际教学的教学手段有关系。由于课堂上基本上是以英语对话、课本剧、英语演讲等口头交流,对学生听力会有较大促进。写作部分主要是留作笔头作业,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故而写作方面提高幅度不如听力成绩提高明显。从另一方面来讲,如何进行写作方面的提高训练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3 分析与结论
  对大学英语的教学不仅是对语言点的教学,更应该是一种跨文化的批评。从语篇角度分析文化现象和语境批评能够对传统英语教学起到促进用。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应该是跨文化的教学,从文化角度解释语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对母语文化和二语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学习者可从中找到两种语言的不同,两种文化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单纯的词语和语法上,而是集中在语块上,集中在表现不同文化的语言载体上,集中在阅读材料中所展现的文化信息上,这种改变毫无疑问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Ron Scollon & Suzanne Wong Scollon的人际交际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5+3”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试图将语言技能和文化交流相结合,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Bennett M J. Toward Ethnocentrism: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M].Paige R M. Education for the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1993: 21 - 7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Scollon,Ron &Suzanne Wong Scoll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Discourse Approach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分析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分析教学.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