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政治学案 > 内容

【第四届领读者大会学习心得体会【3篇】】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09-08 12:35:24     阅读:

第四届领读者大会学习心得体会【3篇】 1 关于2018年领读者大会的三点思考 在参加此次大会之前,我的生活平静的如山里潺潺流动的小溪,而这次北京之行犹如一次强烈的思想大触礁,高高掀起的白色巨浪给我以强烈的抨击!感觉自己就像河里的一条小鱼猛然间闯入了壮阔的大海里!在慨叹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进行一些相关的思考。

一、儿童文学的课堂必须是宁静的吗? 这个问题是针对梅子涵教授《文学课堂的宁静》这片发言提出的问题。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界定,18岁以下的人都可称为儿童!这一界定就注定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年龄段所采用的课堂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小学中高学段和初中高中学段可以效仿周其星老师《春天》,用配乐朗读,反复体悟,交流印象深刻的画面等等来分析人物,体会情感,感受文学的美。整个课堂是宁静的,配上音乐甚至还有些压抑和悲伤,也难怪有个五年级的孩子泪洒现场。但是把学生换做一二年级的呢?或者更小的幼儿园的孩子呢?恐怕他们连完整的意思都表达不出来吧?当然一二年级应该也不会选择如此沉重的文本。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课堂上走进文学的方式其实并不都是“宁静的”,小孩子爱玩,注意力时间短,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等等都决定了“走的”这个过程的特殊性,可能在某一个触动他们的点会安静一下下,但很难保证他们会从头到尾一直安静。

二、对“文学化的儿童文学课堂”的探究 文学阅读和语文学习必须结合吗?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二者的关系,我们语文课学习当中的众多文本只不过是从浩瀚如烟的文学海洋当中截取的“一瓢瓢饮”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角度出发,它们二者用结合不太合适,本就是同根相生的呀!其次,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设置来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需通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手段完成,而文学注重的是阅读体验,整体感受其中蕴含的感情,是在字词句掌握之后的整体运用。最后,我们国家没有对学生关于阅读力的全方位测验,有的只是“语文考试”,测试的基本上都是字词句段篇及文本的阅读和书写。所以从这个有点现实的角度出发,语文课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好像比文学课的整体赏析更亲民一点。但是,我们可以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第一课时解决掉,在第二课时解读文本的时候尽量把课上的美一点,文学一点,扩充相关背景知识,扩充相关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全方位的体会一篇文章的美,进而感受文学的美! 三、绘本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本次大会里面有两个老师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来自台湾给小朋友说故事的林伟信老师,一位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儿童文学协会副会长郭史光宏老师。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身上有共同的特征——由内而外浑身上下散发着对儿童和故事的热爱,他们的周身都围绕着一圈一圈的光晕,透漏着一股美好和可爱。这是我在其他老师身上没有看到的!即便是带来绘本《小房子》展示课的黄雅芸老师,我觉得跟两位男老师比,她更像是一位讲绘本的语文老师,可是孩子们明显喜欢的是能上语文课的说故事老师!而且绘本不是从字词教学开始的,注重的是故事的整体连贯和感悟,从这一点上看绘本“很文学“!或许语文课也可以效仿绘本课,从孩子的表达(包括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文字表达等等)着手,反过来进行字词句的渗透,在一个大的故事背景下,孩子们对字词理解起来更容易,进而减少学习的阻力! 以上就是我脑袋里一直回旋的问题,现在写下来,完成这次参会的意义,坚定我在语文教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的初心!也好鼓励我成为一名拥有赤子之心的孩子们喜爱的山村小老师! 2 “2018年领读者大会”参会感悟随笔 国庆前夕,在紧张、忙碌的工作间隙,偶然接到校长的一通电话,电话里我被告知有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主题是类似“领读者大会”的相关内容,地点位于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

电话那头,校长面带笑容,语气和蔼地问了我一句:“怎么样,愿意去吗?”我语气平静,但却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回答校长说:“可以的,校长,只要工作能够安排好就可以。”(因为得知培训时间是在工作日,考虑到参加大会或许会落课的原因,猛然间内心有些许疑虑)但是,从我内心而言却对这次大会充满了无比憧憬与期待。

身为一名深爱着祖国的90后,也作为一名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儿童文学、深爱着阅读感悟人生的这样一名人民教师,无论从“北京”还是“阅读”,亦或是“儿童文学”这样的字眼,无一不令我心向往之,在我看来这些字眼本身就自带着光环,它们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去靠近。况且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而言,我深知这次机会的难得,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感恩,感恩学校给予我的这次学习机会,让我有机会学习和成长。

于是我下定决心提前布置好手头的工作,尽量在不影响工作、不落课的前提下,去参加这场让我满心期待的“文学盛宴”…… 初到北京,傍晚逐渐暗下的天空用它特有的方式迎接了我——朦胧的天空下起了绵绵秋雨。好像在提醒我:明天你也将得到儿童文学的滋润与洗礼。我想,深爱阅读的我也一定会让自己的心灵在这次领读者大会上得到净化与升华。想到这些,我便不觉得这秋雨是多么萧瑟和冷落了。

终于,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随着会场工作人员的指示陆续就坐。

8点30分,大会正式开始。主持本次领读者大会上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当时身为崇拜者的我还百度百科了一下(梅子涵,1949年生,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切都是那么巧合,连梅老师的出生年份也显得那么耀眼,充满光环。更不要说他的种种头衔。梅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且充满智慧和艺术,无不显露出他所自带的那种文学艺术的光芒和气息,博得了大家的一阵又一阵欢笑和掌声,这是我对梅老师的第一印象。

当时梅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这次的大会,我们要搞点特殊,我们不介绍嘉宾,有些大会总是会一个个介绍嘉宾,然后请嘉宾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简单打个招呼,这次我们会让每一位嘉宾到台上来和大家做深度交流……”这一席话让我感受到这场大会的独特。那一刻,我想或许我应该多向梅老师学习,学习他的沉稳、内敛却不乏智慧和艺术。

紧接着,著名的朱永新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我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的演讲。记得第一次接触到朱老师的文章还是在刚毕业时,读过的有关朱老师发表的新教育的文章,这次聆听了朱老师的演讲,让我再次深刻感受到朱老师心中对儿童阅读和儿童文学的热爱。朱老师热爱儿童文学的一个原因也让我最为深刻,他说,“儿童文学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因为儿童文学在人性之中有着最光明、最温暖的事物,且最值得坚守和探险”这句话让我不禁产生了共鸣。确实,光明、温暖、善良这些字眼被儿童文学作品体现得是那么淋漓尽致。我也因此像朱老师热爱儿童文学那样,热爱着儿童文学,感受着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这些人性的闪耀光芒。

李学谦老师介绍了自己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期待,来自台湾的林伟信老师讲述了《台湾故事团体发展与阅读带领方法》。他讲述的有关台湾“故事妈妈”阅读带领方法使我对阅读带领方法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带领阅读讨论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听完故事,再讨论。在听完故事讨论的环节,还可以有两种提问形式,一是由孩童提问,重建文本-自由提问-整并问题-逐一讨论-经验印证。二是由说故事的人提问:理解型的提问-诠释型的提问-批判型的提问。我想在这种讨论下,孩子一定会从内心爱上阅读,并能够从阅读中去感悟、去体会书中的美好。第二种则是边说边讨论:插嘴法的应用。在说故事时,如果小朋友有任何问题,就可以停下来处理问题,在阅读中讨论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说不定还可以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更进一步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文学化的儿童文学课堂,儿童文学阅读在课堂中的体现让我更加为之赞叹。聆听了周其星老师的《春天》和黄雅芸老师的《小房子》,我再次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儿童文学的魅力。两位老师的课无不展示着他们深厚的朗读魅力,让我深深感受到,无论是语文学习还是儿童文学,都少不了语言的陪衬,而作为老师亦或是作为带领孩子们阅读、感悟的领读者们,我们都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细细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感悟书中的每一段成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传递给每一位纯真烂漫的孩童,并让他们心中的善美之花不断生根、发芽、绽放…… 我想,无论时间如何变幻,也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应该停下阅读的脚步,让阅读伴随我们每一位领读者,伴随我们的每一段喜怒哀乐,伴随我们的每一段成长。因为,我们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身份——领读者。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那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就是希望、愿景,岁月就是坚守、意志”我想,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种子就是我们需要培育的祖国的花朵,而有关儿童文学领读的漫漫长路,则是我们需要坚守的岁月。

最后,愿岁月静好,愿书香常伴…… 3 阅读,最美的遇见 阅读,让心灵澄澈,让心灵慰藉。

阅读,帮孩子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户。

阅读,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阅读,与智者的真诚对话,与伟大的心灵交流。

阅读,从儿童开始。

2018年9月28日至29日,我有幸去北京参加了2018年领读者大会曁CBBY阅读年会。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会,虽然对“领读者”这个词也并不陌生,但对本次大会还是充满了期待。

在驶向北京的列车上,我对这次盛会充满了期待。领读者是让我们领读诗歌,领读散文?当看到这次大会的主题“文学化的儿童文学课堂”,我耳目一新。梅子涵作家说:“领读者不仅仅是专家、学者,还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我明白,这是让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们,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文学,让文学伴随孩子成长。这种阅读不只是课外,还在课堂上。

大会上的每一位嘉宾的演讲都很精彩,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台湾林伟信教授讲的《故事妈妈》和丁筱青《儿童文学课堂常见问题及对策 》。林伟信教授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带领孩子阅读、讨论。第一种方法:听完故事再讨论。可以由孩童提问-重建文本-自由提问-整合问题-逐一讨论-经验印证。还可以由说故事的人提问,理解型的提问-诠释型的提问-批判型的提问看法。

第二种方法:讲故事带领阅读讨论方式,边说边讨论,即“插嘴法”的应用。这种方法可能不能一次性把故事讲完,但这种讲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小孩子不懂就问的习惯。并且林教授还教我们怎样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学会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其思考并解决。以前我也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让孩子来分享故事。可我的做法只是单纯讲故事,培养孩子倾听能力。为了提高孩子口语能力来让孩子来讲故事。

我的做法很明显无法使所有小孩子精力集中,也不能很好培养其倾听能力,只能锻炼讲故事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育中,我将努力尝试大师所讲述的两种讲故事方法,真正让孩子们在故事中爱上阅读,爱上文学。

丁老师的演讲强调:儿童文学课堂首先是儿童的课堂。我们老师们应让儿童充分阅读、感悟,让孩子读书时进入到细节,让孩子去认真的品味,去感受。老师在上文学课时应是温柔的从容的。这正如周其星老师所授的《春天》,这节课并不像我们平时语文课那样热闹,有时会出现沉默,而这种沉默,却也恰恰反映孩子们在思考。丁老师说“老师在上阅读课时要先去读书,先去感受,把阅读干干净净带到孩子们面前”,我们教育者要相信所有儿童,相信儿童有阅读能力,也有感悟能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与儿童,剥夺儿童的自主阅读与感悟,真正做到文学课堂的童趣化。

田宇老师说 :“大人们没有点热情,孩子怎么会有爱和热情?”的确如此,只有老师爱上阅读,爱上文学,文学才能伴随孩子成长。让我们做幸福的领读者,让一首首动听的诗歌,让一本本有趣的书籍,擦亮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激扬每一个真诚的生命,滋养每一个孩子的灵魂!

《【第四届领读者大会学习心得体会【3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第四届领读者大会学习心得体会【3篇】】 .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