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政治学案 > 内容

地方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9 06:11:06     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发展,迫切要求地方高校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观念和运行模式,以增强其生存发展能力,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
   关键词:财务管理地方高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09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扩大,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公益性福利事业单位转换成为自我约束和发展的独立法人,其地位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快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筹资渠道日趋多元化,经费营运量迅速增加,其财务面临许多新情况。财务是包括高校在内的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芯片”,如何处理和控制财务风险是其首要任务,很多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财务风险正逐步有效控制、规范行为,就目前综合比较来看,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力度、规范性等最为突出,问题较多,是财务探索的新课题。尤其是地方高校,面对新形势,要想在与部属高校和同层次高校的竞争中取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调动干部职工筹资办学的积极性,是地方高校各级领导和财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此,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从理念、目标到手段、方法等各方面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高校体制的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高校的教育出资人主要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国家才是高校净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的弹性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财务管理的功能。而且,目前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无论哪种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统一领导与财权分配的矛盾。财务统一领导存在两种极端:一方面财经纪律不严、追求小集体利益、削弱统一领导的效率;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在校长负责制下,地方高校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和中层干部之间分块负责掌控,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或者已经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弊端,在履行审批支出权力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义务,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这就与高校实际经济活动相背离,不利于其财务运行机制的建立。
  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使管理薄弱的问题凸现出来,重要问题之一是内部控制内容、范围不全面,执行弱化,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校级领导的财权缺乏制约。校党委书记、副书记、校长、副校长们共同构成了校财务管理的校级层级,他们对本校财务的控制权在相当程度上能支配本校的财务收支问题;每个校级领导在财务的报销、借用甚至挪用方面均有很大权限,同级别的其他领导对此做法基本上默认,故而单个呈现离散状态;校级层级对学校财务正常收支的集体决定权限过大,校长办公会几乎可对校财务做出任何决定。(2)控制范围不广。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的内部控制,弱化了对科研经费和银行贷款的内部控制;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控制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发放贷款等违规资金运作现象。(3)控制内容不全。如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4)控制执行不严。有些地方高校虽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
  3.财务管理系统的评价指标欠缺。财务分析和决策已越来越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但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内容,分析指标不健全;同时,长期以来,忽视财务分析,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财务管理缺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因此,在实践中,一是不知如何评价财务活动而放弃财务管理,二是不知财务状况的好坏而造成财务控制不力,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高校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学术界对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界定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故确定相应的高校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更难。
  4.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足。随着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办学起点的升格,国家、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收入等无偿性财务的支撑已远不能满足地方高校对资金的需要。它们为了搞好基本建设,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但是,有些地方高校对贷款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贷款所增加的财务负担及到期不能还贷的风险。盲目贷款征地和上项目,大大超过了经济承受能力。一些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管理者,为了借鉴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提升本校的办学水平,到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考察后,盲目地仿效他们的资金投入而不顾风险地贷款。此外,一些管理者的资产管理观念淡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过去高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属无偿拨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疑又加剧了这种财务风险。
  5.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不科学。预算管理不仅是编制主体财务部门的职能,各部门之间也应相互配合和及时沟通,为合理地实施预算管理献计献策。这样既可调动各部门之间的积极性,又可促进预算编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编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财务部门要改变预算管理仅注重分配的观念,将目标方式下的预算转变为过程管理,强调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各项预算的全过程管理,突出预算的事前控制作用,实现预算向微观管理层次的延伸。其次,地方高校预算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广泛参与的意识。此外,一些高校在财务管理上仍然重核算轻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预算与高校内部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项目没有尽可能细化,支出无科学的定额和标准;编制时间过短,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部门预算不准确,内容不全面;有时编制的部门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和体现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高校缺失对“债务预算”的管理规定,导致目前高校预算和会计核算之间有很大差别,使高校的举债问题难以处理,预算编制基础面临挑战。在预算执行上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预算经费和资金的使用效益难以评价。预算执行中还存在内容不实、约束不强和执行不力的情况。
  6.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财务工作范畴仍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只能提供有关的历史数据和基本信息的解释。对内对外提供的有关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资金效益考核。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财务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及其内容不断丰富,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强其素质教育,确实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其管理、服务、大局和理财等意识,增强参与预测与决策的能力,充分发挥财务工作者必须发挥的信息反馈、决策咨询、管理中心等作用。通过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强化财会法制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严格规范从业资格、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财能力等措施提高整体素质。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在强调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财务管理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有的地方高校将一些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的人员安排在财务管理领导岗位,而专业财务人员往往只是记账员、出纳员,外行领导内行。同时,财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职业判断、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更谈不上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去分析判断,为领导决策当参谋和助手。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地方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

《地方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地方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