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生物学案 > 内容

中国高校“九宫格”分类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4 06:17:59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gjts/gjts201706/gjts20170606-1-l.jpg
  摘 要:高校“九宫格”分类法是基于高校“金字塔”及“十二宫格”分类法的不足基础上提出,其横向分类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及人才培养平等性,纵向上的社会服务定位和科学研究定位凸显其服务人才培养类型的根本目的,纵向上的高校层次划分具有相似性和动态性。“九宫格”分类法要求高校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高校自主选择办学类型,建立类型稳定层次动态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建立高考分类平等竞争的招生制度,保障各类高校有均等的生源质量;建立高校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政府要加强分类服务,促进高校分类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分类;九宫格;十二宫格;金字塔
  国外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较早。美国加州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把加州高等教育机构按高校不同的功能定位,分为加州大学、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三类。加州大学的首要使命是学术研究,提供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教育服务;州立学院的首要使命是由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服务,允许与其他学校联合授予博士学位;加州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是为社区提供服务及开展职业教育。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将高校分为博士学位授予院校、综合型院校、文理院校、两年制学院或机构、专业学院与其他专门机构五大类。德国将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为: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在分类发展指导上,国外一流大学具有多样化特点,如美国有一流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德国有一流的职业技术大学,如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亚琛应用科技大学、科隆应用科学技术大学等。
  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等文件,均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分类管理、办出特色”要求,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都是为使我国高等教育尽快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不过,我国高等教育是个庞大体系,虽然经过30多年努力,长期形成的高校“金字塔”分类发展,导致极少部分高校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一流大学的差异化、特色化不明显。我国高校分类管理、特色办学还在探索中。上海市2015年底颁布《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十二宫格”发展思路,这是对高校传统“金字塔”分类法的创新与发展。笔者在上海“十二宫格”分类法及我国古代“九宫格”思想启迪下,创造性提出“九宫格”高校分类思想,旨在改进我国高校分类方法,促进高校分类发展,促进各类型高校均有机会创建一流大学。
  一、上海高校“十二宫格”分类法注重类型划分创新及其局限性分析
  1.高校傳统“金字塔”分类法的局限性是“以层次代替类型”
  我国高校分类主要借鉴国外分类方法,突出分类层次性,主要有:根据高考录取分数线分为一本、二本、高职院校;根据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大学;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应用型、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研究在高校发展中的比例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等。陈厚丰研究发现,学者们一般认为,我国高校分类主要问题是突出分类层次性。[1]低层次高校数量众多,人才培养层次低,承担大众化人才培养使命;而高层次高校数量少,人才培养层次高,承担精英教育使命,使高校结构布局呈现金字塔形状,可称为“金字塔”分类法。这种分类法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低层次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障,一方面低层次高校招生入校时的学生知识基础差,难以培养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学生追求高层次学历的发展路径会扭曲,学生要发展到高层次高校的学历教育,人才类型就要发生变化,技能型人才就要转变为应用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原有学习方式、内容及目标定位都要发生变化,原有学习优势无法传承,难以保证高学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高校竞争关系扭曲,资源利用效率低。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重点在纵向等级层次提升上竞争,低层次高校向高层次高校看齐,普遍出现盲目向一本、研究型、综合型高校发展,加剧高校同质化竞争,使低层次高校资源投入、发展方向、发展路径被扭曲,如寻求博士点,发表更多学术研究论文,竞争科研经费等,以此提高学校排名及声誉。同时,低层次高校向高层次高校发展,其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定位要发生转移,其原有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优势难以积淀、传承和发挥,这些都使低层次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难以得到保障,高校资源配置效率低。另一种情况是一些低层次高校固守教学型高校层次,竞争意识弱化,只强调教学忽视科研,忽视人才培养的动态发展,只强调静态的知识应用而忽视动态的未来知识应用需求及趋势,忽视社会需求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毕业后的应用价值低甚至束缚学生发展,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提升。
  2.上海高校“十二宫格”分类法注重类型划分的创新
  上海市教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简称《上海高教规划》),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建设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其目的是引导高校凝练办学特色,聚焦发展重点,避免过度分散资源、过多设置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撑的学科专业,立足学校定位在各自领域追求一流。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可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学校以“综合性”、“多科性”为主。“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可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学校以“多科性”、“特色性”为主。“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一般可授予专业研究生和学士学位,学校布局面向行业以“特色性”或“多科性”为主。“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学校面向行业、职业以“特色性”为主。构建以“二维”分类为主的上海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实现上海高校从“一列纵队”向“多列纵队”发展。按照“二维”分类管理体系,重点引导并鼓励一批市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在招生考试、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社会科技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改革。确立不同类型高校的分类评价指标导向,对学术研究型高校、应用研究型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和应用技能型高校给予不同侧重的评价导向,明确每一类别高校的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并以此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办学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中国高校“九宫格”分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高校“九宫格”分类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