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政治学案 > 内容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考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0:40     阅读: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提出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工作要结合新形势,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把握学生教育管理的规律,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
  关键词:教育发展纲要;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3.02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战略主题明确提出,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新要求,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辅导员工作艺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纲要》提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是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 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意味着量的扩张,还意味着质的飞跃,更意味着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更新,这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使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一)高校校园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用“四转四大四个多样化”来描述。“四转”即指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即指科学技术大发展,世界经济大开放,国际人才大竞争,多元文化大汇合;“四个多样化”即指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时代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引发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心理问题,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学生增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更加突出。
  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增强,高等教育要考虑大学生为完善自身素质所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的工作期望值降低并变得比较实际。为了就业,他们热衷学习实用技术和技能,在竞选学生干部和入党方面功利思想突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做重大调整,在内容、主题上要适应大学生的实际。
   三是高校周边环境复杂。众多行业集结在高校周围,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满足、激发和引诱大学生的各种需求,使校园周边环境复杂难于治理,也使大学生在满足各种感官需求的同时陷入了众多不良影响之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重大。
  (二)工作对象趋于复杂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辅导员工作对象的大学生群体也趋于复杂化,这种复杂化表现在“三个多样化”[1]。
  一是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的家庭状况差异、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更加明显,更多的学生来源于贫困地区、边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年龄结构也更趋复杂。
  二是素质状况多样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不仅表现在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也表现在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上。有些学生存在怕苦怕累不思进取、追求享乐主义的思想;有些学生缺乏团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些学生因生活压力而导致缺乏自信心或自我封闭,出现焦虑情绪,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是成才需求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的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对学生学习目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和成才需求因此显得更加多样化。近年来,高校中涌现的学习热、考研热、考证热、出国热、创业热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呈现多元化,由以前相对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为学生的共青团、学生会与党建工作、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学生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的内容,仅日常管理就增加了奖励、贷款、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具体工作。面对新形势,辅导员既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接班人,又要面对由于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冲击,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大量突发事件,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四)辅导员工作方法的灵活化
  目前,许多高校提倡大众化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学生上课时间出现不统一的特点,对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组织学生活动要在学生课余时间不规律的情况下灵活安排。同时,高校不断推进学生宿舍管理和后勤的社会化,大量学生集中在一个社区居住,公寓不仅成为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窗口,思想交流的渠道以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天地。另外,电脑网络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以往辅导员的工作靠开会、谈话等形式开展,在网络时代,辅导员可以利用电子信箱、博客、QQ、MSN、飞信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辅导员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虽然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但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往往忙于日常繁琐的管理工作,疏于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能及时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因此,发现、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够全面,不够协调的各种问题十分必要。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尚未普遍确立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忽视了教育对象自由和谐发展的需要,只重视政治理念、思想伦理的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智慧、情商、能力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高度上来。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来说是外在的东西,是党和国家的需要,个体只用被动的接受教育就行。一旦个体与整体价值取向出现了矛盾,就一味地提倡要牺牲个体价值服从整体需要,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目中失去了对“人”的关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声誊不高,效果不好[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不够全面和协调
  《纲要》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统一。 “全面”,就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着眼于各方面发展;“协调”,就是各个方面发展要相互配合,良性互动。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全面和协调。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者缺乏重点,或者只抓重点,忽略非重点,不注意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意性很强,自己想什么就安排什么,或者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指派的任务,不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之间的联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工作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全面、协调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3]。
  (三)短期行为较为突出
  《纲要》强调发展要有“可持续性”,要求各项工作必须兼顾当前和未来的需要,进行长远谋划。有些高校辅导员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的连续性,抓抓停停,时紧时松,或前后脱节,互不配合。有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脚踏实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喜欢抓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有形工作,热衷营造轰动效应,忽视起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以致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