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材料 >  入团志愿书 > 内容

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01:17     阅读:


  【摘 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来思考孩子所受到的爱到底多了还是少了,从德育方面探讨学生的德到底是进了还是退了,从人才培养方面反思当代中国学生的才到底增了还是减了。
  【关键词】中国教育;德育;人才培养
  一、爱,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承载不起的父母之爱:毫无疑问,天下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按理说,孩子沐浴在父母们浓浓的爱里应该非常幸福,可我们当下的孩子幸福吗?为什么竟会出现多起中小学生杀父弑母这种大逆不道、有违纲常伦理、甚至失了去作为生命底线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父母的爱出现问题了吗?
   问题一:干涉孩子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儿童生命和发展权的重要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的一切都是属于父母的,孩子干什么都得听父母的。因此,他们常常不考虑孩子的意愿,自主地为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强制性地对孩子进行超负荷的定向教育,从而剥夺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常常使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
   问题二::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许多家长对孩子“疼爱”过度,事事包办,使孩子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至于长大后还要依赖大人照顾,成了生活上的低能儿。父母从小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感受不到劳动的快乐,有的甚至对劳动产生厌恶感,所有这些都将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发展。
   问题三:限制孩子的游玩。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才三、四岁,就忙着到处让他拜师学艺,孩子整天忙着“学琴”、“画画”,被限制在狭窄的空间,失去了游玩的自由,没有了游玩的快乐。其结果是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正是这些失度的爱,让我们的孩子早早地背负巨大的压力,造成心理上的严重伤害,对父母来说,教育似乎只有功课一件事,因此也“造就”了不少高分低能的机器,他们连生活最基本的技能都不会,这样稚嫩到极致的花朵一旦遇到风雨,岂不就立即枯萎凋谢了吗?我们的孩子承载不起这样的爱。
   格式化摧残的学校之爱: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每天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这样重要的的地方一旦没有了“爱”,后果不堪设想。可我们看一看我们当今的学校环境,只有教条的、模式的、僵化的、与生活脱节的、一成不变的摧残式的“爱”的教育。
   学校看似在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一心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配备都投入当中,而实际上学生在他们眼里是什么?学生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个奇迹般升学率与就业率并让他们名利双收的一个工具而已,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更不必谈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于是乎那些小小身体背着大大书包,童真的脸上失去了纯真的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走得最急的人群变成了学生。这样的环境中,“爱”变成了压力,“爱”变成了摧残,“爱”甚至变成了仇恨,有多少学生能在内心中涌起对学校和老师深深的敬意与真挚的感恩之情?
   但愿学校方面能多反思一下他们的社会责任而少盘算一点经济效益,学校不是工厂,学生更不是产品,学生是未来国家与社会的顶梁柱,如果这一代垮了,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与伟大事业将由谁为之努力奋斗并去实现?
   带着“血”的社会之爱:自从福建南平校园血案之后,一连串针对学生的血案在江苏、广西、汉中发生。这些校园血案,多为社会泄愤性质的案件,嫌犯显然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实施犯罪的,通过公开杀害幼童报复社会。
   但是,以往的类似事件当事人报复的对象指向成年人、指向强力机关,这些人为什么选择无辜的孩子?除了种种社会矛盾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让锐利的刀锋指向学生——对儿童的关爱正日益成为苍白的口号。难道不是吗?当克拉玛依“让领导先走”的时候,当三聚氰胺制造“结石宝宝”的时候,当汶川、玉树的教学楼掩埋学童的时候,当毒疫苗成为致伤致残祖国花朵的最可疑凶手的时候……一桩桩一件件的鲜活事例无疑已将“花朵”等同于草芥,将“关爱”沦落为空洞苍白而又冗长无比的空谷回音。在如此的险恶氛围之下,校园血案的凶手也就毫无怜悯地一次又一次地向“花朵”举起了屠刀。
  二、德,到底是进了还是退了?
   “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就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明确提出了“德育首位”。不过,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为什么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还在于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大多数学校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重智轻德,导致“德育无位”。
   德育政治化与的与生活化:德育政治化是一个反思性的概念,指的是文革期间把德育窄化成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极端做法。时至今日,政治化德育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的追求虽然在理论上受到批判,但实际影响并未消除。在不少人观念里,德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政治价值,即担负起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他们不愿意承认德育也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德育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越来越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来越形式化,成为一种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应景之作”。
   德育高要求与低投入:目前,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教育投资几乎都集中在智育和艺术特长方面。为了孩子有一个好成绩,或掌握某一特长,家长不惜重金;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也是尽其所能,各显神通。当然,我们不反对教育投资,更不反对智力投资,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似乎都忘记了德育投资。从社会方面说,缺少对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基地。从学校看,也很少甚至不敢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家长们更不愿意把家里“祖国未来的栋梁”的宝贵时间用在不能提高分数的“毫无意义”的德育上面。
  三、才,到底是增了还是减了?
   近年来,大学是越来越多,其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但为何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依然那样振聋发聩,仍然是我们最无奈的伤痛?
   钱学森心里是有答案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没有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倒更像衙门。这种地方,可以出数字,比如招了多少学生,本科、硕士、博士都翻了几番,大楼新盖了多少,最新的设备进了几许,还可以催出大量的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的SCI论文,以及车载斗量的课题。可惜,就是培养不出像钱老那样的人才,也产不出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字渐行渐远。唯一可以吹的就是数字上的光辉。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无疑教育部要负很大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大学衙门化、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泛滥困局,其实是教育部挟大笔的项目投资,凭借行政权力砸出来的。一边是胡萝卜,一边是大棒,听话,跟着教育部的指挥棒走,就给胡萝卜,反之就给大棒。环顾整个中国,唯有科学院管的中科大不买教育部的账,别的大学,即使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巨无霸,也只能乖乖地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样一来,中国好像只有一所大学——教育部大学,各地大学都是分校。
   回答钱学森的问题,所有在教育领域里的人,官员、校长、教授,甚至包括学生都有份。如果每个人都能答好自己的那份答卷,钱学森之问是有解的。
  【参考文献】
  [1]张鸣. 中国教育病了吗?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1.
  [2]王宏甲. 教育的良心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9.
  [3]方晓东. 中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5.

《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