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英语学案 > 内容

卢梭“天赋自然生长论”与杜威“教育即生长论”之比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20 06:15:16     阅读:


  摘要:卢梭认为教育就是人的天赋本能的一种自然生长的过程,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的天性发展。杜威认为生长就是天赋本能的继续发展,生长有着它自己的规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地和充分地生长。但两者之间在如何看待“生长”、“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儿童的社会化”、“自然生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关键词:天赋自然生长论;教育即生长论;儿童发展
  作者简介:任娟(1979-),女,河南焦作人,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助教。(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03-02
  
  18世纪中期,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批判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基础上,继夸美纽斯后再次强调了教育中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教育就是人的天赋本能的一种自然生长的过程,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适应儿童的天性发展,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论部分地继承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论”思想。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之一就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思想,其中尤以卢梭的影响为大。但是,杜威的“教育即生长”与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在如何看待“生长”方面有所不同
  卢梭的“自然生长”、“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这在《爱弥尔》开篇第一句就有所反映:“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要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进程。如果打乱了自然的次序,破坏了自然的法则,结果就是毁坏儿童。
  杜威继承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他认为:“生长是自然的过程。”认为人的生长,无论身体的生长还是智力和道德的生长都是内发的,即以天赋的本能为基础的,而不是外铄的。生长就是天赋本能的继续发展,生长有着它自己的规律。显然杜威和卢梭一样都强调儿童的发展应遵循其自然的、内在的成长规律。
  卢梭所说的顺应“自然生长”,总的来说是指保持事物本来面目、原始倾向,非人为的,外界不强加干预的意思。这样可以看出,卢梭的顺乎天性、顺乎自然就是要以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人的教育都应追随儿童的“内在自然”。[1]卢梭谈及生长时,更多的是在强调自然的生长、儿童自发的生长,外界不加以过多的干预。
  而杜威又发展了卢梭的理论,更加丰富了生长的内涵。杜威强调的“生长”不单单只是要顺乎自然。杜威在论述生长时比卢梭更强调生长的动态性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儿童处于未成熟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蕴含发展的能力,是一种积极向前生长的动力。儿童的生长是一种从“未成熟”到“成熟”的过程,[2]从而体现出了生长的动态性。
  在杜威看来,未成熟的人具有可塑性。可塑性是由每个人为生长而具有的特殊适应能力,即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构成的。[2]也就是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应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生长要有与环境的互动。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生长是天赋本能的“继续”发展。[2]生长有其自然性的发展,但“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2]这样的生长更有对环境的依赖。
  二、在怎样看待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方面有所不同
  卢梭主张教育顺应自然,旨在使个人不受社会的束缚而得以充分的发展。他认为封建制度严重地压制着人们的天性,使人喘不过气,所以他憧憬和向往充分展现人的自然本性的善良、快乐、自由的人的自然状态。对于儿童是否要与社会接触,是否要受社会的影响,卢梭表示,儿童的早年生活应当在纯朴的大自然——农村中度过,乡村是他所能寻找到的最接近自然状态的环境,他认为现存社会流弊甚深,它只会给儿童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偏见。所以,他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返自然。[3]卢梭在对待此时的儿童时,将“自然”与“社会”对立了起来。
  然而人总难于脱离社会而生存,卢梭同时也认为“社会使他不再是愚昧而没有想象力,而是成为一个有智慧的生物,成为一个人。”[4]因此,一当爱弥儿步入青年时期,卢梭就让他返回城市,接触社会这一复杂的环境。
  由此可以看出,卢梭虽承认社会环境对儿童生长的作用,但这是有条件的,社会环境在儿童生长早期其作用是无用的、有害的,而在青年时期则是有益的。
  杜威虽对卢梭的儿童自然生长原则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批评了它的不足:把自发的原始的能力作为最终目标,摒弃乃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使教育与社会环境相隔离。
  杜威所谈的生长绝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生长,它自始至终都不能脱离社会。杜威认为,生长的外部条件主要是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每个人都必须在社会的媒介中才能获得生长。在杜威看来,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社会环境能通过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不知不觉地发挥教育的影响,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个人参与某种共同活动到什么程度,社会环境就有多少真正的教育效果。”[2]
  三、在怎样看待儿童的社会化方面有所不同
  卢梭也明确提出,自然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一个野蛮人,不是一个孤独的人,而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并能尽到社会成员的职责。他在理性的社会制度中,既很好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又把自己看作是社会的一分子。也就是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
  杜威所说的生长同样不仅指向个人,也指向社会。只是杜威更加强调了儿童的社会化,更加努力使儿童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相互协调。
  他的以儿童为中心是就心理的因素,也即就方法论来说的;以社会为中心是就社会的因素,也即就目的论来说的。杜威认为二者在教育中都很重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相协调”,“……儿童能表现自己,但必须按照社会的目的来表现自己。”[5]有的美国学者也这样指出:“杜威的伦理学是包含着一个近于绝对的行动的标准的。它就是生长,个人的特别是社会的生长。他写道:‘生长本身是唯一的道德目的。’”
  四、在如何看待自然生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所不同
  卢梭在崇尚自然的同时,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在《爱弥儿》中他写道:“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需要的东西,全都需要由教育赐给我们。”卢梭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它必须把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协调配合,“人的器官和能力的自由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一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教育应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也就是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育。[3]
  杜威不仅同卢梭一样充分肯定教育的重要性,也认为“教育本于儿童的生长,儿童自婴孩以至成人,其生长有一定的程序,教育也跟了他的成长,有一定的渐进的程序。”更进一步,杜威将教育与生长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他认为教育和生长就是同一个东西,“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2]“生长与教育完全是一体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地和充分地生长,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生长的手段和方法的过程。[2]

《卢梭“天赋自然生长论”与杜威“教育即生长论”之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卢梭“天赋自然生长论”与杜威“教育即生长论”之比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