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党志愿书 > 内容

职教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2-03 06:08:39     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职教师资人才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深入研究职教师资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关键词:职教师资;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59-03
  一、引言
  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规划发展纲要》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党的十七大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通过这简短的字里行间,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党中央办好职业教育的决心。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职业教育要发展,职教师资培养是关键。
  职教师资的培养也属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范畴,它和普通师范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职业师范是一种职业性的专门教育,是以培养职业后备师资为主,除了理论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接触生产实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视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所以,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职教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点:(1)扎实的专业知识;(2)过硬的动手能力;(3)良好的教师素质[1]。但是,由于我国职业师范教育起步较晚,办学时间短,思想观念陈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对我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在师资培养方面,转变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为了落实中央、地方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精神,探索一种高效、快捷的师资培养模式,我校于2010年开始实施“3+2”专升本职教师资培养方案,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了3年后,经考核择优选拔到我校再接受两年的本科学习,毕业后从事专门的职业教育工作[2]。因此,针对当前形势,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师资培养方案,培养合格的职教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那种在学校学几年就可以受用终生的想法已不太现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不光要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将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直接得到知识更为重要,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互动性,不是知识的双向传递,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讲得很辛苦,而学生因为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由于缺乏启发性、互动性、参与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讨论式、交流式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针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性强、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进行了“启发式”教学,不是将课本上已有的定理结论分析给学生听,让学生死记硬背,死搬硬套地向学生传递和灌输,而是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启发和指导,让学生不要只满足书本上现有的结论和答案,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逐层分析得出应有的结论,并在分析的过程中,试图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并作出新的解释。例如:让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如果让我做我该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听讲、思考。
  同时,我还增加了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案,指导他们大胆地谈出自己的见解。整个教学活动,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线索。例如:我在讲授《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中第五章“最小二乘算法”前,首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这类方程组必须引入最小二乘法,而不能采用以前学过的其他方法?”“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不用最小二乘法,还能够如何解决?”“这类方程组有什么特点?”“我们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质疑,引导学生认识到最小二乘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学习最小二乘法,加深了认识理解。同学们普遍认为这种授课方式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促进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主动地调控学习策略和方法,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确定并追求新的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不是重理论轻实践就是重实践忽略了理论,形成了一个怪圈。由于职教师资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素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扎实理论基础的职教师资是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的。因此,在强调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仍然不能放松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理论水平提高了,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而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理论水平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如产学研合作就是培养职教师资的一条非常好的途径。我们不但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同时还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科研的结合,通过帮助校外企业进行革新改造、技术攻关等多种模式合作培养职教师资,让学生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对于职教师资来说,培养创新意识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自动化学院开设了创新实践课程,建立了校内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2007年,自动化学院专门建立了智能车创新设计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进入创新实验室的学生2~4人一组形成课题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己选择课题,经教师指导小组审查确认后,开始设计和实验,实行开放实验室的全过程,包括方案论证、电路设计、器件选择、计算机仿真、电路组装、调试、测量、报告撰写等环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设计课题后,视其创新思想、难易程度、各项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等要求,由教师指导小组作出评价,并在指定时间内参加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从2007年至今,每年均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培养了数百名创新精英,也为职业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教师,“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已在我校形成了“品牌效应”。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教学能力,我们坚持倡导教师吸引学生进入科研课题,鼓励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参加科研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打好基础。在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力争使学生能够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和导师在一起,利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从事相关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这种全程参与科研的方式,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和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正是职教师资培养不可缺少的素质要求。

《职教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职教师资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初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