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历史学案 > 内容

城乡融合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0 06:22:45     阅读:


  [摘 要] 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民失地且失业、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乡村环境恶化及人才外流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历史机遇。在此条件下,我国必须要构建城乡融合机制,实施就业培训,缩小城乡教育与医疗水平差距,解决城市化对农民就业、医疗、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城乡融合;城市化;农民生活
  [中图分类号] F299.2;F3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1-36-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论断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城乡融合的进步性发展和转变。但是,目前我国的城乡融合过程并不完善,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单纯的城市化进而构建完善的城乡融合机制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意义。
  1 城乡融合提出背景
  城乡融合,即将城市与农村的各自优点相结合,最终实现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历史担当,“要实现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必须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必须使农村与城市形成命运共同体。”[1]并且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要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历史机遇,实现城乡融合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因此,现阶段的城市化提升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在迈向城乡融合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农村空心化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统筹好城市、乡镇、农村的关系,构建更加健全的城乡融合机制。除此之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对于社会及农民生活有极大的影响。科学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差距,有利于破解农民在城乡融合中面临的困境,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2 农民在城乡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但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即现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仍然存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民在融入城市化方面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土地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失地农民由此面临着诸多困境。失去土地的农民长期习惯于传统耕作的农业方式,且对于城市中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技能相对缺乏,所以诸多失地农民在城乡融合过程中面临“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2]。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他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扩展、工业发展、交通发展必然会征用农民的耕地。据统计,每征用一亩土地,就会伴随1.5个农民失业[3]。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数据,失去土地的农民大多劳动技能较低,只能选择危险系数高但收入低的体力活,而且大多数只是短期的工作,并不稳定。在此过程中,农民面临着就业困难、收入不稳定且较低的困境。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差异对农村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生活模式使邻里之间联系减少,沟通频率降低。而且,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来源减少,城市消费水平高,原本自给自足的生活食品现在都要购买。除此之外,农民还面临着社会保障与城市不一致的困境。农民大多没有固定职业,没有退休金的养老保障,又失去了土地,土地赔偿金只能保证他们短时间的生活,却不能作为其养老保障。而且,城市化使更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大多成为空巢老人,此时农村城市化的地区养老机构、制度并不健全,这就使农民的社会保障面临困境。
  现阶段,在我国构建城乡融合机制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并不平衡。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失地农民成为闲置的劳动力,不断挤入城市寻找工作,而且较为年轻、有知识的一代人也到城市中寻求发展。这一方面是城市资源优异的吸引,另一方面却导致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人才资源配置更加不平衡。人才资源配置不平衡,也必然导致教育、医疗等资源配置不平衡。在城市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生视野得到扩展。而在农村,不仅缺乏优异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也比较落后。医疗水平同样如此,在城市中可以接受更全面、专业的治疗,而在农村,由于医生和设备的缺乏,只能治疗日常的感冒、发烧等问题。除此之外,城市与乡村的文化资源、公共设施资源等都存在差距,不利于农民享受城市化的成果,也不利于促进城乡融合机制的构建。
  3 城乡融合中农民面临困境的解决对策
  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农民生活与城市生活仍有较大差距。如果无法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则会引起农民对构建城乡融合机制的抵触,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影响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城乡融合过程中农民面临的困境。
  对于城乡融合中农民失地问题,一方面,政府要以政策为支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养老问题。一是政府要制定、实施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城乡融合措施,避免盲目激进而导致的过快城市化,由此避免对农民土地的大幅度占用。二是失地农民大多数是以土地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低学历人群,政府要针对这一特点,对农民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对于失地的农民给予合理的失地补偿金,并确保全部下发到失地农民手中,杜绝出现层层克扣现象,在生活上给予其短时间的保障。还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失地、失业农民产业技能培训。接受了适当教育的失地农民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就业机会,从而取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
  解决了收入问题,还要解决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存在的矛盾。政府可以将拆迁居民搬迁至同一小区,并完善小区公共资源,以丰富闲居在家的农民的文化生活。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农民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从心理上解决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冲突。而且土地是农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一是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和失业保险,为农民办理与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实现市民待遇是政府征地工作的重中之重[4]。二是应在城市化发展的新地带增加财政支出,完善当地的养老机构等建设,减少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另一方面,要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合理化。一是完善农村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并不是人口全部转移到城市,而是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实现乡村城市化。所以,必须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促进农村地区工业的发展,从而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吸引人才回到农村。二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政府要增加农村教育财政支出,改善农村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办学水平。三是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政府要落实人才政策,对于医疗人才的知识和道德素质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专业水平。同时,政府要落实医疗保险等制度,保障农民和城市人口享有同等待遇,同时避免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此外,要发挥企业的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农村建设,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利用社会之力提高乡村的文化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水平。
  4 结语
  当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民失地且失业、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城乡融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以解决土地问题,促进产业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以打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等,从而提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全华信.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探析[J].农家参谋,2018(12):240.
  [2]顾萍,黄以胜.城市化进程中主动失地农民社会融合的困境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9):230-232.
  [3]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生活的现状与前景[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4):19.
  [4]骆玲,唐永进,张红宇.城市化与农民生活[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城乡融合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城乡融合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