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化学学案 > 内容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走向探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8-31 06:12:26     阅读:


  [摘 要]不断强化的努力与低效乏力的结果之间的反差,一直困扰着高校德育,令德育工作者十分尴尬。建设“人性化”的德育机制有助于高校德育走出尴尬。德育“人性化”的转向,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确立以造就社会化人格为本位的德育目标,创新以发展道德判断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多样化德育方法,构建隐性与显性相配合的德育课程,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德育环境。
  [关键词]高校德育;弊端;人性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2-0121-03
  
  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提供社会服务以及引领文化进步是当代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这些职能的实现,大学德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在新的使命和挑战面前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影响着德育的效果和功能的发挥。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正视德育现实,探索“人性化”的德育机制的构建,不断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凝聚力,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应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德育低效乏力的症结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不少影响教育效果、制约德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其中目标过于理想化、内容远离生活、方法比较简单是最主要的的问题。
  1.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高校德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等,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因此,对高校德育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而我国现行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存在重社会需要,轻个体需要;重政治需要,轻生活与心理需要;重视眼前塑造,缺乏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照;缺乏与中学德育目标的衔接等偏差。这种局面不仅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忽略了大学生首先是一个“人”的前提。现实生活中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组合。以育人为要务的德育不能不考虑政治方向,但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政治信念、道德理性和道德义务,则太过理想化与超现实。这种理念的结果是,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如诚实守信、友善、公正和个体的道德权利往往被忽略,主体性人格和个性自由发展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同情心、公德心、正义感、合作意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被淡化。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育功效的发挥。
  2.德育内容远离现实、远离生活
  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世界,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利益矛盾、情感诱惑尤为突出,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生活世界是学生树立信念、形成价值判断和行为倾向的基础。然而,现今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活相脱节,其中学校德育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德育内容所蕴涵的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基本上是以一种绝对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说明我们对教育对象的批判和反省能力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直接呈现政治真理与道德规范的做法,实际上是把道德规范等同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成是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或“美德之袋”。其结果是抑制了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的自由,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德育内容的载体形式单调,缺乏情境性。本来德育教材既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直接的经验材料,如学生的作文、日记,也可以是间接的经验材料,如学生的调查报告、随想、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人物传记、民间故事、谚语、报刊杂志的报道、电影、幻灯片、电视、录相等。它既包括教师讲授的蓝本,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材料;既可以是纸质材料,也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来呈现一定的情景或现场创设某种具有道德意义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情景的叙述和问题的呈现,自由想象,从中领悟它所蕴涵的道德规则和要求,从而促进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的内化。就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德育内容更多的是通过教科书承载的,这样使得德育内容的载体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1]
  3.德育方法仍显单一
  德育的方法应是内引外灌的有机结合,可一直以来,灌输是我国大学德育的主要方法。灌输,在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是社会主流的政治学说和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在方法上,它诉诸于直接的规劝、说服、纪律约束、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手段。适度的灌输是必要的,但过度依赖这种呆板、教条式的德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引起抵触和逆反。[2]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一大批缺乏主体意识、缺乏能动性的唯唯诺诺的顺从者,与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相去甚远。德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信、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学会做人。而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这一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灌进的只是某些政治、道德知识,而无法培养出崇尚理性、追求公平正义、奉行诚信友善等更深层次的品格。灌输式的德育方法由于缺乏实践中介,主体能动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政治与道德规范内,不能化为信念,导致“知而不信”,外不能化为道德行为,导致“言而不行”,其结果是知行严重脱节。
  总之,尽管我国党和政府对德育工作非常重视,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学校德育状况,先后多次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及广大教师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物力,为提高德育效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对大学德育的目标,不是从人性丰满、人格完善和人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设定的,而是从政治要求出发,以较高的理想层次来确立德育目标;在内容上,远离光怪陆离的现实、远离学生生活的大千世界;在方法上,充斥高校的依然还是灌输或变相的灌输。所以仍然没能缩小不断强化的努力与低效乏力的结果之间的反差,走出这一尴尬局面的路径在于实现德育的“人性化”。
  
  二、以人为本,建构“人性化”的高校德育机制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精髓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念往往将手段、工具当成目的。“以往我们习惯于把教育当作生产合格的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制造所或加工厂,将学生模塑成符合外在的社会标准是教育的唯一任务,学生的天性和情欲非但不被积极地认可,相反受到漠视,甚至仇视。以至于本该和谐的教育过程却人为地充斥着对立、冲突,表现在诸如社会规范和学生需要之间知识灌输和精神自由之间。”[3] 高校德育要跳出事倍功半的怪圈,必须以人为本,建构“人性化”的高校德育机制。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基础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等方面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将社会期望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人性化”的高校德育机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1.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向往自由、民主的尊重。目前,国外大学德育人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和有关政策都处处体现了对人性和谐完美的渴求。法国把人权和义务作为公民课的重心,德国和日本把人性教育当作新德育的标志。现代德育的本性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要求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德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人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取决于知识要素,更重要的是受到健康情绪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坚强意志的支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驱动。因此,德育工作要树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志趣爱好与追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平等相待,求真务实的人本理念,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走向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走向探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