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历史学案 > 内容

广西沿海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群体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无忧文档网    时间: 2019-11-11 07:22:27     阅读: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逐步建立“两为主”等相关政策,学者们亦提出了各种推进融合教育的政策、机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但事实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从乡村社会流入城市社会后,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出发制定的各项政策,只有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城市的基础,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适应城市的教育,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同城市文化,培养自强、自尊、自信的性格,才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关键。
  一、融合城市教育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1.身份融合
  在法律上,身份仅仅代表一种客观人身性,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身份制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成员的生存资源主要依据身份及身份之间的关系而配置,这种身份情结一直持续地发挥着影响。身份包括人际关系的定位、阶层意识、功名情结等,因而父母的身份、自身的学习成绩、所享受的经济条件(如住房、设施)等都影响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意识地进行身份融合。
  2.心理融合
  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之间绝非简单、线性、单向的关系,而是多元、多向、动态性的复杂关系。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复杂关系之下产生复杂心理情绪时,可能会产生情感失落、自我封闭和自卑、内向等心理与情绪。
  3.结论分析
  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份认同感低下,心理融合度差,文化融合虽未出现排斥,但最难以融入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缺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根本原因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和义务教育财政地方支付体制之间的矛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和资源配置得不到满足或得不到同等的对待,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入。
  (2)体制性障碍带来的资源不足。大多数文献认为,户籍制度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入学和教育财政体制是阻碍政策执行的症结,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口流动与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政策执行使输入地的政府、社会与学校均面临困境。
  (3)社会支持网络的先天性缺陷。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获得情感支持和归属感。在农村,人与人之间是以血缘、姻缘、地缘、业缘为基础,以各种伦理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的社会网络。进入城市后,进城务工人员内卷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内卷化也是沿袭农村社会网络的方式来组建。因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后也会逐渐内卷化。但他们比父母多了一种融合的途径,即与城市的青少年儿童一样平等地接受城市里的教育。
  二、基于教育的角度解决融合教育现象的建议
  1.落实政策制度
  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亟须构建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的教育政策,包括中央政府、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经费供给。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救助体制。可根据实际在校生人数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和学校核拨生均公用教育经费与“助学金经费”,以主动的姿态迎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输出地的省份要主动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信息的核查与对接工作,加强沟通和协作。
  2.完善管理机制
  根据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这一动态过程,从学校课程教育体系的角度研究,需要优化排班、排课、考核、升级与招考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
  首先,融合教育的起点即是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够无障碍地与城市少年儿童一起接受同等的教育。政府要出台考核和评估标准,监督各地的实施情况,切实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强化社区、家庭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社会化。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社区工作者及热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志愿者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总之,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各种教育活动以促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与输入地相适应、相融合的教育,打破城乡限制,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社会氛围,即要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首先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努力融入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要求公平地分享和参与教育资源和成果的权利。学校通过宣传活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加强与进城务工人员家长的沟通,增强其自我发展意识,进一步优化学龄子女就学的家庭环境,使其尽可能地为子女的学习、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人文环境。围绕随父母进城务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感、学习、生活等发展情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专项调研,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因经济、文化、观念和地域等差异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使之逐步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广西沿海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群体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广西沿海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群体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