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生物学案 > 内容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8 06:29:03     阅读:


  一、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略)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略)
  二、研究过程
  (一)理论分析
  有关概念分析:“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等,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俗具体地说就是学校信息中心宽带接入因特网,校园内每个教室、办公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满足一人一机学习),通过校内局域网接入因特网,从而实现网上软硬件资源共享,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为建设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打下基础。
  (二)研究目标
  (1)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加大硬件建设、资源开发、多种应用系统的建设力度,建好校园网络、数字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2)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计算机等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学习资源;(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提高教育功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利用卫星接收、光盘播放、多媒体教学等电子技术创设民主、活泼、开放、探究型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远程教育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5)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网络教学和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6)改善学校网络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信息支持系统。
  (三)研究的内容
  (1)完善和优化相关“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服务系统、应用支撑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和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学校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面数字化;(2)研究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管理,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论文与典型案例、学术专著等形式,形成系统化的显性知识资源,促进教师的成长,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开展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3)通过人力资源建设的研究,扩大数字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强化教师的数字化应用意识,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建立、健全相应的使用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4)数字化资源的应用研究,通过数字化资源的选择与组织,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教师备课方式、教研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家长沟通方式的改革等;(5)通过校园网实现学区之间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在“数字化校园”下的跨校区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整合;(6)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研究、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四)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2)文献资料法;(3)调查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5)统计分析法。
  (五)研究中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略)
  三、研究成果
  1、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通过近4年的努力,学校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注重了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研究,学校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初步建成了资源比较丰富的、受学生、教师、家长欢迎的数字化校园,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2、问卷调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90%的教职工拥有自己的办公电脑,能熟练的使用QQ、office办公软件、搜索引擎及电子邮件操作,其中61%的教职工喜欢上网下载教学资源,19%的教职工上网喜欢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20%的教职工喜欢上网玩玩游戏。多媒体电子白板使用情况。调查显示,87%的教职工参加过教师信息化培训,63%的教职工能熟练掌握电子白板及电子备课系统的操作。另外,77%的学生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系统教学。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们的研究和付出是有成效的;3、学生变了。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和教师提供的尽量多的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学生、计算机之间形成交互协作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投入到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去,有的学生还会操作、使用电子白板设备。现在学生的学习与数字化校园是密不可分的,校园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交友、交流等各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这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4、教师变了。⑴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尤其可喜的是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老师研究方向与方法已趋向成熟,由只重课件制作转向课件制作和教学模式兼顾,由研制演示型课件转向研制交互性学习软件,由只重教法研究转向重学法研究,由注重实践转向理论研究等。无疑这种良好的势头必将提高我校校園网络的应用与效益水平;⑵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高了。许多教师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省、市、区、学校组织的教学竞赛和论文评比中获奖。
  四、分析和讨论
  (1)网络环境下数学学习模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主题的设计;②信息资源设计;③学习小组设计;(2)新课程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主导,学生更多的体现为主体。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学习,学生的主要学习工具是计算机网络和教师课前制作的课件、网页及相关链接。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学生自主决定查资料的途径。学习进度、难度也由学生自己控制。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前的准备、课上的帮助和方向的控制及课后的引导。
  五、后续研究
  数字化的信息网络系统是一把双刃剑,校园网络的建成,使师生的学习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实现了开放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师生的发展。但由于网络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使用不当等原因,网络文化对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我们的校园网也面临着这一问题。但我们不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而且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来促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师和学生能成为现代的文明人,文化人,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内涵,使网络成为孩子飞向现代化的翅膀,成为教师走向教育现代化的船帆,这是我们未来深层次研究的课题。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