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内容

基于职教集团化办学视角的中高职有效衔接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6 06:15:44     阅读:


  摘 要:文章在总结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集团化办学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实践和成效为例,针对制约高职院校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刁洪斌(1973-),男,山东郓城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于进亮(1980-),男,山东莱芜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以青岛为例”(编号:GZYLX2011030),主持人:刁洪斌;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动力机制研究”(编号:2011GZ061),主持人:刁洪斌;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产学研联盟合作机制研究与实践——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2015232),主持人:于进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82-04
  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担负着培养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业企业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规格和规模也在不断地升级和调整,尤其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为此,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对于满足中职学生学历和能力提升需求、搭建终身教育平台、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阶段,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以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和中高职院校为主的职教集团,旨在发挥成员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育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此形势下,以职教集团作为平台,研究如何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和实践
  国内对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20世纪 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中高职衔接的理论体系。目前,总体来说,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衔接制度、顶层设计和衔接模式探讨等宏观方面,并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2]。比如,孟源北等学者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从教育层次价值取向、教学资源配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结构完善和衔接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策略[3]。而对于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和教学内容以及教育体系等中观和微观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专业层面的深层次实战研究和中高职衔接的平台研究更是屈指可数。贾恭惠、吕淑珍等学者选择建筑工程技术与工程造价专业为研究模型,基于职教联盟视角,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微观教学环节的五个衔接[4]。
  在中高职衔接政策和理论成果的推动下,在实践层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提出:高职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逐步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年陕西和上海三所高职院校试点举办五年制专业。之后,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分段贯通模式、对口升学模式、直通制模式、自主招生模式等中高职衔接模式纷纷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中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模式不断创新,比例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山东省为例,2012年10月,出台了《山东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进行了重新规范,举办五年一贯制的高职院校54所,“三二贯通”的中职院校120所,高职院校60余所。201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专门发布了《山东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为中高职毕业生搭建上下衔接贯通的成长路径,试点开展“3+2”高职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开展“3+4”中职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逐步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分类建设山东省名校,试点开展中职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和学籍互转模式,逐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二、制约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
  从中观和微观实践要素来分析,目前制约中高职有效衔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关键因素,尤以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问题最为突出。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衔接
  现阶段,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技能型人才,而高职的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但在同类专业的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之间缺乏依存性,人才培养的过程往往“各自为战”,尚未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衔接路径。中职教育主要侧重于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而对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大缺失,达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人才培养体系不衔接
  1.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不衔接。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制定统一的针对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比如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培养标准等。中高职院校独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没有根据行业企业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校际和校企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出现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两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并且多数情况下,技能型课程的授课水平区别不明显。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不畅容易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专业能力培养的缺失。
  2.素质课程(基础课程)体系不衔接。素质课程体系在区分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职学生升学后,最棘手的便是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特别是数学、大学英语等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与普通高职学生的差距较为明显。这除了与中职生源质量较差的历史性问题有关外,最根本原因或许与两阶段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差异较大有关系。

《基于职教集团化办学视角的中高职有效衔接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职教集团化办学视角的中高职有效衔接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