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申请书 > 内容

高教中外合作办学下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5 06:18:57     阅读:


  ◆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改革开放进程,缩小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利于国际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动因与现状,研究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优质教育资源 引进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动因
  
  (一)经济全球化是直接动因
  经济全球化需要相当数量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愿望在不断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在不断增加,终身教育理念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差异很大,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教育资源短缺,如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强大,高等教育发达,高等教育资源产生剩余。跨国攻读学位、跨国办教育的现象由此不断增多,最终促成了全球跨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我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对教育资源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当然成为他们合作办学的对象。
  (二)有利于高校课程和教学改革
  中外教育体制不同,合作办学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市场需要。以上海为例,据统计,上海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中,有60%的机构国外教材使用率达50%以上。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迅速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它能够优化教育课程,改进教育方法,使大学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以此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中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使得高等教育供给很难及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问题,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一批新兴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丰富了我国专业、课程门类,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如英国瑞丁大学的食品工程专业是在英国名列前茅的优势学科专业。河南工业大学通过与该校食品工程专业的合作办学,引进了食品工程专业的课程,借鉴该校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极大地推动了河南省食品工程学科专业的建设。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的层次总体上偏低且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较少
  目前来华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大部分只是把合作办学看作是抢占中国教育市场,为其国内多余的教育资源寻找出口和补贴自身教育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利益动机占据了主导因素,很少真正地从科研和学术交流的角度来看待与中方高校的合作。此外,由于来华的外方合作高校大部分都是在其本国属二、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高校,自身学术声誉和办学水平并不过硬,输出的教育资源也并非特色专业或在某专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科,所使用的教材不能与学科前沿相接轨,师资力量也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声誉。
  (二)外籍教师资质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指出,“外方合作办学者应当从本教育机构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执教”,而且要求聘请的外籍教师和外籍管理人员“应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和相应的职业证书,并具有2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但在现实中,对外籍教师的资质来源和证书审查方面管理不严,许多外方学校并没有严格按要求派其本校优秀教师来中国参与合作教学。
  (三)我国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资质评估和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除个别城市外,全国范围内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再加上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监管的主管部门众多,使高校面临既没有直接管理部门,又存在众多管理部门的局面,致使管理混乱,缺乏一套完整的合作办学监管体系。出现了种种非法办学、谋求暴利、坑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如年检制度和办学许可证制度尚不完善,有些地区尚未开展年检或任何形式的办学中期质量监督。在对外方合作机构的资质认证和质量管理上也未能形成一套体系完整、行之有效的资格认证和质量监管体系标准,无法有效保障高校合作办学的质量,保护国家利益和受教育者利益。
  (四)中外合作办学与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存在差距
  我国中外合作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熟练外语能力及相关应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而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在长期目标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因此,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全面发展、综合考虑、长期目标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才能使可持续发展观的真正落实。而这里的教育资源不应简单地、人为地受制于专业学科,应侧重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管理
  政府应公布主要国家的大学排名、专业排名情况,引导国内高校寻找国外知名大学在我国高校设立分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界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建立由政府部门、社会非盈利性评估组织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多位一体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有制度、有步骤、分层次对我国已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进行监控与评估,建立质量控制的预警机制,淘汰部分危害教育消费者利益、损害中外合作办学声誉的劣质办学机构和项目。
  (二)选准合作教育机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要确保所引进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质量,首当其冲的是对合作伙伴资质的确认和全面了解。国内高校需要积极搜集潜在合作伙伴的办学资质、办学能力、学术声誉等最新数据信息,必要时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以防止一些非法教育机构鱼目混珠,利用国内高校的信息滞后骗取信任,进入中国教育市场,谋取暴利。与此同时,对符合资质的外方教育机构也要精心遴选。中方教育机构应根据学校整体定位,密切结合国家、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学科建设需要,选择国际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外国教育机构开展合作,确保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和教育模式等。尤其要从促进学校弱势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引进“国内急需的、稀缺的资源”,使双方资源可以有效匹配,优势互补。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教育和科技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更为关键。而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该瞄准国际前沿,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立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新学科,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以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先是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积累创新创业潜力,再是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创新创业素质、锻炼创新创业技能。
  (四)扩大宣传,采取多元化中外合作办学策略
  为了引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国内高校不仅要提高内涵,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国门,扩大宣传,吸引国外知名高校或优质教育资源来华合作。这样既能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在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影响和知名度,还能加深国外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了解。学生的跨国界流动也会有助于我国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不仅会给我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004(6)
  2.杨辉.跨国高等教育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田.北京师范大学,2006(92)
  3.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刘建平.与时俱进,推动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
  5.谭贞.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模式优化.教育与经济,2007(3)

《高教中外合作办学下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教中外合作办学下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