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申请书 > 内容

运用主题活动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15 06:14:13     阅读:


  摘 要:德育主题活动是当前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它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有利于突破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为了充分发挥德育主题活动的积极作用,学校可以从优化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建设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效性
  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同时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主题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它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德育主题活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青睐。接下来,笔者将对德育主题活动的内涵及其作用,以及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德育主题活动的内涵
  德育主题活动是当前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是学生获得道德体验、提高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德育主题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依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以某一特定主题为线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围绕该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的活动。它强调通过各种道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具体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进而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
  二、德育主题活动的作用
  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有利于小学生搭建自律与他律的实践桥梁,促进道德规范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实现品德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具体来说,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有特定主题的德育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看、听、读、做、思等活动环节习得道德知识,有利于突破满堂灌的德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于道德学习的抵触心理,调动学生参与道德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德育主题活动中,学生具有较浓厚的探究兴趣,能更自觉地参与道德思考,从而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提升道德認知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即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的教育。”道德自我教育是让学生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不断反省自己,在反省中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法则,并将内心法则落实为道德行为,进而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主题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学生一方面能够对他人、对自己有一个直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能够在与他人的对照中,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也就是说,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找准发展方向,自觉地提高道德水平。
  (三)有利于突破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形式,德育主题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突破了说教式、灌输式德育的局限。从上文所述的德育主题活动的两个作用可以看出,利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更新和发展,它强调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教室走向生活,主张学校德育不能封闭性地围绕一些“绝对正确”的规范或价值观,而应该开放性地围绕现实生活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来进行。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广泛应用德育主题活动这一形式,对于解决传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大有裨益。
  三、有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
  在小学德育实践中,各个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德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学校在开展主题德育活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充分发挥德育主题活动的积极作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接下来,笔者将就如何提高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优化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
  德育主题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活动组织者对活动设计的重视。确立科学、明确、适用的德育主题活动目标,是德育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首要前提。目标的确立,不仅为活动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方向,还为检验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了尺度。在设定活动目标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即目标的清晰性、目标的适应性以及目标的可实现性。其次,优化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需要选择和确立有效的主题。有效的主题要避免随意性,注重针对性。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学段德育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来确定活动主题,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作为活动主题。再者,活动设计要体现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以及德育方法的创新性。新颖、多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比如,通过相声、小品、演讲比赛、社会调查、游戏等活动形式让思想品德教育活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德育方法的创新,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通过音频、视频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提高德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进而提高德育的渗透力与有效性;二是将角色扮演、体验、倾听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主题活动中,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突出德育的主体性。最后,要突出德育主题活动的时代性,即把准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热点,突出人文、环保、国防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建设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策划和组织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活动的效果。因此,建设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对于主题德育活动的开展来说很有必要。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教育观,引导教师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使其明确德育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为教师积极参与德育主题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学校要重视对德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教给德育教师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正确方式方法,是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德育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科学保障。最后,鼓励德育教师在主题活动后积极进行反思和总结,实现自我成长。此外,还可引导德育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讨德育主题活动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与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
  (三)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是落实德育主题活动教育成效的有力保障。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可以从建立德育工作督导系统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两方面着手,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监督检查,提高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建立德育工作督导系统,不仅要建立学校内部的监督体系,还要设立社会监督系统,引导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主要是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入手,对教师和学生在德育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高德育主题活动的实效性。
  总之,作为德育教育的新形式,德育主题活动对于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和德育教师采用多种策略提高德育主题活动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德育主题活动的作用,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静敏.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研究——以FX小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侯斌斌.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朱国兴.关于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8(02).
  [4]钱佩芳.完善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教学的措施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运用主题活动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运用主题活动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